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拯救你,“倪顺义”们?
+ ]6 s+ Y" c4 P--从社工角度看待深圳市社保局11.5事件 $ {3 Z; M' u1 H% D: F
. O6 L! `1 ]7 M! \5 I11月5日, 56岁的失业男子倪顺义因不能按照特殊工种提前退休,加上行政复议和法院判决对其诉求的不支持,遂而提着锤子、菜刀和斧头来到深圳市社保局,将一位女副科长反锁在办公室内,并用锤子猛砸对方头部,致对方重伤,而他本人也将为此受到法律的制裁,至于他将承担怎样的刑事责任,还需等待司法程序的结果。这是一场悲剧,一场原本不该发生的悲剧。它让我们痛,也让我们自省。在这里,我们暂且不去探讨谁是谁非,单从社工专业的角度去解读这起事件,我们就可以发现很多专业工作上的盲点和空白,我们本可以做很多,但我们却是什么也没做,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去深思的问题。
# I$ d( S, l* j! {+ A+ Y+ Z我记得有篇文章里写了这样一段话,“需要强调的是,跳出双方利益对峙的圈子,我们赫然发现:两者之间本来应该有另外一个“缓冲带”,即民间组织。它们或许是慈善协会,可以对倪顺义施以经济方面的援手,或者是心理救助组织,可以对倪顺义多些开导和劝解。但是,遗憾的是,倪顺义并没有感受到类似民间组织的雨露,而是在绝望中举起了锤子。”是啊,作为一名社会工作服务社的社工,作为民间组织里的一名成员,我们可以做的其实还有很多。我们本可以利用专业的手法去帮助像倪顺义这样的困难人群,帮助他们走出困境,他们就不至于走上极端的道路,类似事件也就不至于会发生。这起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也抛给了我们偌大一个问号。面对无数个“倪顺义”们,我们社工到底应该做什么,又能做什么?尤其是作为新入职的社保社工,我们究竟应该以怎样的专业介入方式和手段,去帮助更多在社保问题上有诉求,生活上出现困境的人群呢? + o4 d% b7 y" u
社保社工是深圳今年新介入的领域,目前从事该领域的社工有8名,均来自志远社会工作服务社,他们被派驻在市社保局和龙岗、宝安分局工作,分别负责稽核信访和社会化管理两个方面的工作。作为新上岗的社工,还有很多需要和摸索的地方,诸如如何开展专业工作,如何拓展专业介入方式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具体工作中不断探索,不断改进。而这次社保局事件,在引起我们深思的同时,也让我们发现了一些专业工作开展的切入口。以下便是我个人从社工专业角度提出的一些想法: 3 V8 b* G5 O) t
首先,可以通过到街道社区调查,询问街道社区工作人员等形式建立这些在社保问题上有诉求,生活上出现困境的人群的信息资料库,建立相关电子档案,确定专业工作的服务对象。
3 `3 L+ V1 t, D7 R- V其次,可以通过定期家访的形式建立与这些困难人群的联系网络,且通过在街道社区做问卷调查、及面谈等的方式了解他们的需求,寻找工作开展的切入口; 3 c* R: E$ `* |- T! ^$ A5 E8 i$ W
第三,可以定期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恢复正常的心理和精神状态,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 0 n7 ^& l/ A3 E) l7 D4 g' {4 y
第四,可以联系社保局等相关部门,帮助其询问社保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的问题,使其在社保问题的诉求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解决。在问题得不到解决同时,帮助其联系其他资源,使其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摆脱困境。
/ m( i6 @) R5 \5 }6 O0 r第五,可以协调利用社区、街道等相关资源对这些困难人群的具体困难进行干预,帮助他们改善生活状态;
2 r S. h' R% q, i3 ?" D1 ` 第六,可以开展一定数量的个案,并针对这些个案人群进行适当期限的跟踪,对这些人群的状况及相关干预的成效与不足进行分析; $ q) C r" T0 C: T% F
最后,可以对这些困难人群存在的普遍共性问题和困难进行研究分析,并向有关政府部门提出建议和意见。同时发挥政策影响人的作用,对某些政策制度存在的一些问题及缺口,向有关部门反映,使相关政策及制度得以完善。 , z6 ~6 n) t3 T- t R$ g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一些想法,是否可行还需做进一步地探讨和分析,不管怎样,我们都希望通过运用专业的技巧,去帮助更多向倪顺义这样的困难人群,而我们社保社工也将朝着这个目标不断努力!
8 O) W* v3 J% S5 [$ R9 u2 L 4 |8 f+ C4 ?. ^. A
供稿人:志远社工 * d# s# }+ q6 c8 @$ ?! y
* Y8 \ y: p1 v& f* i/ Q7 ]. g2 O0 S- d+ S
& U1 }# B* e, y5 v: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