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由中央电视台和光明日报社共同主办的2012年“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大型公益活动在北京梅地亚中心正式启动。同时,光明日报主办的“寻找最美乡村教师”书画家专场笔会顺利开展。笔会上,著名书法家李斌权、李铎等数人现场挥毫洒墨,为“最美乡村教师”献礼。; ~5 i. K* A: Q: f+ `* F
' k2 i# ?" Q9 [6 B/ k/ H
光明日报“寻找最美乡村教师”专场笔会
& U; Y, \6 l( j# j0 G+ o3 N4 Z* n3 d) J" e2 A7 j; N
李斌权在笔会上书写“厚德载物” 传播音乐书法; ^# U1 Z& H* ?6 e+ f* M
作为一个书法家,李斌权根植传统,取法高古,领略古人书法精髓,他的草书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他又在传统书法的基础上创立音乐书法,将音乐与书法进行巧妙的结合,打通两者的界限,成功地将中华传统书法与现代最流行、最通俗、最大众化的音乐形式语言结合起来,让高度抽象的中国书法符号以观众以最为熟知、最易接受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4 m# l# r) z" p5 i5 a/ \& [+ F6 Y
他多次举办书法音乐会,远赴奥地利,在维也纳金色大厅和霍夫堡皇宫展示中国书法的艺术魅力,使中国书法艺术的受众面在海内外得到前所未有的扩展,将传统书法文化中的精髓发扬光大,大胆的将交响乐、弦乐、中国古乐与其创作相结合,奏响了中国书法音乐界的豪迈乐章。他在书法的创新道路上的历史性的突破,可以说为中国的传统书法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是中华民族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F1 C* l) Z9 v( K
k* `0 p6 U2 Z9 r. `8 n' s1 r0 o6 f
李斌权在维也纳霍夫堡皇宫表演音乐书法 热心社会公益2 U5 D7 @) z6 }
除了致力于音乐书法的创作和推广外,李斌权亦十分热心于公益事业。2011年1月,李斌权参加《云南地球之声》公益晚会,与著名歌手周晓欧一起表演音乐书法,用其作品《心经》大力支持环保事业,同年3月参加鞠萍主持的深圳“世界爱耳日交响音乐会”,并将在活动中所得的资金全部捐献给听障儿童。2012年1月,李斌权的《观沧海》瓷板书法作品被某企业以20万收藏,全部捐给“365儿童救助基金”孤残儿童。8 S. g* @1 S. ]+ p v
3 {$ ~9 i S/ E, l- q
% [& \5 Y- O- o
深圳“世界爱耳日交响音乐会”,李斌权与鞠萍在一起 李斌权将慈善事业看成一个长期的工作,并号召艺术家们一起参与公益活动。他说:“艺术家一定要有博大的胸怀。其实艺术家也是修道之人,追求艺术的过程也是修为的过程。如果只为了生计,那么艺术就没有了意义。公益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凭自己的能力让他人的生活更美好,这本身就和艺术有着共通之处。”4 Z# a/ q- P3 X9 W( m
关注农村教育
8 j) U5 ?, E2 o* z% x1 ` 农村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与关注,“寻找最美乡村教师”的活动启动以来,引来社会各界人士的参与。在“寻找最美乡村教师”书画专场笔会上,书画家们翰墨丹青献给默默无闻坚守在偏远农村的教师们,赞扬他们如阳光雨露般给渴望知识的孩子们播撒希望的种子。9 U" [, x/ t2 Q H3 ^. ~
. B6 L9 [/ R3 J, U3 e( b7 M4 x% a9 x* Q) \% Z
李斌权在笔会上书写杜甫《春夜喜雨》 李斌权用“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八个字礼赞乡村教师,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教书育人,数十年如一日,甘愿奉献自己的青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李斌权选杜甫《春夜喜雨》中的诗句,形象地暗喻了乐于奉献的乡村教师们似及时的春雨,给农村的孩子播洒雨露。
1 n/ t$ U0 `# `; K9 ~( B. h 农村教育既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又是一项关乎国家发展后劲的战略工程。李斌权关注贫困儿童,关注公益、慈善事业,支持农村教育,用实际行动将无言大爱展现得淋漓尽致,并影响着更多的人加入慈善队伍中,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宣扬和学习。+ {" E4 t9 q, X- k. d- S% j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甘肃新闻网站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7 _: c; o) J9 X; I3 c! p' `% w# b# X3 m1 B9 V0 n R& O" o
原文链接:http://www.gs.chinanews.com/news/2012/07-11/188721.shtml$ e* B* H% T( z/ b0 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