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6 E J! y0 l u5 L9 @& ]! E虽然江湖规律是同事成不了朋友,但事实上的情况是,除却和同事相处的时间、和家人相处的时间、吃饭的时间、睡觉的时间,想再为朋友安排出一个专有时间,简直比每天坚持晨跑还难。3 f9 I5 A% ?4 [7 X4 M! W: A6 l
于是姑且把同事当成朋友,一起逛街、一起健身、一起钱柜、一起旅行……但总觉得同事成为朋友,最多也只是一起消磨时间的那种酒肉朋友,难以深交,毕竟利益纠缠,让人不得不有所保留。% D0 v6 E R) u. o5 d
偶尔遇到老同学、或小时候的玩友,以为可以痛快淋漓谈一场友情的时候,却发现无从谈起。双方只是忙着补叙别后这些年的空白:你换工作啦?女友也换了?怎么结婚的时候也不通知一声?以前你不是挺喜欢玩游戏的嘛,怎么现在不玩了……明明聊了一个晚上,事后回想起来,什么都没谈。有时一两年未见的老朋友,就有点话不投机的感觉:1 S5 y! B* @# i
一起去野外生存吧!带着帐篷,到乡下庄稼地边上过一夜!% Z& Y2 u' g M4 }% X
7 ]! o: d$ s' S/ h3 O0 ~有毛病啊,好不容易五一长假,睡个懒觉还来不及呢。 ! E& X5 F, e7 y X6 y. W职业与生活习惯迥异,没了共同语言。异地恋之所以难维系,大概也是同一个道理吧。 $ w0 F/ @& g/ D倒是同事能带来不少惊喜。 5 v5 {; o2 l( p$ f4 i; v; y/ g由于作息时间大致相同,一起去健身、旅行成为最容易不过的事,往往一呼百应;生活的圈子大致相同,大家的关注点也趋于一致,话题自然也多;此外每天相处8个小时,简直比和爱人呆在一起的时间还多,日久难免生情,偶尔有些情场或情绪的失意,也能得到不少善意的安慰。& Y1 J k/ y6 [& Y) e" @
被“姑且”认可的朋友,其实在发挥着朋友的全部功能;而理想中的那些朋友,成了乌托邦一样的信仰。尤其是在半径20公里的大城市里,风尘仆仆跑出去,只是为了和旧朋友见一面,已够资格成为茶余饭后被传播的美谈。物以稀为贵,为了谈项目跑个大老远的人比比皆是,反之则稀有。/ c/ Z- V* F% L, f
有些精英人物不仅适应了这些同事朋友,还以此为荣。有个被派驻上海的香港女经理说:“我现在的朋友除了同事,就是生意中结识的客户。我觉得很好啊,大家的兴趣相当,很多事可以谈。” & [' y: t+ [/ j7 S' q0 i( d b9 n接到一封邮件,在美国求学的大学同学发来的,呼吁我们当年同寝室的6个人各写一段文字,忆忆当年校园情谊。在几段已写就的文字里,有同时结交多个联谊寝室的诡计,有圣诞一起醉倒的丑态,有联合起来捉弄老师的恶作剧……一幕幕青春刹那间让身处的办公室连带窗外的城市一起变成灰色。对友情的乌托邦情结或许正缘于此吧。这个乌托邦里,有着年少懵懂时的寸寸光阴,叫人如何能不珍惜?" L0 T1 O. B; K' U3 h
这样精彩的时刻,一生得一两次足矣。其余时间,还是与同事一起挥霍吧。 ( D8 b' r/ Q! N+ p: Z(作者电子邮箱:from9to5@liv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