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发呆,爱胡思乱想;爱和孩子煲电话粥,也爱和爱人“二度蜜月”;爱操心远游的骨肉,也爱放飞他(她)的自由;我不是纠结男(女),我人到中年,我拒绝“空巢”……这是网友们对“中年空巢”夫妇的生动写照。 + J5 B7 e% a1 G% f: C" I 0 ]+ p: [. ^* G- v$ I 伴随着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走出家庭,外出求学、工作,他们留守在家的父母进入了新的时期——“中年空巢”期,出现失落、焦虑等情感波动,在节日期间,此类负面情绪则更加滋生。# n$ M I2 A. G h$ E4 O
6 L4 r; P3 n) U$ v3 U2 t$ w0 @4 @4 Q+ n6 d' ^: D
网友“徐相君”则认为家长不但要“心理断奶”,还要“自我拯救”,即“中年空巢”夫妻应尽快构建新型夫妻关系,从而更快适应“中年空巢”家庭的生活状态。他说,那些即将步入“中年空巢”期的父母,要在子女未离开时,就调整自己的生活重心和节奏,抛开“一切围着孩子转”的观念。“为什么发达国家这样的事例相对比较少,主要就是因为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私人空间更多,这样孩子离开时,父母就不会体会到太大的失落。”同时,扩大自己的交际圈,培养更多兴趣爱好,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 : Y. R. ]# J% }2 ~+ i6 p6 L 1 T) V5 G1 y% K' X 网友“笑纳”建议家长开始新的“学习”。“对中年空巢的父母来说,‘空巢期’也意味着一个人生调整的契机。当孩子开始去外地求学,家长也应该开始新的‘学习’:关注夫妻感情,关注工作乐趣和交际圈子,或者培养健康向上的兴趣爱好,去充电、旅游、享受生活,找回自我,是缓解中年空巢最好的良药。相信会有更多中年父母在‘空巢期’迎来两人世界的第二次蜜月。”# z' l# y/ R# k) J& G*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