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北京团市委、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联合发布2010年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报告显示,本科学历人群中愿意接受零月薪的比例达到20%,硕士和博士学历的被调查者中也有一成以上的人明确表示接受零月薪。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主任熊汉忠表示,“这充分说明大学生的求职心态比以往更灵活、现实。”笔者认为事实并不如此。因为仅在数日之后,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公布了今年社区工作者考试情况:有近一半报名参加社工考试的大学生选择弃考。 大学生就业压力显现之初,“知识无用”与“教育致贫”的论调频出,导致了一度走高的高考弃考率。现实的门槛把一群急需取得多年教育投资回报的学生阻隔在了高校门外,这样的状况虽然令人扼腕,但也是在情理之中。而今,“弃考”一词竟然又出现在了社区工作者的笔试考试中。这不得不让人承认,尽管近年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心理日趋成熟,但依然在矛盾中不知进退。
/ L5 d$ T0 r+ A0 x# ^ 在特殊的国情与社会现实环境下,就业问题是无法避免与彻底解决的。但政府与人社、教育等相关部门还是在积极探索大学生就业难题的突破口。社工招考时万余人报名的现象,透露出了大学生就业通道已得到疏通的信息。这足以说明,社区工作一类的基层工作也成为了大学生就业的渠道之一。
) M, C" `+ S1 P( J, t0 P: b/ c2 [ 一方面,大学生选择容忍“零月薪”。而事实上,这并不是一种灵活的应变手段,更多的是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容忍零月薪意味着作为一个大学生尊严的屈就,意味着作为一个劳动者权益的落空,更意味着一个或许仍然颠沛流离或许转而明朗开阔的模糊前景。一方面,大学生又选择放弃社工考试。据负责考试的相关人员分析,“社工的起点太低”、“短期内看不到前景”这些都是弃考的主因。典型突出的基层优秀工作者、日渐优化的基层工作环境、渐受重视的基层工作经验等却没有成为那些大学生坚持参加考试的理由。甚于往年的容忍“零月薪”比例昭示了持续严峻的就业状况,而过半的社工考试弃考率又曝露了大学生尴尬扭曲、自相矛盾的就业心态。1 u3 H4 H# T D, M- w6 U
相较于零月薪,为何不选择可以争取的薪资?相较于飘渺不定,为何不投身踏踏实实的岗位?由此看来,仅靠政策的扶持与落实是不够的,大学生也应当进一步主动建立明晰的职业发展规划,培养健康的职业发展心态,这样才能走出屈就“零月薪”的窘境。
# R7 o% @& L6 Y8 _& w& _9 {+ q# E[稿源:华声在线] [责编:李承德] [作者:陆超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