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阿基米德与酝酿效应7 _: F$ b% I% P9 [# r( n5 i
8 K1 b) N% S, G! p# q+ x! D( f4 r
在古希腊,国王让人做了一顶纯金的王冠,但他又怀疑工匠在王冠中掺了银子。可问题是这顶王冠与当初交给金匠的一样重,谁也不知道金匠到底有没有捣鬼。国王把这个难题交给了阿基米德。阿基米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冥思苦想,他起初尝试了很多想法,但都失败了。有一天他去洗澡,一边他一边坐进澡盆,以便看到水往外溢,同时感觉身体被轻轻地托起,他突然恍然大悟,运用浮力原理解决了问题。不管是科学家还是一般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都可以发现“把难题放在一边,放上一段时间,才能得到满意的答案”这一现象。心理学家将其称为“酝酿效应”。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就是酝酿效应的经典故事。
2 ^+ O# A7 i3 L0 R. _$ H, I
4 }, Y9 |2 x0 W1 ]% u; S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对一个难题束手无策,不知从何入手,这时思维就进入了“酝酿阶段”。直到有一天,当我们抛开面前的问题去做其他的事情时,百思不得其解的答案却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忍不住发出类似阿基米德的惊叹,这时,“酝酿效应”就绽开了“思维之花”,结出了“答案之果”。古代诗词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正是这一心理的写照。 ( X( C- `' R- w% A1 s
心理学家认为,酝酿过程中,存在潜在的意识层面推理,储存在记忆里的相关信息在潜意识里组合,人们之所以在休息的时候突然找到答案,是因为个体消除了前期的心理紧张,忘记了个体前面不正确的、导致僵局的思路,具有了创造性的思维状态。因此,如果你面临一个难题,不妨先把它放在一边,去和朋友散步、喝茶,或许答案真的会“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 i7 O. j8 E& L- u; `2 m* _( C5 R# C
6 x+ x+ T% m" t/ A% g, E1 [
* j4 j m$ `( I: O& Q) [
2阿伦森效应 . s. s( ]$ r! ?' E
6 ~% i/ h: H2 _) n 是指人们最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奖励、赞扬不断增加的人或物,最不喜欢那些显得不断减少的人或物。 : |" \; X) U2 a8 n6 Z
【实验】分4组人对某一人给予不同的评价,借以观察某人对哪一组最具好感。第一组始终对之褒扬有加,第二组始终对之贬损否定,第三组先褒后贬,第四组先贬后褒。 ( D" M% t" s) ?1 @7 w1 F
【结果】此实验对数十人进行过后,发现绝大部分人对第四组最具好感,而对第三组最为反感。
0 p$ |6 f7 z; j, @9 _1 F【应用】阿伦森效应提醒人们,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应该尽力避免由于自己的表现不当所造成的他人对自己印象不良方向的逆转。同样,它也提醒我们在形成对别人的印象过程中,要避免受它的影响而形成错误的态度。
& K9 Z F5 T: K0 ^. Q/ m' O* [(有道理,应该先把问题摆出来,然后说我们的优点和进步的地方)
: t. E A V, ~6 N
! q1 [5 h/ ]) P7 d$ g# }3 y c7 f! n
3暗示效应 # J F s0 h, z5 Q, n# _8 _
. u& B' e- V! p1 G* ~
9 a0 L# b. e8 r0 k' s% |
暗示效应是指在无对抗的条件下,用含蓄、抽象诱导的间接方法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诱导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使其思想、行为与暗示者期望的目标相符合。
4 a. ?/ i8 {% f- v* l, C 一般说来,儿童比XXXXX更容易接受暗示。管理中常用的是语言暗示,如班主任在集体场合对好的行为进行表扬,就是对其他同学起到暗示作用。也可以使用手势、眼色、击桌、停顿、提高音量或放低音量等等。. f# c& D/ ]- F3 z6 M2 M* s" c
有经验的班主任还常常针对学生的某一缺点和错误,选择适当的电影、电视、文学作品等同学生边看边议论,或给学生讲一些有针对性的故事,都能产生较好的效果。
; }+ |4 v' D& n/ k3 ~5 e# z3 \( g! u3 r! l" r/ t' n5 p! m
; f1 G9 B" s- U( T$ }2 C0 d
) D3 c8 a0 n8 v1 A: _0 s* v! H
4安泰效应 ) Q3 A; b' A! z7 C& f
/ r: O5 T# A4 Z6 D% p6 t8 N( s 安泰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大力神,他力大无穷,无往不胜。因为他只要靠在大地上,就能从大地母亲那里汲取无穷的力量。他的对手发现了这个秘密,便诱使他离开地面,在空中杀死了他。因此,要学会依靠大家、依靠集体。$ x1 s6 n3 A& w m) N
@: S- m, v1 b3 W( B( Z- P(这个结论和故事我感觉一点没有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