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8-24 10:12:00 来源: 红网(长沙) 7 u! ~7 M+ V9 j! O* S
; e; k, `5 v3 `0 G 3 S- t1 }$ R* t* f7 o
8月17日下午,在圭塘社区孙建华义工工作室内,孙建华(红衣者)和参加义工活动的社区居民交流。 7 D0 G- L3 M; @% E# p- P) E
% H: B: J! r& j1 Q/ P0 H+ o% {
3 Q0 v2 p6 T' F- X 孙建华义工工作室
y3 k# t3 m! Z1 p( }+ d8 q+ c: g: a. y+ e9 H6 p, S
孙建华义工工作室,这个听上去很“洋气”的名字,其实就是一名退休教师和一群社区义工组成的工作团队。“有事就拨85644230,孙老师帮你解难题。”心理咨询、教育培训、求医问药、法律援助,孙建华带着自己的团队活跃在福利院、学校、社区等各个场所。在这个团队中,每个人都是义工,甚至社区每一个居民都是义工,同时也是需要帮助的对象,大家互帮互爱,传递善良和奉献,共筑一个充满爱的大家庭。0 s% k) Q3 x* w! \
; z% _6 p8 d# M& \
点评
- N% B0 s; n) G; |/ X. q. I3 [2 A4 L6 B
义工的本质是服务社会,义工的核心精神是“自愿、利他、不计报酬”,除了特殊工作性质要求,义工没有严格的年龄限制。只要愿意贡献个人的时间和精力,在不计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善社会服务,促进社会进步而提供服务,人人都可以成为义工。孙建华义工工作室,作为长沙市首家以个人名义命名的义工组织,在社区义工组织方面做了大胆独特的探索,提升了义工的社会影响力,吸引了更多有爱之士加入。; v, }; Y m# k, ^$ L
" m% R5 W9 g8 ?) w/ \
“感谢天地,化育之恩。感谢祖国,保护之恩。感谢父母,养育之恩。感谢老师,教诲之恩。感谢同学,帮助之恩。感谢农夫,辛劳之恩。感谢大众,付出之恩。感谢万物,共存之恩……”昨日下午,孙建华义工工作室内,社区的小义工们声情并茂地朗诵《弟子规·感恩词》,这不是正规课堂,也不是高价补习班,而是孙建华义工工作室每年寒暑假都会组织的一项活动:学习《弟子规》,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弟子规》绝不仅仅是给小朋友学的,其实每一个人都可以从中发现自己做得不好的地方。”工作室“老大”、61岁的孙建华说。
; b% g0 e9 U/ {4 ]$ z0 R5 `3 ?$ f# M; r9 B
回放 网罗爱心,人人当义工
: l+ f4 W) q) ]# p
2 b; c9 f* b1 v ]8 y/ q 孙建华是雨花区圭塘街道圭塘社区一名退休教师,2000年内退以后,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到了圭塘社区,做了一名党员义工,成为原圭塘社区义工俱乐部一名义工成员。在社区做了7年义工工作,孙建华发现现有的社区义工组织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社区有许多居民需要帮助,但不知道找谁,尽管社区也组织开展一些义工活动,但大多是群体活动,缺少个性服务。这种现状被孙建华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她一直琢磨着做点什么事情改变一下。; ^; {; X! @& I% r9 S
$ t+ `; G0 {) d
为此,孙建华找到社区负责人谈了自己的想法,并建议成立了一个义工工作室,由自己牵头,组织一批有爱心、有时间的义工开展社区义务服务。2007年4月初,在雨花区政府、圭塘街道、圭塘社区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孙建华义工工作室”正式挂牌成立,成为长沙市首家以个人名字命名的义工组织。圭塘社区腾出一间办公室,添置了桌、椅等办公用品,设立了办公热线电话,制订了工作制度,为义工工作的顺利开展搭建了一个良好的服务平台。从此,孙建华成为了一名全职义工,不仅亲自为居民排忧解难,还通过彼此真情互助,以人格魅力“网罗”了20多位身怀绝活的义工常驻工作室。
/ P* P$ p- k' P; E3 x' ^& T/ o5 M' ]. u& t
社区义工俱乐部创办后,孙建华热心为社区居民群众服务的精神感染了街坊邻居,很多人纷纷要求加入义工俱乐部,义工队伍日益壮大。他们都是社区的普通居民,有的还是被孙建华帮助过的人。每天办公室的电话铃声不断,最多的时候一天接到50余个求助电话,从寻求疑难杂症秘方到申请法律援助,从介绍工作到找对象,各类“老大难”问题纷纷找上门。
5 b" ?3 P+ w: e& {$ D5 S! V9 L" v0 F5 X4 h
现状 社区几乎人手一本《弟子规》
6 e8 b$ y5 _' B. c9 Y, ^) ~, x! t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孙建华翻开《弟子规·泛爱众篇》娓娓道来,“《弟子规》中倡导的忠孝礼义、平等博爱等思想,如果我们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每个人多去关爱帮助他人,同时也会得到别人的关爱,社会自然会更加和谐美好。”在工作室的办公桌上,放着一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书籍、影像资料、《弟子规》、《二十四孝》、《中华传统文化公益论坛》光盘等。这些都可以免费发放给社区的学生和居民,印刷费用也是通过社会募捐得来,社区不少居民自己也捐了不少钱。孙建华一边说,一边询问居委会工作人员,还有没有想要资料的,可以随时统计过来。3 M; D4 t* r' l- F- V) [! s
. h: \& c' u5 d7 B6 J# K0 O- Y5 Z 学习《弟子规》是圭塘社区中小学生寒暑假一项常规活动,这些小朋友同时也是义工,在提高自身修养的同时,还肩负着“监督”大人的责任。今年6月,为了配合全市文明创建活动,小义工们组成了“找茬队”,在居民楼、单位、马路上巡逻检查。小义工说,有时候大人们无意中犯些小错误,比如讲话不文明等,他们会将搜集到的“情报”反馈给工作室,还会把《弟子规》中的道理讲给父母听。* `. g. N: H& m6 x$ U
) x" i6 h% O' R* C; p5 z$ b2 B
此外,工作室组织开展了形形色色的活动,“爱心学校”下设《教育园》、《创业园》、《婚姻恋爱园》、《健康园》,对社区大中小学生给予全方位的关爱;义务就诊、健康咨询、心理咨询;未成年人活动室,寒暑假主题活动,开展传统教育,悼念革命先烈。关爱社区老年人,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日”电话咨询,“月”上门问寒暖;建立单位、企业、门店和个人诚信档案,扩大义工队伍知名品牌。
2 z0 J8 y4 ?: V! V7 \5 ]
, t$ J& ?& W4 N) k, l. ~+ V 数据 义工队伍壮大到600多人( [* y3 @7 |) w9 i& O& Y
8 `6 S3 C3 c/ D2 j5 [& S8 y5 y
近两年来,义工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各个年龄、不同身份的义工已经有600多人。和孙建华一起“创业”的元老级义工也坚守在岗位上。71岁的谭理是工作室年龄最大的“元老”。在孙建华义工工作室成立之前,他已经在圭塘社区当了近十年义工,现在是孙建华义工工作室的义工明星,兼爱心学校副校长。. \8 _9 y) r1 E& l, U% G4 ?" G
6 \9 S3 w% D; H N3 N
社区居委会二楼休息室内有一张按摩床,这就是医疗按摩师谭理的“办公桌”。近年来,受过他义务就诊的有600多人次,就诊时间达500多个小时,每一次社区组织的各项大小义工活动,他都积极主动带头参加。7年来为航空学院的学生手工洗衣千余件,为永州灾区捐献衣服,为困难家庭学生援助现金和药品,对受伤病危学生捐款救助,救治一例意外被蜈蚣咬伤的居民、一例癫痫病学生。治疗几百例感冒,发烧,肠胃炎,手、足扭伤的患者,义务就诊他都是有求必应,从不推迟。 }% M+ F q3 k# E
% [) \5 b- M1 y+ C- }- E
故事 老义工坚强乐观感动所有人4 ~1 j+ q p9 b5 Z5 ]
z q, x" v9 Z3 ~3 _
“她是我们见过的最坚强乐观的一个人,善良、有恒心、有毅力。”说起社区的袁泳宾老人,孙建华和谭理都忍不住有些激动。孙建华还记得第一次接触袁泳宾,是在一个福利院,“当时我们组织义工在福利院搞活动,正好碰到她,她说是特意来找我的,希望可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 L4 A- N% k" e+ f
! R+ |) k3 k, |- n( ~
+ e1 ]: q! P1 J0 j( |# J: h3 Z 因家族遗传白血病,袁泳宾的三个孩子都早早去世,最小的儿子9岁去世,最大的才活到12岁。丈夫偏瘫在床25年,即使面对这样残酷的人生,73岁的袁泳宾老人也没有被打垮,在不离不弃长期守护病床上的丈夫之外,她还为社区其他人提供了不少力所能及的帮助。她在60多岁的时候上了老年大学,学画画、学书法,自己编写身体保健方面的书籍,免费发放给社区居民。
, c3 k3 U7 ]; W
' e- i& `; `! l) h 被袁泳宾的精神所触动,工作室的其他义工也想帮她做点什么。理疗师谭理最近经常上门帮助袁泳宾的老伴锻炼身体,“以前他是用西医疗法,有不少副作用。经过两个多月的中医治疗,他现在可以起床了,能自己上厕所了。”谭理欣慰地说。$ [6 p' ?- m1 Z* K#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