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社工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2231|回复: 0

[时评] “2011年度中国社工人物”公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8 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菜菜小蛋玄 于 2012-3-8 09:24 编辑 5 S1 ^; z% |. A

# I( d2 @( C3 J& {! p
       由中国社会工作协会主办的“2012年(第三届)中国社工年会”即将在北京举行。会议将盘点中国社会工作2011年度工作,揭晓“2011年度全国社会工作领域十大事件”和“2011年度中国社工人物”。
       根据“2011年度中国社工人物”的推选程序,现将经各地和相关机构、组织推选,协会组织专家、相关机构评选,协会会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的“2011年度中国社工人物”入选名单进行公示,如有不同意见,请反馈至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办公室。
       公示时间截至2012年3月11日。
       电话:010-65081856
       传真:010-65081974
       信箱:casw2006@yahoo.com.cn
       联系人:田健、雷雪芳  
, j' E' i8 B5 \/ A9 {. U0 [
     “2011年度中国社工人物”入选名单:
(按姓氏笔画排列)
       1.邓红兵,男,广州市、东莞市正阳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理事长            
       邓红兵坚持十六年如一日推动社会服务的发展,而今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社会管理创新与和谐社会建设中,他投身创办民办社工机构,践行了一个企业家向全职社工机构管理者的转身,参与社会建设的发展模式,堪称企业家中参与社会工作的典范;他先后荣获深圳市“五星级义工”、“广东省五星志愿者”、龙岗区“优秀外来建设者”和“十佳建设者之星”等十几项荣誉嘉奖;2011年,荣获广东省首届“百名公益达人”称号;他注重对基层社工的管理,带领团队社工创新“三位一体”社会服务发展模式,在社区建设、“社工+义工”双工联动、项目运行、慈善筹款等方面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开展各类专业助人活动累计服务25.6万人次,扩大了社工福泽社群的深度和广度,在业界影响颇深;他积极倡导在机构中建立社会工作实训基地,先后为30多所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提供毕业前置训练机会或社工就业岗位,不仅为高校社工学生的岗位适应和成长提供了平台,也为培育珠三角本土社工贡献了一份力量;他十分注重社工理论和实务探索,推动团队主持民政部自选课题《东莞社会工作发展在建设“幸福东莞”中的作用研究》、发表论文《社工机构的管理实践及服务创新》、《社工机构管理者的“9个C” 》等,创新了社会工作管理理论;他从多重角色以社工的职业性、专业性,努力推动民办社工机构跨区域发展的模式,为推动珠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起到典型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在社会工作本土化探索中作出了贡献。

7 h+ \6 q% m$ d0 E+ G3 k
       2.丘仲辉,男,爱德基金会副董事长兼秘书长
       长期从事扶贫与公益慈善工作,在扶贫开发与推广公益慈善事业工作中,注重将社会工作理论与我国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在社会工作实践中,积极引入并逐步形成参与式扶贫开发、参与式项目管理等方法,在中西部地区近20个国家级贫困县实施扶贫开发与综合发展项目,为改善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积极努力。2011年,丘仲辉同志致力于社会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的探索。一方面,带领全会致力于社会服务工作。创办了爱德慈佑院、爱德面包坊、爱德儿童发展中心、爱德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服务实体;另一方面,全力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在南京、南通、昆山等地创办爱德社会组织培育中心。通过社会组织培育、社区建设、社工发展“三社联动”的方法,为二十多家草根社会组织提供了组织孵化、能力培养、服务开发等系列服务,为近百家民间公益机构提供咨询服务,形成社会力量兴办,政府支持,专业团队管理的社会组织培育模式,得到中央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充分肯定,并获得首届中国社会创新奖。资助开展“社会工作服务新疆社会管理创新”项目,参与新疆社会管理创新,服务新疆民族团结和经济社会发展,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同时,还充分利用政协这个大舞台,为政府如何进一步加强社会建设工作建言献策,受到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 _+ D4 o' C7 ]) G% n5 Q9 C1 U
       3.史柏年,男,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学院教授、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秘书长
       史柏年是资深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工作者,自1993年起至今20年间,一直从事社会工作专业课程教学,除担任本校教学任务外,还兼任多所大学客座教授,教学效果优良,深受学生喜爱。作为社会工作专业负责人,组织推动社会工作专业学科建设,使所在大学专业水平列全国前列。他担任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秘书长以来,长期参与组织全国社会工作师资培训;组织制定社会工作专业评估指标体系,并推动开展全国高校社会工作专业评估工作;参与组织社会工作专业系列教材编撰;组织开展与国际及境外同行的合作交流。作为民政部聘任专家,参与一系列社会工作制度建设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参与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考试的相关工作;参与全国相关系统社会工作者培训工作。他十分注重社工理论与实务研究,主编的专著和教材包括《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社会工作实习》、《社会保障概论》、《社区治理》、《城市边缘人——进城农民工家庭及其子女问题研究》、《社会工作实务(中级)》,《希望社工常规服务十法》、《希望社工经典案例评析》等,撰写专业论文60余篇。领导、策划、组织的社会服务活动包括:“北京市农民工子弟学校教育援助项目”;“北京市和睦家园项目”(3所高校几十名师生参加);“北京市5所农民工子弟学校健康教育项目”(1所高校50余名师生参加);“北京市进城农民工子弟成长向导项目”(6所高校500多名师生参加);“四川抗震希望学校社会工作服务项目”(20多所高校几百名师生参加);“四川儿童友好家园项目社会心理支持项目”(20多所高校几百名师生参加);“唇腭裂儿童重生行动社会心理支持项目”(10所高校几十名师生参加)。
        4.刘建伟,男,宝鸡市青少年社会工作者协会会长,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大学毕业工作后,曾担任过宝鸡市最年轻的大学生社区主任。2007年,曾承担了共青团宝鸡市委12355青少年服务台的工作。在受理电话,接待来访中,开创了“热线打进来、社工走出去”的宝鸡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特色工作局面。中央文明委领导视察服务台时,赞扬12355是“一张传播文明的名片”。2009年,做宝鸡市青少年社会工作者协会专职会长以来,承担了共青团中央、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中央综治办、国家民政部、原国家人事部联合开展的“全国首批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者试点工作”。作为西部唯一的试点城市,刘建伟带领15名专职青少年社工边工作、边总结,2011年在社区、学校建立16个“青春驿站”社工服务站,在城区122个社区建立了“青少年之家”和“心理咨询室”。先后对8756名青少年进行了摸排,帮扶社会闲散青少年4000多人次。管护的165名被判处缓刑的重点青少年没有一人重新犯罪,建站社区实现了青少年零犯罪的良好态势。2011年11月,陕西省政法委领导视察青社协“青春驿站”,高度评价“青春驿站”为青少年办了件大实事,是新时期创新社会管理的重大举措,确定在全省推广宝鸡市“青春驿站”社会工作模式。他本人曾获“全国百名优秀志愿者”称号。2011年被授予陕西省“五五”普法教育先进个人,获“宝鸡市道德模范提名奖”,当选为宝鸡市金台区人民代表。
        5.励  娜,女,香港“无国界社工”行政总裁,香港注册社工
       励娜女士是资深社会工作者,在香港非政府社会福利机构和界内有较强影响力。一直以来,她特别关注内地社工发展,2004年创立香港社会福利服务从业员协会及无国界社工。以开拓香港与内地社会福利人才资源的交流及培训为己任,积极推动内地社工人才发展和建立本土化社会服务模式。作为香港年青一代社工代表,她积极推动社工专业响应及介入紧急灾后支援。2004年筹划南亚海啸灾后救援工作、2008年汶川地震立即进入灾区,先后组织内地及香港社工参与江西地震、南方特大雪灾、青海玉树地震、甘肃泥石流、上海特大火灾及云南盈江地震。带领了一大批内地社工投入灾后救援领域,并且为社工提供相关知识和技巧的培训,为国家培养了灾后救援领域的专业社工人才。相信“薪火相传”是国家发展社工专业重要的一步。2007年在武汉设立临终关怀服务慈善机构——湖北慈善英皇关爱老人护养中心慈宁服务处,为临终孤寡老人提供临终关怀服务。与此同时,先后在四川擂鼓镇、都江堰友爱学校、八一康复中心、重庆接龙学校、湖北咸宁、黑龙江哈尔滨均开设社工项目,将香港的人才、资金和先进的社工理念引入内地,为推动内地社工实务发展和社会服务本土化取得了重大进展。这些项目得到了当地居民、政府、学院和中外传媒的高度评价和支持,为内地和谐社会的发展做出示范作用。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为了让因灾致残的学生们能有一个更好的学习及成长的空间,中国第一所残健融合的九年制学校“都江堰友爱学校”落成。2009年9月1日开学典礼,迎来了110多名因地震致残的学生,由励娜领导及负责的“无国界友爱慈善之家”亦在友爱学校正式落户,该服务引入香港“驻校社工服务模式”,旨在协助残疾学生走出地震阴霾,让他们尽快适应新的生活及学习环境,并协助他们解决成长问题,务求让这些残疾学生克服因残疾而引起的各种问题,并帮助他们发觉各种潜能,应付将来生活所需,继而贡献社会。
       6.吴世民,男,北京市民政局党委书记、局长
       积极推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社工岗位设置以及社工服务机构的培育,推动北京社会工作实务体系建设。2011年,在首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以贯彻落实中组部、民政部等18部委《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为契机,积极推动打造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首善之区”。一是推动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纳入首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首都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纳入有关单位和领导班子绩效考核;二是推动组织机构建设,推动成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领导小组,并在全市29个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单位健全了组织机构,制定了试点方案和工作计划;三是推动政策法规体系建设,组织完成20多个专题调研。推进《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北京市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试行)》等政策文件的出台,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四是积极推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积极协调资金,组织实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建设工程,先后与16所院校联合建立教育培训实习基地。推动开展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资格考试考前培训班、辅导班和继续教育培训;五是推进民政系统社工岗位的开发,研究制定了岗位设置标准。
        7.李光明,男,深圳市社会工作者协会秘书长,社会工作师
       李光明同志长期从事社会公益慈善事业,是社会知名慈善公益专家。2005年起担任深圳市社会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副会长,2010年5月起担任深圳市社会工作者协会秘书长。作为深圳市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推手,李光明同志放弃企业给予的优厚待遇,无怨无悔的一直致力于推动深圳市社会工作继续教育及社会工作服务质量标准体系的建设,致力于社工理念普及、民办社会工作机构的发展设立、社会工作本土人才督导体系的打造和各项保障制度的完善。同时,他身体力行带领广大社工投入到社会建设事业中。他曾带领社工奔赴茂名泥石流灾区开展救灾服务;2010年,“富士康事件”他按照市领导及市民政局的要求,率全市375名社工进驻富士康,组织参与富士康应急事件处置,成效显著,社会各界给予高度评价;2010年12月,他出席全市社会建设大会并做主题发言,提出将社会工作纳入社会整体规划建设中的具体意见,得到市委、市级政府的肯定和重视。2011年,多次带队奔赴新疆喀什地区,开创社会工作援疆新局面,获得全国民族社会工作优秀组织奖。组织实施在深圳建立民办社工专业实务为主的100家社区服务中心,推进了深圳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进程。2011年3月,他作为全市社会工作者和社会组织唯一代表,获得参加大运会执行局的社会组织迎大运启动仪式并接受授旗的殊荣,并协调组织全市社工和志愿者全满完成“大运会”服务,受到市里肯定;2011年10月,他在深圳成功组织承办了“全国首届企业社会工作发展研讨会”,为推动企业社会工作做出重要贡献。
       8.李君如,男,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委员
       长期以来,李君如在推动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理论建设,推动社会工作与党的群众工作、党建工作相结合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推动“社会工作与和谐社会论坛”,发表《党的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推动“民族地区社会工作与社会建设论坛”,并作主报告,发表《新时期社会工作与民族社工》,推动社会工作服务党的民族宗教工作等。2011年,积极推进社会工作实务体系建设和政策环境优化。积极推动社会工作向新疆、云南等边疆民族地区发展,指导新疆社工服务示范站建设。协调、推动党和国家领导人,民政部、国家民委等政府部门,出台政策、培养人才、激励先进,多方面推动该领域社会工作发展,承担民政部和协会重点课题“十二五期间全国民办社工社工机构发展战略”,推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组织社工案例调研,组织编印相关培训教材;多次参与社工机构能力建设培训。推动商务楼宇领域社会服务需求和社会服务管理状况专题调研,探索商务楼宇企业的党建新模式和社工服务新模式,调研工作取得圆满成功。推动全国政协社会法制委员会与中国社工协会合作,通过做调研、做课题、提出意见建议等方式,推动全国民办社工服务机构政府注册、财政购买、税收优惠等政策的出台,优化政策环境。牵头组织《社会组织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课题,课题成果在《学习时报》上发表。

2 _$ [9 s7 `: B: Q
        9.陈建萍,女,厦门市思明区莲前街道前埔北社区负责人,社会工作师
     “勤快、友善、执着、专业”,这是居民对她一致的评价。运用专业社工方法为广大居民解决就业、维权、心理咨询等各类服务已经成为她生活中的一部分。帮扶支持残疾人创业,帮助社区下岗失业妇女解决就业问题,并在今年9月份荣获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的“国家级充分就业示范社区”。除此之外,陈建萍还设立“妇女儿童贴心坊”,设立“心灵港湾”,鼓励三位心理咨询师加入社工志愿者队伍,还设立“蓓蕾俱乐部”,构筑“三位一体”教育模式,做好未成年人德育工作。社区未成年人德育工作成效显著,获评厦门市唯一的“全国第一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工作先进单位”。陈建萍先后评为福建省巾帼建功标兵、厦门市第二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先进个人、厦门市优秀共青团员(十佳)、厦门市级居家养老服务先进工作者、思明区优秀共产党员,并于2011年11月被评为 “福建省首届感动社区十佳巾帼志愿者”。
       10.徐永祥,男,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徐永祥是著名的社会工作理论家、教育家,先后主持多项社会工作研究课题,探索社会工作中国化模式;翻译引进国外社会工作最新成果,编著《社会工作名著译丛》;积极推动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和专业化,主编《社会工作管理丛书》。他担任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副会长,在多个场合传播社工理念,传授社工知识。做为社会工作的积极推动者,亲身参与了上海、深圳等地的社会工作制度建构,并受邀担任上海市自强服务总社董事长、深圳市现代公益组织研究与评估中心理事长。他始终忙碌,为了社会工作的持续发展;他不断奔波,只为社会工作的明天更美好。2011年,他在深圳、珠海、广州、上海等各地奔波,研究社会工作发展模式,呼吁政府提供支持,提升社工实务能力。他在深圳开展了社会工作机构的专业评估,督导社工机构的专业运行。他在东莞市建立了现代社会组织评估中心,倡导并推动了东莞的社工制度发展。他被上海社工协会选为会长,以他的实际行动实践社工协会行业管理的功能复归和“去行政化”的发展之路。
       11.秦成勇,男,山东省立医院副院长
       秦成勇较早就注意把社工工作理念引入医院。作为分管医务社会工作办公室的业务副院长,具有先进的思想和管理理念,较早把社会工作理念引入医疗卫生机构。于2008年4月在山东省医疗卫生系统率先成立医务社会工作办公室,成为全国最早成立医务社会工作办公室的医院之一。充分利用社工工作方法,解决医患之间的矛盾,和谐医患关系,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2011年全年患者零投诉,未发生较大的医患纠纷事件,共收到患者表扬信280封,锦旗100余面,这得益于通过社工工作的专业手法,柔和了医患关系,缓和了医患矛盾,得到病人及社会的高度评价。利用社工工作方法补充患者医疗资金不足。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公益事业的发展,积极探索社会工作在医院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充分发挥社工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积极挖掘社会资源,把社会工作与惠民医疗结合起来,帮助患者解决医疗费用不足的问题,成为政府医疗保障的有益补充。他亲自带领医务社工,联系社会各界,争取贫困患者救助基金,开展惠民医疗救助项目9项,筹集惠民资金1000万,惠及病人678人。通过志愿服务,在医院推动医务社会工作。在他的指导下,志愿者队伍迅速扩大,目前该院已有注册志愿者2600人,成为全省拥有专业医务人员最多的志愿者队伍。他也利用业余时间志愿服务100余小时。
       12.莫涓,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政厅党组书记
       着力围绕党和国家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的总体要求,把握社会工作发展规律和趋势,注重新疆特色社工理论和实务体系建设的宏观设计和具体指导,在全区范围内积极推进试点工作,推动新疆社会工作的创新发展。健全领导机制,完善组织机构。协调自治区编办成立了民政厅社会工作处和新疆社会工作人才资源开发中心,机构建设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加强制度建设,推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政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指导意见》出台,制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登记办法》。
2011年,积极推动新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和社工实务体系建设。指导编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工作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工作者继续教育暂行办法》,明确新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同时向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和人才办提出了多项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评价、培养、使用、激励等政策性建议。与民政部培训中心、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建立对口支援关系,与中国社工协会合作,组织社工人才培训。组织开展全疆范围内的社工实务体系建设规划调研和全疆范围的社会工作发展状况摸底调查,稳步推进试点和社工服务示范站建设工作。指导推进自治区20个试点地区和单位的指导和评估工作。指导成立新疆第一个社会工作站(蓓蕾社工站)。组织新疆民政厅社会工作处开展了全区12个社工示范站的选点考察工作,并建立首批7个社工服务示范站,取得了少数民族地区开展社会工作的丰硕成果。
+ v: n5 b2 X' [: w0 S* [
       13.袁光亮,男,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社工系主任,社区发展研究所所长、副教授,社会工作师
       作为教育者,他以社会工作专业教师身份获得多项省部级荣誉,担任北京市高等学校精品课程负责人,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主编,扩大了社会工作专业在教育界的影响。作为研究者,他主持民政部课题《社区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研究》、北京市教委研究项目《北京社区工作模式与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等,丰富了本土社会工作理论。作为实践者,他支持应届毕业生创立北京市首家社会工作事务所,并亲自担任专业督导;还组织师生为首都社会建设提供广泛的专业服务,特别是“传统节日文化进社区”服务和武警天安门警卫支队心理服务,得到广泛好评。作为倡导者,他提出以“双基地、双进入、双培养、双督导、双考核”为特征的“北青社工”模式,不但为首都社会建设提供了新途径,也为本土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提供了新思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亚太经合组织教育合作研究院、等国内外教育机构和行业机构先后前来学习考察,提升了本土社会工作的美誉度。2011年,袁光亮组织“北京社区工作与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研讨会,深入探讨社区社工发展路径,得到北京市社工委的肯定,并被指定由该院承担全市社区社工的任务。2011年,三次组织社工师赶赴天安门仪仗队举行军队战士心理减压活动,提供心理服务1500余人次,开辟社工新领域。当年底,获得北京市社工专业带头人称号。
       14.廖鸿冰,男,湖南女子学院教授、理县湘川情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总干事,社会工作师
       主持湘川情社会工作服务与心理援助项目,探索了灾害社会工作和民族社会工作的运作模式,播下了在民族地区开展社会工作的种子,培育了一批本土社会工作力量,推动了四川理县灾后重建与和谐社会建设,提升了对口援建工作的层次和水平,被80多家新闻媒体作了专题报道。2011年,积极搭建政府与社工组织之间的互动桥梁,为政府推动社会工作的开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协助理县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工作文件的制定并承担了理县社会工作试点部分项目的实施,促进理县建立了完善的社会工作制度体系和良好的社会工作运行机制。制定并承担了理县社会工作试点部分项目的实施,作为湖南省社会工作专家团成员之一,协力推动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作为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创办了首个社工专业机构。主持了民政部、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南都基金会、国际儿童基金会社会工作项目4个,受到中央和地方各级领导的表彰和奖励。在中国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做出了表率,为促进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做出了积极探索与贡献。他大力宣传社会工作理念,深入调研,推广社工实务,带领社工教师在湖南创办了首个社工专业机构,为学生专业实习搭建平台,为学生就业创业作了示范。
+ ~8 I: b* Z" O+ U$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清流社工网 ( 苏ICP备19044186号-1 )

GMT+8, 2025-1-12 13:45 , Processed in 0.044049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