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菜菜小蛋玄 于 2012-3-31 18:04 编辑
, G% W$ }! j* g; {" v9 K6 U
& [9 o U8 L# W4 G8 n# M: x2 I, I——成立全国教育系统内第一个社会工作站,一年40万购买10个社工岗位,3—5年内大规模学校实现“一校一社工”
: Z/ z Z6 r2 R% K7 g【报网互动稿】(彭富 夏应霞 四川日报·四川在线记者 江芸涵)“一年用40万元购买10个社工服务岗位,社工待遇按新参加工作的大学生同等标准执行。同时,通过外来社工的带动,教育系统加快本土社工的培养,利用心理教师的岗位设置,开发社会工作岗位,推进大学生就业,力争在3—5年内,区内较大规模学校实现派驻‘一校一社工’的目标。”10月20日,记者从广元市利州区教育局获悉,该区教育系统购买专职社工的报告区委、区政府已经同意。两年多来,来自全国20多所高校130名教授、师生无私奉献,全区59所学校受到长期熏陶,今后,专职社工将在利州区扎根,这意味着该区学校社工普及程度将在全国领跑。4 k9 e1 u9 _- Y3 W& k
130名社工援助,细心服务赢得尊重
* S( q" k# e) Z0 I4 |+ s7 p4 Z“没有这些社工,我校5000余名师生也许不会这么快就从地震阴影中摆脱出来。”宝轮中学校长谢红光对前来帮扶的山东六所大学的社工满怀感激。
8 k8 X& [& \5 ?/ Y+ A( ^. B+ } i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中国青基会和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合作开展了由香港凯瑟克基金会、宝洁公司等资助的“抗震希望学校社工服务项目”,为广元和德阳灾区9所学校提供直接服务。, i/ U% _, z/ |# l# V
利州区把项目学校与周边学校结成“共同体”,充分发挥社工的辐射、带动、引领作用。两年多来,包括香港理工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天津理工大学等全国二十多所高校共130名学生、教授相继到利州区,用专业化的行动,帮师生减压、援助贫困学生并跟进其成长,开办家长培训,进行有效社区服务……
9 h% c5 a0 \! m K: o( i“小亚(化名),男,宝轮镇第二小学4年级学生,母亲在其3岁时病故,父亲于2008年因盗窃罪被判入狱3年零6个月,其直系亲属无一人承担监护管理责任,现基本处于流浪状态……”在社工孙天骄长达7000多字的《社会工作视角下灾后小学留守困难学生救助模式初探》中,小亚的案例、帮扶跟进过程被详细记载下来。
$ H; Y) ?% f9 ]“小亚只是众多受助学生的一个个案。”利州区教育局社工站站长谭蓉介绍说,在利州区东城实验学校、南鹰小学、宝轮二小、嘉陵一中、宝轮中学,5所学校共有12名驻校专职社工,他们对于所有服务案例都会写下近万字的笔记、反思,一步步实践帮扶过程。受到帮助的学生、家长、教师达3万余人,其中学生人数占到全区学生总人数的近半数。, w# ?( y8 l# v, Q0 m; c
构建和谐校园,教育需要社工力量5 c% A" a# E' O( S+ M) K& E
社工的作用是教师、父母、学校管理者都无法替代的。援建地震灾区学校项目截止到2011年,这意味着项目一旦结束,社工将不再驻援利州区。
1 N- C5 W3 q! n" ~6 u如何让社工在利州区扎根,培育更多“内心和谐”的人才,利州区教育局开始思考如何更好地协调、利用和培养自己的本土社工。2009年5月,利州区教育局正式挂牌成立了全国教育系统内第一个社会工作站。2009年12月建立了中共广元市利州区教育局社工支部。但是,现有教师编制短缺,教学任务繁重,而且没有经过长期的专业训练,短期培训只能学到一些皮毛,没有理论支撑和长期实务训练,工作没有深度。
$ p; w) n- Q1 R& v今年6月6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专门提出“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培养造就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到2015年,社会工作人才总量达到200万人。到2020年,社会工作人才总量达到300万人。”, I% l0 d$ H& H& F: m; S8 T
《纲要》的出台给利州区教育局壮了胆。经请示区委、区政府同意,该区教育系统一年用40万元购买10个社工服务岗位,通过外来社工的带动,加快本土社工的培养。“3—5年内,我区较大规模学校实现派驻‘一校一社工’的目标应该不成问题。” 局长白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