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社工:未保社工讲述她的故事 为困境未成年人“种阳光”
2016-08-01 09:42 来源:苏州日报
http://www.subaonet.com/2016/0801/1784730.shtml□苏报通讯员 张自萌 苏报记者 雪冰记者见到的孙茵不似想象中的女强人,她说话有条不紊,干练又不失温柔。说起现在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她眼神明亮,不像是在说一件困难的事,倒像是在聊自己的家常事。“我很幸运,能够为困境未成年人‘种阳光’,让他们在一个充满爱的环境里健康成长。”孙茵说。穿过蜿蜒小巷去家访改善“问题家庭”母子关系去年10月,苏州市救助管理站里来了一个刚满13岁的泰兴籍小男孩李萍。他很瘦,个子不高,眼神总是在躲闪却又透着一股机灵。因为从小在苏州长大,他的寻亲之路比较顺利,很快就有知情人提供了信息,联系到了他的家人。但是当李萍的母亲来到救助站打算接儿子回家时,李萍却趴在桌子上,说什么也不肯回去。孙茵见状叹了口气,这哪里是不肯回家,分明是不敢回去。这天,李萍没有被接走,在救助站里安稳地睡了一夜。第二天,孙茵领着战战兢兢的李萍一起回家。穿过苏州蜿蜒的小巷,孙茵到了李萍家,并且在他家待了整整一下午。“情况比我预期的还要严重”,孙茵说,她了解到,这几年李萍离家出走的次数竟然多达40多。原来,李萍家里做点小生意,平时母亲忙里忙外,父亲不怎么顾家。母亲觉得压力大,孩子也觉得透不过气来。李母平时对儿子要求比较高,既要帮忙生意,又不能荒废功课,稍有不满就打骂李萍。慢慢地,李萍开始看母亲的脸色行事,一方面对母亲噤若寒蝉,另一方面又会不惜以说谎来讨好母亲。然而纸包不住火,幼稚的谎言一旦被揭穿,面临的是棍棒。这么一来,李萍不堪家暴,只得离家出走,但每次被找回家后,又会面临母亲的打骂。这样的个案,谁看后都觉得棘手。但孙茵觉得这是一个怪圈,其实母亲是爱孩子的,只是不会表达,面对工作与生活的双重压力,她想改善但是完全无能为力。而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讨好型人格。这样下去,母子之间的矛盾只会越来越深。孙茵认为当务之急是保证孩子的人身安全,其次是降低他离家出走的频率。针对母子二人的不同情况及心理需求,孙茵反复斟酌,找来两位较为资深的心理咨询师,还奔走区民政局,协调学校,动员社区和街道参与进来,防止李萍母亲的打骂行为。几个月后,李萍和母亲的关系终于有了改善。怀着身孕勤恳探索开创专业化儿童保护模式2007年9月,孙茵从学校一毕业就到苏州市救助管理站工作,当时的工作只是单一的为流浪乞讨人员服务。后来,她成为了站里的社工,2013年,她专攻困境未成年人保护,成为一名未保社工。近几年来,一些关于未成年人的新闻屡屡震惊了人们的心灵:在毕节,一个家庭的4名留守儿童集体喝农药自杀;就在苏州,一名13岁的孩子被自己的父亲暴打致死……作为民政部在全国确立的20个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试点城市之一,苏州市救助管理站面向社会提供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服务,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也“升级”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工作职能从单一的救助流浪未成年人扩展到帮助所有面临困境的未成年人及其家庭,统筹建立困境未成年人发现、报告和响应机制,落实监护责任,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踏上了新的征程。新工作起步的那一年,孙茵怀着身孕。起步工作很辛苦,孙茵和她的伙伴勤勤恳恳,从试点社区到试点个案,探索出一套从社区发现报告到专业社工介入服务的工作流程,让案主及其家庭的服务问题反映更精准,资源链接更系统,跟踪监测更有保障。他们还尝试着与香港、台湾等地的儿童保护模式靠拢,开创独具特色的专业化儿童保护模式。在实践中摸索,让孙茵积累了很多“实战”经验,如今的她处理复杂的个案得心应手。苏州个案管理服务模式的基本形成让很多家庭受益良多,但这条路来时蹒跚,往前走更是艰难。几乎每一天,孙茵都保持着接无数个电话,回无数条短信、微信,查阅QQ上无数条留言的状态。同时,她必须关心每一个案子的进展,给予中肯的意见和建议。派给6家组织的几十个案子,每一个案子及每一篇访谈的材料都要经过孙茵的审核,进展到哪个阶段、遇到哪些困难、需要哪些帮助与指导,她都清清楚楚。为了把社区平台建起来,孙茵协助姑苏区查找出困境家庭,50多名困境儿童已有专业社工组织介入。在社工的介入下,一个因母亲家暴而离家出走达几十次的孩子,与母亲重铸了爱和信任,再没有离家出走;一个父亲有过吸毒史,服过刑,长期被疏于照顾的孩子,与父母的亲子关系得到了改善,变得对生活充满自信;一个因父亲杀死母亲入狱、家庭发生巨大变故而沉默寡言的孩子,变得愿意与人交流,第一次露出了笑容……“孩子的世界其实很简单,给予他们什么,他们就汲取什么。一个在充满爱的环境里成长起来的孩子,必然对这个世界回报以爱。”孙茵说。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