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社工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566|回复: 0

[华东] 上海市积极探索城市民族工作社会化新机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27 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社”联动,促进少数民族群众更好地融入城市 : M+ y; S. b* W5 t7 U
——上海探索城市民族工作社会化新机制& H% S$ h+ O9 j% ?3 G
  ^& R9 T; ]& r4 m' Q/ c
  去年斋月,由于晚上做拉面影响到居民休息,居住在上海浦东新区花木街道的穆斯林马老板和邻居发生了激烈冲突,双方剑拔弩张,矛盾一触即发。情急之下,马老板给长期跟他联系的社工小沈打电话求助。小沈与街道的民族工作干部、少数民族联络员立即赶赴现场,经过耐心劝解,双方平息了怒火。
4 Y9 Z9 d: G( d( v9 s/ Y) ]1 [' x* Y
- x# h/ P+ x" `! ?8 s4 ^  这是上海市城市民族工作的一个典型案例。通过加强原有社区、社团功能,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引入社工力量,“三社”联动,上海市初步构建了“城市民族工作社会化”的工作格局,促进了少数民族群众更好地融入城市、融入社会。$ M# {- R/ X+ S' v9 n. P
  R3 u) X& h" V3 q6 j
  顺势而生的城市民族工作社会化' S5 X/ J$ m/ V8 L! E6 J: a

# h% v8 r' u6 X" ^/ [  当上海浦东新区的少数民族人口覆盖到38个街道、增加到5.04万人(其中外来人口3.24万)时,区民宗委和区统战部已然难以满足来自全国各地55个少数民族经商、务工、入学、就医等诸多个性化、多样化的要求。, `$ G1 e9 G5 B! @

$ s! ^/ k6 R2 O7 w3 C  2007年8月,按照“政社合作互动”的理念,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浦东新区民宗委在陆家嘴等5个街道推行民族社工试点,每个街道配备两至3名社工。两年后,试点范围扩大到11个街道,26名专职社工为民族工作服务。每年浦东新区为此投入164万元。
: ?, }2 p7 V- U  m1 h' V- H% t& {/ u- r$ w. K2 ^; _$ D5 {
  上海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副主任金梅认为,社工服务模式是政府职能转变的一条必由之路。“通过民族工作社会化,政府由直接管理转变为间接管理,由微观管理转变为宏观管理,有效地延长了工作手臂,为更多的少数民族群众提供了更有针对性的服务,从而把党的民族政策更好地落实到少数民族群众身边,实现了政府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目标。”
5 R2 }/ D5 O' |! ]( ^' ^
& m& x. r7 t- H8 g$ d8 L  近年来,上海的外来少数民族人口不断增加,2000年至2009年,来沪少数民族人口从2.8万增加到13.7万,超过了户籍少数民族人口。由于文化背景、生活习惯、宗教信仰和教育程度的差异,群众在生活中出现了一些矛盾和摩擦,其中涉及来沪少数民族的占了相当部分。
- v$ G4 k9 D* W0 ~& h
  ~1 r) U9 L( t+ T  “社工与街道的民族干部和少数民族社团力量一起,构筑了城市民族工作的第一道防线。3年的实践证明,社工不仅拥有专业知识,而且工作效率很高,遇到问题时,可以妥善解决。各街道对社工很满意。”上海浦东新区区委统战部民族宗教处处长陈雄说。4 t) H6 I' Q/ {  @" A- O# C% Q9 g
  n  O, H, x7 C! ?" r
  立足基层,充分发挥社区、社团作用
1 M3 ?5 @" J& y8 V' y* v9 n5 U3 W7 H  G# K  m' Q
  2008年3月,一张“70岁空巢回族老人吃清真请找街道”的布告出现在浦东新区花木街道各社区,30位空巢、独居老人接受了街道的清真送餐服务。街道工作人员把每位老人的口味、要求、禁忌列表,贴在配送点的厨房内。为了提高送餐速度,街道专门配备了一台电瓶车,保证饭菜到家还是热乎乎的。花木街道69岁的回族老人杨景兰感叹:“生活在花木街道是我们的福气。”
) Y: e" J- _. w2 H# T+ B9 v$ n* Q2 `+ `7 u: m0 k! l! Z' F
  上海市民宗委经过调研认为,少数民族生活在社区,民族团结的基础在社区,影响民族团结的问题也往往发生在社区,只有充分发挥社区“贴近群众、了解民情、洞悉民意”的优势,才能把城市民族工作抓到点上,落到实处。自2006年起,上海以社区为阵地,实施了“三个一”工程,即建设社区电子服务平台、现场服务平台、电话咨询平台,让少数民族同胞随时找得到人,办得上事。
0 c8 n% |+ b  X5 S& s) ^8 u% \. @5 w% w% b# `5 a% l
  据花木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康忠介绍,近年来,花木街道设立了维权咨询窗口、维权热线和周四固定接待日,两年来共接待了70多人的来电来人咨询。花木街道还做出了“少数民族就业、创业找街道”的承诺,专门设立了100万元的少数民族发展基金。少数民族服饰展示队、少数民族儿童快乐读书室,让少数民族的业余文化生活变得更加充实。' ?  N2 [) d: a: G

4 k2 j5 j: n+ b, H  2009年,82岁的回族老人哈丽莲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从1998年至2008年,这位可敬的老人一直担任浦东新区金杨社区少数民族联络小组组长。她带着感情做工作,为少数民族解决家庭纠纷、扶危帮困、入学就医等实际问题。7 a6 M1 a2 ?9 F

7 a& h8 G" a8 S2 Q' v5 [4 q  在上海各街道、小区,像哈丽莲这样的少数民族联络员有3000余人,他们分布于49个团体单位、286个联络组中,成为党和政府与少数民族群众联系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在反映诉求、服务群众、协调关系、化解矛盾方面起到独特的作用。目前,上海市少数民族联合会已经形成了市、区(县)、社区、居民区4级网络,基本做到了全覆盖。. W, J. D! v- @% I

6 R2 H* `5 o9 M4 N/ d% K) ?. j  近年来,上海还成立了来沪少数民族联合分会,及时吸收少数民族流动人员中一些有影响、有管理能力、居住相对稳定的代表人士作为成员,同时建立了民族关系协调、清真食品义务监督等多支少数民族志愿者队伍。0 U, Q5 U( ~# `" l
1 P0 i- U9 q+ i$ S6 ^
  引入新力量,职业化社工创新城市民族工作新思维
. H3 q0 I, w- \, l6 ~3 F9 b. N. Q5 P! z% }+ v$ W/ f
  2007年8月,浦东新区民宗委发出“英雄帖”,以公开招标的方式购买专业的社工服务。我国大陆第一家非营利性质的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机构——上海乐群社工服务社(以下简称“上海乐群”)获得了“社区共融”项目的实施资格。
5 A. I$ P# L; N) I% s/ }# e7 ~
' p# C& S  [1 G# j( m  项目的实施以“管、办、评”分离为原则:浦东新区民宗委负责项目设计、信息发布、项目实施监督;上海乐群负责项目操作,如社工招聘和管理、办公选址、服务活动的开展等;专业评估组织——复旦复惠社工事务中心负责对项目全面考评。, n9 ^) _" K. Y% y

$ |& z) ^1 [  d9 s  对于很多人来说,“社工”是一个新名词。“刚开始介入项目时,少数民族群众对我们的工作不太了解,还以为又多了一个管他们的人。”“社区共融”项目负责人朱蓓说。- t4 m! b. m% x) P5 J$ A% [" J
- R! |5 g( Z( I) k! `* o
  在我国,上海浦东新区较早开启了社会工作职业化探索,目前已有专业社工机构12家,服务领域涵盖机构养老、居家养老、农民工子弟发展、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医院社工等。民族社工项目是社工实践的又一个创新。4 r  C7 D; N7 E0 n5 ~7 _, w6 O2 t

0 w$ e5 d! z* I" J$ Z  2007年8月,在区民宗委开展的政策培训结束后,10名少数民族社工走马上任。走访调研后,他们策划实施了一系列服务项目:花木街道推出了清真送餐;三林镇东明村维吾尔族群众聚居地开展了“你好,维吾尔”系列活动;为外来少数民族儿童开设了“喜洋洋成长俱乐部”。据统计,仅2009年,“社区共融”项目为少数民族群众提供个案服务1376人次,小组工作方法服务1609个,社区工作方法服务7451人,协助化解突发个案200余个。( u$ ]$ p* a, G
& S  _& V" D7 l6 `9 a
  发生矛盾、冲突时,社工的第三方身份和专业知识,起到很好的化解作用。按照社工的“危机干预理论”,人在情绪激动的时候,讲道理是没有用的,需要按照对方的心理需求给予明确的指示。“我们第一时间疏散了居民,然后再坐下来解决问题。”朱蓓说:“我们一般都是通过多次协商,冲突终于得以圆满解决。”7 m7 T" C. C; q7 L) w' C! S' \, ]

: _& q  q& h" {2 _6 R! t9 f) M( N# q  如今,在浦东新区,有困难找社区、找社团、找社工已经成了来沪少数民族群众的惯性思维。今年6月25日,在由国家民委、民政部指导,中国社会工作协会主办的“民族地区社会工作与社会建设论坛暨民族社区社工机构试点与社工培训班启动仪式”上,浦东新区少数民族社工项目荣获“全国民族社会工作创新奖”。近年来,上海卢湾区也成功引入了社工实践。(中国民族报记者王珍). M& P" W! z; J. v$ x  X, T

' \& @! w$ I  v: |" t5 i3 T3 O. e% d* _' t  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李越老师直播间|清流社工网 ( 苏ICP备19044186号-1 )

GMT+8, 2025-10-20 17:53 , Processed in 0.057642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