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社工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4712|回复: 0

[课件] 个案工作实践反思(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4 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个案社会工作,这是社工学生大学四年课程必修课程之一,但凡社工学生大多能脱口而出:个案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的几大手法之一,它定义是什么,它严格程序是什么等。) o) @' `9 [" D/ m# p
    然而当我们迈入实际工作岗位时候,却发现烂熟于心的个案工作的定义、知识、程序,在实际开展个案工作时候,这些理论变得不那么灵光,面对有需要介入的或潜在个案对象,不知道如何继续了。
& F$ ]3 K5 P7 \& h- w
9 I% l0 C0 N5 K9 {; f5 P   在实际督导工作过程中,关于个案工作实践的困惑也不只一次的被提出,也令我反思:何谓个案工作?一线社工员自己如何理解个案工作?社工辅导员要如何装备自己才能更好提供个案服务呢?国内大学本科四年授课所学习的知识,如何才能更好进行实践的演绎?) Z" S+ f4 L/ f8 R5 A& a6 ]+ p
# e( ]/ B. P/ I. R- v4 g* m' z
于是开始查阅专业书籍、翻看督导记录、整理以往督导中社工提出的例子,总算折腾出个案工作界定与程序的工作坊,今日结合工作实践及个人感受,整理此文谨以分享,希望对更多从事个案工作辅导的社工同事们有所帮助。8 ]0 T0 X1 W6 L% i, ], p
& Q# `' w6 d7 k+ F) M* ~  j
一、个案社会工作基本要素
0 t  d/ y2 e! e, d$ T* \
* m  z2 m: n( }5 V9 X6 t6 z7 j    1、有具体目标  - a. v, Z4 W8 d6 x1 A! e6 [

! f0 K2 G  c3 q# W: L, v, }    2、工作计划
* T) o6 g4 n% [1 M, j0 ~9 |
  J  y3 ]( N8 M0 V# u    3、可评估! V4 k1 h( q$ f. s9 h
1 m6 e0 W" X$ S" l; }! w
    4、促进案主自我独立解决能力提升
) c7 ~5 C9 E5 J; F# a5 f& s8 q0 \1 [( a& d
首先要确定什么是个案工作,根据参考书籍整理出四个要素,如果社工不明白他现在给服务对象提供的帮助(咨询、辅导)是不是个案工作,可问其所提供的个别咨询或辅导服务是否满足以上四个基本要素?
$ q2 s- |3 r- u$ g' \  I( [' w) u* f0 F* Q- c. w
例如,张大爷不会使用手机,前往社工中心寻求帮助,工作员提供了耐心的帮助,教张大爷如何使用手机。讨论期间同事饶有兴趣的套用以上要素:目标是教会使用手机;计划是用三节的时间;评估张大爷最后学会使用手机;促进张大爷自己用手机。
9 o( E# H, z1 U& N; R0 h1 r0 z) k- J8 _. T* E  V; l* x; C
接着询问督导:你怎么看这个情况呢?简单看以上例子,似乎完全满足个案社会工作的要求,我不禁问社工:“社工去做,和居委会工作员去做这个事情,有什么区别?”答:“嗯,社工更有耐心,更热情啊!”督导员:“除了耐心和热情以外,社工要怎么体现自己的专业价值的呢?”我们很清楚,如果要体现社会工作者的价值,远有耐心和热情是不足够的,如何体现专业性才是重点。
% ]: y! S7 B; R- Z
6 i- x$ k1 }# l7 j$ B  k再看张大爷的例子,我说做社工是需要多一些好奇心的,从社工挖掘服务对象表面需求背后隐藏的需求,张大爷我们可以提供怎么的服务呢?如果区别于传统的社区居委会提供的服务,社工员可以多思考:什么原因令张大爷需要寻求社工帮助?这一次社工可以教会张大爷使用手机,下一次呢?张大爷的生活圈子中有无他可以寻求支援的人呢?有没有其他人可以教他等等?如果社工多一些好奇心,也许就挖掘出服务对象一些潜在需要,是社工可以去提供服务的地方,例如帮助建立资源网络,建立支持体系,促进邻里互助等等。# q) {9 |3 E/ ~- c
" h% m0 b! P6 u& j# t+ s6 M4 u
因此,个案工作的四大要素是检验个案工作最基本的四要素,非完全要素;当各位社工员在提供服务,对自己所提供的服务不清楚是否是“个案”时候,可以先问自己四个问题:我现在提供的个别咨询或辅导是否有目标?是否有计划?目标是否可评估?是否最终目的是促进服务对象自我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即助人自助。
5 `: {6 @+ ]" y% `
6 H  J# A3 m5 h: q; X    二、个案工作有自己的一套工作基本程序
. `- _8 {; T' ]6 T% Z, a: E" ~3 n, d/ z- y7 j2 ^4 E
    (一)有一个很明确的目标:治疗性/发展性; J: A7 x0 _' x6 X/ \5 y
! q7 I9 ?; i% `" l$ o
    (二)个案工作的接受服务协议
4 ?- m3 f/ J; ^" |$ B
5 r6 F* E3 J4 F8 D9 C    (三)个案工作的文书记录
) u0 j' u& L; F! j# z$ x* u" C' m' z% E5 }/ K
          1、背景资料, z- h- _# V! S, i! a! f
; i5 G5 k$ a3 q8 p& e& ^6 ~0 j
          2、要有问题:困难是什么、要改变什么、还有什么需求等. @  ^; K! z; \8 m; E. V+ a/ x: s
( F( o: ?0 V' H8 M: F/ ^4 i& Z' {
          3个案过程有记录
" y4 x% h, U  m/ ^% I
3 q/ e! N5 {& K: b, d( }4 e7 t: s/ y7 J             i-基本资料
) s9 w: Z/ l' g3 J8 ~; p) g! S5 v5 m3 T: J7 s% d, J1 T# g# y
             ii-协议
0 E) ?7 S' G+ h  A& U- T( d' G4 z
( y$ q. L% k# n             iii-评估
4 I9 E' B5 F' J' t0 [2 @: Q, l% w  C+ G% |5 l1 x
    (四)面谈/电访记录过程:注意跟进与问责的作用
! ]2 A% T- G8 z. D6 g  W) T+ n% F: G$ l
    (五)总结:结案评估报告8 ?; s/ b$ d2 m  _
! z/ e% {7 U- o

' K" J1 S0 h3 K. z/ {& l2 D
3 }0 B1 i- b( T) ?' L1 c同样是为居民提供服务,社会工作者与传统的居委会工作员提供的帮助有什么区别?如若仅是更耐心一些,更热情一些,社工的专业将无法得以体现,社工所学习的工作技巧将无用武之地。社会工作者在提供个案辅导时候,是有自己的一套工作程序。
8 H4 N7 i4 G. w/ m8 H9 n- P* B; x4 S
% W7 c! D) n9 ]/ N: f+ `; D: l1 L5 J0 v4 T; q0 L; R

! ~! S2 r: [& F: J  d6 R. q个案工作是社工员介入个人(有时候是一个家庭)并与之互动的一个过程。个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治疗性个案;一类是发展性个案。! M# h! ~6 `9 T7 z; C7 _% {6 T6 [0 _% \

  i& f4 t- Q6 ^6 {$ j. L; \治疗性个案通常有明显的问题存在,这些问题可能导致了个人的行为、认知、情绪等问题出现,或者导致个人与外界环境互动出现阻碍,需要介入予以调整;发展性个案通常是,个案对象个人与环境互动等均衡适应,但在某个方面需要有更好的提升,而这个提升目的是为了能实现个案对象更高的需求,通常可以寻求社工协同解决,促进发展。
; b, t6 _+ A1 x4 }2 f* |; ~/ k$ p" `; W, R
社工员在介入过程中,首先是通过与个案对象的面谈,了解服务对象的基本情况,需求、诉求、问题所在等。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谈话是有介入的,介入是有目的的,而不是无目的的聊天。; B1 p; U7 L3 \8 Q
. ]0 U5 U) @6 M$ s# h4 h% _
例如,王奶奶近期频繁前往社工中心寻找社工,每次拉着社工就聊上几个小时,但似乎也不是什么很重要的事情。社工表示在聊天过程中觉得王奶奶的倾诉欲望很强烈,只是每次只是拉家常,好像没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但社工也需要花费时间,王奶奶聊够了,然后就会离开,之后可能突然又出现在中心。这种不定期的会面,是不是在提供个案服务呢?
% a+ _" L/ X' f5 y  [- [- D8 Z7 g& L3 e3 y" H& X  y6 d
这里我会与同工强调:“面谈”与“聊天”有什么区别。如果我们需要挖掘潜在的个案对象,谈话的运用是很重要的,在面谈过程中,社工员可以透过面谈,挖掘面谈对象表面需求的内在需求,继而促进背后问题的解决,否则就会变成没完没了的一个聊天过程。
: Z6 M& |" a0 O# j- }. Y: D* x% d
5 {- r: Z6 _# T5 m3 e; F7 p因此在挖掘个案或接案过程中,提醒自己注意:社工员的谈话是有介入的,介入是有目标的,不要让谈话变成闲聊。
' n2 E; L, d$ I- `' s7 u8 C; q0 z: v9 K! C1 S5 K1 x
  E( [7 i8 \5 \, i! U

/ d' S. S# A* V3 n! W) ?
/ R- ?, N3 {( a6 A2 J7 }0 w. w! i1 r3 l& y: J# H; ?
在个案工作基本程序中有一个是签订服务协议,目前签署同意接受社工服务同意书这个程序,多数社工表示服务对象同意社工提供服务,当要签署书面文件就较难接纳了。
, r* Y' Z  a3 F
+ ]2 H1 O( i# i* E0 R    社会工作发展较好的国家与地区,人们对社工服务的概念是比较了解的,服务对象与工作员之间是工作关系,这种工作关系有其专业的伦理要求及工作守则的制约,个案协议是工作中的程序之一。好比律师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援助服务,律师与当事人之间会签订协议一样的道理。
* j' |& P9 w- b* C5 C& Q8 S6 O* E' Z+ a
    然而,在中国传统文化理念与价值观的影响下(例如家丑不可外扬)以及内地社会工作也才起步,社会工作本身就不被民众所认识,有服务对象愿意掏心掏肺与一个陌生的“社工”去讲诉自己或家庭的问题,并且接受“社工”介入其个人世界,已经令社工员觉得欣慰不已了。突然要求要签订什么协议,无疑对社工进一步开展工作形成了很大的困扰。在实际工作中,服务对象接受社工服务一年多,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社工的个案的情况,不是没有的,我们戏谑其为“被个案”。8 F4 [" P1 I0 H+ p& \6 c
' U4 j( ]' n' {% _4 g
    “被个案”或许是这个起步时期难免出现的尴尬现象,但希望不要太久,而社工员自身也需要清楚,职业形象定位与专业关系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能因为服务对象抗拒,而忽略了专业工作的守则,那我们要怎么处理呢?其实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在工作过程中艺术的处理这种“协议关系”,真正的目的不在于是否签订协议,而是我们如何向服务对象传递“协议”的理念。( L- s2 ^) D$ n; _' t' {
2 d9 }1 F, d/ V0 d8 x5 ^! {
    所谓个案工作协议,目的是令服务对象明晰社工的工作守则、操守、原则;明白其与社工之间是工作关系,案主与社工一起制定工作目标,案主认同这个目标并且有责任参与并尝试解决自己的问题,而不是依赖社工;案主需要按时参与面谈,也有权利中途申请退出服务等。这些协议的内容,实质上是传递社工工作的理念,而非“要求”,这个社工员自身需要有很好的理解,才能将此信息传达给案主。& ]$ i% ^+ X9 W, ]7 V

& `' x7 k- P% B( l' X* z    在实践中,针对一些对社工服务接纳较弱的服务对象,通常我们会采取口头协议的方式,自然就不是按照《接受服务同意书》逐条照念了,这个传递过程是一个艺术处理的过程,社工员可以根据个人特点去与服务对象传达这样的信息。
8 M/ E7 x  J" N; h
% V0 D5 ?; i  M2 q; y6 f. r' E
# C8 R, O1 [. z
1 B5 a# j; h0 B! Q4 `& X( x1 {5 `& ^0 i+ E- H
  U9 g6 N, K3 n$ c  }  G

+ N# L( [2 ]- M6 p! ?+ N另外强调下个案工作文书记录的重要性。这里需要提醒社工员注意,面谈记录所发挥的问责作用上司除了透过你的记录跟进你的工作以外,还需要跟进社工员在提供服务过程中,是否符合职业操守以及在其中承担的相应责任;特别是特殊情况,危机事件的跟进与处理,社工应该及时记录并通知上司,督导员查阅社工记录,与社工员一起承担个案工作的责任。( s0 w: L2 F" t2 q
) b* r- _; |7 d" U
例如,督导员定期查阅一线社工的个案记录,可能发现一社工员最后一次记录是半年之前,且此个案并未结案。督导员因此会提出疑问,缘何半年之间的个案记录是空白的,社工员是否忘记跟进这个个案了?是否是有所跟进但是未及时做记录?半年时间,个案对象发生了什么等等。
% l9 c  T$ d. `4 T; {' c$ b$ s
. h6 M2 p3 g$ q+ R    有一种可能的情况是社工员是按照工作原则在跟进,只是忘记做了记录。如果期间案主发生一些意外情况,有可能会追求社工员的责任,因此及时的工作记录也是保障社工员自己的需要。0 c; A, ^' y6 c% N/ g& A, x8 g

. u1 \1 v- e( U( _3 O. {$ ?4 L7 b
, @+ f) k$ c7 i7 p    谨以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李越老师直播间|清流社工网 ( 苏ICP备19044186号-1 )

GMT+8, 2025-10-14 18:12 , Processed in 0.060526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