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lingche 发表于 2009-9-23 09:29

石述思的博客:富豪为何宁买奢侈品而不行善?

在过去的抗战电影中,日本鬼子经常这样训斥伪军:你的,良心的大大坏了。
    假如我举出下面事例,您一定会这样训斥中国富豪:你们的,良心大大的坏了。
    据报道,在中国富豪的推动下,中国奢侈品消费以每年超GDP增速三倍的幅度飚升,今年已成功实现对美国的超越, 勇夺世界亚军,且有望在明后年PK掉日本,笑傲全球。
    怎么看也不像为新中国六十周年祝寿,倒像添堵。
    而与此同时,一个相当刺眼的数据表明:2007年,美国的善款总额达到了3064亿美元,而中国只有309亿元人民币。虽然2008年善款过了千亿大关,但是也只占到GDP的0.4%。
    于是,关于中国富豪未富先奢、为富不仁的说法一时甚嚣尘上。
    现在迫近国庆,大喜的日子更要讲和谐。诚然,的确可能有部分富豪良心大大的坏了,且财富来源有问题,奢侈品消费疑似与官场腐败有潜在瓜葛,但您要说这个群体都没良心那想必冤枉了不少勤劳、合法致富的人,而他们是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转型社会造成的一个认知困境就是人鬼难辨。
    为了能全面而清晰地认识这件事,兄弟认真做了点功课,竟然发现这样一个严峻的现实:就当前的中国制度环境而言,存在着如下一个可怕现实。
    对于大举进军中国市场的国际奢侈品经销商而言,不仅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享有各项优惠待遇,直至今天各类奢侈品展览也不断在各地成功举办,战果卓著,且被当地政府当成刺激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热烈欢迎,而从未见从税收和收费方面加以限制,要知道,中国富豪购买云集在家门口的奢侈品品牌往往要付出比巴黎、纽约、东京高昂得多的代价,因而留下了“人傻、钱多、速来”的“光辉形象”。而对于一些聪明起来跑到国外买奢侈品大牌的富人,他们除享受各类非原住民的退税政策,回国后也未征收额外税负,真是量中华之市场,结与国之欢心。也难怪国际奢侈品大牌都将摆脱金融危机的希望压在中国身上,连华人女星都靠代言跟着挣了大把大把的银子,别轻易说它们对中国的友好和认同,它们投入的一定会从中国富豪那里加倍挣回来。
    和奢侈品消费环境无比宽松相反,国内的慈善环境却严重不容乐观。
   中国南都公益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徐永光曾归纳了灾后捐款的“四不见”:
   第一,捐赠人看不见捐款到底用在哪里。学者的研究表明,只有4.7%的捐款人知道捐款的用途。有媒体曾调查了1000多个捐款人,说知道捐款用到哪里的,只占0.61%。
   第二,灾区群众看不出哪些是捐款。面对发放的救灾款,灾区群众只知道是政府发的,并不知道其中哪些是捐款。
   第三,灾区政府看不到捐款在哪里。很多灾区政府说没有那么多捐款,因为对口援建的财政的钱其实就是捐款。
   第四,民间公益服务看不见。
   这很有代表性也很有说服力。比如,目前官方认可的慈善机构多脱胎于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大都有“二政府”残留的效率低下、透明度差、专业化程度低等特点,公众申请救济的难度大,门槛高。尽管我国2004年6月1日实施了《基金会管理条例》,但对于民间组织的管束,却非常严格——比如说任何一个民间组织,成立时必须挂靠相关政府部门作为管理部门。很多人因为找不到亲爱的婆婆,只能将基金会登记为企业,这样就需要按照企业的税收规定纳税。受此影响,我国慈善组织发展渠道不畅通,迄今为止,我国仅有慈善组织200余家,而在美国,却有12万家之多。
    目前,中国的慈善事业已经步入了一个困局:慈善募捐多是民间的自发行为,由于自发的捐助行为在法律保障上仍是空白,捐钱背后引来的往往更多的是争论和纠纷,许多人由于顾虑重重成为有劲不敢使的焦虑看客。
   所以不要轻言买奢侈品的富豪们良心大大的坏了,有时是环境使然,甚至是制度逼的。
   种子的DNA固然重要,但没有适宜的阳光、空气、温度和水,再壮硕的种子也不可能长成参天大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石述思的博客:富豪为何宁买奢侈品而不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