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社工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158|回复: 0

[时评] 抗震救灾应有公民力量参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9-11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抗震救灾应有公民力量参与
2 `" I3 y3 \+ d% a4 B7 F5 p, p
                                                                         2012-09-09 来源: 京华时报6 u  [5 b1 |' {; b
5 s" F. o8 W4 R5 E3 f0 v
      近年一些重大灾难和事件,见证了公民力量的生长。这是公民守望相助的情怀,是公民渴望参与的一种主体意识。
5 w1 ~+ C: b! L/ S
+ y- P0 M. i& S# ~6 \
      彝良地震带来了较大的生命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有20余万人需要紧急转移安置。看到一些孩子露宿的照片,微友们很心痛。有知名博主发微博表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能让孩子们早日回到温暖的被窝。谁能告诉我现在最好、最直接、最透明的捐助渠道是什么?可以直接帮到这些孩子”。
4 f& |) k# [: G0 y
" w. B9 H# E5 p& A9 }( T! U
     灾害发生,社会公众感同身受,在高度关注灾情的同时,更希望通过合适有效的途径帮助灾区群众,通过直接有力的方式让灾区群众感知同胞的温暖,而不是成为旁观者干着急。

3 F/ J" U4 _3 f! l( D* s- K- [: Z4 X2 F+ y: l; k- n/ i- a- [4 X7 a
     目前,地震灾区的捐款渠道已经打通,这是响应公众关切的及时之举。不过,抗震救灾面前,不能只有捐款一种方式,而应顺应公众的参与热情提供多种途径。从此前情况看,在灾害面前,公众的参与往往是自发的、无序的,这种参与往往能见证爱心温情,却难以形成强大的救助力量。

! h( Q6 g% Z' o& Y, S9 N; Z; U; ]" @9 Z: s8 k; K6 q0 V" L
      彝良地震当日,微博上传了一位母亲在广州白云机场赶回昭通灾区的照片。这位母亲在从常州到广州的火车上得知孩子遇难的消息,乘客募捐1000多元钱为她买了机票,我们为这些乘客有这样的机会直接表达爱心而感佩。一个叫“免费午餐”的社会组织正紧急驰援灾区,为的是“不让孩子餐餐吃土豆或饥饿”,而“尽快送进面食火腿等食物”。我们为这样的社会组织积极参与而欣慰。
- D9 }0 F8 @. L/ e* F
+ E( \/ C' p# s' Q2 t/ l
      想起汶川地震时,很多社会组织和个人自发进入灾区,反而由于交通工具等的缺乏,给救援工作带来不便。此次彝良地震,如果公众贸然采取这种方式,也可能会出现类似结果。但这不等于说公众只能观望等待,或只能选择捐款这一种形式。
/ f& t! G* {* z* X8 i8 F
0 w: q- \8 l/ p3 O
      近年一些重大灾难和事件,见证了公民力量的生长,新近的一起是7月21日北京暴雨夜的爱心车队自发到机场接回滞留旅客。这是公民守望相助的情怀,是公民渴望参与的一种主体意识。面对彝良地震中公众的参与热情,有关方面不能慢待。应及时设立有关协调机构,接纳各方救援力量,导引他们有序实施救援,以合适的途径表达爱心。
' T  _% |0 k% y' e; w
$ P: T% r& b9 y8 ]# \) i
     救援工作千头万绪,很多方面都牵扯决策者、指挥者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再忙,也不能忽视公众的力量,也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来统筹安排。事实上,公众的力量巨大,统筹得法,就能为救援工作提供加速度,能够弥补救援工作中的一些不足,使受灾群众更快、更好、更全面地获得妥善安置。

# c: [7 V1 _6 U% E. k/ X* l0 k5 @  R- L7 y; r
     从参与效率看,社会组织的介入,远胜于公民个人自发的志愿服务。社会组织在对本组织管理方面的灵活性、适用性也胜于政府协调机构。在这个意义上,无论是彝良地震,还是其他灾害事件,都应当有更多社会组织的介入,为公众表达爱心关切提供制度性通道。这样才能和政府救援力量一起,形成强大合力。

+ c2 O8 u% l: b% V* F1 w# H3 U. k% N% X
    (文/吴乔)
/ a+ c# b' e7 H
3 \' S1 g, a' p( L; a! t, S7 V( Z$ L; v
% n7 Q+ L# q& @$ E
  G! g: E- t8 T. ^- q1 R+ Q
3 h( M( Q7 Z8 p8 n6 e

  c5 x8 R6 r6 O0 H9 Z4 p
% C  ~" K0 l$ g- G原文链接:http://say.cqnews.net/html/2012-09/09/content_19496702.htm

  [& O" b4 N8 C* 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李越老师直播间|清流社工网 ( 苏ICP备19044186号-1 )

GMT+8, 2025-7-14 11:04 , Processed in 0.040603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