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社工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772|回复: 0

[华南] 【深圳】罗湖妇联的社工新尝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6-19 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越发复杂多样的现代社群之中,传统上,以行政手段处理人伦情感事务的方式已不能满足基层妇女干部对解决问题的期待。未来工作向何方探路?向社工学习、聘请专业社工成为妇女组织的求解之道。
  在社工制度完善的香港,妇女组织早在多年前就开始借助社工力量。与香港妇联交流紧密的罗湖妇联亦从2007年初开始寻求社工支持,通过香港国际社会服务社(以下简称“香港国际社”),以服务港人家庭为起始载体,将香港的社会工作理念与手法引入本土。
  2008年,社工试点正式在深圳全面展开。罗湖区妇联成为全区首批社工试点单位,迄今为止,在家庭暴力防护、单亲母亲以及跨境学童服务三个领域共配备了7名本土专业社工。仅在跨境学童服务中心,就有9名香港社工常年驻扎。
  对深圳人而言,社会工作由陌生走向熟悉,香港社工在带来理念与经验的同时,能为深圳社工、深圳社会组织带来什么?传统的基层妇女组织在向现代社会组织转型的过程中,能够借鉴什么经验?
  第一批本土社工日渐成熟
  在社工制度成熟的社会,社工需要持续接受督导的培训、指导和情感支持。在深圳社会工作的起步时期,一批香港资深社工担任督导,在他们的言传身教下,第一批深圳本土社工日渐成熟,许多人成为新的督导,帮助下一批初出茅庐者成长。
  今年6月14日,深圳法律援助处的司法社工郭斯莹当选为深圳市“十佳社工”。郭斯莹毕业于深圳大学首届社工班,曾是罗湖区妇联聘请的第一批社工。从一线社工成长为社工督导,郭斯莹经历过探路者的四顾茫然,也得到过香港社工督导的言传身教。
  成为一名社工是郭斯莹由来已久的心愿。郭斯莹在深圳出生长大,耳闻目睹过香港社工的工作,并亲手填下了社工专业的高考志愿。郭斯莹大学毕业时,社工还没有成为一个专门职业。直到2008年社工试点工作在深圳全面推行,郭斯莹成为罗湖区妇联社工小组的一员。
  彼时社工在深圳方兴未艾,实践经验和理念的欠缺令郭斯莹在工作中遇到许多挫折与困难,“没有前人可以提供借鉴,也不知道这个行业会怎么样”。更令她尴尬的是,“不是政府的人,却要做一般人印象中政府做的事”。
  在深圳市民政局与香港基督教服务处、香港社会服务发展研究中心的合作下,第一批资深督导被派驻深圳,为深圳社工提供日常行政事务、社工专业和情感方面的支持,既有以小组方式进行的培训,也有针对个人成长方案、远期目标进行的个人督导。第一位手把手指导郭斯莹的督导,来自香港救世军机构。
  “他们让我对社工的认识逐渐变得清晰,更清楚自己想要什么。”郭斯莹说,指导她的督导启发她用社工的方式看待问题、寻找专业空间,用科学调研来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在寻求政府部门理解和支援的过程中,香港社工督导与她一起探讨与政府沟通交流的方式,让社工这个职业的使命和功能进一步为人所了解。
  “现在就好比一杯水里刚投下两颗糖,你却尝不到水的甜。那是因为糖并没有均匀地溶解在水中,而是沉在杯底,你需要不断搅动杯中的水。只有不断经历和思考,才能体会这个职业真正的生命力。”香港资深督导的这番话令郭斯莹记忆犹今。“再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如今,郭斯莹已成为深圳本土的社工督导,用自己积蓄已久的能量去感染更多的人。
  帮助服务对象解决难题
  承担家务的男性如何在孩子面前调整心态、保持尊严?生活压力沉重的父母如何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丈夫在香港的“内地新娘”怎么样为赴港发展做准备?目睹家庭暴力的小朋友怎样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在罗湖区跨境学童服务中心的资料陈列柜上,摆放着香港社会福利署出版的画册和传单,像为陷入不同困境的人群量身定做一般。
  一本漂亮的漫画册《我能做什么?给目睹家庭暴力的孩子》吸引了记者的目光。名叫“俊诺”的孩子因家庭暴力而感到恐惧、愤怒和无助,名叫“青蛙仔”的小精灵用平实的话语教他如何应对。“有反抗能力并不代表要用暴力解决问题,若大家都用暴力,情况会变得更糟”,“要学懂聆听别人的意见,有时要坚持,有时要让步,有时要改变”,“遇到爸妈吵架而感到不开心,你可以找人倾诉”……该书结尾还提供了求助热线。
  翻阅罗湖区跨境儿童服务中心为跨境家庭开设的课程和活动,从中亦能感受到社工的用心。一系列语言、技能和亲子关系等方面的培训,旨在发展跨境学童潜能、提升跨境家长职业技能、增强跨境家庭的亲子关系、建立跨境家庭互助网络以及处理涉及跨境家庭的问题。
  张玉清是香港社会服务社的注册社工,也是跨境及国际个案工作服务总监,同事们称她为跨境学童服务中心的“灵魂人物”。在她看来,敏感、细腻和创造力是社工应该具有的品质,“好的社工应该看到连服务对象自己也没看到的东西,同时应该创造性地设计服务项目,我们的机构也鼓励新的想法,从服务对象更感兴趣的角度提供帮助”。
  “在宣传资料和专业指引方面,香港国际社和香港社会福利署帮了我们很多,以往我们的宣传资料文字很多,现在不但有深入浅出的画册,也有针对工作人员的细致条文,通过他们的指导,我们每年也会出版有关反映家庭暴力的服务手册和影像资料,希望可以创建本土特色的服务。”郭斯莹说。
  记者看到,由罗湖区家庭暴力防护中心出版的《儿童自我保护手册》摆脱了以往密密麻麻的文字排列,既有对香港图册的模仿,亦有浓厚的本土色彩,面临家暴侵害的主人公“张小豆”在细心的“郝老师”和家庭小天使“小喜羊”的帮助下,学会了处理冲突和疏导情绪。
  尊重每一个个体的权利
  在国内,通过行政程序来组织活动、邀请民众参与,似乎并无不妥,但在香港人看来,能否举行活动、什么时间举行活动,需要与服务对象商量。香港人“可以提前半年敲定一个活动的时间、地点、参与者”,而这对于深圳社工来说,却是“几乎不可能的任务”……深港两地社工合作的点滴差异,令罗湖区妇女干部触动不小。
  “香港人在尊重个人隐私和维护个人权利上,给我们上了深刻的一课。”罗湖区妇联主席罗安娜回忆,一名记者曾向香港国际社约访一个孩子,按照国内习惯的做法,只需要给孩子的家长打个电话,询问能否采访就可以了。香港国际社要求对方签订具体的采访协议,规范“哪些可以谈,哪些属于个人隐私”。罗安娜认为,香港人“哪怕是对待一个孩子,也能体现出对个体权利的尊重”。
  “香港社工的理念由西方而来,比较重视个人,国内则相对更重视集体。”张玉清认为,两种价值观各有利弊。比如,出于保护隐私、尊重个人选择等原因,家庭暴力个案在香港调解的时间比较长,除非情节十分严重,不然施暴者不会被罚。“在内地,警察可以给使用暴力的老公打电话:"你要再打老婆,就把你抓起来"。这样的解决方式可能更有效果。”
  由于服务跨境家庭和即将赴港的内地人,张玉清曾被一些香港人质疑“为何不帮香港本土人”。在她看来,“人生有高有低,每个个体的生命沉浮都应该关注”,帮助潜在的香港人,使他们免于在港生活的无助和彷徨,亦是对香港社会的贡献。“每个人都有无穷的潜能,谁知道跨境学童中的某一位会不会成为未来的香港特首、社会栋梁?”张玉清说。
  敬业、乐业的专业精神
  在近20年社工生涯中,张玉清去过世界各地,从事过国际领养、分隔家庭等方面的服务,也处理过广州、福建等地跨境家庭的许多个案。
  不同国家与地域的政治、文化与法律悬殊甚大。在日本,直接给从未联系过的人打电话,被视为不礼貌甚至是粗鲁的行为。日本社工在从事家庭暴力、贫困救助等服务前,要先给服务对象寄信,这个过程被高效的香港社工视为“漫长的等待”,但必须尊重。在瑞士、加拿大等西方国家,张玉清和她的同事想把久居外地的儿童接回国内亲人身边时,亦被当地社工质询“中国人能否给孩子过圣诞节”。
  “每到一个地方,先了解"边界"在哪里,在不丧失应有批判的同时,寻找自己服务领域的施展空间。”张玉清这样表述她眼中的“专业精神”。谈及香港社工,深圳的社工和社会组织成员亦频频提到“专业”一词。
  在罗湖区妇联注册助理社工师肖成燕看来,香港社工的专业精神一方面体现在对专业理论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方面;另一方面,相比内地社工,香港社工在进行培训时投入的情感更多。肖成燕认为,这种感染力更多源于香港社工不拘一格选人才,例如由曾经的吸毒成瘾者担任培训师,与服务对象“分享最黑暗的时光和光明的到来”。
  “调解家庭矛盾时,以往我们的基层妇女干部一上来就指出谁对谁错,但香港社工有一整套专业的调解方式。”肖成燕说。
  吴灏是罗湖区跨境儿童服务中心聘请的第一名内地社工,在他的印象中,香港社工做事更细致,每次活动前,都会列明详细的步骤。即使活动内容只是带着一群孩子做游戏,也会事先排练整个活动流程。香港社工对安全格外重视,“每次外出都要配备一名急救员”。
  “香港社工非常执着,会把一个很小的事情当做很重要的事情来做,他们的敬业、乐业和专业精神令人感动。”罗安娜说,与“社会组织”定位日渐明晰的群团组织工作人员相比,同样没有做惊天动地的大事,但香港社工工作时更加满腔热情,面对孩子时满面笑容,“我们不必去谈什么去机关化、去行政化,只要看看香港社工怎么做,就知道差距在哪里”。
  强大的服务体系作后盾
  “社工光做辅导没有用,还需要更强大的、联结更密切的服务体系。”郭斯莹提及香港国际社的一个典型案例。一名独居香港的老人想为居住在内地的太太申请在港定居,因不了解香港制度和办事流程而屡屡碰壁。国际社的社工依托庞大的支援网络,在一个星期内帮他办妥了手续。“这说明,社工的爱心需要更大的资源和平台。”
  深圳市妇联主席蔡立认为,妇联等组织有很好的群众基础,借力于庞大的行政团队与架构,得益于政府在人力与财务等方面的支持,政策的推行可以立即深入到最基层。下一步要致力于进一步发挥妇联的纽带和协调作用,为妇女和儿童提供更通达的服务。
  自2004年起,罗湖区成立了家庭暴力防护中心,联合公安、检察院、法院、司法局等单位,建立起联手对付家庭暴力的跨部门合作机制,由社工提供专业个案辅导。截至去年8月底,该中心社工共提供个案咨询服务595人次,其中长期跟进的深度辅导个案94个,咨询案件有效调处率为90%以上,通过社工介入的辅导个案80%以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
南方日报记者 刘昊
备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清流社工网 ( 苏ICP备19044186号-1 )

GMT+8, 2024-9-20 06:25 , Processed in 0.048651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