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社工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4085|回复: 0

[社工交流] 《坚守信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8-16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坚守信念》

——致社工学生的30封信摘录

1. 理论﹑知识和技巧需要随年月和环境变迁而变更,但一颗关怀的心,在社工身上却需要永恒长存…(文锦燕)
) L( Q, `9 @3 s/ O" C: ]8 Z: `1 H* a" |1 n, t

8 V$ X4 {' w( H; `1 ?) x' {3 t7 ]) c    2. 社工不应只是帮助别人去补救问题及学习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需要令人能够自助之余,也会帮助其他人,以回馈社会。(甘炳光)
! g$ |) B7 ~" g; H
5 l) W, C: K( V: E4 F* w$ e    3. 只要我们在实务上坚守“接纳他人”、“不持批评的态度”、“个别化”等原则,在助人的关系中表达我们的同理心、尊重、赞赏、和真诚,人是可能改变的!(杨林绮文)
) C$ S8 a) P/ y* t& ~; c" K+ I. }8 O4 Z
$ w3 `* B9 Z  r% A: @    4. 我们坚信每个都有其个别的潜质、独特的能量。(倪凌锦霞)
5 |$ d4 Z5 w& H' a$ C! G) \1 M& o/ Q3 j; ~. j  ^7 B) g* g; |4 Z
    5. 我们不要忽略社工介入时所产生的点滴作用。这些点滴作用有时看来虽然微小,但日后可能为服务对象带来巨大的改变。(甘炳光)
& c4 T2 ?9 n, U& T  w& B' ^  a) n; ^2 b: I9 T
    6. 当我们知道联系的力量,就不怕孤单;当我们能培养出怜悯之心,便能以爱与和平作为成长的能源;当我们深信并努力贡献,在逆境中也可以找到欢愉!(利明威)
. m' @6 w+ G, I$ ]: O( O0 [# k& j* ~1 t! M% z5 \+ ]; i' y
    7. 社会工作的实践和信念事实上是一体两面,不能分割。社工专业的核心价值就在社会工作者的实践中展现。(关伟康)
2 P6 u- u0 X5 R! N
/ N+ }+ O' Q/ Z( \  t" |    8. 对受众的偏差行为,不作道德审判,只持开放态度,加以慰问与关切,尽一已之能力予以辅助与帮忙。(黎定基), u, T- j7 N5 X

( D  a4 E. T$ r$ J1 ^! b9 b    9. 若我们期望有高质量的生命内涵,便需要学习不停地检视自我,更新操练,提升个人的生命质量,并通过“运用自我”来影响他人生命。(陈伟文)
2 T+ N8 Y! `6 h6 p8 C" C$ Q5 X- _
! i# K5 Z/ `2 @0 Y    10. 社工的助人过程中,“信任”可以令受助人感受被信任,进而信任人,可以自由地感受及表达自己。(陈国康)
5 ~7 f+ R* {) w* v
# V2 L$ d$ c' r- Q  o# J    11. 要以能帮助服务对象,便要先放弃想要牵对方鼻子走的念头,要先了解对方,然后依据对方的需要、独特性来与他同步前行!(胡黛莉)  J+ f1 m: o% s  {, p- Q
0 u/ M. @  @, s7 c: B
    12. 社工不会扮演一个为民请命的角色,不会代表群众去进行争取行动。社工只会与民请命,只会是群众的同行者;在争取过程中与他们一起并肩作战,为公义而请命。(甘炳光)
4 t- f( A2 q* K* F; ~  c2 F1 ]( _" n7 Z) l/ v
    13. 在我们大声疾呼社会缺乏公义之时,请先扪心自问,自己是否行在“义”的道路上;是否在不经意的情况下,成了“不义”的帮凶!(胡黛莉)) M" x" B4 r1 R" [
  i, \# {% k3 g0 D  H3 D
    14. 知识是力量,在面对社会的转变,年青的社工需要以认真的态度认识社会、掌握现在、部署未来。参与社会、推动改变,是我们的社会责任。(蔡黎仲贤)
- _# x/ ^1 u( U+ a- D  _; x9 V* B( }5 X4 r& e! R
    15. 社工注册局的职责是代表社会(尤其是服务使用者)监察社工的服务质量,以维护受助者的权利。(麦海华)% q( @# Q. V# g" F+ _3 C5 |

, B' {+ [9 Y6 q& \    16. 社工的七大工作守则,是源自个案工作,在应用于两难处境时,经常存在不少灰色地带,反而社工的价值观,才是引导我们作抉择的重要依据。(冯伟华)
* y) x& w1 M1 W
) C0 I+ q5 }* |$ }6 a0 q. O    17. 社工并不是只谈仁慈与关怀,适当时刻,运用权力,本无可厚非。然而,问题的关键是工作员必须秉持信念,以专业态度先行判断,继而酌情行使权力,务求法理及人情兼备。(陈伟道)7 @$ g, t/ S% c; w1 }

( T3 m, X8 Z- z! o    18.社工有责任让服务对象知悉本身的权利及协助他们作出适当的决择,且应尽量使服务对象明白他们的自决所要承担的责任以及可能产生之后果。(颜文雄)# U/ Z. f3 E: U' F' y7 Q+ j
8 o; L, Y# }% `- P3 p6 x3 f
    19. 社工训练赋予同学一个广阔及普遍的知识理论基础。在实践的时候,同学便需要将这些普遍的知识理念运用于符合现实情况及服务对象的特殊环境中。(霍瑞尧)
0 e- y" j2 ]/ Z: V! C- E
4 _9 ]5 O1 `/ ~! a: N4 e    20. 不少成功的辅导员在任何时间皆会积极聆听,多听少讲,恰当地发挥同理心,根本不再分什么是辅导,什么是非辅导的沟通方法。(庄明莲)/ C( {% A, V/ U
1 I2 N! x4 s( R
    21. 相同的经历有助工作员对服务对象的同理心,但这不是必须的,也不是必然的。(文锦燕)
5 L0 t3 d' L+ m9 w& _. C& k+ p# v2 t0 d
    22. 只要我们积极面对,不抗拒寻求专业辅导,我们的个人或家底问题可以不影响我们的专业助人工作。(陈裕娟)- C% r) i# u% e+ M: U

# u- I/ l( a) M  L- G/ u5 W    23. 如今你将有必要掌握全新的学习方法,一方面要求独立思考、批判精神;另一方面,社会工作不是线学术科目,更是讲求运用自身( self)、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李德仁)9 S) J4 o7 ~' G) u0 P) C  v

$ o9 k# s' R( d4 Q    24. 在表面上不能改变的限制中找也可以扩展的小点,加上对服务对象、机构及资助来源的了解去引发改变的动力。(廖卢慧贞)——当社工失落的时候可以怎么办?
( e/ @- [: r7 N$ A1 T6 \- K  e+ A1 U: p9 Y  L# [
    25. 要达到理想,遇到阻力是自然的、正常的,正正就是由于有这些阻力,才需要我们投身去冲破。(甘炳光)! Q, Q9 K, B; J5 e' t# J
  U9 }6 A: v; t
    26. 我们社工确信每一个都会改变,都肯改变……不独案主有盼望,社工亦要有希望。(关锐煊)
# D, H7 u: H' @* C3 Q) \# L! a2 k' Y2 F
    27. 社工在助人适应的同时,也要致力于改变环境,将环境的限制打破;改善社会制度,影响社会政策,令服务对象身边的环境去回应服务对象的特别需要。(甘炳光)
6 y- c, x6 k9 b: A1 D
0 a) S; ?" g7 u    28. 单从书本上阅读跟亲眼看到、亲身接触到的有天渊之别……(倪凌锦霞)  a: D" r5 L7 I& _1 ]
3 ^* z9 ?# j  \8 h
    29. 保密的原则,是对服务对象最基本的尊重,是助人历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也是建立信任的专业关系所必须的条件……(杨林绮文)


3 [4 r0 u1 \- O/ k来源:http://cncasw.blog.163.com/blog/static/169137968201071981059638/
0 J. ?8 v6 V0 S* 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李越老师直播间|清流社工网 ( 苏ICP备19044186号-1 )

GMT+8, 2025-10-14 13:46 , Processed in 0.047055 second(s), 10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