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社工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351|回复: 0

[华南] 心理援建 4年抚慰7万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12 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日是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4周年。在汶川的广东社工站站长周小燕特别忙碌,她每天都和社工同事们分组走家串户,了解群众心理情况。  去年,广东援建汶川工作组圆满完成了3年的援建任务,清远姑娘周小燕和她组建的社工团队选择了留下来,把心理重建的温暖传递给这里的更多家庭。
; |( U; L) _* Q  截至今年4月,这个名为“大同”的社工机构共开展个案服务154例,小组74例,大型社区活动132次,共有7万多人次接受了周小燕们的爱心社工服务。今年5月,周小燕代表汶川大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受了全国先进民办社工机构的奖项。
$ q$ D9 ]0 S) t3 t( D4 W9 A0 T: G  救灾更救心 服务7万人
9 f( ~" C0 d% k  “有时候我们在大自然面前,似乎是那么渺小,但是我们从来没有放弃,时常,我们一起相互感动;现在,我们一起并肩作战。”
6 o% G4 H' H* V* F, R- ~5 c  这是去年途经映秀遭遇泥石流的时候,周小燕写下的日记。在汶川的4年里,余震、泥石流等次生灾害一直贯穿于翻山越岭的社工服务中。
" K% M: Y( x* j5 k+ N7 k$ k% s& B  对大多数个案的心理重建,周小燕都会面谈5到10次,经过评估心理情况基本好转后,还会不时进行个案跟踪。
9 \: \6 N; ]7 s/ V9 |) L4 C! b  映秀镇一名初中生小花的案例令小燕印象深刻。4年前的“5·12”刚好是小花的生日,一名陪她过生日的朋友在地震中不幸遇难,小花陷入了深深的自责。
* D9 t" `7 ^  h  周小燕发现这个案例后,反复与小花耐心沟通,并给小花布置“作业”每天帮妈妈做一件家务,并参加有家长和老师参与的联谊游戏。一个月下来,小花逐渐走出阴霾,变得开朗起来。7 z( c" a3 @  ]8 H/ w
  “孩子的心理是最脆弱的,95%经历过地震的孩子都把地震遗址列入最不喜欢去的地方。”周小燕说,因此社工一直把儿童作为心理康复的重点。
1 I1 b; ~' S% u7 X  救心更救生 养起“跑山鸡”
  V+ P4 F/ R# e1 {3 g5 h0 P5 V& n  除了心理重建,震后多年,周小燕认为现在更重要的是解决群众的生计问题。“一来可以转移他们的注意力,二来可以使他们的生活有奔头”。
. q1 n8 S- O" A7 n: F  地处偏僻高山的映秀镇黄家院村是当地的典型贫困村。周小燕带着社工团队到村做工作,情况令人始料不及,“震后村民们养过蝎子,结果亏了不少钱,就灰心丧气地等帮扶资金过日子。看见我们不是来给钱的,就赶我们走”。8 T8 R( f) E& I5 ]. a* c! r* L9 z
  社工团队没有放弃,多次跋涉上山,挨家逐户上门了解村民的需求,渐渐获得群众理解。“我们争取到中国扶贫基金会的支持,带领20户农家组成互助小组,以扶贫基金补助一部分、农家互助一部分的形式,养起了"跑山鸡",并请畜牧专家上山培训村民。”  M* f( B- D8 C2 G- i
  去年4月养殖的1800多只“跑山鸡”,到今年春节全部卖光,20户人家得到了几万元的收入。
' R% X/ H6 J0 d3 J  南方日报记者 谢庆裕
8 J3 M8 `0 s; f  g  今年,周小燕正联系养殖企业与农户对接,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这叫"重生"跑山鸡,它给了我们生活的希望”,村民们由衷感叹。$ i8 x% f: {. g: ^& A( A' c
  4年来,周小燕带领社工们通过类似项目运作,令越来越多的村民精神面貌大为转变,树立了发家致富、改变贫困的决心和信心。
" V8 f! p4 v) g3 w( ~( D  爱心传帮带社工有了“家”
: B9 n8 Y! P- N4 R% F! R9 e1 C* e  c    汶川地震,就读广东工业大学社工专业的周小燕大四还没毕业。地震后不久,她背着家人和老师来到汶川调研,从此与汶川结缘。“起初老师希望我先留在那里,招揽更多本地人加入团队,没想到一干就是4年”。& Z! Y) P9 Q4 a# c2 m
  4年来,周小燕只是在参加省外社工组织会议时才回一下老家清远,连除夕和大年初一都在汶川陪老人们过年。! M" @: T; E" B* o" j1 n! Y$ K
  工夫不负有心人。2009年,(汶川)广东社工站在汶川县社会福利服务救助中心挂牌成立。同年12月,汶川县民政局批准注册汶川县第一个民办社工机构汶川县大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目前,服务中心已经发展了13名社工。另有“我爱我家”志愿者爱心艺术团,成为四川深入社区的志愿者品牌。' C" ^0 n) R4 i6 W" }) C
  “在这里的13名社工之中,只有我一个是广东人,另外还有两个来自云南,其余10个是四川人。我一个外地人都坚持了下来,他们就会更加坚定信心扎根汶川。”周小燕说,尽管现在北京、上海一些社工机构想挖她走,但她已心属汶川矢志不渝
! J8 `4 b8 |1 i. w+ 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清流社工网 ( 苏ICP备19044186号-1 )

GMT+8, 2025-5-21 17:54 , Processed in 0.074091 second(s), 10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