清流社工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1267|回复: 0

[技巧] 《社工面谈技巧及理论应用》培训心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28 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社工哥哥 于 2010-12-28 12:46 编辑 ) U4 o# M. W9 k. g! |

) U. ?; m5 A# J9 ]2 h* G: j( t; ?3 A, O来源:http://user.qzone.qq.com/846634799/blog/1293437801
* ]% ]9 i' N8 \. w: i& c& t
- n' I2 F6 k% h! f9 @( J《社工面谈技巧及理论应用》培训心得 (supplemented)5 J* D" Y( a/ ~4 R

$ I9 H( Z, e$ B# N6 z( ~& e
5 c3 n$ I+ v* `: H! J) ~. k+ l2 {3 ]! [4 c# [* K

# w: [9 z5 Q; p1 D0 J  l
8 Y& z& Z" H8 Z: W7 H题记:首先我非常感谢关关及诺亚方舟的负责人组织本次培训,通过培训我把个案技巧重新梳理了一遍,对萨提亚理论更深入一层。原本想写总结,后来考虑到总结太局限,为使没有参加的同工了解本次培训内容,下面我以时间为轴对内容进行了整理,如果遗漏之处,还请见谅。
# U" }) k- t* w& Q4 e6 y  g% I- D; a+ G% i6 s
PS:非常感谢同工ET,苏春蕾,梁平补充细节,同时我也参考了陈何燕、吴美云的感想整合到了里面,还请两位见谅。原文:http://sgjlpt.blog.163.com/blog/ ... 420101122105645757/' `  n% F8 H0 y: `3 J! I
9 o) f+ E3 ~' v& W' T. S
18日上午:( \( ~, q, g/ s1 f4 U
7 U* |- N- y5 v/ H( W3 H5 L
准备阶段:主要是根据培训情况布置场地。在这里我提出的是参加培训的同工都很有“社工精神”,会主动配合负责人布置场地,希望以后参加活动的同工能主动参与。
: h7 [7 C* X: c5 F. k" @: h
/ P4 n( U& k) T5 \3 l自我介绍环节:参加活动的共30人,方舟负责人为每人发了一张工牌及一张小白纸,让大家把自己的名字写在小白纸上。同时轮流自我介绍。每个人在设计自己的名字时,更形象一些便于其它同工更好的记住你。如:有一位同工在自己的名片上画了一些雪花,因为他的名字中有个雪字。还有很多在没有征求其本人的同意前就全部删除了。
* @) A" m4 V- m  _6 w" L- G4 N, b% d2 r5 \% \! ^2 h
值得一提的是瑞意非常细心,在自我介绍时,简单介绍了周围的情况及注意事项,社工不可私自探访等。+ G9 }- r2 p' K4 {! p4 }
# u0 ^/ d% R& X" g# {& ?
接下来就是神秘人物关关出场。第一次见到关关,我很惊讶。首先是由于之前经常发现关关深夜1点以后还在线,还以为是年轻小伙,这样旺盛的精力很难与关关的实际年龄联系到一起,让我自叹不已。其次是,第一次见面就能感到关关非常的热情、亲切,与他在一起分享,我能感觉到很开心。
8 V  J# g: M9 \4 N/ b$ k" O! Y& q  O3 L3 _# i3 ]0 Q8 ~& t
个案经验分享:以下是我整理的几点关关培训时说的话。4 R! X- Z% J0 t7 y: {! y4 u

6 ]7 U2 O% n# S2 _# V" j/ C4 s1、人什么都可以没有,但是不能没有希望。
# {8 X- [% g1 ?7 o2 N% p4 G" n+ z7 D& n/ ^! t: c$ b0 i
2、没有绝对的现实,只有感受的现实。# A0 {8 y4 K1 x) j! K& u; |+ _& r
) H/ \) i7 v- l- ?( t  s
我们有许多选择,特别是面对压力做出适当回应而非对情况做出实时反应。(没有绝对的现实,只有感受的现实)(There is no reality. There is only perceived reality."---Realitry therapy, William Glasser))'从这里顺便引申了系统理论与精神分析理论。精神分析理论侧重找核心事件。譬如一个15岁的“问题”青少年,按照精神分析理论则寻找童 年的经历,而他确实在3岁的时候有过一次“意外”而造成阴影。但是一般情况下,人们回忆伤心的往事时往往是现在处于伤心的情境。所以15岁的他现在回忆起 3岁时候的感受已添加了一些成分而非当时情况真实反应。
$ T) L% W8 |0 N9 l6 ^5 Z" A+ A4 l  @
3、相信人是可以改变的。5 I8 D6 ^# Q* c0 h9 u+ o
7 }' ^9 N) w2 z8 Q5 E
演示:参与同工小苏,房子。小苏站在前面面对大家,房子站在小苏的后面,关关站在房子的后面。关关对房子做什么,房子就对小苏做什么。关关捏了捏房子的耳朵,房子亦捏了捏小苏的耳朵。然而关关问大家小苏的表情如何?同时问小苏的感受如何:很不自在。+ Z  l7 ]# z2 x  w. r$ ^# M
( L' v2 F2 i# k4 U
关关:“房子愿意不愿意为艺术 (for "learning", rather than for "art", ha ha---to prepare for the face-slapping) 献身”。! {7 C  T. @% `  s& Z( O

- }6 S5 q3 Q# l1 ~房子:“愿意”,) C" d+ v; k3 P( H  y3 _
3 G# S1 o1 |7 R! P7 ?- R& i4 L* k# h1 X
关关:“现在你们两个不认 (not acquainted ),再做一下刚才的动作”
/ h! ~% u$ T9 l9 a6 M% y) g
+ }8 `% j. y/ l/ m房子捏了捏小苏的耳朵,
: `4 i% ^' I; D5 ^& y; v4 h6 g) i2 a! e9 G8 A- z) u# q
关关就拿了小苏的手打了房子的脸。
& |& I9 ?/ w4 y5 O; \& Y& C  j4 i9 M: d, E3 H$ X# Q+ }
关关:“如果不认识的话,小苏的反映是正常的“。引出了第四句:
. `0 H+ z- w7 C* M( L3 k& m) }5 J; q& _, p+ `
4、人可以改变自己,但是不能改变别人。; A+ p, X) d$ X3 I( T; ?- i4 u

' a7 j4 I  _1 I6 Q人不可以改变他人,但可以影响他人。在培训中,关关与我们互动,让我们切身体会行为、语言、环境、感受的不同,对他人影响的不同。没有绝对的现实,只有感受的现实。没有绝对,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每个人的选择都是正确的。既然社工不可以改变服务对象,但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语言、面谈布置的环境、穿着打扮,间接透露给服务对象,从而影响服务对象,给他们带来不同的感受,从而使他们自己改变自己。这点我是深有感受。有一天,有个学生来找我,一见面,我就看到她眼里含着泪,感知她是遇到什么伤心的事了。我首先照顾她的感受,让她处于一个安全的环境中,微笑着与她沟通,让她倾诉,递上纸巾,让她把不开心的哭出来。哭完之后,我让她把她此时的心情用笔画出来。我心想她这么伤心,应该会绘画一些负面的东西,从而宣泄自己的情绪。可没想到的是,她居然画了个笑脸,还标注“微笑快乐”。这让我很不解,于是询问她内心的真实想法。她告诉我,一开始来找我时 是很不开心的,可见到我之后,我的言行感染了她,她现在已经没有不开心了,反而心情很好,心里暖暖的。一霎那间,我很感动。从一开始到现在,我感觉我没有改变她什么,但我想是通过我的言行影响了她吧,我把我开心的笑容传染给了她,把我接纳、尊重、平等的意识传递给了她,让她感觉到了温暖,从而自己改变了自己。(very interesting. I'm going to write an article on this theme, using my own experience,)5 K4 T- U( N) g$ Q6 W9 m! U
+ F% P& e8 h  h; D3 U1 _3 n8 g) i
8 B( c. r( K2 T& G; R4 P

. ?/ D; Y0 _' W" r* g5、每个人的选择都是正确的。(人会为自己做出最好的选择。这里的“最好选择”可能是案主的众多选择当中他觉得是最适合自己的,也可能是案主的唯一选择。社工的重要任务,就是帮助案主,给他创造更多的选择) 7 c4 R+ j/ s% V, L
" f% ]7 Z8 l  K( J, c1 h8 ?8 s* h
两个问话----“星期六要不要上学?”与“星期六有没有学上?”----的区别,将负面的信心变成正向的力量。7 b0 j. q1 ?: A
9 O) P0 a+ ~3 |2 A+ M# x9 {, U
香港之前,教学资源紧张,小孩子们上学从周一到周五分两批,一批是上午上学,一批是下午上学,周六是自愿。现在爸爸手里有张迪士尼乐园的票,爸爸问小孩要不要去上学?此时小孩就认为上学使他不能到迪士尼乐园玩,所以对于小孩来说上学是很难过的事,在他看来上学使他失去了去迪士尼乐园的机会,然而如果爸爸说,宝宝要不要我手里有张迪士尼的票,你上玩学我们一起去玩好不好,或者,宝宝今天下课后,我会带你去麦当劳。那么小孩就不认识上学是痛苦的事了,他就会很开心的去上学。
8 U' l" F  ^  j0 ~/ T+ b  p! R9 S9 q& o% w! @; c3 D- m
父亲正确的引导* ~  q. I/ k  A& w
, o" T3 M# k7 |# u7 F
父亲问孩子:宝宝有没有学上啊?孩子答“有”,父亲可以说:“有学上这么好啊?上学就又可以和小同学们玩了喔(正确引导,让孩子自觉自愿去上学)。你放学了,爸爸带你去吃M记吧。”
0 g/ c6 E( u6 O* c/ K# \- f( z4 z/ L2 H5 W( a
关关之前,经常陪女儿在楼梯上玩,突然有一天他女儿告诉他,他今天不能与关关玩了,因为明天要上学,我要写作业。这里没有强迫,只有自愿。
0 ]+ f0 L4 l9 O# k$ m' q6 e0 T/ D: {
有一次,女儿的校长在他们家,关关不小心把女儿撞倒了,然后关关蹲下来扶起女儿说了起“对不起”,正好被女儿的校长看到了,校长在走的时候告诉关关的太太说,不要让你的老公宠着女儿,没大没小、不分长幼。
& S( I1 d. r+ j, t% s  |& g( f' a  @) Q
这不是宠着女儿,如果父母都不能以身作则,孩子长大以后,也会学父母一样,把人撞倒不理会。8 _8 g4 P, Y& W0 w9 U* W
8 L* a# R5 {2 Y" S# z( y
6、推荐书籍:《孩子,请把你的手给我》《NLP自我重塑计划(21天塑造全新自我)》《萨提亚的家庭联合治疗》
# M  ]$ }" X; P" |4 Q: U
, v. B1 y: B! o! I2 ?) Q7、案主在第一次找我们的时候,社工的穿着也会影响服务效果。关关现场找了两位同工对比衣服颜色,并让大家说出这两种颜色的感觉。
7 B0 p# N* @& |9 O% z
: z2 h% I  f$ j7 S5 S3 X' }$ K* L2 T  s: G

3 e. N7 _( m( ^! l8、办公室的布置:; q. F+ }5 ]. i6 A

2 L+ Y  b2 \; Y$ V首先请ET来画了一个效果图。; P0 e4 }4 s% C5 `2 s

6 C2 `; S; ?' b# V+ s6 w  }                                
* d- [3 B3 A% L2 e0 S& d: `" c! q, Z! E; X! V7 G/ ?" G

, H. r% G  I$ G. U! a5 P' _# a
: z+ e3 R7 I5 t7 c0 ?2 N其实在这个布置时大家都有不同的看法,想的也很有道理。如: 
" v+ d  D: m. }1 x0 S
7 O; M7 Y- W9 G" R7 O7 G; l, s& m何燕的观点:选择A,案主背对着门,有利于案主注意力的集中,不易受外界干扰;梁平的观点:选择A,如果选择B,经过门外的人可以望见案主的正脸,有失保密原则,会降低案主的心里安全感;星星的观点:选择B,一般人背靠着墙会有较大的心里安全,而A则要提防外人进入等;媛媛的观点:依情况而定,如面接有暴力倾向的案主,选择B较为合适;
6 b1 ?0 B, K) X4 H/ s0 \5 u' v* A5 M9 N2 [$ o4 z
关关问我们家里的狗一般头会向那个方面?外面,那么人也有动物本能的反应,面对一个环境不熟悉的话会没有安全感,如果背对门口会没有安全感,不能与你进入服务状态。如果案主面对门,他就会看到外面的情况,背面是墙,那么案主的安全感提高,便于进行服务。(To provide for more privacy, we can close the door, and shade the windows on the office door, if any.)
) T4 b' S9 |& \: u7 B. r" C2 M9 o& {' G; S
一般来说,社工要把比较舒服的位置让给案主或者干脆让案主选择就坐的位置。2 j& @8 M. a, w5 v+ m
; B( w! ]8 ^5 Q9 \2 w) \: k9 A
                               9、如果案主是有情绪 (still pesterd with emotions, drowned in the past---there are still very strong positive feelings around his/her negative experience, a flight vs fight situation, ambivalence---so, the more you try to pull him/her to one direction, his/her subconciousness will drag him/her to the opposite direction---the field theory, remember? So, the usual "advice-giving" approach actually serves more to push him/her to a deeper abyss in the opposite direction,  right? So, we can try Milton Erickson's "going along with resistance',)的,那么社工用理性去帮他分析,是行不通的,还可能会起到反效果。
# |, M# s& w9 j5 D- _, X) F0 N* _1 m7 q. p8 k0 ~8 @
10、播放萨提亚模式PPT。玲露透过PPT,与我们一起学习了萨提亚家庭治疗的信念,主要摘要了22条,对于不明白的地方,大家再一起探讨对这个信念的理解,从而更容易解读人的心理(在群共享中会共享)。
9 @! A. c. @$ t7 b4 W
- Z3 C. k) b  z* C# a) f( }# Z) XPPT中讲到冰山理论,四种状态,讨好型、指责型、超理智型、打岔型、内外一致型。 5 l; p  E6 B+ t7 ~

8 [* A8 U2 z; h! Q4 e
: q  x4 m; ?' p( y) F. C+ @- Z  L$ f  l6 b& t' Z+ s& @" W) F
- h# u8 o( N+ L3 w% P

3 W9 K- x! D1 u6 c11、萨提亚不强调改变,只强调重塑。9 l0 ^& \( P; n0 ^' J
! b. U5 D6 {6 n! H% u
人都会有不同的自我。, L& @. q: D- s/ I  f" ]' k

6 N9 n* a& r3 h4 O萨提亚强调以人为本,提出:任何人的动机是正确的。情绪也是正确的,方法不一定是正确的。方法就是技巧。
& p  Y' a: s% O5 p/ G: [# e7 ~1 e2 g) q
12、语言、身体语言、环境都会影响你的工作。, V0 Q5 j. u5 |/ `4 S! e

* P5 ?% n8 K8 w2 U每个人都是多面的,但每个人都是真实的,只是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事情,不同的反映,萨提亚不强调改变,强调把每个人的好的一面找出来去帮助出问题的那面。
4 t# T0 G. o6 g
4 y% W. m" e, P* _2 r  \1)语言。譬如:周六要不要上班?(听着觉得上班很无奈,很亏)周六有班上吗?(听着觉得有班可上很赚),其实都是问一个问题,但是表述不一样会引起不一样的效果。("paraphasing")# D  T5 w: `" A& H8 f! C
3 n( f* x' n. U0 S
2)衣服的颜色。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若面见抑郁的服务对象,工作员穿着低沉颜色的衣服,也会影响服务对象的倾述。(for more infprmation, read NLP)3 b# @+ x2 e/ a% z* _
: y+ k' M' Q, p" Z
3)环境。座位的摆放,对于关关提出的服务对象面对门口好还是背对门口好?我认为背对门口,比较能够专注;但关关讲了生活中的例子,发现狗在家里待着,很多情况下脸都是对着门口的,这是本能反应,人也是一样,面对门口比较有安全感。到底怎样才是 好的呢?我想应该也没有绝对。但不妨问下来访者,让他先挑一个感到舒服的位置坐。(The "Human Zoo" is a very good read on this theme. Pity is it is probanly out of print. ): @$ h7 [& ?$ l* C% p, T

# T. Q* m+ O  T# {$ Z3 O+ T- D2 a" X/ T$ t) v  @- F
- q( X+ }0 G( s& }! Z. v) |, H7 J
13、做个案时要无中生有 (the first of my favourite 4 steps, frequently quoted in some Noah's Ark articles: "To create from seemingly nothing"--->"To move an inch further"--->"To avoid antagonizing"--->"To keep on course, albeit possible detouring, until reaching goal"):; I5 P0 ^, @; y1 v

+ w$ `4 c7 ?& s' d第一次见案主时要伸手,虽然案主不一定会与你握手,但是至少他有可能会与你握手,如果你不伸手,那握手的可能性几乎为0。把原本的不可能转变为可能。8 u2 t, j  n% L* }
( C. ?$ ^! ^. y6 c% h2 q1 t6 J
14、系统理论:家庭是系统,像一个钟表一样,只要有一个零件有小小的改变,却会有大的影响,会带动其它的改变,3 U7 j& H' d  n; k
8 h3 c( e/ J/ C$ J; W
一旦改变,就会有成就感,自信心也会相应提高。) l2 \: z3 y, f4 ~" n5 E- \

! n$ r' r1 i4 K; f1 ESmallest change 极小的改变 每次改变一点点,逐渐改变! F8 }# h/ j: S4 e# D6 P+ S; w( |
5 }! B. l: _3 ]/ P  @3 k" C1 T
一根头发的距离就是另一个世界。这句话的意思是:同一句话用不同的面部表情、语气、身体 语言表达,会令服务对象有不同的感受。社工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在无形中影响服务对象。别忽视那细微的一个眼神,一个身体动作,小到一个语气,一个微笑,都能令服务对象产生错综复杂的情绪,都能影响社工与服务对象的关系。一句话表达得好,可以拉近社工与服务对象的距离,可以使两者建立良好的关系。我们 知道在个案辅导时良好关系的建立是面谈首要的也算关键的因素。而一句话表达的不好呢,不但不能与服务对象建立良好关系,更有甚者是使两者的距离越拉越大,关系越来越恶劣。
5 |) H: w9 ^1 M) ?
5 y3 a: S3 u0 E  R* K“一跟头发的距离就是另一个世界”,真正形象地描述了社工与服务对象之间这种微妙的关系。什 么事都不是绝对的,没有一个人是完美的,没有一种关系的好坏,是单凭个人作出的。亲子关系不好,是孩子的错?是父母的错?(Whose fault is not an important issue, better ignored. "The problem is not the problem. What is important is the solution---NLP)孩子有网瘾,只是孩子的问题?又或者责任都在父母身上?我想只要双方都退一步,都从自己身上去寻找原因,注意自己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观察不同的语言、不同的语气、不同 的眼神带给对方不同的感受,那么我们将收获更多更好的人际关系。“请借我橡皮,好吗?”是不是比“借我橡皮!”更令人舒服呢?“这次考试你没考好,跟妈妈 说说,好吗?”是不是比“这次考试成绩这么差,给我写检讨去!”更容易让孩子接受呢?只要我们跨越,从一根头发的这端慢慢跨越到另一端,等待我们的就是另 一个与众不同的世界。
+ e# Q* A/ x. o# {, G; g& U6 Z) K
5 d+ k/ a5 n) e0 f. C  a. l" Y+ _
* e- Y3 E( T: U7 \. z
" s' e9 ~2 a  H: Q3 }- F18日下午:第一次面谈技巧。5 y: Q( _: A6 I1 j
( ^4 B  g+ w- @1 [
1、介绍萨提亚理论,2 c- n2 L3 h: E- a; p+ P" d4 `0 Z

4 ]5 E2 N9 b: ~; o; y  Y+ f2、萨提亚强调在熟悉的环境下去改变,而非全部是陌生的环境,否则,会退缩。其实,我们在做个案时,也应该注意的环境,尽量不要改变太多。9 ]2 H' x+ H7 \% M1 G3 T* u: ?7 Y
( j# W- [' c! s6 {5 }, r) m

* @% p$ H) _( I5 ^9 _6 }5 i; Y  ?) W9 w, R# Q' G  @" w3 ]% Q1 a& B8 B
多半的人倾向选择对他而言是熟悉的而非舒适的应对,尤其在压力之下。(譬如:为什么他 (服务对象)明知道经济不好,干嘛不去找份更好的工作?在我们看来,凭借他(服务对象)的能力,尝试找份好的工作,生活质量就会好些;但是对他而言,换工作对他来说是不熟悉的。那为什么他不想改变?因为他没自信,怕自己做不好,所以选择按着原来的轨迹。因此我们的侧重点就不是一起跟他探讨职业发展,而是协 助他更好的认识自己。)
9 e8 e7 V' F& t+ E% u( g7 b' C  V* m: j6 P
3、案例:一个小孩小便时必须使用管才能小便,否则小便就不能出来。关关找了3个人,一个扮演小孩,一个扮演爸爸。一个扮演妈妈。开始关关先问爸爸如果有这样的一个孩子,你是什么感觉?那爸爸的感觉,就是有这样的一个儿子,感到丢人。妈妈的感觉就是内疚,如果这个时候父母强制不让他使用管小便,结果会如何?小孩会改变吗?也许在父母面前不会,但是背后还是会使用。如果是世界大师强制小孩不要使用管,也没有用。那如何处理比较合适呢?
( ~: u& F5 ]: w+ R
, p' R& v; x5 f6 O3 `. u$ RA沿着他的想法 B 不要说“好”与“不好”
. k- N, c* \6 g8 s. `
5 G' h& g% _+ @7 x9 F同意他用-先用重的---用小代替---让小孩意识到不一定要用那条管---一点点的改变。
; G5 |* i( h# i$ ^, a/ s: {6 ?& D+ h# q# @9 s
“baby,我给你买了一个更漂亮的管给你用噢”2 G8 F4 k% s( Z0 v9 X

' ^+ t3 u5 G% G$ h9 @不断的给他换管,一次比一次重。: Y0 P) {/ i: ?" t4 j( W- c  n
3 m: B: s9 U1 M" C' i1 _* b
当小孩主动提出这个管太重的时候,就可以给他换个短的,一次比一次短,最后让他意识到,不一定要用那条管也一样可以小便。
2 @/ Y! p2 j- K3 u# S5 o
2 t+ h( L, E* ]4、对待处理小朋友注重从情绪处理,尽量不要用脑。
1 f+ Q2 s7 b( A" ]  e8 i2 E/ D6 C! N/ n% P) N' G2 q7 ^. T
小朋友-------情绪$ ~# }' t6 ?+ x

% M" e) q1 P2 \* s& }2 S& {WHY ------------- 脑
5 V( ]" Z% ]3 N; v( V3 ]: u. w, |8 q* I8 W3 a& w+ L
小朋友不要问他们why, “why”是用脑,有时候小朋友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即小朋友用脑是行不通的。
- }7 O9 F% {% m% `( l8 ^9 `% v9 t5 C# `/ i5 `6 s
关关问了一个问题:打人是用情绪还是脑?当然我们都知道这是情绪的衍生物。所以当一个人有情绪的时候跟他讲道理是牛头不对马嘴。顺便举了个例子:电视上经常会出现一个画面:一个女的打了男的一巴掌,男的有两种反应。一是问:为什么打我?二是直接还一巴掌。对于前者问为什么的话,有可能会再遭到一巴掌。因为女的心里想着:你做了这么多事情还在这里装糊涂?!在这里不是阐明哪个反应才是好的,是想说明为什么有这个反应。所以先处理好情绪才做下一步计划。/ _. Z5 o+ S! c' K; f6 E

. f2 L) E+ p* ]' S% q
# b6 `! }0 ?; d9 y
9 D1 _7 N! Q7 @6、“此是此刻最重要、案主最重要”对案主负责,不要想其它的,如果你心不在焉,案主也会感觉的到。如:在面谈过程中,到了吃饭的时间,工作员就不要急着想回家吃饭,如果你急着回家吃饭,身体的本能反应就会暴露,案主就会感觉得到,从而也会影响服务效果,所以此时此刻最重要。
; i$ i7 d2 D2 K
# v: o6 M) a  \与其问案主“你为什么会这样”(why), 还不如换个问法:是什么(事情)(what)使你这样。
; Q" n% k% i# L2 o  k1 j. o$ ?- f# c2 M0 i3 n
7、个案技巧模拟练习及反思
; w3 u+ d4 |0 f, L. h0 y6 @% V  G/ S* J/ L7 A( f5 W
这个环节是个案的模拟练习,四个人一组,分别扮演服务对象,工作员及观察员。在这个环节中,大家都踊跃发言,以下是我的归纳及反思。* g9 r5 S$ l+ j9 I. D
# }7 y# h, ]& e6 S$ Z" z
1)视线:视线要低于服务对象,尤其是做小孩子的工作。
! @9 ?+ P+ T" Q1 d. P: h
: \; g' a, L* t! o4 u2)切忌问为什么?可以换个方式:是什么令你这样做呢?
; O4 u) Y( h' y' U; d1 v# n4 ]% b
3)对于被动来访的服务对象,一般都不想说话。所以不妨用“老师(XX)带你来,让你感到不舒服是吗?(这么问,他不用负责任,因为这是通过工作员的嘴来表达他的感受)* N: {0 e0 ?( C  D2 z; P& d. D  @

  p# s: h" p) m- W5 }+ m. a4)两者在面谈时间中的比例:服务对象占十分之七,而工作人员占十分之三。所以工作员在面谈中不要为插不上话而尴尬,适时的肢体语言,如点头、拍肩膀等,更有助于服务对象的倾述。
) c4 f. ?1 j5 U) x; b) H2 A6 d" c  n
5)对于来访者说话吞吞吐吐的,有两种可能:一是,根本没那回事,来访者胡乱编故事来挑战工作员的;二是,对工作员还没有足够的信任,正犹豫着。工作员不要用以往的经验来马上做出判断是前者还是后者,从而采取不同的方法。这里顺便提下我扮演的来 访者,当然故事是我临时瞎编的,在交流中敏锐的工作员察觉到了漏洞,冷笑了一下,这一个动作,真的令我不舒服。或许平时我也是这样但未察觉,所以要深刻反省:不管来访者有何目的,都说明一个问题,他很想知道社工是做什么的?能够做些什么?' Q! |0 m0 Y6 L  m

7 {" K" c0 X) N* O) Y+ P" ^9 E6)对于倾述欲望比较强烈的来访者,工作员很可能会被牵着鼻子走。譬如:......我真的 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你帮我…..,工作员要清楚:我们能为他们提供什么,而不要轻易做出承诺,然后放慢速度。可以这么说:我知道,你来这里很想解决问题,我也希望你能尽快解决,但是你也清楚,现在变成这样的一个局面也不是一两天的问题,所以,我想详细了解你的情况后才能与你一起分析….. ) s( d3 L& V% V6 S  T' j" s

0 y) B; C& Y+ P; D% L) r# p& m: ^5 g6 B8 g& D8、好的面谈是三七分,案主占七,以案主为主,最好的辅导就是看起来不像辅导。如果你的辅导与闲聊非常相似(也就是案主根本没有察觉你是在给他做辅导)(and getting targetted goal),那么你就是大师。
4 i+ |# U$ N& y4 \6 h( u1 ^8 o9 B! w; w& c

/ b# g+ N9 e/ x7 o+ Y, {4 n) 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清流社工网 ( 苏ICP备19044186号-1 )

GMT+8, 2024-12-27 18:02 , Processed in 0.056517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