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社工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714|回复: 0

[华西] 【成都】外来的社工,终究是要走的 灾区社工有待本土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21 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菜菜小蛋玄 于 2012-3-31 17:43 编辑
8 e  F3 N7 I+ t
% p& ^+ e# z4 D) ]% {) R; N4 M来源:天府早报2 @0 d) `1 F: f' K9 `/ z
http://morning.scol.com.cn/new/html/tfzb/20110521/tfzb476491.html0 P: n- ^+ S2 W) R* {" W/ y
9 T% F7 F* I2 G! I
社工专家陆士桢:灾区社工最重要的工作是帮群众恢复生计6 h( k) ^& N! n* X
    社工,这个名词以前对很多四川人来说,只存在于港片中。但汶川大地震后,社工走进了灾区,走进了四川人的生活。0 C; |: o3 V! x$ i- g
    昨日,关于灾后社区重建的研讨会在成都召开,社工专家陆士桢参加了会议,接受了早报记者的专访。- L, L# ^, p6 Q+ t! l  I
    仍然是圆脸、卷发,这一次,陆士桢谈及的是地震灾区服务的社工,如何帮助住在震区新楼内的居民重建社会关系,找回昔日活泼的生活环境。
( f! p( }% A1 `6 T灾区社工最大的事帮助群众恢复生计
. d3 G2 m3 ]5 p    昨日的成都,阳光不那么炽热。城南一家酒店内,“汶川大地震三周年纪念暨灾后社区重建——社会工作与社会管理研讨会”正在进行,陆士桢作为嘉宾发表演讲。# v, B7 Q) {9 ~6 p/ ], ]
    对于汶川地震灾区,陆士桢不知道出入了多少次,就连理县的厕所、都江堰重建民居的风格,她都能清晰地记得。对于灾区,陆士桢倾注了很多精力,三年来看着废墟上陆续建起的漂亮民居,“有新房住了,作为社工,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陆士桢认为,不管是什么时候,生计是最重要的,“要让住进新房的民众,生活更好更充实。”陆士桢伸手扶了扶厚厚的眼镜,她说政府给民众提供创业支持、生产项目的同时,社工的步伐要跟紧,“我们可以提供就业辅导、就业培训,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新的生活。”- y' @' c0 Z  L$ k! n
社工牵头搞联谊必须重建社会关系8 M$ B! w! I! T; }7 L4 l$ e" ]
“地震,这场天灾不仅破坏了硬件设施,也破坏了社会组织,作为社会的人离开了社会组织,人将进入失序状态。”陆士桢认为,恢复和重建社会关系非常重要。而现实是灾区民众从原本的散居生活到统一的小区居住,“突然有了那么多新邻居,他们还不太适应。社工做什么?就是要帮助大家重建社会关系,社区联谊、邻里互助、学习,这些应该由社工来牵头。”
. Q7 S2 |& ~6 R+ d+ b' L    以四川省第一家注册成立的民办非盈利社会工作机构,都江堰市华循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为例,他们不仅为灾区群众提供志愿者组织和培训、心理辅导、社会企业、康复服务,还提供社区活动和探访。他们在都江堰建立了老年舞蹈队、拳剑队、歌唱队、诗文社等,吸引大家来参与活动,“丰富了文化生活,也是重建社会关系的一个方面。”陆士桢说。
7 W8 b2 Z$ \* e+ P6 W9 r3 m植入式社工减少发育本土社工组织  B" s+ D8 z4 h+ w/ l: Z
    陆士桢说,灾区的社工是植入性的,不同于香港、广东原发性社工,“植入性的,就是外来的。”
* M7 c! R- X2 v/ C     “正因为是植入性的,所以面临着去留问题。正如灾区的社工在这3年中,慢慢减少。”陆士桢认为,社工需要“把本土化留下”,“发育本土社工组织,培训本地社工队伍,让本土化的社工发挥积极的作用。”
+ K8 [- t( Z! Z- h7 }0 j    “当然,新兴的社工队伍,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来慢慢成熟。”陆士桢说,她相信本土化的社工组织能够做好。
! v- v* m1 T) a$ C$ d" C. {# d    早报记者宋建琴摄影赵霞
) a4 L/ Y* s, C+ x* d访客名片% V4 _: u' f0 g* v
    陆士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原党委书记、教授,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副会长,中国社会工作协会专家委员会执行主任;2009年,陆士桢和专家组撰写出《关于四川灾区社会工作服务组织情况的调研报告》,荣膺当年年度中国社工人物. z0 H7 G( Y3 u; _3 B$ E
同步播报
, v7 t8 b8 _+ ]: }6 |) \    昨日,“汶川大地震三周年纪念暨灾后社区重建——社会工作与社会管理研讨会”在成都召开。大会邀请大陆和台湾、香港等地在社会工作和灾害管理领域有重要影响的学者、非营利组织领导人等参加,研讨和交流灾后社区重建的社会工作与社会管理政策与实践,探寻在四川5·12地震灾后重建的新阶段,社会工作和社会管理的新方向。) C" E7 S. u0 d6 f9 e3 {; E9 K
( k7 V) [* Q. z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清流社工网 ( 苏ICP备19044186号-1 )

GMT+8, 2025-4-23 22:15 , Processed in 0.040260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