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清流学习 于 2013-8-7 09:17 编辑
% Z. O: M$ h! k; Q) ? |+ y5 o; `$ y
中国公益组织的五大软肋
% s8 [- ?, [1 ?! R来源:道琼斯公司 2013-08-03 作者:张涛 做公益难,在中国做公益更是难上加难。由于众所周知的大环境,在这个问题上似乎很少有争议。不过,在我看来,中国公益人除了需要继续推动外部环境继续往好的方向发展之外,对自身的各种缺陷也要勇于直面,后者的解决或许对整个行业的提升更有正面的意义。, C4 z- Z% ~# e: z
! C! f/ h! t% C( x- q0 H6 z# w
和国内的公益界近距离接触了很长时间,感觉很多公益机构身上的软肋不少。当然,不少中国以外的公益机构对这些毛病也不能完全免疫,但对尚显稚嫩的中国公益业来说,以下的各种软肋甚至组合更是急需克服。
- ~7 y2 X+ _* C5 ?: w9 @
+ r8 n8 z4 L m& E4 `0 W8 M& l$ M- h软肋一:错把资助者当客户. v/ g, H. B! \( n9 b
% ?3 h' T$ u8 p' ?, F% a! s
由于大多数公益组织自身没有营收能力,运营资金基本上都来自各类资助机构,所以不难想象公益组织需要和资助者搞好关系的必要性。在争取资助以及处理和资助者关系的过程中,有些公益组织固然能够不忘本业,还能记得资金是手段,机构使命是目标;但不少公益组织要着要着钱就忘记自己是做什么的了。
# s* w9 t/ T2 ^# F' n" C3 l
8 X9 m. k7 O1 h6 t* D记得一位总部在英国的基金会负责人跟我说过:“公益组织很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把我们的需求当成客户需求,后果就是始终不能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再看国内诸多鱼龙混杂的公益机构,这样的例子似乎更不鲜见,甚至不乏为了小额资助而反复转换自身公益使命的“变色龙”。
" P8 ?& [1 R7 @" V* K! |( A
$ B) q8 u2 ]7 j0 W- F5 ?' \, |" `软肋二:“心慈手软”的管理和执行4 ^1 k# P8 W% L/ a* S
1 @, T% [: A, M# j1 P
选择在公益组织工作的好心人多,难以想象一个人如果没有一颗救时济世的心,会在相对清贫的公益机构坚持做下去。然而,硬币的另一面是,一些从业者也无限制地把“好心”带到了工作环境里,管理时心慈,执行时手软,任由不听话的手下自由散漫,想留住能力和业绩突出的员工时又缺乏给力的激励机制。在管理风格上,不少公益组织过于刻意将自己和逐利的企业区分开来,迷恋于内部的“民主”和“温情”,甚至物极必反到没有业绩指标的程度,长此以往效率自然不会高,机构也很难长大。/ u: g; N: W' u; t) c' g& L9 S, c
一位在国内公益行业浸淫多年的朋友曾经和我聊从业感受,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这个行业里很多人确实有good heart(好心肠),但有good head(指冷静的头脑)的人相对较少,同时有heavy hand(指严格的管理风格)的管理者就更是凤毛麟角了。” M R) J0 {% [5 V' R
. k+ d% ]& Z! a1 J' y6 V
软肋三:只会埋头拉车,不知抬头看路
2 V2 Q7 e" y$ F 4 h k2 j6 B4 a
和国外相对成熟的同行比,国内的不少公益组织虽然着实做了很多扎实的工作,但因为不擅长宣传自身的成果,尤其是面向国际性资助机构的宣传,效果往往事倍功半。从公益的角度说,由于最终的成绩不会通过类似私营企业的收入和利润等硬指标来衡量,如何有效沟通自己的使命和业绩其实更需技巧。
+ \6 R3 I3 o. Q; v! d' M0 Y1 s
) a4 Y/ c' q* N- T4 {5 R另外,在和公益有关的国际会议或论坛上,笔者也很少见到来自国内的公益组织,在关注公益的国际媒体上也鲜见来自中国的声音。于是乎,国际上对中国各个领域的公益需求不甚了了,国内的公益机构对国际上先进的公益方式和思想也缺乏了解和贡献。去年在北京和一家跨国公司的基金会沟通,他们的如下总结概述了这个现象:国内的公益组织,尤其是所谓的草根公益组织,只会埋头拉车,不知抬头看路,不会讲自己的故事,也缺乏和国际资助者的有效沟通。- H; Y, \6 s& i" w, Z& r! ^# G
- A9 ] H q- s$ g( x软肋四:草根和“精神贵族”的错合
5 |# V8 g0 l9 | x& h( |0 f, o) V/ ]8 [8 T& ?
一个做生意的朋友和国内的公益组织打过几次交道,他抱怨说,因为自己的“铜臭味”被添了几回堵,尽管他的本意是想和这些公益组织形成一种互益的合作关系。这位老兄说:“这些公益人自称草根,但一块儿聊怎么都觉得他们跟贵族似的,好像很看不起我们这种小商人,真是莫名其妙!”) d* g3 U, `/ K( l2 h) ^: b2 @
+ j+ u* @$ p( P* A& B公益组织固然以使命为中心,但并不是说只有从事公益事业的人才有公益心,实际上大多公益组织的资金支持追根溯源都来自于充满“铜臭味”的商界。试图站在道德制高点上俯视众生的心态,无助于任何公益组织获得支持者,草根和“精神贵族”的错合更会让弱小的公益机构雪上加霜。. K- l: ]) e5 _! A
3 P2 C8 M8 I3 P: z软肋五:逃避现实的“非竞争族”/ H# j/ l# Q' s8 o8 N D
8 m& s& H3 e; Q( @. X* L0 c
一名创业人士曾经很认真和好奇地问我:“公益行业里的人是不是都惧怕竞争和冲突啊?总觉得很多人选择这行有点儿逃避现实的意思。”这话虽然有些偏激,但在某种程度上的确反映了部分公益人的择业心态,我本人也确实接触过试图在公益圈里寻找“温柔乡”和“安全感”的人,但这些人恰恰是误解了公益事业实质的一群人。
$ D8 o. u0 D) i2 R* ^* r % i# Z% L2 z! i, C, `- k' m
正因为公益事业的使命性任务和目标,再加上中国对于公益机构不甚友好的大环境,这个行业其实是最不应有安全感的地方,所需要的从业者更应是在逆势的条件下依然“狼性”不减的创业型人才,逃避现实的“非竞争族”只会影响整个行业的升腾不惜。4 T4 m' e+ X0 M# [; Q) u( }
" n( O0 {8 g/ E D
因为历史,因为现实,中国的公益发展之路注定会与很多国家有所不同,尤其是和欧美国家相比。但归根结底,公益的基本出发点是追求社会的公平发展,追求与生态和环境的和谐,在这点上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应无二异。如果中国公益人能够加强内功,克服如上所说的软肋,公益事业在中国将大有希望。/ q) p( s! C3 o0 D' O9 ~
/ f @) p1 y1 A/ U' t c8 H9 h(作者张涛毕业于哈佛大学和Wake Forest大学,曾先后做过驻外记者和跨国公司经理人,目前从事投资和政策咨询工作。您可以通过新浪微博与作者交流。本栏目所述仅代表他的个人观点。)
! `" \6 O2 m; k) S0 g/ a1 R来源:http://cncasw.blog.163.com/blog/static/1691379682013736564340/
; }# v1 D* L4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