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哥哥 发表于 2010-6-22 21:37

北京首个社工事务所成立一年 员工半数进社区

北京首家社工事务所成立一年 记者回访发现———

  去年6月,本报报道了《高职生创办本市首个社工事务所》一文。一年以后,记者对这家首个社工事务所进行了回访发现,当初创办时的10位同学,已经有5名分流到社区居委会工作。

  “虽然舍不得,但这是从事务所的长期发展考虑,也是事务所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事务所的负责人李鑫说这种分流也体现出社工事务所社工“孵化器”的一种职能。

  实际上一年间,北京已经成立了10家社工事务所。记者注意到,其中部分社工事务所已经开始走上了由单纯社工服务到服务社工的一条转型之路。

  ■三个小伙一女生

  借助志愿者服务

  南锣鼓巷127号门口墙上,“北京市东城区助人社会工作事务所”洁净如新,李鑫、胡恺和徐小晨,三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正在办公室里忙碌着统计一项调查问卷。

  最近事务所的工作又开始忙碌起来,“学生快放假啦,志愿者也会多起来,我们的工作又该更忙了。”李鑫说,目前事务所主要人员还有四个,另一位女生被派遣到府学社区邻里中心负责心理项目。

  事务所的日常工作主要是开展活动小组,为老年人进行心理疏导等,同时帮助区里一些单位进行上门的统计调查工作,此外他们也进行项目策划,但是需要区里面的审核和批准。在具体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志愿者担当了具体工作的执行者。

  “在专家指导下社工带志愿者进行服务,为社工事务所主要的运行模式”,李鑫说这种方式也解决了人手不足的问题。

  ■去年9月开分流会

  年底账面上有结余

  去年事务所成立之初,这里有正式的员工9人,后来又增加了一位,但是现在却还剩下4人。尽管有人认为这是事务所遭遇到了生存危机,或者社工职位难以吸引人才的一种表现,但是李鑫否定了这种说法,并把这种现象叫做“分流”。

  “我们10个人里,有5个人分流到街道社区,继续从事社工工作,只有一个人从事了别的职业。”李鑫说。

  他说,刚开始工作的时候,虽然业务比较繁忙,但有很多工作属于义务性质,大家的收入也不高,整个事务所有一定的经济压力。作为事务所的负责人,他在和主管部门领导沟通后,决定分流一些人员到社区工作。

  去年9月份,他召开了分流会。在和大家讲述了面临的现实情况后,他征求了大家的意见,最终几位女生选择了离开。李鑫认为,与事务所相比,社区工作更稳定轻松,更适合女孩子。

  实际上,事务所人员调整后也逐渐步入了正轨。到了年底,他们的账面也出现了几千元的结余。“虽然不多,但是这表明我们至少不是赔钱干活了,这是我们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李鑫的搭档胡恺说。

  ■从“社工服务”转型

  “为社工服务”

  徐颖,从事务所里走出来的女生,如今在国子监社区服务站工作。她说自己的工作与在事务所的工作大同小异,甚至比事务所还要容易一些。

  这似乎也符合李鑫创办事务所最初的想法——把事务所建成一个社工培训平台,并以此发展下去。李鑫说由于现实条件,助人事务所目前还是以提供社工服务为主要功能,但是他们也负责为两所大学的社工专业学生提供培训实习服务的工作。

  实际上,李鑫正在参与创建的另一家社工事务所,已经开始注重社工“孵化器”功能。其实,从首家社工事务所成立到现在的一年间,已经有10家社工事务所正式挂牌。其中一些事务所已经意识到未来发展中可能会遇到的诸如社会认同、资金周转等问题,因此在创办之初就开始谋划着从最初的“社工服务”为主转型到“为社工服务”为主。

  在海淀马连洼街道,日前成立了“海淀社工事业发展中心”。这个挂靠在马连洼街道的发展中心,是由4名中国农业大学的应届毕业生创办的。创立之初,他们便已经把“社工孵化器”作为主要的发展方向。创办人之一夏晋城说,他们计划创立首都高校社工实践服务基地,为高校的大学生提供社工实践服务场所,同时,也开展包括社工考试培训在内的各种培训课程。

  而马连洼街道的相关负责人则表示,这个事业发展中心挣钱不是主要的,关键是能够长期良性地发展下去,在这里政府不仅要对他们提供帮助,同时也要对他们进行一定的监管,包括资金方面。(满羿 摄影/本报记者 王晓溪)

编辑:羽帆 来源:千龙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北京首个社工事务所成立一年 员工半数进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