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社工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6336|回复: 9

社工水平考试中级实务试题分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2 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儿童社会工作安全分析题
9 h+ T# b+ O: P2 O) e. V  T  s& c) F
案例一
9 C' C; d9 a2 b8 Y, |8 s2 E5 y$ z

" C( i3 g' X; \: b1 f2 E
( Z6 }& N* \& H
小亮今年读小学三年级,父母一年前因力感情破裂而离婚,小亮被判给母亲抚养。母亲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小亮身上,所以对小亮的管教非常严厉,小亮稍微做错一点事情,张女士就对其严加斥责,渐渐地,对小亮的打骂成为家常他饭。最近,因为单位效益不好,张女士面临下岗的成胁,而小亮的父亲则因为经商失败,开始拖延支付抚养费用。学校班主任老师发现小亮在学校里也开始对同班同学使用暴力对待同班小朋友,并且经常撒谎,不交作业。作为学校的社会工作者,班主任要求你为小亮提供服务。
9 C( i6 R# L- T
* t' r8 [: ]6 j1 D" I* R3 \  j

& W' S* z% R0 G: d( v2 t2 d5 V

/ x1 f6 Y! V5 t" ]7 j
1.结合案例说明儿童的需要有哪些?

' }, D* a% r( @+ G7 S6 B# @
2.在上述案例中,小亮主要面临的困境有哪些?

- k: i; A6 Q- ~! n
3.针对小亮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采取什么洋的介入策略?

4 h8 M3 t0 x- K' U  _' G3 a
: {, ?; ?% J* `& ~" X  F8 V  \  x& V
答题要点
: W% C6 w5 F+ b6 ]

$ d& d+ @- l; L5 n& {
1.儿童作为人生中的一个特殊阶段,有着多维的需要,具体阐述如下:
# q/ s6 E! J$ X5 ?  B1 G" k
(1)获得基本生活照顾和健康照顾的需要。家庭和社会应当满足小亮在成长过程中基本生活和养育方面的需要。

5 U0 }& h. T4 V7 l" o, n- o
(2)获得良好家庭生活的需要。家庭应该给小亮提供良好的亲子关系和适当的管教环境。
8 s, Z" w/ l9 G2 S7 k
(3)满足学习的需要。小亮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应当得到维护。
+ c, L2 `/ d* T2 |# \1 i
(4)满足娱乐与休闲的需要。小亮文化娱乐的基本需要应当被加以考虑。
0 P# d" z5 }5 o. V4 C+ _9 D
(5)拥有社会生活能力的需要。家庭和学校应当培育小亮具有人际交往、生活技能、适应能力和学习正确的价值观等多种能力。
. A. _" _! R/ X8 o" Q: `
(6)获得良好心理发展的需要。家庭和学校应当协助小亮建立自我认同,增进自我成长,促进社会性发展。

0 U9 n" P- q; }% m) C8 k
(7)免于被剥削伤害的需要。小亮的人身安全、个人权益应当受到保护。

/ [' O$ s2 L9 N% }* e
2.本案例中,小亮主要面临的困境可以从其个体与环境(家庭、学校)方面加以分析:

, g, C0 {# o5 c4 f& O2 |
(1)如何改善小亮的自卑、焦虑、暴躁等不良情绪;

7 N  A, z% ?. [; y- Q' l; j
(2)如何改善离异家庭中小亮与母亲的关系,即改善母亲对他的严格管教与打骂的情# O% t6 @8 y5 i' D1 p! y; L; z; i7 ]" j
况;
6 R6 E  [! w/ x9 P) |6 S
( D& f1 E, i, T/ O! u' U: d! [6 ^
(3)如何改善家庭拮据的经济状况;

& R+ j6 s, M2 M6 P
(4)如何修正小亮在校的不良学习行为,以及使用暴力对待同学的行为。

7 {" k& f0 {2 ?: k$ {; @
3.社会工作者的介入策略:

( f, N) `/ W0 H: @- `! B
(1)社会工作者对小亮的情绪进行疏导,帮助小亮理解母亲对他的良苦用心,增强小亮的自我认同感和自信心;

& r1 u2 Y/ ?+ q
(2)社会工作者对小亮的在校行为进行修正,帮助他改正撒谎、不交作业的行为,并且改善其与同学发生矛盾时用暴力解决问题的行为;

8 T% V6 p$ \/ T' w7 t* u  P
(3)社会工作者与小亮的母亲进行沟通,教导其家庭养育技能,旨在能够让小亮的母亲认识到打骂的管教方式对小亮造成的身心危害,改正其打骂儿子的管教方式,缓解母子之间的紧张关系;
+ H( U8 B2 w, T% o5 C. N! q
(4)社会工作者与小亮的老师进行沟通,为他的不良行为能够得以修正争取老师的理解和帮助;

9 o7 n8 O# E7 x6 P(5)通过合理途径为小亮争取父亲的抚养费用,并且鼓励协助小亮的母亲找到一份工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2 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二* G/ A7 x& g/ D4 A

6 f8 R; A6 |% ~' h8 W/ S' i小龙是一年级的学生,一直由奶奶带着长大。小龙的母亲在他3岁时被车轮夺去了生命,父亲张先生爱子心切,始终没有再娶,但是脾气变得越来越坏,对小龙的教育方式以简单粗暴为主。8 W7 z$ I0 k, ~' @/ ]+ G- W
有一天,小龙在学校和同学李逸发生争执,小龙将李逸的牙齿打掉了几颗,李逸当场鲜血直流,学校班主任将小龙的父亲张先生叫到学校,警告张先生要回去好好教育子女,如果下次再出现类似情况,将不留情面,按照学校规定进行处罚。回家后,小龙遭到了张先生的一顿毒打。从此以后,小龙“乖’’了很多,打人的坏习惯一直没有再犯,但是渐渐地,班主任老师发现小龙上课时常常走神,学校布置的家庭作业经常做错,甚至发展到经常找不到作业本。
2 R! r. G; k9 L* ]) @- \, f8 l1 A3 |; ?( M
问  题
' @6 ^1 x1 d( n, O5 k  c' K
9 e4 \6 U: E' A0 K7 d) G% w: t1.请谈谈对生活境遇不良的儿童可采取的救助有哪几种类型?( s- x" g# E# d- y* U6 J- y9 {2 a
2.在上述案例中,小龙主要面临的困境有哪些?, b: v: l0 }3 I9 \. a1 s* X
3.针对小龙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采取什么样的介入策略?; I/ K: M7 R$ @. Z% z
" U) R& g/ _7 A
答题要点
5 i6 @7 N, L! ?! {
; U1 U1 |; @3 A6 v% z, s    1.一部分儿童因生活境遇不良,表现为困难无依,或表现为反社会或反常的行为,这一层面的服务一直是儿童社会工作的重点。一般而言,这类儿童服务可以分为支持性、保护性、补充性、替代性四种类型。
2 D4 Q7 S& {, x3 [/ G/ g! x) [; {2 f    (1)支持性服务是指通过提高家庭的功能,强化父母的责任,促进儿童福利;- a& I% r+ P; T* X* ]
    (2)保护性服务则讲求最低限度地改变儿童的生存环境,维护其发展过程的稳定;
+ v7 Z; B* X" d# X    (3)补充性服务则是对儿童生活的基本状况做必要的改善,但仍有部分保留;  ]/ D6 u$ G/ ?! l0 I& ?4 \
    (4)替代性服务指完全用替代性的措施改变其生存环境。
) r9 J' z2 T$ O4 O% `- U( L& A    2.在本案例中,小龙面临的主要困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4 o; Q" H3 c- z) N5 s7 C
    (1)由于小龙的父亲采用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当孩子有错时,非打即骂,使得小龙很少    得到正面肯定,因此心理上自我效能感低,缺乏学习动力.脾气暴躁、好斗。/ g! l# _+ B0 ~& l: k# d$ k
    (2)长期和奶奶生活在一起,缺乏温柔的母爱和一定程度的父爱,且奶奶可能有一定程度的溺爱,这或许使得小龙在学习和行为举止上表现出学习成绩不佳、攻击性过强和具有破坏性的行为。/ w9 n, a- n- u# s3 k. o
    (3)由于小龙的问题行为,人际关系不佳,导致其缺乏来自朋辈的理解与支持。
6 \+ T- ~3 g8 N. o    (4)综上所述,小龙面临的困境主要有:如何处理学业问题,提高学习成绩和注意力;如何做到和同学、老师和平共处;如何有效地和父亲沟通;如何应对自己的非理性情绪。( K) R+ m4 h$ P5 {! k. X" \
    3.针对小龙的问题,社会工作者应该采取社会工作的个案工作法。
5 o7 N. b' C5 r    (1)目标:协助小龙本人处理课业、情绪及人际交往问题,从而提升小龙面对这些问题的处理能力;此外,社会工作者还应与小龙的家庭成员做好协调与沟通,帮助他们在认识自身问题的前提下积极配合社会工作者的工作。
& ?0 M4 l7 S. Z0 i# k- B    (2)主要介入策略如下:% |7 J8 @8 a- M7 z4 H1 b
    ①对小龙提供心理疏导,协助小龙认识到自身的非理性信念并采取正确的宣泄方式,学习新的价值观和行为;! O# t2 r, ^2 U' ]
    ②帮助小龙加强与家庭成员的沟通,增强小龙改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I7 h# `% }& R/ h/ n# g
③为小龙提供必要的课业辅导和注意力集中训练,提高小龙参与学习竞争的积极性;
( D; d5 K! K/ {0 j④和小龙的父亲进行沟通,教授其家庭养育技能与亲子沟通技巧,使其改变简单粗暴的教育理念与亲子沟通方式;
3 ]; H* Q  H, O⑤走访小龙的班主任和学校,让老师及学校了解小龙的具体隋况,寻求他们的支持和帮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2 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儿童社会工作方案设计题$ z# i, c: D  T' K7 b
案例一3 i+ V# R1 n0 p3 d" E4 a% g0 E/ U

2 q* \8 x! H) U$ l0 o    小玲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一直由爷爷、奶奶抚养长大。你作为社区家庭服务中心的社会工作者,了解到社区内像小玲家这样的隔代教养家庭(即祖父母抚养孙子女)越来越多,请针对这类儿童的需求情况,拟订一份社区服务方案。
3 M3 J* ]# Q" b2 Y5 b5 C) Y4 M6 n- I5 x& m  H3 z9 l6 g  Q/ I2 E
答题要点7 d& r4 H9 L( R" P0 W

6 N1 L  W" f8 d8 N0 y1.问题的陈述与分析6 V. c* e# F# Q5 Q8 a- ?
    隔代教养是由于社会的整体变迁而产生的,例如人口结构老龄化、独生子女政策、家庭结构愈加核心化、妇女劳动率提升及夫妻双职工等原因,造成儿童无人照顾,加之又缺乏政策的支持,所以才造成这样的情况。生活在隔代教养家庭的儿童可能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需要。7 k3 r3 v6 ^" N5 d. W% N% c' w
    (1)爱与关怀的需要。隔代家庭教养的产生往往由于年轻父母需要在工作中投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对于孩子的关爱、抚育、管教和照顾时间大大减少。然而,对儿童期的孩子而言,建立对父母安全的依恋可以发展儿童的许多亲社会行为,促进其心理、智力和社会化的发展。& d7 Z, @  Q: p$ Q. T9 N
    (2)交友和游戏的需求。隔代教养家庭中的孩子往往是家庭的中心,在受到家庭保护的同时,更加需要与同伴合作,需要竞争的成长环境。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有益的游戏活动对于儿童的身心发展、教育、道德形成、社会化发展等都产生积极影响。7 `  l, s& N. A' F1 r6 A
  (3)课业辅导的需要。由于隔代教养家庭中的儿童基本是与老人生活在二起,而相当一部    分的老年人不具备辅导孩子课业的能力,也无处获得帮助。因此课业辅导也是一部分此类家庭中儿童所迫切需要的。
5 \; G" R$ X; \  2.方案设计  _+ m( h. G4 o" h! P; \
  根据上述隔代教养家庭儿童的需要,现设计如下社区服务方案。: A( ?/ w/ K) b$ V6 J: ?8 X& Y1 d3 o, S
  (1)方案名称:儿童群益/ v: _- J4 R: W9 _
(2)方案目标:增强隔代教养家庭中的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拓宽儿童的社会交往与活动范围,使其获得更优质的成长环境。
1 s5 X  h* M+ y/ R: ^% K# @0 Y. o  (3)方案实施策略:
! N/ l9 y* A# ?$ f8 C* l+ J, w- x    ①开展亲子关系活动,为隔代教养家庭中的成员提供亲子教育的指导性服务:
% D& Z: S( L) D! J/ L" Z0 c    (2)充分利用社区学校的资源,定期开展儿童交友、游戏活动;. i3 v) y( ~$ v+ \
    ③成立社区志愿者队伍,定期为社区内儿童提供课业辅导服务。7 {2 T7 V4 [* y; O0 H' S
④方案执行。:涉及整合社区资源、提供服务、监督执行进度、处理危机等。& w: ~$ O/ ]; p$ a: T# g& D$ `- [
⑤方案评估:包括方案执行情况评估、家庭成员对各项活动的满意度、儿童对于相关活    动的满意度以及效果评估等。8 C$ H# f$ v! @0 |6 c! S
- N2 p& ~; E7 ^4 r
案例二: ]' Q$ G3 ^: H! G. @. m
. T1 R  C& g7 G+ \; ]
银燕幼儿园中二班周老师这半年多来,经常发现她班上的小朋友施巧巧身上有淤青,三天前,周老师在幼儿园门口还亲眼看见施巧巧的母亲张女士在打施巧巧,于是,周老师来到社区的家庭服务中心,要求社会工作者介入。如果你是一名专业社会工作者,请按照个案工作的进程设计一下社会工作者在各阶段的工作要点。
& r  E) r* |& ]6 @
: k3 h" ?' F5 M答题要点
- t+ A+ j/ n4 [) y0 _4 e% y
: K+ Q- D# @0 y, B& w    在本案例中,求助者是幼儿园周老师,她反映的是班里小朋友施巧巧可能受到母亲虐待的情况。但需要注意的是,本案中的案主并不是求助者周老师,而是施巧巧及其母亲张女士。所以通过和周老师会谈、了解了事情的基本情况后,社会工作者需要拜访张女士,通过和她的会谈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开始个案辅导。3 e* w7 r: N* |) t
    (1)接案阶段。社会工作者与张女士初次见面,了解此次会谈目的,社会工作者要运用同    理心、尊重、真诚、具体等技巧以及接纳、非评判等原则和张女士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同时会谈选择一个安全、温馨、舒适的场听,这可以帮肋张女士在放松的状态下说明事实,澄清期待。社会工作者初步了解问题的成因、程度、频度等。
. s5 g6 y2 \( W- o* [- W(2)预估阶段。在现有资料的下,进一步全面搜集资料,和张女士一起确定问题与需要。    资料收集可以从问题、人、环境三个维度进行考虑,同时关注张女士的优势与长处。根据现有的资料,可以初步判定张女士的问题属于心理和行为两方。心理方面的问题需要根据实际访谈情况而定,但可能是由于张女士的生活压力大,这既可能来自家庭事务也可能来自工作,故仍有待收集资料后,进行预估判断。行为方面的问题表现为负面情绪的宣泄,不适当的教育方式,例如打女儿等。此外,女儿施巧巧也可能需要进行适当的情绪辅导。
% T/ w- Z: f4 e1 d: x& M8 V(3)计划阶段。社会工作者协助张女士一起设定个案辅导的目标和计划。个案工作的总目    标是改善张女士的心理压力和教养方式,使其用恰当的情绪宣泄方式处理情绪,对于女儿也要采用适当的教养方式;处理施巧巧由于被打而带来的情绪问题。为了达成这个总目标,需要对张女士进行心理辅导和行为修正。其一.协助张女士宣泄积压于心头的负面情绪;其二,帮助张女±学习恰当的情绪宣泄方式硬压力管理技巧;其三.改变张女士不适宜的教养方法,教导其采用适合的教育方式。与此同时,对施巧巧进行必要的辅导,一则处理被打的情绪伤害,二则教导其与父母沟通的技巧。7 G, L. [9 ?+ V
(4)实施阶段。根据计划展开服务,并依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这里可以围绕三个方面进    行:其一,增强案主力量,处理张女士的负面情绪,并教导其学习积极的压力管理技巧及教养技能;其二,处理施巧巧的情绪伤害,教导其与父母正向沟通的策略;其三,改善案主环境,强化家庭及幼儿园对于施巧巧及其母亲的支持,促进其改变与成长。! ?% l1 R6 C$ E0 |9 i
(5)评估阶段。社会工作者对个案辅导进行成效评估、过程评估和满意度评估。此处,社会工作者也可以约见张女士的女儿施巧巧,询问其母亲的改变状况以此分析个案辅导的效果。此外,需要提前告知个案辅导即将结束。
1 d% M6 `$ z' R6 r% D( b% d* P(6)结案阶段。社会工作者要与张女士一起回顾个案辅导的整个过程,巩固辅导效果。在张女士表现出离别依恋时,社会工作者要恰当地处理其离别情绪,鼓励她坚持采用个案辅导中学到的方法来处理自身情绪及女儿的教养问题。
  |8 h$ l% {: |0 V' ^(7)跟进服务。个案结束之后,可对个案进行跟进,必要时每隔一段时间进行回访,并请求幼儿园给予施巧巧更多的关注与关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2 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青少年社会工作案例分析题5 C6 M9 A$ q( ^5 }3 }7 V
案例一
) Q! S& d6 E) k& }7 p
/ m4 x3 `2 \. h0 {. y" f    阿强是一位初二的学生,近半年来酷爱网络游戏,天天沉迷于网吧,成绩一落千丈,母亲到网吧里哭着劝他也无法将他劝回。后来,阿强不仅三天两头旷课,甚至经常一星期不回家,只愿意沉浸在虚拟的游戏世界中。阿强的父母已离异,他目前由母亲抚养,父亲另组家庭,很少来看他。其父母经济收入都不高,迫于生计,母亲四处打零工挣钱,没有时间过问阿强的学习。4 g) o0 }/ [* E9 N
; j* A* M+ x3 S, _) C: c
问  题& [0 p# g3 V1 x' Y5 u! q
$ ^7 a- L& R1 u3 b8 o
1.青少年个案过程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0 t# o' D! w5 p* V3 T1 ?, c6 i2.在上述案例中,阿强主要面临的困境有哪些?
0 W2 k' u, {" a2 B. q4 l3.针对阿强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采取什么样的介入策略?
" J& O9 [6 h* f, W$ g8 K9 [5 _答题要点4 `+ p) E* v2 r% K
1.青少年个案过程的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点:
9 Q( V& @8 Y# n6 _(1)青少年服务中,建立关系阶段具有主动性、外展性和技巧性的特点;
/ u, r! [5 m7 U  T% E6 t+ D5 g+ g# J(2)青少年服务预估的焦点,既包括青少年的需求评估,也包括开展专业服务所需要的资源评估;- z  o- N+ j3 @* k' s+ b
(3)服务计划的制订必须充分尊重青少年的意愿;
% }+ D5 I$ Q! Q% N0 z. z( Y+ N6 |(4)服务计划实施过程中,社会工作者着重在提升青少年能力、改善支持关系、优化朋辈群体、整合社区资源、优化社会环境等方面开展各类介人和行动;
% v; X% t! e- G7 A0 Y7 W: M" i/ f(5)评估应兼顾结果评估和过程评估。
! b1 m3 y) b0 R9 K/ u, T2.阿强主要面临的困境有:- T4 m, J" i- F3 Q! p5 ?( l
(1)阿强沉迷网游、难以自拔的现状;9 d+ ?7 A6 ^2 f, l3 ~5 {9 Y2 q/ F
(2)阿强母子关系不良,亲子沟通存在障碍,以及阿强对母亲冷漠的态度;5 x* f- R/ P1 N3 ~( u* l
(3)阿强在校表现不佳,学业有困难,存在逃学等不良行为;
+ t% N  Q3 u; M) M/ U# ^(4)家庭拈据的经济状况。; ]% M4 a! O; i
3.社会工作看的介人策略:& F. n$ T; I$ R, z
(1)提供专业的社会工作服务,协助案主缓解网络成瘾的情况。例如,拓展阿强其他的兴趣活动,参加社会工作者开展的社区服务活动,等等。: ^4 V; ^1 L$ D0 s
(2)社会工作者与阿强及其母亲进行会面,提供母子交流的机会。一方面,协助阿强了解母亲对他的关爱,鼓励阿强关心体谅母亲;另一方面,帮助母亲了解阿强的想法和需要,改善和提高亲子沟通的技巧。3 d# H( Y) w! G
(3)修正阿强的不良行为,改善其留宿网吧、彻夜不归、逃学旷课的行为。
$ P' H8 @# e' ]1 {(4)协助阿强的母亲找到一份较为稳定的工作,以便她能够有较多的时间关心儿子。* p: ]# A" v: G) t7 I! t. _  H
% B) c# `5 T4 a2 `5 [
案例二) S1 N8 C1 d7 o7 E' c

. p: \# t' N$ X' J    14岁的初二男生阿华,母亲是残疾人,日常生活起居需要依赖家人的协助,父亲平时忙着打工赚钱养家,因此照顾母亲和一个妹妹的主要责任都落在阿华身上。阿华每天要做很多家务,抽不出很多时间来认真学习,所以成绩表现平平。阿华经常在好朋友面前抱怨命苦,加之家庭收入一般,在和同学交往的时候,阿华感到低人一等。
+ a* I; v$ p9 w  J+ ~- z, s" r! w$ ]
问  题
7 D$ S# d* E# h+ [! C! w& _
: p4 ?. o7 r# o0 l9 k' f; y!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特点是什么?2 q; M# G0 {6 R. A; v; R+ u7 M
2.在上述案例中,阿华主要面临的困境有哪些?
) D4 C; H0 H" ~- t3•针对阿华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采取什么样的介入策略?9 _4 h9 c; F- p8 G& U
3 p2 G' `+ V1 Q/ s6 L
答题要点
2 j/ }5 X& m- |& A& h9 A0 ?+ [  q2 E  J$ @; k& @8 G
1.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特点包括以下几点:
4 m  V& c. V9 A/ `(1)社会工作价值观是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核心基础;
* V3 O  t( Y) K; E(2)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和技巧是开展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手段;: i! `% K0 u7 ]8 B
(3)“人与环境互动”的视角是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基本介人焦点;# t- u/ `9 V5 l9 ^  S( x% B5 l* ?! F4 v
(4)青少年社会功能的改善和提高,是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目标。
7 t: S8 y6 ?2 _% o) N' x2.阿华主要面临的困境有:
) ^  R5 L  X+ t/ g4 {(1)如何在兼顾学习的同时照顾好母亲和妹妹;- }- z% r+ U( {! _& g' Q& l% i
(2)如何提升自尊和自我认同感;
' E" Z$ S; H* z! X, Y; L4 Z7 }(3)如何处理自己的压力和负面情绪:
1 J- O& F7 a: f, R0 Z* l(4)如何重塑家庭及社会关系;
# M& r% ~: J+ J(5)如何设计自己的发展生涯:
$ o/ U0 o! u3 H) O  C0 M5 x  e3 o& L(6)如何改善家庭拮据的经济状况。% Y  `, f1 c! W( T5 c' r6 J% R/ k
具体分析可从“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角度来进行考量:; @  K9 S& R7 G5 c5 Q
    (1)从“人”的方面来看:阿华处于青春期,主要的人生发展任务是建立朋辈群体的认同、自我同一感的建立以及独立。阿华原本的角色是子女,但父母的失功能导致他需担负起家庭主要照顾者的角色,迫使他提早成熟地处理与面对家庭问题,虽然学习独立,但身份认同容易混乱。加之肩负照顾母亲及妹妹的责任,导致其无暇处理学业,课业成绩表现不佳从而造成挫折感与压力感,进而对于基本知能的获得较差,对于建立朋辈群体认同以及个体未来发展形成囿限。
0 e& l; y: G- K, U5 p6 t    (2)从“环境”来看:由于母亲的残疾和父亲的工作繁忙,父母无暇顾及阿华的学习与生活,家庭给予阿华的支持较少,容易造成亲子间缺乏沟通。此外,由于花费较多的时间、心力于家庭成员的照顾,阿华用于朋辈群体建立关系的时间相对较少,进而导致其社会关系发展上的限制。加之,他把自己家庭条件差看作自己的软肋,因此在同学交往中感到抬不起头,渐渐疏远了朋辈间的互动,导致其难以从朋辈互动中获得情绪抚慰和支持。老师和学校方面对阿华也缺少学习之外的帮助。; i! p* T2 {* ^3 m# |; D5 ~" G
   (3)针对阿华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可以采用个案工作的方法,协助阿华处理学习和照顾母亲及妹妹的矛盾,让阿华学习情绪管理技巧和人际沟通技巧,从而提升阿华面对这些问题的处理能力;此外,社会工作者还应与阿华的家庭成员做好协调与沟通,帮助他们意识到阿华面对的情绪困扰,给予阿华必要的照顾和帮助。主要介入策略如下:
1 G0 Z& r- A$ u* t    (1)评估阿华家庭的经济状况,适当导引社会资源,协助其家庭的经济安全:
. k0 l: p9 q' U. `2 v    (2)对阿华提供心理咨询与疏导,增强阿华对于家庭问题的接纳,协助阿华认识到自身的    非理性信念并学习恰当的情绪管理技巧:
" W% a" D+ T4 ~: }0 T0 C% Z- h5 G    (3)评估阿华母亲的身体状况,为其提供必要的安置救助资源:' r* t+ b2 Z  p3 d
    (4)为阿华提供必要的课业辅导,提高阿华参与学习竞争的积极性:
5 D' |6 S4 T1 q    (5)帮助阿华加强和朋辈群体的沟通,协助其掌握良好的人际沟通技巧;
, B& Z; Y+ o( r: P+ L    (6)走访阿华的老师和学校,让老师及学校了解阿华的具体情况,寻求其支持和帮助:
+ Q9 Y, C9 R. ^% ^, S" ^5 I    (7)为阿华的父亲提供就业辅导,协助他谋取稳定工作机会,以使其家庭经济趋于稳    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2 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青少年社会工作方案设计题
) \7 Y$ p3 u3 ~   假如你是一名社会工作者,服务于城乡结合部的一个城中村,这里主要居住的是外来务工人员。由于附近工厂以制造业为主,工作强度大,还经常加班,许多务工者根本就没有时间关心子女的成长,不少孩子初中毕业后不再继续读高中,而是流落社会,平日无所事事,经常在社区聚众滋生事端,如破坏公物、欺负敲诈中学生、打架斗殴等。请针对这一情况,设计一份社区服务方案。
: D# t, D' \5 u5 Y; [5 L
# K$ [) |! Q9 S* ^! Z! M  Y9 a- `答题要点! N' b9 e3 c, U8 a6 r6 i
& B  T: c; G3 A
1.问题的陈述与分析4 u3 r+ E3 Y4 L) Z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加剧,城市中外来人口的数量在不断增多,城郊接合部的城中村也犹如雨后春笋般地产生。其中的不少家庭,父母从事重体力劳动,工作强度大、压力大,根本无暇顾及子女的学习与成长;文化程度低导致其以粗暴的教养方式对待子女。也由于家庭条件的限制,不少孩子初中毕业后就辍学在家,流落社会了。他们往往平时无所事事,在社区中游荡,寻衅滋事,成了社区乃至社会团结稳定的定时炸弹。1 C% C/ Q/ ?& e
    该移民社区的青少年可能面临的主要问题如下:% \, i  e. I, w1 Y; s
    (1)性格比较散漫,组织性、纪律性差,可能存在攻击性行为和暴力倾向;3 O8 r5 W% F2 B9 J; B# }
    (2)由于父母忙于为生计奔波,使得子女缺乏必要的管教和帮助;
$ p$ B  f4 k/ C3 T# s0 k    (3)由于家庭条件受限,移民子女无法继续学业,又无一定技能以竞聘工作,导致其游手好闲、无所事事,对未来缺乏希望;% {+ C! p2 r7 G; m* X
    (4)在缺乏家庭和学校的管教后,朋辈群体成为其唯一的精神依靠和寄托,一些不良群体的影响导致其在社区中横生事端。
6 d6 y+ h9 [( D! `6 F  . 2.方案设计
9 e, X$ s9 I+ ^* D- f# ?    (1)方案目标:协助改变该社区青少年的生活方式,建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促进家长    与青少年间的交流与互动,增进家庭和谐环境;为青少年提供必要的就业辅导和技能培训,为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做好准备。9 Y4 C( Y, d) u% I" P3 F1 ]" Y
    (2)方案实施策略:
1 |  i; q7 k5 X    ①开展移民子女小组活动,为他们提供朋辈支持和愤怒控制的技巧。在移民社区中开展愤怒控制小组,在朋辈互助的条件下,帮助其了解偏差行为的后果以及学习愤怒控制的技巧。9 _- i1 ^+ M7 k, f. t: N
    ②充分利用街道、居委会资源,展开技能培训班,为移民子女提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一技之长的场所。社会工作者可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定期为移民子女提供课业辅导,使其学习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此外,移民子女无所事事并非完全因为他们没有学习和工作的动力,很大程度上是缺乏一技之长。社会工作者可以利用街道和居委会的资源,定期开展技能培训班,帮助移民子女习得一技之长,并鼓励他们依靠自己谋生,主动就业。
6 d: d6 _3 s' E9 O    ③在社区内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组织移民子女为社区建设做出贡献的同时提升自我效能感。移民子女由于受到社会歧视和一些不公正待遇,往往存在自卑、漠然、自我价值感低等特点。社会工作者可针对这些个性特征,将他们组织起来,一起就社区建设献计献策或者在社区中开展活动。当他们的计策使得社区成为更好的生活空间时,他们会感到自我价值的提升,从而使得自卑感降低,信心增加,此外,由于移民社区人员的复杂性和流动性,是一些社会问题的死角,青少年也容易受到城市亚文化的侵蚀。社会工作者也可根据这一特点,组织青少年在社区中开展例如“禁毒”知识宣传等活动。
+ W  I) s% q5 I4 _    ④开展亲子关系活动,为移民提供亲子教育的指导性服务。移民子女的家长由于工作繁忙,生活压力大,无暇顾及孩子的成长。他们也因为学历水平普遍较低,无法为孩子提供必要的引导和支持。社会工作者可将这类家长组织起来,根据他们工作时间的特点,定期开展亲子教育方面的指导讲座,提升其对于子女管教的关注度和沟通技巧。, F/ \7 h  Y- v1 U
(3)方案执行:首先,社会工作者在方案执行中需要和参与者做好沟通与协调,鼓励他们按时积极地参与社区的各项活动;其次,需要整合各方面资源的情况,社会工作者需要做好充分准备,与各方做好交涉;再次,在为参与者提供服务的同时注意监督执行进度,出现危机及时处理;最后,鼓励参与者在社区中将所学进行推广,惠及更多的社区居民。
6 n4 _2 c0 H5 n( C0 S, I/ Q. h(4)方案评估:在方案执行过程中及其结束后,社会工作者都要对方案执行情况、参与者及其家庭成员的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评估,最重要的是社区活动的成效评估和过程评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2 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年社会工作案例分析题) X5 N) s1 ]9 [1 V
案例一
: e& g. i5 I# m% N- G4 A5 S& C. w6 i: R3 Z
家住上海市中山北路某社区的张先生,现年66岁,独居,身患肛瘘。平时,自己可以独立生活,但病发严重时,经常卧床不起。张先生退休前在事业单位工作,有固定足额的退休金,生活上还算过得去。虽有四个儿女,但他们都在国外工作,由于工作原因,很少有时间回来探望他。张先生曾经想再找个老伴,可以相互照顾,但担心影响与子女的感情,因此,没有向子女们开口。随着年龄升高,张先生记忆力下降,外出经常忘记锁门或关煤气,有一次差点引起火灾。最近老人病情加重,脓肿血流不止,生活无法自理_。受医疗条件限制,张先生所在的社区医院(一般无肛肠科)束手无策;大医院因老人年龄较大且心脏不太好,不能动手术,也婉拒了老人的求医要求;上门送医送药也不现实。后来张先生几次写信、打电话给某医院肛肠科求助,但该科青年医务志愿者帮助的对象是经济特困老人,出于道义,该科青年医务志愿者免费上门送医送药三次,帮助老人缓解病情,但要根治暂时还不可能。再加上一个人生活,面对生活中遇到的种种困境,张先生常常感到孤立无援.焦虑不安。7 X: U! O- J5 T$ `4 b+ _" q
# j3 G$ Q9 [. [/ p
问  题
) ~, o" c3 v! T+ p9 K
; j' O+ V$ d3 `' ~3 v4 T1.在上述案例中,张先生主要面临的困境有哪些?0 z# F. ~6 P. N7 n) t. _
2.针对张先生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采取怎样的介人策略?
4 a- E) Y5 R$ t! R+ e
; r; N8 ~6 \# D- m7 I: c; f* c答题要点
+ D' w; H+ r; [0 a" j
. Y3 W+ K" X: F5 W    1.张先生面临的困境主要有:如何及时治愈肛瘘(疾病治疗);如何进行健康维护以防其他慢性疾病发生(健康维护);如何缓解或消除老人孤独和焦虑(情绪疏导);如何协助老人处理再婚问题(婚姻家庭);如何减少或消除家庭安全事故(居家安全)。
' e; W: T* n0 v) P. L5 d% G   2.主要介人策略:
: r# C- m) ~4 E8 v& ]7 V  (1)协调医院和社区,对老人的疾病投人更多的精力,并和老人一起制订出合适的治疗方案。- H5 e. c2 Z3 g8 v2 F
  (2)教会老人一些日常保健知识,并进行一些康复和健康维护活动。
" P$ ~& L$ `1 ?) m(3)鼓励老人多参与社区活动,如唱歌、下棋、读书等,从而排遗寂寞。
% p1 \3 ^9 {' }( J' H9 u% X(4)协助老人与子女沟通,鼓励其把再婚的想法告诉儿女,或者由社会工作者亲自介入告知其子女老人再婚的意愿,并与其子女沟通。  * H# U  r8 m$ k
(5)通过一些肢体练习,减缓老人记忆力的衰退速度,减少家庭安全事故。
6 Y3 e1 G" G  z1 }+ m
; [, R8 C) n$ t: r6 A8 V9 P) e: _1 T- M. V* c0 p) K
案例二
, V* Q' H% T5 g" f6 X6 ]- j* I! u1 i/ ?' |; h) [! N
小李是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通过了公务员考试,被安排到街道社会事务科工作。上班第一天,社会事务科王科长告诉小李,希望她先熟悉社区情况,特别是中龄老年人和高龄老年人的日常照顾情况,为今后开展工作打好基础。经过与社区老年人接触后,小李感觉到社区老年人境遇不容乐观。特别是当她看到社区有些老人病危时,就会联想自己将来也要经历这一切,因而感到痛苦;有时甚至害怕个案辅导还没有做完,老人就会与世长辞。这样的情形经常会给小李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常常感到自责或力不从心。工作一段时间后,她认为,老年人体弱多病,改善的机会不大,因此,在制订一些活动计划时,透露出保守和消极的一面。再加上事情多,工作压力大,小李慢慢地对老人表现出不耐烦和不满的情绪,这样的情绪她自己并没有发现。直到有一天,她与一位长期在社区从事志愿服务的孙先生谈心时才发现,自己的情绪竟然变得如此悲观和消极。意识到这些后,她感到非常懊悔和自责。于是,她找到了自己的督导,向督导说明了目前的状况。
/ I) B+ o0 j! w  e
! O7 a2 C$ n  T. U: P4 ?问  题9 o7 m- F3 K$ q" @
( o( t6 {$ b+ i7 x: c; K1 N' h
1.在上述案例中,如何区分中龄老人和高龄老人?, {5 U/ c, y( |3 c3 B- X+ j
2.在上述案例中,反映出老年社会工作的特点,主要应包括哪些?
+ I$ |% m# b7 ?  L" I2 Q  E' }: a' N( D3.如果你是小李的督导,应该如何帮助小李解决目前其所面临的困扰?
; K& A! x& P4 A
' f. X. Z1 x/ ?" N% N$ V% b答题要点9 B6 g6 M# k4 a7 n0 p
2 `+ k& Q" x# d) y" [8 [/ l
1.  根据国际标准,我国一般称老年人群体中60~69岁的人为低龄老年人,70~79岁的人为中龄老年人,80岁以上的称为高龄老年人。0 @* T. g% r8 C! M6 r2 ]
2.  老年人社会工作的特点:老年社会工作的对象主要是老年人及其家人,由于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状况以及社会处境的特殊性,使得老年社会工作者会遇到许多特殊的问题,归纳起来有如下特点:" t' J# g$ B) z* j5 g' F
(1)社会价值观可能影响社会工作者的态度和行为:; K2 N- Y% e0 g
    (2)反移情是社会工作者的重要内容:: |9 z* s9 N( Y( w- u
    (3)社会工作者要善于自我意识和自我督导:. y& d3 X1 v& O4 v
    (4)老年社会工作需要多学科合作。
; w+ E$ P- a8 }5 h3.造成小李困扰的原因主要是她不明白老年社会工作的特点,不能正确地分析老年社会工作的客观特征,因此,作为小李的督导,应该帮助其克服面临的困扰。
% q  J' h- Z. w" f0 a! c9 {    (1)应该打消其对老年人已形成的消极的刻板印象,即老年工作低人一等、老年人没有太大价值等负面观点,从人本的角度,正确客观地面对老年社会工作。+ Y4 J$ o9 @5 h! h3 u6 H' I
    (2)当挽救老年人的努力失败后,小李容易把挫败感转变成对老年人的愤恨和敌意,督导    应该提醒小李时常反思自己对老年人的反应,时刻反思自己处理老年事务的方式和心态。
! W% A% y* k% A& Q1 m' h5 m    (3)督导还要提醒小李,老年社会工作的关键是“助人自助”,而不是把所有的事情都 “包揽”在自己身上,这样就失去了“自助”的真正目的。' M: b- |; q; u; b- L: M/ x# i# ~+ ]
    (4)督导应该让小李明白由生到死的不可逆转过程,是自然、客观的规律,教会小李正确审视自己对老年人垂死或死亡的感受;在从事具体的社会工作实务之前,社会工作者应该把自己的问题梳理好。
+ v% {, c6 S: t9 x    (5)最后,督导应该告知小李,老年社会工作是一门跨学科、跨专业的综合能力和应用能力非常强的学科,需要团体合作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2 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年社会工作方案设计题
; a, d2 C& [" s5 F8 s$ X3 B( N   假如你是一名社区社会工作者,你所工作的城市社区里有许多独居高龄老人,针对这些独居高龄老人的需求,拟订一份社区服务方案。
, J' ]( `2 g7 Q+ O1 T* l% X1 `, h' u' N  ]) l& ~( T, x- U
答题要点+ ]+ o1 F7 H5 T; W

9 V3 D; q8 L8 [8 C" R" \1.问题的陈述及分析2 a/ r8 \2 h$ W% N  e8 s" c
独居高龄老人在生活上,会面临饮食、居住、生活照顾、经济等问题。' f' k( {2 W% K) R
2.方案设计- Q8 o1 X4 |  u! }! ]" _" H' {5 v6 R
根据上述社区老人的需求,设计出社区服务方案,其中包括:9 [4 r8 L& k& ?2 h  b* {" W0 T, ]
(1)方案目标:协助老人改善家庭生活质量,使其享有健康、安全、温馨的社区生活环境。
9 w3 V7 v+ B: |3 u& y9 A2 Q: ?& p5 F(2)方案实施策略:
7 ^3 J: a/ W; ]- K) z    ①为老人提供居家服务;
3 t, u1 v# k0 i3 q' l    ②充分利用星光老年之家等社区照顾机构;
: n, g/ B$ e7 c4 O9 {3 @, Y    ③成立社区志愿者队伍,定期为社区老人提供生活服务;* P$ k0 k! d/ j$ U1 y
    ④利用社区其他资源为老人提供服务,如帮助生活困难老人申请最低生活保障、医疗    救助、送餐服务等。
4 Y4 K3 l: x* l- r& }& J(3)方案执行:主要包括整合社区资源、提供服务、监督执行进度、处理危机等。2 [4 K. T% m* W
(4)方案评估:包括老人对服务的满意度、方案执行情况和效果评估等。; G# u* p3 S" `/ u! V9 x5 F

/ V$ s* l6 r& Z' w
& V2 _" X# r* @# f( i& Z- [妇女社会工作案例分析题
, K4 ~. ?& L7 Z( W+ `% X5 m( S- o( K6 G案例一
9 ^5 S5 R5 Z% A, s" I  E4 f* [' m* N% @, d2 [
    上海某社区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有一些“农转非”的妇女遇到了就业、家庭婚姻方面的问题。请从社会性别角度分析这一问题,并阐明女性主义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
  P1 D- F! s/ x* [! d5 G  W2 }3 E, |( k2 y( s7 U; s- F# o
答题要点2 G6 L% A* U) v3 ~# F
8 J  p7 x$ H8 b0 Y& w
    社会性别属于社会范畴,通常指作为一个男人或女人的社会含义,泛指社会对男女两性及两性关系的期待、要求和评价,即由特定的文化环境规定的被认为是适合其性别身份的性别特征及行为举止,如男主外、女主内,男主女从的性别角色分工。2 K3 H3 x& @2 q; }
    社会性别是后天的,是在社会制度和个人社会化过程中得到传递和巩固的。在中国传统社会,尤其是农村地区,重男轻女的现象较为普遍,导致在家庭、社会、政治、经济各层面都存在两性间的不平等现象,如一些用工单位不招或限制招收女性,农村地区的妇女在家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
6 W/ I/ b3 L& J) }- N* o    社会工作者要注意到这些“农转非”的妇女所遭遇的性别歧视,及其家庭存在的两性不平等。在具体工作中,①要重视倾听妇女的声音;②使用有效的方法帮助妇女表达其心声:/ ?6 r, S4 H+ r9 J2 W
③把妇女问题放在两性关系的格局中分析;④强调和追求男女两性的平等。2 S$ A# O: s% M1 Q
    女性主义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如下:①承认女性是独立的个体,有她们独特的生活经验:: \  L+ y6 w- M6 C
②承认社会上的权力分配不均及资源不足的现象,这些现象常常使妇女处于不利的境况;③将妇女的困境提到社会改革的层面,视妇女问题为个人与社会运作失调的结果,而不应将问题个人化。
2 W) M% i' _8 z1 y; @1 \6 \7 Q& }0 J5 p2 f
案例二* I6 R# p9 ?' }' Z( o
' T* F  o3 P# b& o/ ^7 X5 u
    假如你是一名社区工作者,在你工作的社区里,有较多外来打工妇女。通过一段时间的调查与访谈,你了解到这群妇女中,有一定比例的女性曾受或正受丈夫的殴打。
+ {* w% \1 \0 H% }9 |+ D! k  e6 |' ^) t8 i: Z7 B2 C1 c
问  题; V, {" F0 R5 b* n9 E
8 U" d0 H* W$ M" H7 j% e
1.为了更好地帮助这些受虐妇女,你准备开展哪种类型的小组工作,为什么?
& {+ s7 [1 O$ s: j( n2.你认为工作的重点是什么?
; w3 ]7 R& B* d+ I! U9 X0 j/ Q& h- l. |9 z% D
答题要点
# m5 y7 B7 |' l* O/ e- l
. v1 |. ?8 ?) z6 g& R    1.可以开展受虐妇女支持小组。因为这些外来打工妇女问题性质相同,一方面心理有创伤,并且仍有受虐的威胁;另一方面来到异地,缺乏归属与人际支持。帮助她们建立支持性的小组,可以利用群体互动的力量,共同探讨面对的问题,宣泄心理的负面情绪,并依靠其他成员作为解决自己的问题、实现自己潜能和建立信心的资源,来达到彼此的自助和互助,增强个人和社会的功能,进而凭借这种经验更好地适应社会。
) e/ q; C  y, `6 x3 y1 `    2.工作的重点可以是:①着重帮助组员形成一个互助体系;②了解小组中的每个妇女,善于利用小组过程,并协助她们了解和利用小组过程;③努力增加个别成员的能力,以便自动自发地发挥功能而成为独立的个人或小组;④小组必须协助成员在小组结束时,再回顾整个小组的过程。8 \# J9 ?7 v% Z; y( D% ]
% P# e' q1 v# [# S0 p7 ?

7 r$ }3 ?, N1 {/ g; @妇女社会工作方案设计
& j0 n/ k8 T2 O1 _* I   案主王女士,44岁,丈夫比她大3岁。由于家境优越,王女士在30岁生下一子后,丈夫让她辞职在家当全职妈妈。儿子一直品学兼优,深得王女士夫妇喜爱。但就在今年暑假,儿子游泳时发生意外,不幸溺水而亡。王女士非常伤心,平日丈夫工作忙,她的生活完全以孩子为中心;现在孩子不在了,她感觉整个人都被掏空了,不知道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家人不放心,带她来到社区工作站求助。如果你是接案的社会工作者,请你设计一下个案辅导的大致思路。# b3 |# O- Q9 j
5 d( b9 F! v0 D8 S3 ]
答题要点
- _" X; z1 s% a! K' y% k/ Q* G4 ]( ?% G( Q/ l/ M
我将为王女士提供相应的个案服务。首先,认真安排好第一次面谈,采取积极主动、诚恳与尊重的态度,多运用同感,向王女士传递温暖与支持,使其情绪得到一定的宣泄,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其次,协助王女士理清思路,确定目前所面临的问题或困惑,即哀伤的处理、生活方式的调整与相应经验、技能及方法的学习等,并探讨可行的方案,同时加以排序。再次,从优势视角帮助王女士寻找资源,看到不幸事件虽具有伤害性,但也可能是挑战与机遇,鼓励她化悲痛为力萼,重新规划今后的人生,促进其成长。最后,还要做好其家庭辅导和增强社会支持系统等工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2 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矫正社会工作案例分析题
/ @2 \1 G. F5 U' @! @/ A案例一% H: M$ t$ y( s
    小强现年14岁,困偷窃、聚众斗殴行为被学校开除,后进入工读学校。入学后,小强仍然表现出严重的阻抗情绪,不服从老师的指导,不交作业,经常在课间挑衅同学,破坏公物。作为一名学校社会工作者,你被要求负责小强这一个案。
! u) o) |7 F' D6 X  ?# O问  题7 I5 d' Q: B8 o4 v- A6 a. N
1.矫正社会工作的特点是什么?. i; D) @/ d8 I4 J6 ]& a! r
2.在上述案例中,小强主要面临的困境有哪些?0 [: E' I9 b: x' z3 m
3.针对小强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采取什么样的介人策略?
$ {) a, R9 e7 A6 b& c, u1 M1 i答题要点  B0 l/ F( T5 T/ X, r
1.矫正社会工作的特点如下:
4 R# \# y# c- y  q! t. Y( d; x6 R1 Z(1)福利性:矫正社会工作是一种社会福利服务;
8 C9 w( G; {) |(2)特殊性:矫正社会工作是为特殊社会弱势群体——罪犯或违法者提供的福利服务;
4 y$ X; f) ~1 R- K- x/ f(3)系统性:矫正社会工作是贯穿司法矫正全过程的社会福利服务;
1 G' Z# b1 Z- R  [/ y! _$ g% w(4)专业性:矫正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化的社会福利服务。. j( V1 D, h- m' f1 y
2.从个案中可以看出,案主小强在进人工读学校前后都表现出严重的行为偏差问题,他面临的困境也主要体现在其个人行为的修正方面。当然,依据社会工作所持有的“人在情境中”的理念,社会工作者也应当关注小强生活的环境系统,包括家庭、朋辈、学校等。现将小强主要面临的困境归结如下:
- H0 u: Y, ~: z" H    (1)如何改善小强严重阻抗老师、同学、学校的情绪;- \4 j/ L, _, ]6 p" j
    (2)如何修正小强一系列的偏差行为,例如,不服从老师指导、挑衅同学、破坏公物等,    帮助他在心理和行为上接受学校中的环境;
. n6 U* O2 V4 R2 ?   (3)如何帮助小强争取家庭和学校的支持,改善他与家人和学校师生的关系。3 W- P. {2 P' |$ A. [8 G: p4 M
3•社会工作者的介入策略:5 F+ U$ q. O+ C; ^3 d* u$ m; S3 `+ t
  如上所述,社会工作者可以采取个案工作法,针对小强的问题从认知和行为修正的角度进行介入,具体策略如下:
& J, o0 x: Y  N- A    (1)为小强提供情绪疏导和控制辅导。在个案辅导中,社会工作者应着重于教授小强愤怒控制的技巧,并进行持久性的训练;同时,社会工作者也可以教授他一些有效的放松技巧。8 A" E# b$ Z& M  H7 ~+ i$ v
  (2)协助小强识别和处理其非理性信念,以期改善他对周围事物和人物的消极看法,能够    学习调整自己的想法,接受环境的约束。% l- F( @! v/ h! v1 H4 V( L+ T' N" z$ @
  (3)修正小强的偏差行为,学习系统化的问题和冲突解决的技巧。
( A3 }1 `: F+ T0 c: ^# C6 g9 k1 W    (4)走访小强的家人,争取家人对小强的关爱,以及对他的改变进行肯定和支持。
0 h$ c2 K- }1 I2 M" ?    (5)走访小强学校的老师和同学,希望获得老师、同学对小强的支持,能够对小强的点滴    进步给予肯定和赞扬。" ~; l  r. g8 y+ Y3 ?# d

# Z3 K0 @2 ^) d' T% C0 C案例二% O0 j" k: d% ], i
    刘某,17岁,现就读于某技校二年级,学习成绩一直平平。父母因忙于服装经营,无暇顾及儿子的学生和生活情况。半年前,小刘参加朋友的生日宴会,喝了不少酒。酒后他在朋友的怂恿之卞帮忙“望风”拦路抢劫。案发后,检察院考虑到小刘认罪态度良好,情节不太严重,令其回归社区接受社会工作者的诉前考察教育。作为一名社会工作者,你被要求负责小刘这一个案。! q# K4 c( ?. d& i
问  题1 r1 V1 k6 o  Y" y/ F4 C
1.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R  A% _# n% r# C- x
2.在上述案例中,小刘主要面临的困境有哪些?& s" S% R/ K, B
3.针对小刘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采取什么样的介入策略?
6 e- d8 t  R0 @9 I9 X8 I8 u3 e答题要点
" Z( a, B# K1 C/ O  t  e1.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e6 b- X' I- p& ?# p% U7 N( \8 ~
(1)司法判决前的社会工作
2 {" l, P2 V: K1 W! u( y8 L    ①针对犯罪嫌疑人的社会工作介入;
! q  ?1 M/ }! N) r    ②针对犯罪嫌疑人亲友的社会工作介入。
' s' Y4 [7 U+ J  u( r(2)监禁场所中的社会工作# Z- N. g9 }$ O: a. t1 g
(3)社区矫正中的社会工作  `1 Z2 t  ~( J4 _& U  Q
    ①缓刑、假释、监外执行人员的观护;: |; w8 o2 D( \0 L$ W
    ②院舍训练的组织管理;
8 ?2 {& `- M: @! ?+ S% P9 t2 X2 L    ③社会服务计划的执行。+ K! R/ o; ]" I+ U0 k7 Q
(4)刑满释放后的社会工作$ D4 |5 E+ \# Z8 a4 S! ~8 r' W  T
  ①提供住宿场所;4 D( y" E3 ]" b4 K
    ②提供就业、就学辅导;- e3 R6 \( i2 e1 Z. t
    ③提供生活辅导和医疗保健转介服务;9 Y. q$ ^+ n, k
    ④提供物质援助。
2 c0 U6 j/ n* s3 ^' T2.小刘主要面临的困境有:5 E/ f7 O$ {& _0 ~0 c/ ^
(I)如何巩固已有的改变,增强小刘改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 y& B! n7 y1 {(2)如何帮助小刘加强和家庭成员的沟通,增强家庭系统对小刘的影响。
. B5 T+ M; v  u/ {3 x(3)如何改善小刘的交友环境。小刘整日和一些不良的朋友接触,导致了参与抢劫的恶果。  V4 s$ B: h9 r; I
(4)如何帮助小刘渡过诉前考察教育这一阶段,帮助小刘重建生活的信心,培养法律意识。( `7 h6 x* @. B! X! l4 q
3.针对小刘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可以采取以下的介入策略:
$ }4 G% w. F5 ]3 P2 z+ y. L$ s(1)社会工作者对小刘的情绪进行疏导,帮助小刘理解度过诉前考察教育这一阶段的重要性,增强小刘的自我认同感和自信心。
! N. q: w2 k/ i: k0 U(2)利用社区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律知识的普及,可邀请街道民警现身说法,帮助小刘学习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
; _8 Y7 h2 {4 H. c8 f/ w: _(3)考虑到小刘渴望友情、乐于合群,社会工作者介绍小刘参加社区青少年认知与行为互动小组。一方面,帮助提高小刘的自我控制意识和判断能力;另一方面,改善其交友圈,鼓励他去认识一些友善的新朋友。7 z! ~& Q! C2 }& F2 Q: P+ V
(4)帮助小刘改善与父母的关系,加强亲子间的沟通,强化父母的责任,提高家庭的功能,增强小刘改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 I! q' e4 C* T  E(5)联系学校,协助小刘得到学校老师的支持和引导、同学的鼓励和帮助,提高小刘的学习兴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2 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矫正社会工作方案设计题" _0 ~# W" R* ?" i* Y1 E* a
你是某社区的社会工作者:社区中大约有10余名接受社区矫正的社区青少年,他们大都有过判刑或者劳动教养的经历。在和这些青少年的访谈中,你了解到,他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找不到工作。作为一名专业社会工作者,请根据这类人的需要,拟订一份社区服务方案。! O+ j, G9 P3 Q  }3 y' L% G
答题要点
0 G0 P1 s6 l' ^/ s$ ^1.问题的陈述与分析& Y  \4 q+ h! j3 c
青少年越轨犯罪是现代社会的主要问题。他们曾经的不良行为和对社会的危害,使得社会存在着对于这部分青少年的歧视,为他们顺利回归社会制造了一定程度的障碍。例如求职的困难,这些障碍甚至会引发他们再次犯罪。  ) i4 u8 ~$ P% Y3 \
作为一名专业的社会工作者,首先我们应该确定社区服刑矫正青少年在求职方面常面临的问题,包括①学历水平偏低,基本是中学水平;②缺乏劳动技能;③缺乏职业经验;④人际关系处理不当造成失业;⑤缺乏获得就业信息的渠道。
/ @5 x  t) I/ K) ^/ \, H- L4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社区服刑矫正青少年在求职方面的需求,包括①劳动技能的培训需求;②求职技巧的需求;③愤怒控制和压力缓解技巧的学习;④再学习和再深造的需# `5 o2 b' K9 t
求;⑤求职信息及时获得的需求。
* `4 l+ t2 s: a. o* T' X  2.方案设计
$ A% J0 s+ g8 R0 Z# K0 k  `  根据上述问题和需求,社会工作者拟订了一份针对社区服刑矫正青少年求职的社区服务方案,具体方案如下。' p5 D& m- A6 ~) L% G; ~
(1)方案目标:
( h' _/ p/ B2 @4 t% ~/ L; R0 ^# ]3 d    整合社会工作者、社区资源,提升社区服刑矫正青少年在求职方面的技巧与能力,协助他们顺利就业。 ; B+ D1 W. n: z/ E# D
  (2)方案实施策略:
# `( V; `" q3 [8 {7 d8 n: W    ①开展社区服刑矫正青少年求职小组,协助他们分享在求职中的困难与压力;针对他们的需求,帮助他们共同学习求职面试技巧、愤怒控制和压力缓解技巧、人际关系处理技巧等实用技巧;协助他们自助互助,互相鼓励,发挥团队支持作用,为他们进入工作岗位做好准备。$ E9 `# n( I. j. j1 w. c
    ②充分利用社区学校和社会工作站资源,为有意愿回归学校或再深造的青少年提供学习的机会,帮助他们回到学校学习。. H" h- M( |* V" K
    ⑧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提供就业信息,如通过小区公告栏、街道网站、社会工作站网页等渠道,及时为社区青少年提供岗位信息。
# f& ?) l# T* L! T6 D8 e+ ?  (3)方案执行:9 R6 H* l7 Z6 {1 B- ^! Q% d5 S
    社会工作者需要整合社区资源,包括利用社区资源如社区活动中心、社区学校、网站报纸等为此项社区服务方案提供支持;联合社区相关人员、小区居民、社会工作督导等人员为社区活动的开展与实施进行专业辅导和监督。
$ ~2 Z" Y3 v/ z+ q4 [4 X  N  (4)方案评估:8 K. ]8 j0 _3 f2 y% u* N- `$ r0 c0 k8 l
  需求评估,事前对社区服刑矫正青少年的求职需求进行评估,以便能够设计出更符合他们需求的活动安排;过程虢.评估活动过程中青少年对活动的满意度,以便对之后的活动有更好的改进;事后评估,在活动结束期间对青少年进行事后评估,以完整了解整个社区活动的效果,了解方案执行的成效,最后了解青少年是否愿意此类活动的继续进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28 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的十分全面    thank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清流社工网 ( 苏ICP备19044186号-1 )

GMT+8, 2025-4-5 00:14 , Processed in 0.051004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