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社会性别角度探讨目前女硕士研究生教育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性别意识淡薄,主体性不强,成就动机不高等。消除性别刻板观念,增强女生的社会性别意识和主体意识,提升女硕士生自身的素质,为社会输送一批有社会性别意识的高级知识分子,是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是时代赋予女性的机遇。9 [ s/ R% v2 q; ~$ w# ~" Y/ @
6 w( L: W0 _- V! n2 F一、社会性别视角下女硕士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b. o- f$ R, g2 H9 a
6 _ m j9 f9 ~8 y+ B9 d
社会性别(gender)是当代女权主义理论的核心概念,也是女权主义学术的中心内容,[1](P42)社会性别,指的是“两性在社会文化的建构下形成的性别特征和差异,即社会文化形成的对男女差异的理解,以及在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属于男性或女性的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2](P38)社会性别一词是从英语的gender 翻译[①]而来,指完全与sex(通常指自然性别或生理性别)相对应的概念。生理性别是指婴儿出生后从解剖学角度来证实的男性和女性,社会性别是社会文化形成的对男女两性即两性关系的期望、要求和评价,以及行为方式的综合体现。[3](P417)事实上,两性间的确存有一定的差异,但这种差异是微小的。[②]它们也不完全与生俱来,而是来源于两性个体在成长过程中迥异的生活经验、训练以及社会的性别结构,总之,是在社会文化建构中形成的。[4](P37)正如波伏瓦《第二性》的观点:“一个人并非生下来就是女人,而是变成女人的”[5](P85)美国的女权主义者最先使用这一概念,社会性别概念的出现,是反抗性别“生物决定论”的结果,它随着妇女运动的深入和女权主义研究的发展而成为一个核心的概念。随后,女权主义者以社会性别理论对男性中心的各学科领域提出了挑战,社会性别理论逐渐成为各个学科领域研究的新视角、新方法。/ _7 [8 R7 F. n2 U9 X5 y2 z
! a% N. u- q a* V8 U社会性别视角已经进入了学术领域,尤其是的教育领地,“以社会性别为视角研究教育在西方国家已经相当普遍,几乎涉及到所有的教育学科,如教育哲学、教育史、教育社会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法律与政策分析,在教育实践领域也涉及到各级各类教育”[6](P289)将社会性别视角纳入女硕士研究生的教育之中,按照一位学者所说的“赋教育以社会性别”的观点[③],将“教育”焦距在女硕士研究生教育上面,其意指以社会性别视角审视和批判女硕士研究生教育。
% Z# F: v( ?( p( J7 K' h+ Y' ]8 D! B3 F5 K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越来越多的女性跨入了高校的大门,女性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然而事实上,高等教育中的女性的发展并不如她们想象的美好,女性仍在困境中缓慢的前进。当代女硕士生群体面临着诸多问题:性别意识淡薄、主体意识淡薄、传统性别刻板观念浓厚,并由此引发成就动机不强、成败归因不当等,而结果是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女性仍旧没有走出传统女人们的窠臼,她们在就业时遭遇诸多不平,这挫伤了她们的自信心,抑制了她们的成就动机,致使她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偏斜。最后,她们固步自封,主体意识较弱,形成了有较强的依赖性的一批女性知识分子。升入博士阶段学习的女性相对来讲比例较低,拿硕士文凭的女性较多,而真正致力于研究事业的人则较少。许多女生为提高嫁人的身价而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这在全世界的女性中流行,硕士文凭就是她们做贤良妻子、优秀母亲的筹码,是她们心中美满婚姻的敲门砖。为了嫁得好,为了找到一生的坚实靠山,多数的高知女性在感情的漩涡里冲击,什么理想,什么追求全然与自己无关。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0 H+ H6 X# u6 _% y, S6 b8 y! {8 J- x' N; r0 b
二、原因透析:教育与文化心理的路向
5 s; |% C( W( o9 N1 x; U
. K" ]# \) O8 n. \* k. H5 q9 X造成这一局面的表面原因是高等教育中性别意识的缺失。无性别教育。虽然兼顾了男女两性的平等,却没有考虑到女性的特点:男女生学同样的课程,同样的知识,没有根据女性的特点和优势来开设适合女性发展的专业和课程。“无性别教育”忽视了性别问题上的男女群体差异和男女个体差异,其结果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女大学生的某些缺失,影响她们潜能的发挥。[7](P231)师资的匮乏、女教师参与高校程度不高以及教师的素质与时代不相时宜。学术工作中的弱势影响了女性教师的职称评定以及晋升和发展,从而影响了女性在整个高校中的有效的参与程度。这也是造成女性在高级职称中比例较少的原因之一。高校中越高的层次,女性的比例呈下降趋势。女性参与高校决策层的人数偏少,比例偏低,全国几千所大学中女大学正副校长仅有20几位。[8](P252)部分教师根本就没有性别意识,在教学和管理中缺少性别敏感。在校园文化[④]的建构中女性处于劣势,没有形成性别平等的文化氛围。在硕士研究生的教育中,有关社会性别以及两性平等理论的研究比较缺乏,这方面的研究课题较少,图书馆中的资料也不多见。7 T, j8 O1 a Y! u# H n4 u. w+ Q
4 G! B0 X) {# o/ g% }! \( U9 f
造成这一局面的深层次原因是性别刻板印象。传统社会文化产生的性别刻板观念如同紧箍咒一般套在她们的头上,家庭、学校、社会、传媒等等无不时刻念着压制女性们的咒语。所谓性别刻板印象(gender stereotype),又称“性别陈规”、“性别角色定型”,有时候称为“性别偏见”。[⑤]它是针对不同的性别群体的简单概括表征。常常表现为人们对男性或女性角色特征固定的、僵化的看法。[9](P67)
. g1 |! H3 q3 I) k3 S* P
, q1 M, R) }( J1 i6 s4 v, c性别刻板观念[⑥]的弊端在于:它不能准确的反映客观存在的性别差异,甚至带有固定化了的性别偏见,并且使社会存在的性别不平等现象在观念上合理化。[10](P84)比如,当一个男性个体或女性个体由于其某些共同点而被他人看成为一个群体或类别时,这就出现了性别刻板观念了。[11](P117)具体的说,在性别刻板印象中,女性大多被看成是情绪化的,感情用事,且爱斤斤计较、依赖性较强但是心细并善解人意的,而男性则被看成是理智的、独立的、主动的且果断等。由于性别刻板观念,人们往往认为男性比女性在数理工方面的学习能力更强。结果是高校学科专业选择出现性别隔离。进而,高校专业选择的性别隔离导致了女性未来职业的性别隔离,这不难解释各国女性在科学界比例远远少于男性的原因,更是她们的社会地位无法得到真正提高的原因。性别刻板印象是性别偏见产生的直接原因。女硕士生在高校中面临的诸多问题,无论是学校教师结构的不合理、女性教师行政权力边缘化,还是教师对于男女性不同的期望;无论是缺少社会性别意识课程设置,还是带有性别歧视的教材内容,或者是两性不平等的校园文化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与传统的社会文化不可分割,是随着性别刻板观念的产生而存在的。总之,性别刻板观念是影响女硕士生发展的深层次因素,增强女硕士生的社会性别意识,消除性别刻板观念是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使命。) D* }' \* F6 O" W+ S* N& b9 O' B
6 o! p* L5 Z0 E6 o% ^# l& {/ V$ n
三、问题的对策:社会性别的大教育. ~. I, Q2 n* I$ w# q* G/ q" D
$ r" d2 r, o8 K0 q0 B
(一)将社会性别意识教育引入高校中
1 G- k: \4 U" _
6 _# s" b& X7 _$ r1,加强专门女子高等院校建设,提高女子高等院校的层次,加大女性研究生培养力度。中华女子学院、以及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在女性人才的培养方面起着先锋作用,她们不仅为女性提供了更多进入高校学习的机会,[⑦]并且女子高等院校培养了一批受社会欢迎的人才。我们尤其肯定她们在培养女性的“自信”“自立”“自强”“自尊”“四自”精神的努力,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其中也存在不少的问题。最引人注目的是专业的设置方面。[⑧]秘书、幼儿教育、家政、导游、烹饪、服装、表演等等文科偏多,理工科和高科技领域的科类偏少,由此可见,他们想要培养的是社会期待的女性角色,开设的大多是在传统视角中适合女性特点、适应女性发展的专业,这似乎没有摆脱社会性别角色定势。但她们在女子教育中取得的最大成就是培养了一批有较强社会性别意识和主体意识的女大学生。[⑨]这些是目前普通高校中女性的教育工作中需要借鉴的。女性接受高等教育是女性获得社会地位的前提、是女性提高社会参与度的重要途径,在开设专门的女性学硕士生教育中我们应该深思慎行,也应大胆探索,为女性的教育发展开辟一条光明大道。在发展女子高等院校的同时,普通高校中的女性高等教育也应根据女性与男性不同的特点,并“因性施教”,让我们的教育在某种程度上适应女性的发展,能使女性的潜能得到发挥。女硕士生教育培养有一定科研能力的知识女性,为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各个企业等输送人才,同时也会更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储备力量。因此,硕士生教育阶段非常的重要。7 Z% N6 R3 E* p6 y* M8 @' I
" D# `, @, `2 D) F& |/ ?2,开设性别意识课程,强化女生主体意识。对于女性硕士生的教育无论是在专业设置,还是课程设置上都应考虑对女性的适应。在此基础上还应该加大引导,促使女性的潜在能力的发挥。不仅如此,还应该开设一定的性别意识课程。以美国为例,目前在高校内外有250多个研究所,700多所高等院校有妇女学系和中心,每年向学生开设3万门同社会性别相关的课程,全美有12%以上的高校学生获得妇女学课程的学分,有6所高校授予妇女学博士学位,培养跨学科的妇女与社会性别学的专家。1995年,在各个学科中以写妇女和社会性别专题论文获取博士学位的人数达10278人(Boxer,2001)韩国也已经有了18年的妇女学课程设置的历史。[12](P93)在欧洲,截至1995年的统计表明,有150所大学开设600门妇女学课程,9个国家授予妇女学学士学位,10个国家有硕士学位,其中9个并授予博士学位(闵冬潮,2000)。[13](P23)而当时我国仅有40所大学设有妇女学课程。[14](P65)因此,我国高校中也应该着力开设社会性别意识方面的课程,且应从本专科教育开始;社会性别方面的课程不仅女大学生要学,男大学生也不能例外,因为只有男人们也具有了这方面的意识,男女性别平等才有了真正的可能。在《女大学生数据专项分析——我国女性高等教育现状调查(问卷)报告》中统计:“省市样本中有72.1%的样本学生认为应该在高等院校中开设有关社会性别意识方面的课程。”[15](P305)女大学生中有74.8%的人认为有此必要,而男大学生同意的比率为67.2%,女校则有84.4%的样本认为有开设社会吸纳意识课程的必要。 因此,在高校中开设社会性别意识教育课程势在必行。此课程的开设应该涉及整个高校的教育,不仅研究生应该开设,大学生也应该开设。开课的形式可多种多样,可以是选修课,也可以是必修课,定期开办一定的讲座也是可行的,有条件的学校,三种方式可以结合进行。当社会性别意识课程普遍开设的时候,女硕士生的社会性别敏感自然也增强了。
& O5 D c* \' d4 k: M6 o) m, o( g1 R+ @2 A+ k* N, l
3,优化师资结构,提高教师素质。一方面,提高高校女教师的比例,尤其加大高层次的女教师的培养。高校中应该注重女教师的任用和提拔,尤其是让一部分优秀的女教师参与决策,这不仅保障了女性享有平等权利,而且对高校师生、人民群众,都有很好的示范作用。人们从她们的身上看到了受高等教育的希望,并且也提高了她们获取教育为社会担起责任的自信心。增加高校决策群女性的数量,尤其是增加高等院校女性校长的比例,因为“重视女性对教育决策的参与,增加我国高等院校女校长比例,是促进社会性别意识纳入高等教育决策,进而促进高等教育领域性别平等的有效措施。”[16] (P285)不仅如此,女性领导和女教师自身的学识和人格魅力,在女生们的性别角色社会化的过程中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另一方面,把社会性别意识纳入教师培训课程,对于各级校领导、教师、管理人员也应该进行一定的性别意识培训,以使他们增强性别敏感。[17](P72)有资料表明:“有73.6%的大学生认为应对高校教师进行社会性别意识的培训”,[18](P17) 省市样本中有70.1%的样本学生认为有此必要,女女校中则有80.5%的样本学生认为应为高校教师开设社会性别方面的课程。[19](P306)由此可见,学生们不仅渴望学习这方面的知识,而且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高校的教师本身并不具备这方面的知识素养,缺少性别敏感。具备性别敏感教师对在校的女大学生、女研究生进行一定的性别意识教育,这样将使她们发展的更好:有更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较强的独立性,更少的依赖性。受过这些教育的知识女性群体以她们的意识和文化汇集一处,渐渐形成主流,这样传统的性别意识文化也将渐渐的从市场上遁形。其实,目前在校的硕士生们中的一部分也是新一代的教师,因此加大硕士生的社会性别意识教育,培养出具有较强性别意识的师资对于提高整个社会的男女平等意识有着重要的作用。
! j0 w% `1 d5 P1 K
% O% ?0 Z9 c2 Z) s4,加强两性平等的校园文化建构。普通院校应设立专门的女性社团,由女生承担全部的职责和策划工作,尤其是由女性担任正职。校园的学术活动、社团活动以及校内宣传媒体应该尽可能的考虑男女平等参与。除此之外,学校应该定期请知名女教授开办讲座,邀请知名女企业家讲述她们的创业经历,放映杰出女科学家的先进事迹的影片等等。将学生放置于一个两性平等的校园文化环境中,再配合一定的社会性别意识教育,那么,学生的性别意识自然就得到了提高。
[5 q D: { X. B8 f
' { p0 a2 r9 ~9 G总之,女性知识分子是将来建立更公平的“性别秩序”的中坚力量,高等院校则是培养知识女性的重要场所。事实证明:只有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高等教育,才能保证男女两性受教育机会的真正平等;才能充分挖掘女性的潜能,促使女性人才真正的成长和发展;才能真正发挥女性的优势,为社会和谐,人类文明进步做出贡献性别意识教育,不仅要对女研究生,也要普及到男生,因为只有占社会文化主流的男性都具有了性别意识,性别歧视才会消失,也只有男女都有社会性别意识,男女平等以及女性的解放才有可能实现。尤其是在高等师范院校更应该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其中,因为这些学校中培养的人兼具有两种身份:近日的学生和未来的教师。9 s+ K& ?, {# C; t( a
6 `, T- H; B5 {8 N2 k' U- N' o0 ^(二)加强社会民众社会性别意识,提高全民的男女两性平等意识以及素养,消除性别刻板观念[⑩]
+ S) [* O- s$ O* C* |2 p" l# w
' r$ q: c O' B" Z1 g) d1 b8 I一个人的是在家庭、社会、学校等等环境共同作用下成长起来的。性别社会化的固然主要是在学校环境中完成,但根据一定的资料表明,成年期的部分性别概念和行为是在儿童期积淀的结果。[20](P62、63 )这是从年龄上说明。从性别角色形成[11]来看,“是个体与社会的多种系统、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21](P57)因此,在教育中,性别意识教育不是从硕士生教育做起,而是从孩子入学就做起;[12]从教材,课程设置,课堂教学的内容、形式、校园文化以及教师的素质做起。社会性别意识教育不贯穿于学校教育,在家庭、[13]社会中也要大力进行。总之,当社会所有人都具备了社会性别意识的时候,男女平等就指日可待了。首先,创造一个性别和谐平等的社会环境。其次,将社会性别纳入教育政策的主流。郑新蓉教授对此教育做过一定的研究,[14]并且她的建议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教育不仅仅指学校的教育,而指针对全体民众的社会教育。再次,加大社会性别意识的社会宣传,尤其是大众媒体在这方面起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大众传媒中我们的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现代社会也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因素。[15]当今社会普遍存在性别角色分工和性别歧视,而“大众传媒对个体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影响是双向的,它既可以传递陈旧的性别观念,也可以传递性别平等的价值观。”[22](P123、124)因此,有必要加大大众传媒的监督和引导工作,对传媒的工作人员、研究者实施一定的社会性别意识教育,增强他们的性别敏感。最后,有必要建立性别公平化的监测指标,并制定相关的法规从法律上予以保障。
6 v! h4 B5 r+ ?; Q$ p9 F# u7 o9 z. w0 S/ Q% E* A. w
' e! h. n1 N1 k( p! k7 d+ C' T
) w. g- I5 W' ~% g
1 b4 O" z0 P) G3 B1 l1 O" _5 T+ P2 I0 M
参考文献:3 N# m1 }2 C% J
9 Y& X+ J6 ]' H" G
[1] [12] 王政.越界:跨文化女权实践[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 I& ~2 q4 Z& V% [
" I) Y! {# l6 N: z/ i[2][4][9] [20][21][22] 郑新蓉.性别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H1 M( ^" R4 I4 l" O. o
( A* m& o; P7 d5 f
[3] [14] [15][17][18][19] 安树芬主编.中国女性高等教育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5 i3 @7 w% a! X& s6 m
( s( d0 | z) s3 m2 }
[5]李银河.女性权利的崛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 l2 x% ]9 D8 q9 i2 w3 a0 d5 k* e, C, Z8 `0 m) w$ M- K7 ?7 @6 r
[6]郑新蓉,杜芳琴.社会性别与妇女发展[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 E6 n1 M/ O. o6 j0 v0 J& ~( d9 u' H5 ?' U0 w5 J6 u9 G
[7][8][16]安树芬主编.中国女性高等教育的历史与现状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 \* L1 l5 f. v. `8 H/ B/ N$ m
& z" m" c$ B9 V& [[10] 韩贺南,张健.女性学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6 z0 k+ ~0 @( x d$ g6 y
& r& z% D4 F! i[11]强海燕.性别差异与教育[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t$ o2 U& K! ?
! ]! z: `- n! o6 ~* f+ R& ?* a[13]杜芳琴,王向贤.妇女与社会性别研究在中国(1987——2003)[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q% { d7 @3 g+ W: p" Z
! U" z! l9 V3 o& s) K+ G. \7 ^# d' }0 z
3 |1 t) d. a( ^. i" k
/ U- @4 B" ^! h7 ~) H, }5 J
9 Q3 O% D4 ~- E& I* K, S; Z* `0 f5 |$ J
4 M8 n! s7 h8 f# O U# d2 J4 S) U5 |& \6 _8 k
The Education about Female Postgraduate in the View of Gender1 ~$ `7 d; ]: {& i! b0 o
8 y: d* Z- P) S" _. X0 `$ H
Chen Yu ling & Li Tao9 H! ~0 H- K' p# ?; ]# {1 V; A1 H$ R* B
5 {0 C+ r/ H& O* Q. a(Education Schoo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 Qing, 400715)& ~! ^7 w8 T9 d& Z& R
0 A- y8 A& J) o2 i% nAbstract: This paper will discuss many questions about the education of female postgraduate community in the view of gender. Such as, the sex consciousness is light, the independence is not strong, and the quality waits for enhancing. Should dismiss gender stereotype, strengthen female student's sex role, raise the feminine consciousness of main bod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female student, and transport the female senior intellectuals who have awakening consciousness for the society, It is the duty that the time entrusts with higher education.
. W |0 s3 X' k* o5 i# M- A6 u, r! S5 k3 }0 T! I! J. R' d" P
Key words: In the view of gender; the education of female postgraduate; gender stereotype3 X* ^& C$ s, Q; ?& W
0 @3 u9 F# d+ T/ g8 z
' x$ Q% G1 G3 p$ n: a
& {8 G, I- X3 U9 C; |# [. X0 k; [1 w3 B$ _1 P( N+ x" }
/ P$ F- {, h7 `6 b, ~/ T, n
通信地址:重庆市西南大学教育学院(邮编:400715)2007级研究生陈玉玲
1 T2 s! v* R. c5 _: {; Z4 x! d( G9 q+ W, B: D. z' E5 l B" v4 c
电子邮箱:chenyulinggood@sina.com : [3 I7 B$ Q% J; k" b
$ G+ d6 G8 q* O. U( p
' K, s5 L7 Q: P% @
# b& T+ y' W. L2 v# y5 S& x9 O1 r
/ E+ r) G9 U, @% x4 A" [1 c
" A I$ U; d' q6 ?
--------------------------------------------------------------------------------
: ^: i+ h! a6 _4 B+ l& k4 \
* b' h1 b/ i9 s[①]有关此翻译的详细介绍,参加王政《越界:跨文化女权实践》,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5~52页。( q" x1 f# ]" m1 h: |
2 a4 Q0 ~+ p: f: ?4 m
[②]据郑老师介绍:生理、认知能力和社会性行为等方面存在性别差异,但这些差异多数非常微小,而且在同性个体间也存在这样的差异。参考郑新蓉《性别与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37页。9 c0 ?* i: B* `; V/ p
$ o2 O: [% o. [ o[③]“赋教育以社会性别”的观点,其意为社会性别视角审视和批判教育。参见郑新蓉《性别与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Q. q. z# E) v# K8 A
6 c# ^, P! U) O9 T( _
[④]校园文化是指为实现培养健康、文明的未来社会人的总体方向,而从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所进行的各项积极性建设,它包括校园文化设施、校园文化活动和校园文化成果三个方面。请参见郑新蓉的《性别与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0~162页。+ m9 Q! K; S3 @- H
7 s4 }8 u/ {: F/ V/ ^
[⑤] 有关性别刻板印象和性别偏见的区分,请参见郑新蓉《性别与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5年版,第67页的注释。7 U) ]" s6 b0 }) v7 x/ L& ^
/ I& r% u1 T1 F, Z9 I/ M% E
[⑥]本论文使用的“性别刻板印象”和“性别刻板观念”是同一个意思,只是不同资料里说法不一。根据强海燕的《性别差异与教育》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年版,第117页和郑新蓉著的《性别与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7页的英语说法都是“stereotypes”推断而知。
9 \" o0 L6 R. |& k+ b8 h
- j# S; S9 M$ B0 v! J[⑦]女子高等院校尤其是出生于农村的女子提高了上学的机会,据考察,女子院校中农村生源的比例较普通院校大。比如有关调查表明:女校样本中学生来自农村的占46.1%,而普通院校样本中女大学生来自农村的比例仅占22.2%。参考安树芬主编《中国女性高等教育的历史与现状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32页。$ U2 L* [3 K* O' L) `! k8 @8 N
/ X& {: G0 F1 }[⑧]有关女子院校具体的专业设置请参见安树芬主编,《中国女性高等教育的历史与现状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19页至221页的图表。
7 K8 A- O9 F( n: R$ D7 R& M; c+ e# Y2 U! t8 s$ U
[⑨]根据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国家部委重点课题“面向21世纪中国女性的高等教育研究”的问卷调查。参考安树芬主编,《中国女性高等教育的历史与现状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26页228页。; K3 T3 S, [/ d# `
9 n% t+ ~" W8 `5 H4 \! ~8 q
[⑩]关于消除性别刻板观念的具体的建议参见强海燕《性别差异与教育》第139~160页。, [, [! a: p7 } R
* _5 u* }7 o: Z- g+ q# v[11]性别角色的形成模式,形成过程参考郑新蓉《性别与教育》第57、58~60页。
" ]) T( ]0 f' `2 n3 q2 k1 u
9 u) K# X3 k5 X8 p/ C[12]根据郑新蓉的《性别与教育》一书中所说:“性别社会化……这一过程从个体出生之前就已经启动。在孩子未出生时,父母就已经根据假定的性别差异设计了抚养孩子的计划。”的观点,参见郑新蓉的《性别与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7页。性别意识教育就应该从父母做起,在父母打算要孩子前应该具备一定的社会性别意识。 & ]# Z3 v) I- r. {0 `7 k
" y# K5 U3 G# t. h. Z6 [0 A& v[13]有研究表明,父母的教养方式在子女性别角色的形成中发挥关键作用,同时父母是性别刻板观念的重要执行者。参见郑新蓉《性别与教育》第108页。因此不仅教师要进行一定社会性别意识教育,父母也应该及逆行能够一定知识的培训,社会性别意识教育不仅在学校中推行,更应涉及每个家庭,乃至整个社会。* ^6 Z5 t, P) n! d5 w& w
" \3 A+ ~! K$ q/ G6 q[14]详情请参见杜芳琴,王向贤《妇女与社会性别研究在中国(1987——2003)》中郑新蓉《教育政策与社会性别公平》P353——384);郑新蓉的《性别与教育》一书也有提及。
4 x$ ]7 @: U: ^" _; r. x3 v3 Q2 t& n. W- t. l
[15]自从20世纪80年代我国进入大众传媒的新时代以来,除了家庭、学校和同龄人群体,大众传媒已经成为个体社会化的第四个主要因素。参见郑《性别与教育》第123页。
* \, X4 Z) ^2 K& A' G! R M5 |( `/ ], i# }1 Z0 e0 Q$ z' U
% }9 y/ _* C( K; ` _8 t- P" H) G) h
该贴已经同步到 草根渡的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