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大湖名城漾煦风 为创新高地添光彩- q" m5 T3 p3 \: X8 s6 Z, h, I
2012年09月25日05时34分 中安在线
1 m3 F4 K9 h. v4 `* T/ v" e6 B" D8 U8 h' ~5 M$ H1 R8 q
社区“和”,社会“谐”。" V; W$ s/ ^9 |
' g/ x* M% Y; W0 c
据江淮晨报报道, 43个街道、421个城市社区、283个农村社区——合肥今年初的数字。越来越多的“单位人”和流动人口变成了“社区人”——正在演进的趋势。两者叠加的背景下,如何做好社区服务管理工作,重要性和迫切性凸显。合肥勇于破题、善于解题。$ R& I* T! p; I7 |* c( `
/ X' _: |4 ]7 J& y w! {) y
作为首批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城市,合肥在社区服务管理中锐意创新,不断推进网格化、组织化、信息化、服务化,步步铿锵,让大湖名城荡漾和煦之风,为创新高地增添熠熠光彩。; \4 P4 T; x) b6 D! u4 N+ O
d5 t1 M- t. P 网格化:细致关注每个社会基础细胞4 J2 [7 D) O# U L# j
5 x: X+ S+ H" C5 ^, w2 } 镜头一:谁家办红白喜事,他总能第一时间知晓;政府推出一项惠民利民的新政策,他总会挨家挨户地上门做宣传……家住安农大第五宿舍的吴祥安老人是该小区的网格长,他的任务就是了解小区的基本信息及居民的需求,然后反馈给社居委,同时还承担着低保办理、征兵等信息的宣传任务。居民们说: “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网格长是我们的好邻居、好帮手。”
. z. x) D9 H% r" u$ r2 |! H( m3 S1 Y
# Y O* y4 S7 x& i; [ 借力顺势划桨,开创管理模式先河——合肥市新老城区探索出的“大社区”和“街居改革”管理新模式,以十足的“双驱马力”,驱动社区发展之舰劈浪前行。
& O; v6 S5 g% ? I3 U) [' T+ [" y0 e& l4 P
目前,合肥市三大开发区和滨湖新区实行不同形式的“大社区”模式,撤销或不设街道办,共设14个“大社区”,辖区平均面积达14平方公里,平均人口约5万人。
# Y Z# h! y6 f, U' S+ T2 C u
2 ^( w9 u* q% V. f' W7 h9 I* w 与“大社区”模式相呼应,老城区“精街道、强社区”也颇具成效。2008年,蜀山区在全省最早开展“街居管理体制改革”。2011年以来,老城区深入开展以“街道社区整合”为内容的管理体制改革。
/ c) d6 `+ B r* T; I$ @9 {# ~& ~' w4 a8 H
街居体制改革,旨在打破原先格局,对街道和社区资源进行重新整合。去年3月份正式启动改革的庐阳区,今年3月,不仅对辖区街道进行了整体调整,还将老城区6个街道整合成2个,并重新在北部地区增设2个街道。6月份,庐阳区的社区范围也重新划分,从整合资源、便民服务、提高效能出发,将原来的84个社区整合成56个。按照“精街道、强社区”的理念,服务、人力、财力、物力全面向社区下沉,加强社区力量,实现管理扁平化。; I1 b8 y" g1 L/ B3 a5 Q
: B6 \ I* [ a( f) ~ 扁平化让城市管理更高效,网格化则让管理细致到城市的每一个基础细胞。2008年11月,蜀山区在全省率先推出社区网格化管理改革,实现“多网合一,一网多格;一格多员,全员参与;同格同责,同奖同罚”的规范化和高效化管理。新举措不仅解决了社区工作人员职责交叉、“身兼多职”的情况,而且大幅提高了服务群众的效率。
' Q8 p Y5 g9 C) A) P$ X. q
A) N& }7 o; t: b! b 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尽其责,网格化细分,城市管理更精细化。“如果将网格化比作一张大网,那么,网格长就是大网上的各个节点,他们让社区管理这张大网疏而不漏。”市民政局负责人如是说。+ s. Z; V0 z' _* h
( l$ R& C# O/ e G& l" }; K/ T
2009年,社区网格化管理在全市推广;同年4月,全市网格化引来民政部调研组的专题调研,这一创新思路和成效受到充分肯定。
& e) ]2 X/ r7 K( R7 ^' r: a
1 ~+ r8 |9 @- |0 p, R 到2011年底,合肥市实现城区网格化管理全覆盖,共设立4166个网格,网格责任人5060人。到今年年底,预计县域城镇社区网格化管理覆盖率将达到60%左右。
) R1 `2 V) D, k$ I! u+ A( q ! w h! L3 ?; O' r: L
组织化:专业的人提供专业社区服务管理
' ]; Z: |8 y! @. d
1 u. F7 k/ B! Z/ e! F 镜头二:随着包河区望湖社区增设“社工服务站”,一位专业社工在社区“扎根”,社区老人享受到专业的社区服务:周一,有社工上门探望;周二,有社团的文艺活动可参加;周三,有每周一次的健康检查;周四,还能享受到免费的按摩推拿服务。最近,该社区推出社区食堂后,社工们还计划为年纪较大、行动不便的居民提供送餐上门服务。
2 C, G9 |, E/ E0 Y" _* r* o- u
# k. s$ w; h1 D0 _3 v/ R* G 聘请专业社工驻点,根据居民需求“量身定做”服务,针对性提供专业化服务,这一做法不仅望湖社区开始尝鲜,合肥市已有多个小区也正在推广。
) |& Z7 P% h4 w ?" C2 c5 l' d! {0 D. \5 ^# i. N
为居民提供完善的社区服务和管理,组织队伍是保障。试点“两委两站五中心”组织新模式,请“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是合肥创举之一。/ P& v3 u7 i; w
8 X& W7 c0 i$ D: d* Q+ K0 T
今年以来,合肥市在包河区、蜀山区分别选择部分街道,建立社区工作站,承接政府主导的公共行政服务项目,实现公共服务的效能化和专业化;建立社区服务站,借助志愿者、社区组织等社会资源,承接居民个性化、社会化服务项目,实现社会服务项目化、品牌化;成立社区事务受理、综治、卫生、生活、文化五大中心,将社区各类服务集中整合到五大平台。4 _# c8 I1 u6 n9 E4 S6 s: ?
$ o( h3 c+ J# X4 z+ `& p
同时,向社区输入专业队伍,打通居民需求与社区服务间的对接;通过“政府推动、民间运作”等方式,打造一支立足于社区服务平台,依托专业社会工作组织和机构、政府与社会支持的专业化与职业化社会工作者人才队伍。合肥市在《关于印发“百人计划”工程等6个实施方案的通知》中,明确将社区工作者队伍列入“六大”人才队伍范围。下一步,还将启动“社工素质提升工程”,培养一批社会工作领军人物,为社区服务管理提供专业人才队伍支撑。
) Q9 @; {0 Z3 n, \! y" K. o7 m( A0 q) G" }; W
对社区工作人员队伍的专业素质,合肥市也提出更高要求。0 C% g1 L" V' ?' ]2 i; \! l
5 H) {5 v- K% X; U: x" [ 近年来,合肥市不断拿出社区岗位向大学生公开招考,吸纳更年轻、更有创造力、知识面更广、素质更高的力量;完善“上升渠道”,2010年,全市共有9名社区工作者提拔到街道负责人岗位;2011年,在全国首开“绿灯”,招考10位社区工作者进入市直公务员队伍。作为省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地区、合肥唯一试点城区,包河区从今年起,开始尝试社区工作者持证上岗,提供相应的岗位补贴。截至目前,已有62名社区工作人员取得“助理社会工作师”资质。随着社区工作人员持证上岗数量逐年增加,到2015年, 45岁以下持证上岗率将达80%以上。
; N+ @& I5 n0 i. [+ G8 D& N* q
8 L% j% W# K0 X+ x 基于职业化的社工、专业化的社区工作人员2支队伍,合肥市还不断壮大充实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伍,为社区服务提供有力的支持和补充。合肥市计划力争用2年左右时间,在全市建立并完善以党组织为核心,社居委为主体,社区服务工作站为中坚力量,社区群团组织与社区志愿组织、社区便民商业组织及其他组织相配套的社区组织体系。6 }1 R; D: n- \5 \& i1 q% x* R+ s" r
信息化:高科技打造高效管理服务( |) w6 u, E: z0 x2 b2 g
镜头三:怎么才能知道小区里的住户构成情况?在数字平台上点一点鼠标,一秒钟就能看到;办理一张证件,需要带齐哪些材料?同样也只需要点一点鼠标,一串办事流程图、所需资料列表很快也能列出。这样一个方便高效的数字化平台,是合肥社区服务管理中信息化建设的成果。# D4 _; t% F3 e9 N
7 P4 v5 k" F' C- [ 实践证明,信息化为加强社区管理、优化社区服务提供了有效手段和技术支撑。, ^$ t8 V x9 ?9 n3 y
, ~5 ^" B- z4 F5 x9 n" X7 \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社区服务管理工作中,合肥市不断丰富工作内涵,引入了信息化管理的服务理念,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社区服务管理的新机制、新模式。在网格化的基础上,借助手机、GPS系统等高科技手段,将全市5060位网格责任人采集的动态信息录入信息化平台,从而使得基层动态及时掌控,社区管理更为精细,社区治安显著转好,办事效率明显增速。( B t( C/ l8 _. R
1 v. i9 u( ?4 ~: E- `' Z4 I! P 作为合肥推进信息化的试点,庐阳区从去年启动,目前已经形成了区、街、社区三级网上系统。各网站根据居民需要设置相应服务模块,包括“城市服务110”、“便民在线办事大厅”等内容,方便居民进入服务平台申报各项事务,反映各种问题,寻求各种帮助。同时,区、街、社区也以一个平台,进入工作内网,与区直有关部门共享数据和信息。信息化的试点,让社区服务管理在掌握大量、准确信息的基础上高效运行,让居民们感受到了信息化社区办事的便利。
' M6 d0 [ G1 \/ u6 ^, `3 i$ s# Z
/ q$ g5 t# g* j8 Z# n% F 据统计,目前全市已有180个社区建立起社区网站,庐阳、蜀山、经开区等建立了全区统一的社区管理和服务平台,其他部分区、街道也建立了社区信息化管理平台。今年,在试点的基础上,合肥将建起全市统一的社区服务信息和综合管理信息平台。: s' i: O4 X8 |% o5 ^* r
: Y2 h/ t) b6 L 服务化:打造市民“十五分钟生活圈”, H6 I, ?2 G* B$ |
8 F; E5 Y" ?! S: h
镜头四:让老人单独在家没人照顾,怎么办?通过社区的智能呼叫系统,在家按一下按钮,叫餐、按摩、洗浴、理发、家政、问诊等一条龙的居家养老服务就能送上门;担心孩子课后少人看护,怎么办?社区内不仅设置有“四点半课堂”,还引进了艺术培训中心,平均每天都有免费课程供孩子们拓宽视野。这些已在合肥市诸多社区成为现实。+ I3 L4 `3 c' M- H* F; t& t
8 a: m- g! E; K% o0 l 社区建设直接关系群众幸福感。如何改进社区建设,激活社区活力,形成完善的社区服务体系,是城市管理面临的重要问题。% Y( _* \! j+ u1 {
- b$ m% f. N/ Z" }# V! N+ W; \) p 需求在哪里,服务就延伸到哪里。群众需要什么,社区就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在合肥社区建设中,居民需求一直被摆在首位。近年来,合肥市不断通过社区服务平台化、标准化、信息化、项目化建设四种方式,大力推进社区服务体系的形成,完善社区的服务功能。 M" |; j, ?1 m
+ q% @) T) ~ O7 k 数字让人感慨,数字让人奋进。一组组数据勾勒出合肥市社区服务化快速推进的轨迹。
" Q& Z( W0 U& d5 a7 I8 q, a
1 s' {9 ]$ {3 _( A$ H& q6 b ——2009年6月,合肥市出台《关于开展标准化示范社区建设的意见》,全面启动标准化示范社区建设。2009至2011年,合肥市共投入近5000万元,建成64个功能完备、服务完善、特色鲜明的城市示范社区和15个农村标准化示范社区。
8 d) R* Y% c, W! y
- }4 g1 ]$ f- D5 W9 v$ R: t ——2009年以来3年时间,市、区财政直接投入社区建设经费超过5000万元,其中市财政投入1600多万元。在去年编制完成的《合肥市城市社区配套设施建设规划》中,对社区管理、社区治安、社区卫生、社区福利、社区文体五大类配套服务设施的面积、功能等做出详细规定。目前,合肥市城市社区用房平均面积达537平方米,比2003年增长6倍;合肥市已建有区级社区服务中心6个,街道(大社区)级社区服务中心61个,社区工作站33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63个,社区警务室348个,社区社工服务站20个。( b; g& A1 y5 T3 C
4 M& j. ]$ U& ? a9 l- e ——2011年,在18个街道140个社区推广居家养老服务。今年,合肥市委市政府投入2000多万元,将社区“老少活动家园”和“智能化便民服务亭”两项社区服务项目列入“33+X”项民生工程,计划用2-3年在全市建起400个社区“老少活动家园”和800个“智能化便民服务亭”。0 J: e! P* E( [: g$ A5 h
/ B" ]/ y) Q, D3 ~* j+ R ……
- ?7 ^& Q! b* [- ~3 S: A5 x! S" W2 ~3 y3 b1 k
不久,全市将逐步建立体系完整、设施配套、功能完备、队伍健全、机制合理的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形成较为完善的市民“十五分钟生活圈”,居民遇到难题,在社区里不出15分钟都能解决。社区管理服务,归根结底就是服务第一,居民满意度是其核心衡量标准。今年上半年,合肥市民政局对全市100个社区进行专项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社区居民对社区服务管理措施的满意度高达95%。; A! p$ }0 g/ F; A. x$ ^. w9 z) q8 N+ x
2 o8 Z+ T, _# Y3 v7 }4 p6 P/ Q 十五分钟服务圈,“织”起的是老百姓的方便圈、幸福圈;社区服务管理,筑就的是“大湖名城”的幸福根基。
( e6 E9 Y5 N7 g: `3 \3 |# ^4 ], D" K9 t
成效虽已初显,探索仍在进行。合肥还将继续从体制机制创新入手,不断继承发扬、提升创新,继续探索破解社区管理服务的难点问题,全面提升合肥市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让和谐之风洋溢在每一户社区家庭、每一位居民心间。(宗合、程姝雯、任自灵)
% }# o- `4 @: y7 S6 N3 v% u( {% U ]2 [3 e# j4 M
4 \. U- m$ k* X+ g: f% [' A2 F
, y, J! l7 P3 O: {5 O! V0 s J, y& O/ q6 _; z- X" S5 a6 a
% f3 J% i, c$ v6 R( \* h
0 Z- c8 K: X7 q, H
原文链接:http://www.aqzyzx.com/system/2012/09/25/006092331.shtml; S( d4 [: s, F" _% A
1 s6 H: E0 U0 F* }, N0 J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