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慈济毕业实习自评报告
* a/ U U( I( _2 R5 L( S3 W% D& @ 实习接近尾声,回头来看自己两个多月写下的实习心得,记录的瞬间感动,再回想四个月前,刚刚走出校门口,进入社会实习的样子,觉得,在这四个月的时间里的经历四号不逊色于三年的专业学习。而在慈济的这两个月也使得我对自己对未来对专业对社工有了新的认识和定义。我想,我是成长了。
, [! J# \& ^( s Z# { 接下来,我将以三个部分来完成我的这份实习报告。由于空间和字数的限制,未必会全部记录下我的心路历程。因此,删繁就简,大致概述,未尽之处,会及时的更新至清流论坛。敬请关注。# R( |" C s8 i6 j
一、参与介入的实习工作
; o& A& _: S7 C2 y8 I) H3 \ 总结起来,我在慈济的两个月中主要做了以下的工作:& v# m& C: }9 z; G1 [1 i
1.慈济大陆网站前期建设资料的收集,icp的备案等。* Q" r$ J! {6 G; o- _
2.大爱撒人间文稿的修正校对
$ E) @7 f/ T9 q" ^ 3.义乌个案访视资料整理9 h- J5 A/ |- `2 i# l9 ]
4.四川地震志工资料整理7 X* z9 i- \* k8 k
5.昆山爱心酥活动
1 {! X4 ^3 N* a/ K7 J 6.江西大学生资助资料整理
4 B$ i: T. A p 7.办公室文职如总机、打印、文檔等: N& C" \9 k) L# n; G
8.其它相关的工作。
5 V2 |- D: f2 F, Z: p. _# T 那其实总体来看,即是办公室的文职工作了,谈到专业的方法,我觉得运用的不是很多。首先,做事情时候,社工方法早已经抛掷脑后。其次,每天大多数时间是对着计算机工作,似无用专业方法之地。不过,可能会有一点渗透。比如说,接总机,会有一些个案求助,如何安抚是个技巧,再比如,整理各种资料,会思考,慈善事业的发展,ngo如何运作,每次的活动开展,社工如何保持同理心,平等,尊重之心来对待案主等等。所以,也无法说完全的与专业割裂。我想,可能这是一个内化的过程吧,融入日常的生活的点滴之中的社工方法和理念。- K, O4 ~! G) U! U. }0 z
举例来说,某次,接总机,一个白血病求助个案,希望慈济予以帮助,因为当时这个案主之前已经有求助过,这次是来确定一下。而刚好吴师兄在开会,我就去问吴师兄怎么回复,吴师兄说,要反馈给台湾,然后等待台湾方面的讯息。于是我就告诉她,总部在台湾,要等待台湾的回馈。但是这个案主一定要我给出一个回复的时间,本周必须回复她。我当时想,应该是可以的吧,于是嘴上就说,可以的,本周台湾方面会有专人负责联络您。她满心欢喜的挂上了电话。后来,我才觉得,不应该这么轻易的就答应或者承诺,若万一台湾的本周没有联系她呢,岂不是食言了?这只是普通的电话求助而已,而在服务当中,社工似乎也是不要轻易的承诺的,而承诺了就一定要做到。( J# p3 s* G0 j
所以,我认为,相对于社工的方法,理念的东西倒是蛮重要的,体现的也蛮多的。
: I% _* u8 [. o0 T% q9 H8 P8 d2 k+ _: i二、机构本身对实习的利弊 / I% Y4 W X+ u( u; `* L& U0 I! \
从两面论的角度来看,任何的事物都是有利有弊,实习机构也不例外,先说有利的环境。
4 O! M R: a+ B R+ P( h# R 首先,这是一个慈善机构,而且是海外的,全球的基金会,正处于上升之势,虽在苏州才刚刚成立,但是可以依托其本部比较完善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模式来运作,在这里,可见习到正规慈善机构如何运作。* m4 D' ]2 Y# x5 i4 [+ u+ K
其次,慈济是个佛教团体,同时又深具中国古典之美与人文精神。感恩,尊重,爱,是慈济精神的概括,这个精神刚好与社工的某些理念价值是不谋而合的。所以也兼具有部分的社工机构的性质。
7 L. a4 V6 @3 {- W( T 再次,作为慈善组织,当然会有很多的服务,从救助贫户,到活动团体,从教育到人文,从小区到环保,其实也不外乎社工的集中方法。个案在救助个案中会比较常见,团体方法在大兴活动和营会中会比较多运用。小区方法,在书院积极融入当地小区,与政府打好关系,与小区居民开展互动时运用。而行政则更多的体现在基金会的日常管理与运作之上。同时,慈济动员志工的能力也对于社工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T( F! }% X, O$ g
不利的因素则是指导老师与机构的督导指导不够。由于事前对于相关的职责与功能划分还不是很明确,同时,慈济苏州还没有形成比较完善的实习生机制,各方还是需要进一步的沟通与商定。当然,这也是探索中出现的问题。
0 m9 ?# g! _: c. {7 ]三、自我评估 : s( B& o$ @( G. @* {% c
分为以下方面来论述:
- {. g: J6 n+ X$ a, ?& u% F, \# d 机构的适应:2 I L1 a, m0 `- M/ C
此前参加过慈济的许多活动,而静思文化产品也看不不少,经过这两个月的近距离接触,对于慈济有了更为形象与生动的了解。而本人是个不善于交际的人,在慈济环境下,也逐渐开放与活泼,乐于去认识不同的人,结交不同的人。! ?' j8 m) Q4 @
实习能力:这个方面,因为通过资料整理与实际参与,也得到了一定的成长,借由实习的经验,投身08新生团体活动中去,获得了比较多的运用,增强了实习的能力。. I/ ?2 S2 j3 K/ p) L; s. K7 n) v/ j
对督导时间的运用:与指导老师和督导联系的还算紧密,但是交流不够深入。
7 f- b: U3 _1 n* C' F 实习态度:
6 x5 f% ~+ u3 b: |4 I 因为前期是在公司实习,所以也街垒一定能够经验,总体态度良好,但在具体的积极主动,解决问题的技巧上会比较欠缺。! z7 k; z3 B) |: x0 \
专业的认同:0 _% A+ y+ j7 D
从接触社工,到亲身的参与,同时又与新加坡的社工,香港的社工有近距离的接触。所以,在专业的认同度上,还是相当高的。相信大陆的社工发展前景还可以,但是现状并不乐观。大陆社工教育的偏理论化,缺乏可操作性应用性,以及社工专业在时间上的支持指导并不是很多很专业。因此,会有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前路漫漫之感觉。但投身社工的学生实践程度是相当的高。
7 ]# n$ {" N4 A 个人的长处和短处:
, U: ?0 c8 z) ?; k% ^1 z9 [( y! U 实践经验丰富,受过新加坡和香港社工培训,接触过慈济,做过社工协会的会长,重反思,勤思考,可能会是比较有利于社工的长处。而短处则是不够外向,开放,与人交往的能力上还是有点欠缺。社工需要很强的人际交往能力。
8 D; v0 u0 j( V+ h对指导老师及督导的评价:指导老师与督导给予了我许多的关怀与帮助,也使得我对于社工事业充满了热心与信心。同时,督导在个人典范上也为我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作用。真的很感谢指导老师朱老师的引导启发,督导吴师兄的以身示范与身体力行。
& Z* j9 r ?% _ \ 对大陆社工发展的建议与感想:
# Y$ c/ [/ j# ], e2 t 在以上的实习日志中已经有提到社工的三种发展方向和途径。在此重点阐述社工教育的发展建议。
6 U2 n. A6 P% U8 \ 1,加强实务与技巧的课程,减少理论与价值的灌输。
0 G0 G& ]/ K1 P) j1 N 2,加大对实习、实践、社工协会的支持力度,可考虑增开大二实习环节,尽早的融入社会。
W8 g- A7 J% [0 |% A+ d/ a# R 3, 聘用校外慈善组织和服务机构专职人员作为专业的实务讲师,或者专业的老师最好有从事服务兼职。这样实战经验会比较丰富一点。! `3 H6 p+ ]1 K. f0 M3 T. b
用一句话来结束本报告: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