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社工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554|回复: 2

[华东] 【南京】7∶1 大学生争抢社工岗位的背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24 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菜菜小蛋玄 于 2012-3-31 10:29 编辑 - C. a& Q8 R# o' h

' f# ]" R# i* F北京频道 ( 2009-07-22 ) / L. }; j* l1 ^
稿件来源:新华网江苏频道(记者 蒋芳、叶枝)             ) j+ |* \; L$ \1 j  y) G# L9 R" R
       6月底至7月初,南京市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千名大学生社工工作全面展开。开考之际,6672名考生角逐1000个社区工作者岗位,这其中还包含了110个省级村官名额。这意味着,近7千名考生要争夺的只有890个岗位,比例超过7:1,在鼓楼区、玄武区等地的比例甚至接近10:1。
+ D$ j& v) q# r# C  J    此前,北京市对外发布,未来3年内,北京计划共招聘5000名本科应届生,初步建立起专业化的社区工作队伍。
& H# ?, x0 c; L' c- s    曾经和“居委会大妈”划上等号的“社工”岗位为何突然变得炙手可热?是大学生就业窘境下的不得已而为之?还是择业观念已发生变化?社工热现象的背后究竟是什么?
3 L8 W  q8 i4 E3 Z& s3 e
资料图片
1 }: @/ _' V! h( s1 y* o; A
  社工开考 本科学历仅是基本条件 % _- |4 {# e: }  |7 o( }( x1 q$ m
  2009年,南京市民政局、人事局宣布将面向普通高校毕业生公开招聘1000名社区工作者。报名条件要求26周岁以下,政治素质高、遵纪守法、责任心强、热爱社区工作等。其中对学历要求,除了南京籍大学生可以是专科学历,其他报名者均要求“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以上学历应届毕业生”。 1 F6 _# R6 M8 x: p2 m4 X
  尽管门槛似乎有点高,岗位待遇也并不丰厚,但招聘信息发布后,仍然引起了大学生的广泛关注。6月8日网上报名的第一天,报名人数就超过了3000名,5天内总数达到了10789名。最终,共有6672人通过审核,角逐1000个岗位,而这其中还包含了江苏省下达的110个“村官”名额。因此,竞争比例高达7:1,在部分条件较好的地区,如鼓楼区和白下区,这一比例甚至高达10:1。$ T& i# V4 j+ H4 L3 V
  徐州师范大学的一位应届毕业生向记者坦言:“见惯了公务员、事业单位报名挤破头,我没想到连考社工都有这么多人竞争,心里挺没底的。”与此同时,一些不符合条件报名,或未通过资格审查的自考生和往届生则纷纷抱怨“本科学历”这一门槛设的太高,“难道专科生、自考生连居委会大妈的活儿都干不了吗?”
6 n4 F) F) r& B/ ~4 @0 Q" O% f* Z  针对如此激烈的报考场面,南京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早些时候大学生积极报考村官的火爆现象来看,社工招考的火爆在意料之中。
% C6 h: Q% D3 G5 Q& f5 \  据了解,这次南京所招聘社区工作者为社区公共服务站工作人员、街道或社区专职社会救助协理员。前者的岗位职责主要是代理代办政府在社区的公共服务,协助政府职能部门办理本社区内各种公共服务事项,如社区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文化教育和体育服务、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矛盾调解和安全稳定工作等;后者的岗位职责主要是,协助街道(镇)社会救助管理服务中心做好社区内困难家庭救助申请及相关的入户调查、走访、公示和救助款物发放等工作。
/ d+ a7 [+ Q  F  “从招聘简章上对社工的岗位职责要求就能看出,专业性还是比较强的,因此从实际需求上来讲,高素质高学历的要求并不过分。”南京市民政局办公室练红宁科长说,在高校扩招和金融危机造成就业压力加大的背景下,今年较大规模的招考确有解决就业的考虑,特别是侧重解决本地大学生就业。
8 m3 R7 V: r$ v2 e9 s3 w# r+ h3 U) `6 Z8 l1 `( M' G
0 C6 R" b3 \6 [$ Z  m+ E' ^
  就业观念转变还是不得已而为之?     8 [9 {( X9 E' J# U# x8 e
  大学生争考社工的消息经由媒体报道后引发了不少争议,焦点在于,大学生当社工是就业观念真的转变了,还是迫于就业压力不得已而为之。
- G- a& a  N! R; l  南京财经大学企业管理与市场营销专业的李瞳因为准备考研耽误了找工作,他坦率地说:“社区工作辛苦,也很琐碎,但我是外地人,想在南京扎根,有份稳定的工作很重要,先就业再择业吧!”  ~4 T6 `8 ^3 \1 U# v' ~
  网民小囡瓜瓜说:“说实话,这行的出路并不好,估计没多少人打算在这个岗位上奉献青春直到熬成居委会大妈的。大部分人可能只是将这个职位作为过渡、积攒工作经验,后期再继续考公务员或者找其他工作。我也一样。”8 p- [, J+ D# n5 x
  与此同时,也有不少大学生们表示,做社工能增加基层工作经验,对自己今后的就业选择、职业发展不无裨益。“职业无贵贱,水平有高低。我不觉得到社区工作没面子,做好了也一样有前途。"”南京晓庄学院中文系的小张说。
" V. ]8 M+ z' q- V4 a  西祠网友知鸿鹄说:“社区工作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么简单,牵涉到方方面面,家家户户,没有很高的先进的管理水平和沟通能力根本做不好,管好一个社区难度不亚于管好一个企业,看看我们一些社区的现状就知道了。”
3 J) T! Q- D' f  b- y6 ~  练红宁表示:“大学生争考社工岗位,择业观念变化和迫于就业形势两者兼而有之。”一方面,近来出现的村官热、社工热,已经说明大学生的择业观念发生了切切实实的变化,以更开放、平和的心态去选择工作,更注重工作能力的锻炼和积累。另一方面,过于强调大学生放低目标也不合理,现在的教育成本,独生子女的家庭状况,都决定了一个大学生的就业背后有一个家庭的关注。过低的就业目标也是对高等教育的变相否定。 % P' I* B/ [# L7 M  o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几年前南京市玄武、鼓楼等几个区招聘社工时,都有大学本科毕业生应聘,但由于待遇不高,相当数量的大学生社工很快又跳槽了。直到去年9月,《关于统一社区专职工作者工资补贴待遇的指导意见(试行)》出台,这一情形才有了好转。目前,南京一个社区主任的月收入最高大约是2250元,预计到2010年,南京社工的平均年收入将能超过3万元。
, A. d- _9 e% V# e$ K" F
% T  |. w0 S1 s9 X; k: b/ m# ~  社工热的背后是什么?" d0 X4 r$ P0 s3 C# B
  2008年底,教育部在连续多年作出“就业形势严峻”的判断后,再次发出了“2009年更严峻”的重要提示。中国社科院在2009年《经济蓝皮书》中称,2009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11万人,比2008年增加52万人。大学生就业被普遍认为进入30年来最艰难的时期。而在4年前,这一数据只有338万。 9 H, l7 t! M' n% M7 _( G' f
  与此同时,社工岗位需求逐年上升,专业人才却“绕道而行”。据统计,全国高校每年培养约8000名社工专业人才,其中只有不到30%毕业后会从事社工工作。 * X8 V& S+ Y" W' z$ Q* I' C
  “就业压力与社会工作专业化需求,这两个原因是大学生争考社工热背后的主要现实背景。”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系系主任白友涛教授说。
9 _7 M  z+ r) f  t- D' [9 [  这两个因素叠加,让2009年的大学生和社工多次碰撞:5月18日北京市启动选聘2600名大学生到社区工作。3天内,超过1.9万人报名,包括1900名研究生和48名博士生。6月份,北京9907名社会工作者参加2009年度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6月28日,南京面向高校招聘社工开考。
- M1 I' A6 m, d; H" M9 Z# ~  有关专家认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进入社工队伍,是我国社工逐步迈向专业化的一个标志。白友涛教授表示,所谓社工专业化,其标准主要有四点:从业者有专业背景,从社工专业毕业或通过自学达到同等专业水平;通过设立初级社工—中级社工—高级社工的专业台阶,建立专业社工的竞争机制;建立专业社工的评估机构,从事专门的职称评定和相关培训工作;有配套的大学教育内容。
9 \' U# z5 y. u% y  “目前参加社工招考的大学生中有专业背景者不多,因此究竟这样的碰撞能否产生化学反应还难以预料,因此专业化还言之过早。但可以肯定的是,社工队伍的专业化和年轻化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就现阶段而言,是增加就业机会的手段之一。”练红宁说。, k5 D3 O& a# n2 T1 s: \  Z  p
  白友涛教授认为,在西方发达国家,政府购买的社会公共服务岗位,占就业比例的2-3‰,而政府购买服务在整个财政支出中,亦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我国目前对专业社工的实际需要很大。但由于政府投入较少,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还很有限。根据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未来我国每1000个工作人口中就会有1个社会工作者。随着我国政府在这方面提供资金的增长,就业机会也会不断增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4 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专业化言之尚早,年轻化是个趋势。
& ?( Q  E% }  @! Z9 z; n3 D6 q深圳社工年轻化就是个弊端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3 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南京的情况还不知道呢,等工作一段时间应该就清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清流社工网 ( 苏ICP备19044186号-1 )

GMT+8, 2025-4-21 13:36 , Processed in 0.042135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