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听公益俏佳人说心里话 有数据统计表示:从事公益事业的组织,已发展到了50多万多家,募款数额也从最初的几千万元发展到800多亿元。在这带着温暖人心的数据背后,更是有着一群总是能带给人温暖的“公益俏佳人”。正逢“三八妇女节”,我们请来了深圳公益界中服务于不同领域的其中几位,在和她们的畅谈中,我们不仅感受到了来自女性独有的体贴、细心和温暖,她们也向我们流露出“女汉子”的特性。就如公益人苏姐所言,这“似乎与生俱来刚柔并济的神力”。3 ?- `8 `/ R2 h# `7 K1 I- S
; O) y5 C2 x+ Y) K
女性更容易接近孩子们,或许是上天赋予的条件让我们看起来更容易让人信任,可以很快拉近彼此关系。. {& i- o: {, n; w j
' Z/ L! B* S+ \3 y- O——时明繁 支教志愿者、麦田计划资深义工
. z& V8 P! c0 d% `' R 7 ?! X" h3 B# m) m, Z' r% |
“女汉子”用在我们身上很贴切,女性公益人似乎有一种与生俱来刚柔并济的神力。& s+ G M z" C8 b8 }7 O. v8 H
# G& n: s k3 H6 S
——苏丽平 全国首个残疾人“心理咨询室”创办人
0 o2 X- {+ N& _& k8 Y5 ~ $ V% t0 }% M( t' g' Y0 H6 F" D
我深能体会,青春期里那份躁动不安,对未知的探索,对安全感的寻觅,对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的价值确认。
D9 j/ N2 | Q # D% P/ J+ } ~* ~; C+ W
——张爱咪 启爱青少年音乐发展互助中心创办人
2 K9 q8 @! G8 e4 H$ w
& t$ v; _( f9 Z5 @1 ?0 I$ \; g" Z% q 我觉得做公益和与做生意有很大的不同,做生意是商品交易,做公益则是爱心真心。/ B1 ^5 V1 G+ f2 h U
, S* k5 Q$ e6 R( ^# D4 K2 L- y——黄静杰 深圳市观筑建筑发展交流中心发起人( A' H& ]4 s) W9 R% _ ~8 V( h
" r0 k& l, |1 {5 w! hQ1:请各位谈一谈自己从事的领域,当时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接触并深入进来,自开始至今持续几年?
1 X" X) n" I/ ]. I7 L- W
3 U! ~! b( M0 u* I4 a' y 时明繁(支教志愿者、麦田计划资深义工):我2009年开始做社工,参与公益是从2005年开始的。大学时开始做公益,那时候觉得很有意义并且能够让自己得到锻炼,因此课程之余去到贫困山区支教。看到那些孩子的时候真的很受感动,他们看你的眼神让你没办法拒绝,你会情不自禁的走进他们爱护他们。当时就觉得一定要做这件事情。6 R$ u5 m0 z# N3 C0 L% A5 I
# R( f4 q! c; a6 f9 |
黄静杰(深圳市观筑建筑发展交流中心发起人):我是搞建筑设计的,在这领域已有15年,对比建筑设计,我更喜欢和孩子们待在一起。我们的团队主要以女性为主,流动性大,想着能有一个固定的平台来长久的帮助他们。还希望未来的岁月能更多地参与到教育领域,让孩子们更快乐自由的成长,有更多机会带他们游走美术馆以及一些有意思的建筑体。- Y6 ?4 l2 G9 w$ c1 N
: L; R9 a B9 m( q
朱晓梅(残友社工服务社督导助理):我最初接触公益应该是做义工吧,2000年的时候从报纸上了解到义工,那时候个人时间比较充裕,觉得在空暇时间还能帮助到有需要人,于是就报名成为了一名义工。目前,就职于残友社工服务社,主要从事读写障碍儿童的服务。: o' z" I7 Y! U# K! Q e
( ~' g) h- t3 y- Q# e0 q+ \
周丽辉(深圳市点点青少年药物成瘾关爱中心创办人):我主要关注青少年药物成瘾问题。到现在已经4年了,当初接触全因儿子,当得知他生病后偷偷服用了一种“止咳水”,并且已经上了瘾,心情沉重自觉是自己对他关心太少。2007年到广州寻医问诊,并发现有很多家庭面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因此决定和从医院治疗后出院的儿子共同创立了“深圳市点点青少年药物成瘾关爱中心”,想去帮助更多的孩子。
% x! }3 L9 v' o . v8 d% o5 t6 _$ {, O- h2 W
苏丽平(全国首个残疾人“心理咨询室”创办人):我是“红娘”,不过是“特殊红娘”,主要帮助残障人士组建幸福美满家庭。进入这一行业已经十几个年头。当初仅仅是在关注残疾人心理健康,经过很多例子发现他们更需要关爱也渴望美满的家庭,就成立了“特殊红娘”栏目(深圳残疾人网站最火爆的平台)。
; T! e: Z( c, D8 I& ^) X 9 R5 K" }7 N$ \; E
张爱咪(启爱青少年音乐发展互助中心创办人):前段时间看简历,才惊觉,接触台前幕后的策划执行,至今已经11个年头。启爱是公益圈里的音乐组织,又是音乐圈里的公益机构,或是主要面向青少年,最初又是通过重金属摇滚乐,所以幸运的很难看出我被岁月催老的痕迹。 , K) T* V+ P/ b
/ s3 V0 a8 m; E' \# o+ |
我3岁开始接受音乐的洗礼,20多年过去了,风格多变,但没变的仍是对音乐本身的爱。而作为问题青少年的过来人,我深能体会,尤其在青春期里那份躁动不安,对未知的探索,对安全感的寻觅,对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的价值确认,我亦更深知音乐像是信仰像是救赎般的,在那段青葱岁月里,指引和陪伴的重要意义。所以,开展了音乐帮扶的征途。
) k; m F0 L5 M2 y Y+ C" @ g
' o0 p. Z! Z. P% e9 N 江健燕(深圳市癌友康复互助会原职工):大学期间开始的,有次参加社团的“扶持助残”活动。我的服务对象是冯阿姨,一位在纺织厂事故中失去视力的后天盲人。我的服务工作很简单,做一个导航仪,经常语音播报如下:前面有一个45度斜坡、左边有块松动的消防盖,右边有个小阶梯。终于,我们来到离小区2公里的广场。在这里,冯阿姨会和老年朋友们跳舞、攀谈、自娱自乐。活动结束道别时冯阿姨对我说:没见过光明的盲人从另一个角度看是幸福的。我在色彩缤纷的花花世界畅游30多年,突然一片黑暗,那种孤独、绝望,让人窒息。这几年,幸好有大学生来帮助我,我很开心。而你快毕业了,我有个建议,你去试试公益慈善工作,我觉得和你专业关联强,也特别适合你的个性。大学毕业后,在深圳市癌友康复互助会工作。至此,陆续关注公益近3年多。
% F* ?. s% U% U- E, z3 j# X$ X & {. x5 U, c# @7 Z& I7 k$ Z
Q2:女性从事公益事业过程中与男性区别?又有何优势?$ Y9 ^$ z( ]& a: J8 ]" v I
3 Y R' ]6 I n6 Q 黄静杰:“不为过去所苦,不为未来所累,让当下,如繁花盛开。”这是我微博里的一句话,我觉得做公益和与做生意有很大的不同,做生意是商品交易,做公益则是爱心真心。公益事业比较难用特定的词语来界定,如果一定要说有什么不同的话,可能就是给对方的感觉不太一样。就拿我们工作室的男老师来说,对于小朋友,他们可能会觉得这些男老师比较威严。我们的优势就在于女性给人的感觉是温柔的细腻的。2 ~& K: S2 }# d; }% c$ P9 u3 M
4 S: E" ~; U- _+ K4 g 时明繁:有亲和力,大多女性给人的感觉确实如此。就拿我接触的孩子来说,很多刚接触的孩子或许会对你有防备心里,当你走近并倾听,他们就会卸下防备。经过我们的观察,确实是女性更容易接近他们,或许是上天赋予的条件让我们看起来更容易让人信任,可以很快地拉近彼此的关系。另外,还发现一个有趣的规律,青春期的孩子在性别方面更为注重,应该是这一时期很多事情让他们变得羞涩。1 [$ S/ i+ O- d* Z% ?( D
4 I6 g4 ]+ g0 K& A3 ]2 R* S4 G
周丽辉:我觉得区别就是男性的思维方式较于宏观,有些事情可能没办法面面俱到,女性常会发现细小的方面从而着手。不光是青春期的孩子,面对成年人我们也是很有优势的。就如我自己,常常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与他们聊天。或许这种方式很落地,使得在做公益时块容易很快上手。
$ W8 y m' h8 d
7 I8 R( f% d, g* U S3 i3 U6 ` 苏丽平:现在有个词叫“女汉子”,用在我们身上很贴切,女性公益人似乎有一种与生俱来刚柔并济的神力。优势来讲也同意沟通能力强这一点,而且大多女性都很随和很友善。1 k0 Q! b# q1 g
0 d1 o# V8 {" p. O6 u5 O$ ` 朱晓梅:在社工这一行业,女性员工要远高于男性员工,当然在公益界,很多公益大佬是男性。在公益行业大家都各有所长,并且发挥着自身的特点。如果一定要说女性从事公益与男性会有什么优势,我们可以说出女性很多优点:温暖、善良、细腻、耐心等等。但我个人觉得最重要的是——从社会上来说女性的经济压力更小一些。不管大家承认还是不承认,大多数做公益的人收入水平不算高。而在传统观念来看,男人需要养家。在这一方面,女性相对就没有这么大的压力了,如果再有一个通情达理的丈夫,那女性就可以从事自己喜欢的公益事业。所以,我要感谢家人的信任与支持。
$ _2 Q" J* ~6 e) t% [7 n
' m( ?+ [5 m9 ? 张爱咪:细腻,敏感,亲和力,除此之外,更多的还有催泪诉说,感情用事。但我,也许是例外。从小听重金属乐,教会了我对生命态度的呐喊,对内心探索的执着,大学的法律专业,以及三年多在两个学生组织里的锻炼,又给了我一颗女汉子般的干劲和心。当然,于多数人而言,女性最终会扮演妻子和妈妈的家庭角色,对事业的追求有所降低。对于角色转变,我亦不想例外。$ u; M5 C8 @2 \7 R- h5 N
/ y8 T& }4 Y! V5 K/ ~3 |& v* F 江健燕:这是一场关于女汉子vs男妹子的讨论,属于生动的类比,但不等于说从事公益的男性是时下流行词里软趴趴的男妹子。只是在公益工作中,面对弱势群体,男同事比较谦和有礼,周到细致,甚至面对女性服务对象时,能够辅以女性视角和同理心。而活动现场,体力活是男生拿手的,能轻松搞定;即使如此,公益界女汉子也是当仁不让啊!特别是公益界女多男少现实,面对体力活时,女生也能一马当先、风风火火、干脆利落地搞定。作为女性,和弱势群体进行深层交流时,她的包容、亲和、温柔,更善于倾听和协调。此外,女性天生比男性敏感,拥有细致观察力,能感受男性所不能感受的东西。
- I! m: r8 G c- w5 O
% d7 ]. }2 ^" t# QQ3: 请讲述做公益事业过程中最能体现您女性特点的经历。: z2 m( I' T* V, g. W i7 ?. _
; Z6 S9 t' i4 a% P& w3 a2 w& ~1 x5 L 周丽辉:如我之前所说一般,常常以自己亲身经历来说话,这样更亲民,不让对方觉得我是一个高高在上的教育者,是他们的朋友、亲人。有一件事我印象深刻,有个家庭找到我,原因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冷暴力,于是我们一起回溯当时的情景针对此事进行分析、解决。过正中我与他们一起伤心一起流泪,最后解决了这件事情。那件事情更加深我对于女性力量的感叹,我们会很感性的加入自己的经历自己的情感,从而吸引他们,引导他们如何保护孩子。因为,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只有每个成员凝聚起来这个家才是温馨祥和的。* g( j) e2 b9 t" h1 W
% p1 K1 v, H$ K& X) C2 D7 v 苏丽平:大家都唤我为“苏大姐”,这是最简单直观表现我性别特征的称呼。我们残疾人婚恋服务很成功,现今他们家庭幸福美满。但也有有波折的,曾经就有这样一对,有天男孩子着急的找我,说女朋友找不到人。我们立即帮他寻找,好在过不多久手中的电话响了,原来,女孩子回老家家中通讯设备不齐全,导致她无法及时与男孩子联络。此时,男孩子会心一笑,一颗忐忑的心终于归位了。其实,他们是不自信的,在很多事情上很多顾虑,这时我们就要及时的帮他们调节。/ \' e$ F7 c9 P4 _5 j
7 v+ a& X' Z$ c! \1 _ 时明繁:对于儿童来说,很明显。我记得上大学时,有年冬天去看望留守儿童,当时气温很低,寒冷干燥。到达目的的才发现当地小孩子衣着单薄,于是我将自己的围巾给其中一个孩子系上,陆续的其他伙伴也都把围巾给这些孩子们围上。对于父母常年不在身边的他们来说是很渴望得到大人关爱的,所以我们的做法令他们十分感动。从那时起一直关注这些孩子的消息,有个孩子现在已经工作。可能是女性天生的母性,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来。让我感觉这件事情上并没有很多困难,常常觉得他们的笑脸才是最温暖的太阳。& H1 R( J) v- D9 z% G- o+ ?, ]
7 Z5 K# W- a1 N6 T+ \! P6 W2 t4 { 黄静杰: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年在北川,地震过后需要运物资,道路不通只能靠人力搬运。路上一块大石头挡了去路,我们只能先去旁边村子,将寄放在村民家中。那家有一个老奶奶,当她看到我们的时候激动地握着我的手跟我说“你们来了就好”。简单的一句话在场人无不感动。后来我们也走访很多村民,真的发现,女性特有的温柔和感性很快的拉近彼此的关系。或许区别就在于我们肩负的使命不同,在那样的情况下男性主要起决策作用,女性提供情感上的关怀。
" Q. [( F! e* e K" I" P $ L- j3 h) N2 q6 P( |1 i1 w2 Z
朱晓梅:女性的声音往往比较温和,是有“镇静剂”功效的。在工作中,每天都会接到很多咨询者的电话,听着话筒那边的声音从急切、束手无措到平和,让我深刻地了解到我们正在做的事情是很有意义的。+ q8 e" D7 y' g% A
' c& V5 L. ]) N: T0 D% s$ k; ^& A0 o
张爱咪:我有两个可爱的干女儿,从她们刚出生起,我便努力实践着做个好干妈。而启爱,亦更像是我的孩子般,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每一个互动里,让彼此去经历成长。只是,启爱并非真人,每一个决断都要更加小心加用心,且仅有母爱是不完整的,好在,有来自秘书长乐义恒的“父爱”,共同为启爱的发展找准方向,达到平衡。不论是我还是启爱,都应该深深感谢一个人,那就是我的母亲,一位伟大的单亲妈妈,她用无尽的爱、包容、耐心、坚韧与坚忍,诠释了温柔的力量,支持着我与这份事业不断向前。
% Z. r9 I. b& J E - C2 p( v' {1 A! Q( c' l5 d
所以,过往的经历都是生命的淬炼,昔日的问题少女如今用音乐打开了向善的大门,我亦希望启爱能与更多有着相同经历和困惑的孩子一同成长,触碰更多内心,迎来生命的改变,为爱歌唱。6 R& `" Z( @* f0 n3 @
9 A! {2 Y7 T3 D* P8 X8 I9 \/ L; c
江健燕:曾经开展过一个老年人养生小组。小组成员来自全国各地,但有个共同点:他们子女早年来到深圳工作扎根, 现在他们来到深圳帮忙带孙子孙女。组员之间很快熟络,小组开展顺利。某次,廖阿姨(化名)迟迟没来,电话那边,她支吾慌乱地说不好意思,家里有事。活动结束,我和男同事说:廖阿姨积极活泼,是踊跃的组员,这次不仅没参加,也没提前电话告知,电话里语气、语调和平时也不一样,要不要问一下。男同事说,想多了,小组活动中, 组员缺席是经常有的事情。同事说的有理,是事实,可这种疑惑和不安挥之不去。女性的直觉让我在下班前还是联系了廖阿姨。几番询问,才知道她家发生大事,她老公一直患有抑郁症,前一天挥刀自杀了。说完,廖阿姨完全奔溃。鉴于危机干预的紧迫和我的经验太浅,后面将此案例转给有经验的同事处理。女性的第六感往往比男人好,这是我做公益的过程中感受最深的。: ^( N/ G" R |$ m+ U
来源:中国社工时报
- h/ e$ J* ]8 A3 A* P( Z. Y8 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