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c! M3 f2 C4 U - E8 J9 }; F/ O$ ]1 F+ W- r$ z “创新”,现在几乎是公益领域中最热门的一个词,经常在各种沙龙、论坛、交流会上听到各种人的侃侃而谈。然而,在实际的公益实践中,我们能够看到的成功案例确实不太多。+ h% m, K7 N: {2 J
8 {' z7 d1 c5 n, c% n 是一线的公益机构没有创新的意愿和动力吗?显然不是。是他们思维不活跃、能力有局限吗?是,但不全是。 + T+ Y$ G. t9 K$ o' a' ]# [4 k " f6 W% D9 D* m0 ] K 一方面,以满足“个性化需求”为特征的一线机构的工作,需要有对“需求”的辨析及把握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具备不会一蹴而就;另一方面,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工作资源、工作方法和社会关系的协调等难以使用老办法“一着通吃”,发展出新办法需要做很多的尝试、开拓,还不一定成功;这个过程中衍生或增加的成本由谁来承担,常常困扰着试图“创新”的一线机构。( n# [5 g) G u$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