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能向乔布斯学什么
$ k0 C+ }; j* E. n+ n, Q2 ^; Q; R$ O$ U
公益时报 2014年1月28日 文/美国罗格斯大学社会工作学院教授 安迪·葛麦
8 ?. S* D5 @ Q% C$ F 最近,我观看了电影《乔布斯》,它描述了科技企业家、苹果公司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的一生。这部电影使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在追逐理想的过程中,尽管乔布斯在事业上经历了数次挫折,但他从未有半点动摇。乔布斯所专注的事业是通过科技来改变人们的生活,甚至在他过世后,他创立的苹果公司仍然遵循着这样的信条。 乔布斯曾经留下这样一句著名的话,他希望“通过在苹果的工作,在宇宙中留下一个烙印”。我想,在乔布斯过世之时,我们已经认可了他留下的这个鲜明的烙印,而且时至今日,这个烙印愈见加深。 不妨让我们试想一下,如果乔布斯不是科技企业家,而是一名社工,那么,这个世界将会有何变化?又或者说,如果我们有更多像乔布斯一样开创事业的社工,这个世界又会变成什么样?是否会有数以亿计的人因此找到了享受社会服务的新途径?社工服务会否如同iPhone一样遍地开花?如果有更多社工都追随了乔布斯的创业模式,这不禁让人产生诸多联想。但要做到这一点,我认为,社工应该改变他们的工作方式。 在社会工作和社会企业领域的研究中,我发现许多选择社会工作或公益事业的人都缺乏乔布斯的创业天性。我建议社工可以从乔布斯擅长的几个方面进行学习。如果更多的社工能够做到以下几点,他们也能在社会福利的领域“留下烙印”,正如乔布斯在科技领域所做到的那样。 首先,对工作怀有坚定不移的抱负至关重要。细想是什么事情让我们在夜晚辗转反侧,我们又如何调动所有的行动去解决这些问题。乔布斯同样做出了这样的思考,并且由此明确了他想改造世界的方式,这样的抱负在他一生的事业中从未改变。对于社工来讲,好消息是,许多人都投身于创造社会或社区影响这样的共同抱负中,但仍然有不少人并没能做到足够的专注。我希望大家都能专注于我们的抱负,使它对社工和外部环境都传递同样明确的态度。这种一贯的态度不仅能够帮助发掘社工本人解决具体社会问题的潜力,也有助资助方和投资者明确社工的目标,从而吸引更多投向社会工作领域的投资。 其次,创新是乔布斯的标志,这同样应该是社工的标志。在创造和发明新产品、新设计和新服务方面,乔布斯从不止步。乔布斯为人们提供的这些产品与服务,有些甚至是人们原本都不知道是否需要的,这一点的确令人刮目相看。而社工本身就应该是充满创造性的,因为他们通常必须在缺乏资源的情况下提供服务。关键是,社工应该勇敢踏出这一步,打破常态,努力创造提供社工服务的新方式,让服务更为有效。社会工作应该也能与科技界一样充满创造力。 第三,乔布斯还充满韧性——在困难面前坚持不懈地对某项事物的追逐。比如,在苹果公司的低迷时期,董事会曾撤销了乔布斯的CEO职务,但他仍然通过许多独立项目去实现他的抱负。与乔布斯一样,社工会在事业中频繁地遭遇众多挫折。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坚持既定的道路,牢记致力于长期社会影响这样的目标。韧性是成功创业家的重要属性,锻炼出这样的品质,社工也将会受益匪浅。 最后,乔布斯理解规模的重要性。他所追求的产品新理念几乎从来不只针对小型的地方市场,而都是面向大众。实际上,在最近这些年,iPhone、iPad和其他苹果产品都实现了这样的规模,并且苹果的生产线(大多数位于中国)时不时会跟不上市场需求而出现短暂的供货延搁。虽然这种延搁对于社会工作并不是理想状态,但社工如果能够在规模化、复制性和向广大受众提供有效服务上多加思考,我们一定能够找到社会工作的理想状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解决世界上最迫切的社会问题。 试想一下,如果有更多人效仿乔布斯,带着坚定的抱负、极富创造力和韧性、发起大规模的倡议,从而在社工领域、慈善公益领域中解决社会问题,那么,这个世界会变成怎样?确实,我们有很多社会企业家和社会企业,他们在中国和其他地方都在逐渐变得炙手可热,然而社工却往往并不包含在这些企业化的活动中。在我看来,社工已经做好准备走上类似乔布斯的事业路径,但真正有所践行还需要全新的思维模式。一旦我们的思维模式得到转换,我们或许能够真正解决当今世界某些最迫切的社会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