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社工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2777|回复: 4

厦门大学社会工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3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厦门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简介+ @" @5 G9 ~" ~4 l
$ T4 |% I) X, A4 ?1 E1 F
厦门大学于1988年开始尝试社会工作专门化的本科教育,1993年经教育部批准正式建立社会工作本科专业,是全国最早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院校之一。2000年3 月厦门大学在社会工作本科专业发展的基础上组建社会学系,隶属人文学院。2003年社会学系与原厦门大学政治学系、人口研究所共同组建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目前社会学系有社会学和社会工作两个本科专业,一个社会学硕士点,一个社会学博士点,同时下辖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和社会工作实验室。
' j9 g- n, u* A+ N0 o
7 o/ R, T( L4 ~( X$ \  ^    厦门大学社会学系拥有一支职称、学历、学缘、年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专职教师15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6人,留学回国人员7人;70%的教师具有社会学博士学位,分别毕业于美国犹他大学和纽约州立大学、德国比勒菲尔德大学、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日本山口大学以及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高校。  ~* X$ S2 c% n- a+ r" r

5 i' k! W( q! Q& o* ^+ g  S" ~    厦门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现有专职教师6名,其中受过社会工作专业训练3名,心理学训练3名;获得博士学位2名,博士候选人2名;教授2名,副教授2名;每年招收社会政策的博士研究生和社会工作(实务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厦门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多年的探索确立了 “以实践为基础、以专业化为标准、以本土化为方向”的发展原则,坚持社会工作实务与理论并重、教学与研究并重,积极探索和创立自身的专业发展特色。/ |" C3 M  G- L0 ?, F

  E, c, L6 I% U0 G7 X- R    厦门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到目前为止已经创办了三个教学条件比较成熟、教学配备比较齐全的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基地:厦门市康乐社区和康乐小学社会工作专业实践基地、厦门市鼓浪屿后厝社区社会工作专业实践基地以及厦门大学漳州校区社会工作专业实践基地,其中厦门市康乐社区和康乐小学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基地是被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认可的全国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示范基地。目前厦门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已初步形成以青少年服务和研究为中心的社会工作专业实践平台。
4 q% J! L8 k- F+ F7 k. ]4 Q- q) W1 {% M. C; q
    厦门大学社会工作专业非常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与美国的北卡罗莱纳大学、台湾大学、台北国立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等开展多次合作活动,多次邀请国外一些知名的社会工作学者来厦门大学讲学,与厦门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的师生一起分享社会工作的经验和知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3 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社会工作硕士和社会学里的社会工作有什么差?$ e. o  s( R/ T  L5 |
其次,社会工作硕士考试范围及书目
1 D! Z" d* ]' X) S; c2 ]  J, \- i最后,考生需要什么条件?是普通大学毕业生就可以考了吗?还是要工作经验?
5 ~+ {0 [8 L' b9 K- I# x4 V4 J
8 A9 Y9 f4 k6 z0 D) }( N' q. E7 n! \) h. [; L" ^8 l
1 有差别% Z7 r. H3 D- `( a4 r* w1 ^

  t& }8 F9 n% Z5 N  p3 j' ~社会工作硕士(MSW)专业学位研究生与社会学社会工作方向研究生的区别
- A  b  P/ p  {5 w8 p! p# n
4 p2 z7 Q1 C5 ?' L7 K& ~社会工作研究生根据培养类型可分为“学术型学位”硕士研究生(社会学硕士社会工作方向)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社会工作硕士MSW)。 " y$ h! V% W, C* `9 }1 l
2 u3 @9 L8 K1 k# S/ s1 a4 d( O' I' Y! g
$ `' |4 S' C7 z) G8 K
1、培养目标的区别。
, n% d% F; c: P% W
; t) p- E# j8 D; B; y5 X“学术性学位”(academic degree)与“专业学位”(professional degree)处于同一层次,但培养规格各有侧重,在培养目标上有明显差异。“学术性学位”按学科设立,其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主要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而“专业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授予学位的标准要反映该专业领域的特点和对高层次人才在专门技术工作能力和学术能力上的要求,其突出特点是学术性与职业性紧密结合,获得专业学位的人,主要不是从事学术研究,而是从事具有明显的职业背景的工作。
2 `" N, \1 L2 J0 ^; b
  l2 d  Z) S) p& O- @+ j" ?5 x9 b* y' I; `: `8 E" X4 [1 O
2、教育类型的区别。
/ p) D  L6 [6 f' G/ p1 H9 H- {“学术性学位”与“专业学位”在培养目标上各自有明确的定位,因此,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授予学位的标准和要求等方面均有所不同。就“社会学社会工作方向”研究生而言,国内各社会学研究生培养单位主要招收“全日制学术型研究生”,学制一般两到三年;而“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明确划分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两种类型,学制一般两年。 3 r9 u. U+ A; @/ T. k

9 J8 F# I4 L6 U4 B" B3、入学方式的区别。
! I$ N9 o$ j, s- ~" p$ y“社会学硕士社会工作方向”研究生需要参加每年年初的全国研究生“统考”入学考试;而“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考试有10月份的“联考”和年初的全国研究生“统考”两次机会,考生可以自行选择,10月份“联考”入学的是按非全日制培养的,而参加全国研究生“统考”入学的是按全日制培养的(注:由于我国的社会工作硕士(MSW)从2010年才开始正式招生,培养方式有全日制和在职攻读两种。具体招生事宜如有变动,请以官方正式消息为准)。
- \5 g, @% h7 a3 ^, a# {
9 @3 t6 a3 J8 o: @4 B4 ]4、毕业待遇的区别。
/ Z/ P& U3 j! o“社会学硕士社会工作方向”研究生在培养单位脱产学习,毕业后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就可以获得毕业证、学位证。“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研究生一样,在培养单位脱产学习,毕业后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就可以获得毕业证、学位证;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因不是脱产学习,通过论文答辩后,可以获得学位证,但是没有毕业证。
7 k" T) A5 O8 l7 v1 T- N
: G( ~+ n  r& y5、招生院校的区别。 5 q3 a+ z* c4 l
就“社会学社会工作方向”研究生而言,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2009年2月20日)提供的数据,目前我国共有社会学一级学科硕士点17个、社会学二级学科硕士点61个,2003年以来,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中南民族大学等高校陆续在社会学或公共管理等学科下招收培养社会工作方向的研究生。 # Z9 G; V& S8 v  `, C" @: z- X  k
就“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而言,社会工作硕士是2009年增设的一种专业学位,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工作的通知》(学位办[2009]44号)精神,全国首批开展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工作的研究生培养单位一共有33所,其中部委属院校18所,地方高校15所。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招生从2010年开始,列入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计划管理。 3 \6 B. z2 O* ]5 l
2 科目 政治 英语2 社会工作实务 社会工作原理  q, A3 y% M3 e4 ~' q8 A
3 10年面向普通本科毕业生了不需要工作经验 毕业有双证 毕业证和学位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3 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2011厦门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初试指定参考书目:
6 M& G: {$ H" o% |: B, i1 Q5 N# O, ^. G& i9 l( \5 ^7 w8 E( q. H4 c' Y
1)社会工作原理名天
; r9 ]0 O8 [0 U% n. E1.王思斌主编, 《社会工作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21.2
7 R4 M, |$ T* [' X! O0 l2.《社会学概论》,张友琴、童敏、欧阳马田编著,科学出版社,2000。2 h9 L" j  O' i7 e* N) ~
$ ?1 l, i& Q1 ]; X/ {
(2)社会工作实务. 许莉娅主编,《个案工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 \. G1 g2 M, y5 ?" ?( h- j2. 刘梦主编,《小组工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18.7
" }+ U, Q/ u* n! C9 q  Y# |) U7 y3. 徐永祥主编,《社区工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6 m3 f3 E0 h: l5 ~1 |% k1 Q
4. 关信平主编,《社会政策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 v& h# n. b  q" r5 K5.王思斌主编,《社会行政》,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19.3/ V& T8 V7 P$ I' A4 \+ H: W; e
6.风笑天主编,《社会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 k1 s* S7 O! h" V9 e. C8 H
童敏著:《社会工作实务基础——专业服务技巧的综合与运用》(中国社会工作教材精粹).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008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3 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2011厦大社工参考书目官网
# Q* m3 y; y. N' m* W
7 n6 E* |* a/ Dhttp://spa.xmu.edu.cn/web/details/13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4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吼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李越老师直播间|清流社工网 ( 苏ICP备19044186号-1 )

GMT+8, 2025-9-5 00:44 , Processed in 0.054110 second(s), 10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