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 I- i, c7 I) Z1 b, E2 p" Q' W
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一直是大家关注的一个话题。为了探索农村空巢老人帮扶机制,从去年开始,我省在3个县(市)选择了10个村,开展了“农村空巢老人帮扶服务试点”。
. B" J+ @9 b' y 本期,我们先刊发由省老龄委科研中心发布的“浙江农村空巢家庭老年人状况抽样调查”的有关内容。下期,我们将报道来自余姚、临海、江山等地10个试点村的帮扶经验,敬请关注。, o5 `2 P% S& P) y) F; k
越来越多的子女离开父母“单飞”,留下孤独的空巢老人。
8 p6 O. D$ K. z+ x- x, G: w% w 省老龄委科研中心做过一项关于浙江农村空巢家庭老年人状况抽样调查,选取了湖州市吴兴区、衢州市龙游县、温州市永嘉县作为调查样本。% W) N( A2 y! p+ j( a5 d# B
调查显示,近年来我省农村空巢化呈逐步上升趋势。农村老年人家庭空巢化将持续发展,成为农村老年人的一种重要居住形态。
! f) V9 A& I1 f1 S 专家认为很多空巢现象,不得不和如今流行的外出务工经商热联系在一起。调查走访的一些村子,90%都是老人,一打听,年轻人都到外面做生意,或者到城里打工去了。
+ p3 w( l+ E: G. Y9 j; w! r3 @ 农村空巢率,
0 l( X/ J) p1 b: N7 g# z' u5 z8 s 浙南比浙北高0 e* m7 Q6 l q7 x
“衢州、丽水、温州的农村老人空巢率较高,而湖州、嘉兴较低。”省老龄委科研中心主任王先益说,调查发现空巢率的南北地区差异十分明显,中部、南部超过50%,北部仅仅10%左右。, B( s4 g+ l3 `
王先益解释,这种现象都是近几十年来渐变的过程,和外出务工的流行同步发展。如浙南的永嘉县空巢率达到55.93%,83.21%的行政村空巢率在40%以上;而浙北的吴兴区空巢率仅为10.74%,90.91%的行政村空巢率在30%以下。
* g s- @" }2 Y" u0 W. x 隔代家庭和二代老人. ?: \3 y5 a7 }, p& N
逐渐增多
) X# _( ]: g/ b5 ?/ [ “独居老人比例较高,隔代家庭户和二代老人户逐渐增多。”调查中9个乡镇1万多户空巢家庭中,独居老人户占了30.72%,仅老年夫妇两个人的占了近一半。
7 e0 P$ c5 I5 [% a 这种现象依旧归因于外出务工经商。子女们闯世界去了,把孙辈都留在老家,由老年人来照料,隔代家庭户占了13.65%。
' D% s% ~! w/ b 如今人们越来越长寿了,在农村,经常能看到满脸皱纹的儿媳伺候着满头银发的婆婆,二代老人的家庭也逐渐增多。# j/ p$ \% P/ b; `: i0 \: a8 O
4 R- ^% V3 ?. N# s
子女越多
* S8 W8 j& n2 X/ I6 F$ F 空巢率越高
% k6 E- S7 E6 q 调查后发现,空巢老人中60.05%有子女数在3个及以上,比非空巢老人高12.08个百分点。
0 D! g5 D2 j/ P! j, r9 }% m3 Y 总体上,空巢率与子女数呈正相关。调查显示,有1个子女的老年人空巢率为46.67%,有3个子女的老年人空巢率为53.65%,子女数为4个时,空巢率达61.35%。
* z* f) Y; i' G0 i “这和老人的生活习惯、老人与子女的矛盾等各方面因素都有关,子女多的家庭互相推诿赡养责任的事情也时有发生。”王先益说。
$ ^; j& w4 U, j; O9 I 高龄空巢老人
" {) {: _4 P2 X! x# I6 e 生活自理很困难) Q0 F) C; K5 s C
这次调查对空巢老人的家庭经济状况也摸了个底。经济状况较差的空巢老人,一般自己和子女收入都比较低,当然也有个别子女经济状况较好,却不肯赡养老人的。
' ~; L( h% V) L3 D* d 空巢老人中,生活自理有困难的主要是那些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占了总数的44.44%。“他们日常生活都靠别人的照料,人们越来越长寿,空巢老人生活自理有困难的比例将会不断提高。”王先益说。
% V: o+ s) V1 G来源:浙江老年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