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社工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529|回复: 0

[[苏州日报的报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3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记桃花坞街道精神卫生日间康复站站长王良玉(下)

[size=-1]时间:2013/12/3 8:47:08 来源:苏州日报 我要分享
  • 搜狐微博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 开心网

[url=http://www.sz.js.cn/news/local/livelihood/171439.shtml#][/url]


  他们(精残患者)和健康人一样,有追求,有自尊。
  
  ——王良玉房间一角,几尾金鱼在鱼缸里来回游曳;龟背竹、仙人球、垂盆草……各种小盆栽摆满了窗台。在桃花坞街道精神卫生日间康复站,这样的情趣小品,随处可见。
  
  在这个“特殊家庭”里生活了17年,王良玉深深明白,这群“孩子们”除了需要关爱,更渴望能和正常人一样幸福快乐地生活。为满足“孩子们”的心愿,她除了悉心装点家园的每个角落,更想方设法维护“孩子们”的自尊,用心组织一次次的活动,揽来一件件加工活培养他们自食其力。看着一个个开心的笑脸,王良玉又有了新的憧憬。
  
  用心组织一次次活动,“哄”出张张开心笑脸
  
  上午十点,康复站里,第八套广播体操的音乐准时响起,康复员们纷纷走出房间,排好队,伴着音乐,舒展身体,做操锻炼。这一幕已经持续了近十年。看似简单的场景背后却是王良玉的良苦用心。
  
  这个大家庭里,有太多人的遭遇让她心痛不已。
  
  小涛是位精神障碍患者。经过康复站五年治疗后,病情一度已经稳定。可在康复站外,周围邻居总用异样的眼光看着他,其中一个邻居更是过分,一见到小涛,就要出语谩骂。受此刺激,小涛在这个邻居再次骂他的时候,把音响开到最大以示还击。这个邻居当即报警,惊动了派出所的民警。这件事后,小涛病情又现反复症状。
  
  周围人的不理解还好说,家人的冷落更戳痛人心。康复站一名定期跟踪的精神障碍患者被家属送进了太仓安康医院。经过治疗,病情早已康复,渴盼出院回家,但遭到了家人的一再拒绝。得知这一情况,王良玉一次次上门劝说,一次次被回绝,“万一再发病,闯了祸,谁来负责?”这样的话让她无言以对。
  
  “有我在,就不能让他们再受伤”,为建起一个幸福温馨的家园,王良玉开始了新的摸索。
  
  做广播体操就是其中之一。2001年,受广济医院医生的启发,这项既锻炼身体又能让康复员们感受集体快乐的运动就在康复站里推广,时间一长,这成了大家最喜欢的活动项目之一。
  
  在康复站多年,她早已深谙每名康复者的脾气性格。“他们有时候需要像孩子一样去哄,有时候又完全是正常人,不仅需要尊重,更有不少精神需求”。呵护好每个“孩子”,除了常规的工疗、娱疗和药疗外,她请来广济医院的心理医生开出“心疗”课程,定期对康复员进行心理疏导;隔不久,她还会邀请派出所的民警来上法制课,引导他们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提升康复员们的自救能力,她在康复站里举行消防演习;满足户外活动的需求,每年秋天,她还会带着这群“孩子”亲近大自然。
  
  ……
  
  活动一个接着一个,但少有人知,要照顾康复员们的安全,每次活动前,她都要做足充分的准备;活动中,她的神经更是绷得紧紧的,生怕有一点闪失;活动结束回到家,她累得几乎说不出话,但想起一张张开心的笑脸,她依旧乐此不疲。
  
  努力揽来许多加工活,找回康复员的生活自信
  
  冬日暖阳下,康复站一角,46岁的丁洁和同伴坐在一起,串珠、缝线,灵动的双手不停歇,一会儿工夫,一个活灵活现的金鱼手工艺品就出现在眼前。
  
  面对夸赞,丁洁打开了话匣子。原来,丁洁育有一对双胞胎,年轻时,要照顾子女,她一直赋闲在家,一家人就靠着老公的收入来维持生计。子女渐渐长大,经济压力本来就越来越大,她又被诊断出精神分裂症。踏进康复站时,为困境所扰,她一度敏感沉默,见谁都不说话。
  
  面对这样的康复者,王良玉有的是真诚和耐心。一句句关心问候,一次次促膝谈心,温情软语终于打开了心结。在了解到她的困境后,王良玉一边四处奔波为她尽可能争取残疾人能享受的福利,一边又把她带到再就业培训班。在培训班里,用塑料珠珠制作钱包、金鱼等简单工艺品,她一学就会,就连芭比娃娃、贵宾犬等复杂工艺品,她也能触类旁通,做得有模有样,老师和同伴们的赞誉让她添了几分自信。让她欣喜的是,又是王站长,通过一次次义卖活动,把这些工艺品变成了现金,“最多的时候,我一个月拿过500多元呢!”丁洁的喜悦溢于言表。
  
  在康复站里,这样的喜悦几乎每位康复员都感受过。
  
  “以工代疗”是康复站里一个特殊的功能,就是通过简单的劳动配合治疗,既培养大家的动手能力,也体现自身价值。可这样的加工活少之又少,靠等等不来,充分利用自己做经济工作时的“人脉”,王良玉四处奔走。在她的努力下,绕线圈、卷棉签、贴标签……十几年来,她不记得为康复员们争取到了多少加工活,但康复员们却记得,从她来的第二年,他们的生活就不再那么枯燥无味。第一次发“工资”的场景最让老康复员们津津乐道:大家都排好队,领到工资的人个个欢天喜地,嘴里还念叨着,“有了钱,自己就能养活自己了!”
  
  把“孩子们”的喜悦看在眼里,王良玉更坚信,通过治疗,他们完全可以像正常人一样融入社会,不仅能自食其力,还能发挥更大的潜能。
  
  在她的张罗下,如今,好几名康复员都找到了工作,一位叫岑庭孝的康复员还根据自身经历写成了小说《工疗站出了个平民作家》。“我能有今天全靠了王站长”,岑庭孝说,得知他有写作的爱好,王良玉就安排他负责站里的宣传工作,他写的每篇文章王良玉都是第一个读者,除了用心提出修改意见,还鼓励他向外投稿。随着稿件陆续见报,他又有了出书的念头。王良玉一面叮嘱他不要为赶稿熬夜影响身体,一面又悄悄为他联系出版商,如今,这本书已经顺利出版,这让他追梦的信心更足。
  
  憧憬24小时看护,有梦就会走下去
  
  这些年,为了这个特殊的大家庭,王良玉倾注满腔热情,无暇外出休假,无暇与亲朋聚会,一个“忙”字成了她最贴切的写真。
  
  忙的背后其实有着几多无奈。
  
  17年来,在王良玉的带领下,康复站收获了一个个荣誉,收治的康复员更是从最初的十余人增加到现在五十余人。走近每个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故事,都需要贴心的关怀和温暖。可长期以来,康复站只有4名工作人员,其中还包括上级派驻的1名专业医护人员,“这里的工作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就盼着能有爱心的专业社工,为他们提供更专业、规范的服务。”
  
  沈涛,是街道派到康复站里的专业社工。来康复站之前,沈涛信心十足,“我经过专业培训,再加上个子高,身体壮,康复员一旦发病,有足够的优势胜任这份工作”,在这里工作一年后,他深深感觉,自己离康复站需要的好社工还差很远。
  
  在沈涛眼里,康复站里的这些“孩子”早已把王良玉当成了最亲的人,尴尬事、为难事,桩桩件件都盼着她一一解决。康复站外,桃花坞街道范围内登记在册的精神病人有400多名,每次假期前,她都要排好一张走访表,和同事一起挨家挨户上门。跟着王良玉,沈涛也走访过不少精残患者。“我还能骑车,可她没有左手,不能骑车,只能步行”,即便如此,在他的印象里,王良玉从没有叫过累,硬是靠着步行一步步走进了每位康复员的心。
  
  一幕场景深深地留在沈涛心里。
  
  那是一个下班时分。送走一个个康复员,忙累了一天的工作人员们也陆续回家,沈涛和王良玉走在最后。这时,他听到王良玉长叹一声:“最担心这些‘孩子’回家了,不能按时吃药、休息,要是晚上也能照顾到他们就好了”。
  
  把日间照料变成24小时看护,现在,这是王良玉最大的心愿。“事业总是人做出来的”,王良玉说,不管多难,她会朝着这个梦一直走下去。
  
岑庭孝抄摘于苏州日报
备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清流社工网 ( 苏ICP备19044186号-1 )

GMT+8, 2024-11-15 06:24 , Processed in 0.129597 second(s), 10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