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社工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5111|回复: 3

[概述] 社区社会工作之二家庭社会工作内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1 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家庭社会工作的一般性任务与内容
: Y0 P, l% @( @$ U
  (一)提供物质性的服务,协助家庭生活有序运转
& d  n9 t( H- v: r* A" a$ P8 d  (二)提供心理及法律援助,增强家庭的应变能力
6 I. T* f) D0 i  (三)开展教育与培训,提高就爱听整体素质
# U: r5 C: ^2 o9 M; P* i& J) W! W  二、我国家庭社会工作的内容(重点)
1 q* \6 I# W/ \; O  (一)政府体制内的家庭社会工作内容3 [+ i: Y3 h0 c: O
  1、家庭救助& U. k' J; P$ T; X
  2、家庭生活服务0 V2 `$ \* v! e" ~
  3、婚姻调解' J0 Z$ s$ S3 ^; T0 t% d- M
  4、家庭生活教育& m2 N0 T: r0 y5 }
  5、城乡社区针对家庭开展的教育与培训
, c* E/ T. N( Z, _7 C
 6、有关家庭的主体活动6 ^1 ]+ E8 N9 Q0 ^. w9 r/ e
  (二)非政府组织开展的家庭社会工作; f, e0 F( r1 ?; l, t- e, [7 A9 [
  1、城乡贫困家庭的救济与扶助
, e/ u) X7 V9 i- h4 T  2、家庭心理辅导
, Y3 @: t" d, E) \2 f4 w  3、家庭能力建设 ! d2 n1 S* h/ |# Y; ~1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1 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RE: 社区社会工作之二妇女社会工作

一、妇女的需要和问题
+ u0 @& e2 ~$ o$ G: O2 E
  1.妇女的需要/ D; b& Q( q6 J* C$ L/ T' K% o
  妇女需要与男子同等的社会发展环境和条件以及特殊的妇女保护。* |! }! Z" |9 E
  2.妇女的问题:, Z: r- G0 O1 L) Q  }0 I$ K1 {3 d, D0 l
  主要表现在:(1)妇女的经济地位较低;(2)贫困妇女化的问题;(3)妇女参与决策与管理的人数较少;(4)妇女受教育程度低;(5)现有的服务未能满足妇女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健康服务需求;(6)男女不平等。6 ?  z; N$ u6 A, h0 i
  二.妇女社会工作# k- M2 m; _! c1 E1 Q) t' S( T
  妇女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重要的实务领域,是主要以妇女为服务对象的社会工作。具体而言,它是针对妇女在自我成长过程中,在参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家庭生活过程中遇到的群体或个体问题而开展的社会服务性工作。( j  H. \( L% b; B& ~& {
  妇女社会工作的目的是为妇女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和社会环境。具体目标有:第一,帮助妇女解决遇到的现实问题;第二,帮助妇女预防出现新的问题;第三,积极推进将社会性别平等观念纳入主流的工作,进一步推进建立健全有利于妇女发展、保障男女平等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制定;第四,帮助全体社会成员树立男女平等、社会性别意识,建立有利一促进妇女发展、推进男女平等的社会环境。
& ~9 Q7 a, N" ~3 l2 O# V% b1 x  三、妇女社会工作的特点
& S* w8 v! q0 g1 O* M  1.是一个服务对象规模最庞大的实务领域! ^6 y; S/ D4 u$ _. k
  服务对象群体的规模大小由服务对象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而定,我国的女性人数占到总人口的一半,这一特征是其他社会工作实务领域所无法比拟的。
6 L0 x3 y* \8 a6 Q3 k+ ?  2.工作的核心目标是创造男女平等的社会环境
! ^1 g9 n7 _# m  3.服务内容往往与婚姻、家庭问题相关联
& d( a5 `& [+ p1 ~; a0 v+ 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1 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RE: 社区社会工作之二儿童社会工作内容

一.一般意义上的儿童社会工作方法
! }2 U" H% }0 f- s( {
  1.儿童个案工作的方法
/ ]4 Z/ _: l  v, P  (1)目标8 D3 K" `% ~5 ?5 d" d! {; b7 B
  儿童个案工作,一方面,直接启迪儿童发展的需求,帮助其调整心理情绪状态,激发发展的潜能,辅导其正常发展;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向儿童提供社会资源,改进其遭遇和社会处境,促进儿童的改变和成长。8 u* [- D1 f  B4 f+ c
  (2)特点  `- R; }; U7 K: K+ ^2 F: D: b6 o
  ①工作对象具有较强的差异性和复杂性;
    ②工作方法的科学性与技术性;! \, m" e' H; N7 x; Y
  ③在本质上强调助人自助;) i- C( l/ M! B/ v1 W/ J
  ④坚持过程的系统性,从各个方面去分析整理儿童问题产生的环境原因及儿童自身的主观原因;. \8 g% L+ p: C. n$ o
  ⑤工作具有扩展性等。
* ?$ H2 J2 v3 U: }% R  社会工作者一方面要帮助儿童改变不良行为,辅导儿童正常发展;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促进儿童的改变和成长。2 {, \& I8 H. }3 G# F
  (3)经常使用的儿童个案工作的两种主要形式/ b% Q; o0 ?9 l* b
  一种是面向儿童的个别谈话。这种谈话式的个案工作一般随意性较大,专业技术的运用也不明显,但其中也不乏成功的经验。$ E' O7 ]4 y( D) Q( V( W7 {7 Q% t9 M1 E
  另一种是面向儿童的咨询服务。例如,医疗机构、热线电话、专业课程等。
1 A* q, I. U, F5 @( K  2.儿童小组工作
( E% H. Z6 i0 m% N$ v( U  (1)定义
2 ^: L  u! k7 f) G! Z$ V  儿童小组工作是以儿童团体(小组)为对象,运用团体动力程序与团体活动过程设计技术,使团体中的儿童达到社会性的发展、行为的改变,实现儿童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q" ?. C' j  n3 B, W$ w. ~
  (2)功能  N7 e- R7 H: K5 S) ?
  可以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增加孩子们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为儿童健康发展方面提供了有利条件。) s# r8 s, v2 r/ c; F" |- Z
  (3)要素与特点( D. e' N# {7 P9 e" h
  儿童小组工作包含的基本要素有:儿童小组工作对象,儿童小组工作以识别、区分儿童群体的状况,促进儿童群体的正面发展,运用群体力量促进儿童个体行为的矫治和社会性发展,运用多种方法实现儿童与群体、与群体成员之间的互动等为工作的重点。5 U; J+ Q+ F+ e# o7 j  z- V. {
  特点:
' p& J" [. F7 x* [4 \. s  ①团体(小组)内外儿童间的沟通和互动;" h4 c2 \, N1 G1 A5 L3 `% P
  ②专业的技能和方法;6 v- r4 p/ T/ z; c; G' @
  ③儿童小组工作者的重要角色;
, s9 E& l4 |/ X/ R" H- s  ④重视非正式的儿童团体(小组)。
0 f' r3 F; \- K5 t8 P$ E8 K  儿童社区工作
& n& A, E  Z0 S& U, d, a6 q8 h  (1)定义与内涵, w- A, e1 ]3 `1 Z8 S4 P( V
  儿童社区工作以调动包括儿童在内的社区居民参与为重点,以营造社区内儿童健康成长发展的环境和引导儿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与社会形成互动为工作对象,动员一切社会资源,服务于儿童,促进社区健全发展。- y( Z+ j, B  r2 @# Z! x' Z
  有三个方面的内涵:①从直接的物质性建设目标入手介入社区;②从非物质的、教育性服务入手介入社区;③从社区儿童急需解决的问题,以儿童为中心的突发事件入手介入社区;④从动员组织社区内综合服务的力量入手介入社区;⑤从建设社区相关社会舆论入手介入社区;
9 `3 p4 E% G+ l# N" h7 ^$ j/ y1 V  二.儿童社会工作的几个特殊整合方式8 S9 J: S3 [, O" B8 E( x
  1.家庭支持与寄养、收养6 s+ w# |, z1 E/ w
  (1)家庭支持性服务: y+ N- j) g" v7 V/ [& u
  最主要的是家庭补助。家庭补助主要是为贫困或单亲困难家庭提供经济援助,以使儿童能够享受家庭的温暖。另外还有其他辅助性服务,家庭服务通过协助治疗父母亲,增进其亲子功能以服务儿童。1 {% W9 _1 v, b+ S, {; W% u% D
  家庭服务机构及儿童辅导机构是儿童家庭服务的主要支持性机构。
, V2 l2 `& K) Y- e  (2)家庭寄养
! o. G6 K. S4 ]# X7 T& K  即儿童的亲生父母仍有监护权,而保护权则转向寄养家庭。寄养有三个特点:①在家庭内提供照顾;②非机构的替代照顾;③不论是短期还是长期的寄养,都是在有限的时间内。
- Y6 x; |5 @7 J( h1 u, X; a  寄养家庭有收容之家、免费寄养家庭、工作式寄养家庭、受津贴寄养家庭和团体之家之分。这些寄养家庭还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 G/ }0 M. C& f
  家庭寄养的安置过程包括接案、安置、探视、再安置、结案五个步骤。6 H/ Z3 I: {% u( ?' ~( p
  (3)收养% O( r, Q" {4 X& H( N  H
  以收养父母和养子女的关系为标准,可将收养服务分为亲属收养与非亲属收养(机构安置、独立安置)两类。
2 \- w1 u: t* A; D9 Y  在有社会福利组织介入的情况下,收养程序一般包括申请、审查及会谈、家庭访视、配对、试养安置、正式收养、结案、追踪诸项。& t3 d7 [1 s6 J& C6 @; U9 L9 i& _
  2.儿童社会福利机构建设
0 g6 ]; A1 `) o. r* W# Y% s  (1)儿童福利院的种类及建设原则
6 Y/ E0 |9 y2 t/ J  儿童福利院是儿童服务的主要社会福利机构,其服务对象包括孤儿及由于各种原因必须从家庭中移出的儿童。福利院的教养方式可分为家庭模式和团体模式两种,前者指一群年龄大小家庭的模式;后者则是由一群性别相同、年龄相近的儿童居住在一起,一切生活起居、作息时间皆以团体行动方式展开的模式。
+ y, ^, M3 Q5 s: S  (2)儿童福利院的安置过程
# z; ~8 k; u( x% S$ \# P  ①安置前的准备阶段。运用个案手法,努力维系儿童与原生家庭的关系,必须要安置时,要取得监护人的书面同意,并了解儿童的背景资料。
4 K0 G! Y. y- C; J% h! o  {  ②安置期间。使儿童适应院内生活。
8 k2 E" c0 Z; \  ③安置结束期。第一,进入法定从业年龄的儿童,对其提供职业咨询或职业技能训练;第二,问题基本解决的儿童,可以返回原家庭或安置于寄养家庭庭等。上述两种情况都需要机构提供必要的追踪服务,确保出院者融入正常的社会生活。  _- v, u* o6 d/ D
  3.对儿童生理、心理、社会性发展的辅导
4 j2 C' w. I. {5 l8 M  (1)少年法庭里的儿童社会工作
5 v: |% R0 u  B" F  是通过建立专门审查少年犯罪案件的少年法庭,帮助犯罪儿童得到教育和指导。需要专职的少年法庭法官和正式的社会工作专业人员的参与。, {' Q4 A3 }3 T1 Q7 c  V
  (2)为有轻微犯罪行为的少年儿童提供的教育机构中的儿童社会工作
+ ^' h% I7 a5 F) l" s5 ~8 [  它是在少管所、工读学校等教育机构开展的、旨在为儿童提供新的社会气氛,充足的营养和有利于健康的活动,帮助有轻微犯罪行为的少年重返社会。
+ ], ?  Z3 y! h2 U" e  (3)社区服务中的儿童服务& v1 b4 F% t* P% d1 a
  主要包括:①为儿童提供各种服务;②干预社区闲散儿童,帮助其脱离原有生活轨道;③矫治有轻度犯罪行为的问题儿童,提高问题儿童的转化率。

, P- z# b% N4 G; m$ l9 @. `+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1 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宏观的儿童社会工作 
7 |3 W( A) k) o4 X4 ?; n+ b$ r2 R  W 儿童社会工作有很大的一部分是面向全社会的、宏观性的,主要包括:    1.推动有关儿童的立法  & R8 Y( P: x4 M9 j' M
儿童社会工作的重要任务是推动政府在儿童福利、权益保护方面的立法,敦促政府在儿童营养、卫生等方面的投入,并积极为政府出谋划策,提出更多关于儿童福利方面的建议和意见。 7 G" g6 t2 H( v( T9 ]/ o% g
 2.促进对儿童的养育 
  H6 I6 E, I( A/ {: q' Q5 Z 儿童社会工作就是要通过多方面的努力,促进对儿童的良好的养育。首先是保证儿童的营养;其次是保证儿童有良好的居住环境。 
/ ^8 w; ^- l2 E7 _ 3.推动儿童教育事业  9 H- w  v: u+ C- ]
包括:推动义务教育法的落实;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宣传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提高全社会的教育意识和教育思想水平;帮助儿童养成健康心理;指导儿童与其他儿童友好相处,学会在集体中生活;教会他们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等。 
( @: k9 z% I( G0 s& A" k2 [ 4.创造儿童快乐成长环境7 c# m. d2 Z" S0 ]8 Y
   游戏和娱乐是儿童生活的一部分,儿童社会工作者需要通过多方面的工作,为儿童开展好游戏和娱乐活动提供条件。 
4 `) b1 ]1 C1 L4 \& v0 M# r  5.加强儿童卫生保健 
, [) l! `, o# E 一是妇婴保健,即减少婴儿死亡率;二是学校卫生工作,即通过传染病的预防、健康教育等方法促成儿童健康发育成长,减少疾病的发生,全面提高其身体素质。 
5 H2 T6 Q! t3 v  [5 a( Z5 j8 J 6.开展儿童家庭服务  , }2 X# `, X9 b
    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对家庭中儿童权益的保护;二是针对亲子关系和儿童教育方面的服务,使父母与儿童之间、儿童与其他家庭成员或邻里之间愉快、友好地相处;三是在社会上建立对个别“问题”儿童的服务机制等。 
* h4 \# i+ f1 w& z/ S( L  7.增强儿童权益的保护  & h& Y0 ~2 R, t" Y8 t; D' U
    通过流浪儿童救助、辍学失学儿童助学、发展偏差儿童矫治、残疾儿童康复等手段,保护儿童的合法权益;保护儿童的健康成长,即对危害儿童健康的行为予以打击;教会孩子自我保护、提高儿童自我保护能力等方法实施对儿童的保护。 
" x/ @& D7 b3 ?- V0 N' M 8.提供儿童的信息与资讯 ! D/ s; L9 s4 S2 ?. m
 儿童社会工作者需要随时了解儿童的发展需求,评估国家、社会采取的儿童福利措施,认识儿童问题,为政府决策提供建议和意见。此外,儿童社会工作还存在于公共关系层面上,即宣传儿童权利、解释儿童福利与服务的需求。  二.微观的儿童社会工作 9 g* G9 C0 Y% ?5 s5 p
 1.生活境遇不良的儿童的救助  
0 U1 z$ }% Z& N% |3 v    这一层面的服务一直是儿童社会工作的重点所在。一般而言,这类儿童服务可分为支持性、保护性、补充性、替代性四种类型。 4 ]+ B. @! O/ c0 |" c
 支持性服务是指通过个案、团体或家庭咨询等方式,提高家庭的功能,强化父母的责任,促进儿童福利;  
. P9 C7 N: ^5 f3 e" Q    保护性服务则讲求最小程度地改变儿童的生存环境,维护其发展过程的稳定;  
. g! M  k6 o) q/ ?$ B* k0 g    补充性服务则是对儿童生活的基本生活状况作必要的改善,但仍有部分保留;   4 K7 k& q/ P/ w8 A
    替代服务指完全用替代性的措施改变其生存环境,此类服务是最底线的保护措施,针对需要短暂地或永久解除亲子关系的家庭。 ! P/ q1 E  H, o' N, i  i, H7 H
 2.对孤儿、弃儿的救助  
8 y% G6 M: m8 m6 x: g+ ~5 i0 y从社会工作角度,救助方式主要有家庭寄养、收养、儿童福利院安置等,  家庭寄养的服务对象是孤儿、弃儿或因故父母无法照顾的儿童,选择能够为儿童提供健康全面发展的条件,及在经济状况、居住环境、生活水平、教育程度诸方面都是适宜的家庭,经社会工作者联系协助并予以督导,逐渐使双方能和谐相处。 
5 Z5 Q6 Y0 s1 y+ t" {; f 收养服务是依据法律通过正常手续确立抚养关系的一种方式。 
- s; [; `: M2 n) @" E& d 儿童福利院安置可以为孤儿、弃儿提供合乎卫生的饮食以及正常生活的充分照顾,还可提供医疗保健和教育,必要时有及时的个案工作,是一种普遍的、常用的方式。 
) }+ W7 _# t& \& d( E. ]# c# s 3.残疾儿童的康复和教育 8 e1 ^$ J: j! S# d3 e
 为残疾儿童提供的服务主要包括:身体的康复、接受正常教育、接触和适应社会等,来帮助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 p! `. G) @" a' e9 v. Z/ r  4.对行为偏差儿童的矫治 
3 ]: Y0 {1 v' c7 _1 g$ _  行为偏差儿童是指在行为上脱离预定轨道,异于正常儿童的个体。有时也特指在行为上有违法或犯罪特征的儿童,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通过社会化辅助、心理辅导、环境建设等专业手法,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实施影响。  
/ S2 r- b( {1 V7 j' `$ ~" ~9 b* v   5 对青春前期儿童的辅导 5 a; ?8 Q% \" w" T! E5 g
 儿童末期一般进入青春发育的初期,儿童心理方面会出现许多“青春期困扰”,这都需要社会工作者给予及时、正确的辅助和引导。 ②受保护的权利(保护儿童免受歧视、虐待或疏忽照料、对难民儿童保护等)  ③发展的权利(发展其全部体能和智能的权利)  ④参与的权利(参与社会生活、发表意见的权利)  0 c2 Y. O6 W  t9 `: A  W" _
三  儿童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  
5 h9 T' T: k: ~) J6 b  ^3 g      儿童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有:既要对孩子们的长远利益考虑和负责,又要对每一个孩子的具体利益负责;既要从整体上推动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又要照顾到每一个有特珠需要的孩子;既要考虑到社会对一代人的客观需要,又要考虑到孩子自身发展的具体要求;既要面向孩子们做好服务,又要面向成人社会协调力量。  : K1 h3 v0 k2 h, n: S, @. G
     儿童社会工作人员坚持:尊重主体、接纳、自决、个别化、正面引导、一致性等原则。 
& u4 g& `6 ~  c: [   四,儿童社会工作依据科学的儿童发展理论 
6 ?" c  `. a- J 关于人的发展理论是儿童社会工作的理论依据和具体工作指导。主要包括:  (1)生物学方面的理论  生物学理论重视生物性力量对儿童个体成长发展的影响,强调自然法则的作用,强调内在的生理遗传对儿童心理和行为的作用,更多地把儿童的成长发展看成是个体适应环境的一种现象。认识这种理论,将有助于我们了解、认识儿童生理发展的规律,科学地认识儿童问题的生物学根源,更有针对性地做好儿童工作。 " h$ Q- V6 x# P5 n9 O& \
 (2)心理学方面的理论  从心理学的角度描述儿童发展,主要是对儿童的知觉、认知、情感、人格等方面发展规律的解释。掌握儿童心理发展规律是熟练运用社会工作技巧的基础。 ; W! b* p) H, ?2 Z, m$ P4 ~$ G
 (3)社会学方面的理论  社会学基本理论是儿童社会工作的最为重要的指导理论。儿童的成长发展与社会结构性因素,如家庭、社区、组织等关系重大。涉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问题有一些概念,如角色、角色冲突、角色紧张、互动等,明确这些概念的具体含义,有助于我们做好儿童社会工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李越老师直播间|清流社工网 ( 苏ICP备19044186号-1 )

GMT+8, 2025-10-14 17:18 , Processed in 0.043643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