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社工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166|回复: 0

[华北] 社工事务所“联网”强帮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27 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菜菜小蛋玄 于 2012-3-29 15:35 编辑 # L" t0 T# I) L- V3 p
% T/ t6 a; d+ L1 @0 X4 V) I
  系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新举措
4 V  L2 p; i' k; u5 K7 b: c7 |  本报讯 (记者魏铭言 实习生葛南南)刚刚过去的周末,一场“草根”组织帮助“草根”组织的能力建设坊,在北京市社会建设专项资金的支持下,在东城区市民服务中心“开市”。  |0 p1 a1 g# X7 ~. r
  北京首家支持性民间社会工作专业机构——北京协作者社会工作发展中心,在数百个竞争项目中脱颖而出,受北京市社会建设工作办公室委托,招募全市15家民办社会工作事务所的业务骨干,免费组织专家授课、服务定位、项目设计、财务管理等实务能力训练。1 n1 |0 A+ Q$ L7 G
  这些社工事务所的服务方向各有不同,涉及残障人士、婚姻家庭、老年人、流动人口、青少年等多个领域。在能力建设坊,他们要相互结伴,通过互动游戏和“头脑风暴”克服各种困难的个案问题,从而学习用本土化的社会工作方法服务于特殊的、有需要的人群。
0 J9 Y! E! l+ X3 _) N' z  东城区社会工委社会组织科科长黄丹妮称,这是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一个创新,资助同类社会组织“以强带弱”,结成互助网络,最终实现整体社会服务资源的壮大。
3 f* T4 @- B( w+ B& @* N  }8 o7 q  北京市社会办主任宋贵伦认为,社工事务所是培养储备专业社工人才的基地。他坦言,北京这项工作起步较晚。现在,社工事务所的规模还比较小,不少挂靠在区县社会办下,处于“扶上马,送一程”的阶段。" \+ E0 Q- ?1 |3 d% N; q4 h1 }2 z5 q
  但今后5年,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的资金将适当向社工事务所倾斜。同时,力争将社会工作者纳入专业职称体系,制度化保障其福利待遇。通过这些措施,社工事务所将逐渐发展壮大,逐渐朝准市场化方向发展,兼备公益性质。9 @: i1 y, P" V6 [0 h; s# V) k4 h
  此外,市社会办还计划通过政府为不同需求主体购买服务的方式,让专业社工从社工事务所走出来,进驻学校、医院、机关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对不同群体或个体开展陪伴式服务。6 x  l% S6 ?) h+ J3 ]9 ^1 R/ b
  ■ 背景
5 C( B% K* B7 }) B& K" @  “人员待遇不如社区工作者”
1 ?/ W0 w+ x2 m4 K  在北京,社工事务所还是一个新生事物。据统计,2009年至今,全市共有31家社工事务所,绝大多数是由区县社工委、社会办扶持建立的民办非企业单位。; |4 D* W0 U7 v: X3 ?/ y: R9 w7 @
  虽然社工事务所已覆盖16区县,但北京协作者发展中心主任李涛坦言,规模太小,工作人员年轻、没有实务经验是北京专业社会工作面临的最大瓶颈。多数社工事务所只有几个刚毕业的大学生艰难支撑,资金全靠当地政府扶持性的购买服务,人员待遇甚至不如社区工作者,流动频繁。
, b" K) G# P* ~, b: Q  g; E# V- c9 l2 }  “因此,我们办工作坊,就是想用自己的经验,启发他们在政府购买服务指向性和服务对象的实际需求之间,找到自己的生存发展空间。”李涛说。本报记者 魏铭言 实习生 葛南南* l+ G; b5 z, K( ~8 D2 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清流社工网 ( 苏ICP备19044186号-1 )

GMT+8, 2025-5-22 20:17 , Processed in 0.054347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