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城督导培育 发表于 2012-7-11 11:42

(佛山)“注册容易了,成长或许更难了!”(图)

本帖最后由 东莞清流 于 2012-7-11 11:44 编辑

                        “注册容易了,成长或许更难了!”(图)
                                                            2012-07-11 09:12:00 来源: 南方日报(广州)

http://img1.cache.netease.com/catchpic/D/D2/D2A643C938A6DC6618FD7657A929BBA9.jpg近日,广东印发《关于进一步培育发展和规范管理社会组织的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从7月1日起,除法律法规规定需前置审批的之外,全省社会组织无需经过业务主管单位,可直接向民政部门申请登记。

  门槛的大尺度放宽,意味着今后社会组织的登记,或将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然而,政府购买服务目录仍未出台,社会服务会否面临“僧多粥少”的尴尬?社会组织数量增长后,其服务质量如何提升,又能否满足政府放权的需要?《方案》出台,对于社会组织的成长,还会来带哪些影响?

  记者近日走访禅城、南海、顺德三地,调查社会组织的成长历程,探究其成长背后的各种因素,分析其今后成长走势,推出《珠三角社会组织成长调查》之佛山篇。

  “不要业务主管单位了,现在注册比我们那时容易多啦。”得知广东社会组织登记“开闸”的信息,南海慧爱公益教育的社工冬冬,忍不住发出感慨。

  冬冬的感慨,源于两年前慧爱教育的注册经历。这家来自广州的草根公益机构,因为当时有业务主管单位的注册门槛,虽在当地政府的协助下,也仍花费了3个月时间,才最终落户南海桂城。

  记者随后走访禅城、南海、顺德三区发现,《方案》出台后,前往民政部门咨询和登记的社会组织,均有所增加。但不少受访的社会组织也坦陈担忧,因为目前社会组织的整体专业性不够强,加之对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的过度依赖,接下来可能出现“注册容易了,成长或许更难了”的洗牌局面。

  数量多了,质量还不够

  综合禅城、南海和顺德的数据发现,三地目前在册的社会组织数量,已接近1700个。在参与政府公共服务购买时,部分号称服务专业的社会组织,会出现一些诸如经费比例明显失调、服务手法粗糙等“低级错误”,这既反映了现阶段社会组织成长的浮躁状态,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社会组织数量多了,质量还不够。

  “这两年,社会组织的数量多了不少。”走访禅城、南海和顺德三地时,记者都听到了类似这样的话。

  “去年10月我上任时是620家,到现在增长了100家左右。”顺德区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张红就介绍,顺德不到一年间,社会组织就增加了近20%;南海区民政和外事侨务局民间组织管理科科长蒋素媚也表示,省里《方案》出台后,电话咨询登记的社会组织,也多了。

  记者综合禅城、南海和顺德的数据发现,三地目前在册的社会组织数量,已接近1700个。其中,顺德最多,为712个,南海有582个,禅城则有398个。较去年数据,各区分别增长了数十个甚至近百个。

  从社会组织的类型来看,也有了较大的延伸。目前三地的社会组织,主要包括注册公益组织、群团组织、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行业协会等,一些源自港澳、新加坡等地的社工机构、街坊会和社区理事会等组织,也开始涌现。其服务内容,也涉及文体娱乐、居家养老、特殊教育、心理援助、本土社工培育等多个领域。

  然而,社会组织数量多了,服务质量是否也同步提升了?

  这一问题,直接关乎“小政府、大社会”格局的构建,即社会组织是否有足够的水平,来承接政府转移的职能。

  “社会上很多机构并没达到相应的资质去揽项目,有些合符资质的机构可能承接了两、三个项目,忙都忙不过来。”以广州为例,共青团禅城区委书记杨涛表示,这边厢是政府“放单”购买社会服务量猛增,那边厢是很多机构却“吃不饱”。

  南海区社工委专职副主任余海生也表示,虽然目前本地政府“放单”还未出现猛增的局面,但已经有较为明显的增加,“整体来说,目前社会组织尤其是注册公益组织的服务水平,确实还不够高,很多政府职能,也不敢贸然地放”。

  记者在调查中也发现,部分号称服务专业的社会组织,在参与政府公共服务购买时,会出现一些“低级错误”。“关爱桂城”建设督导委员会有关负责人就透露说:“可能是经费比例明显失调,可能是服务手法粗糙,甚至有的都没经过基本调研,每年申请关爱基金的项目,往往都会被刷掉一些。”

  门槛低了,怎么来监管?

  没有业务主管单位,社会组织登记后由谁监管,又如何进行监管?这是《方案》出台后,摆在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从长远来看,缺乏有效评估和监管,也不利于社会组织的成长。“社会组织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如果财务等方面出现比较严重的问题,可能对整个领域的信誉产生冲击”。

  《方案》出台后,门槛低了,怎么监管?

  这个问题,不仅是地方政府,社会组织本身也颇为关注。

  南海慧爱公益教育是一家来自广州的草根机构,两年前,听说“关爱桂城”建设,遂向桂城提交了申请书。后来在桂城街道的帮助下,花费3个月时间,以挂靠南海团委的方式,用佛山市南海区关爱青少年协会的名字,成功落户南海。

  “我们机构就是由团委监管,比如定期将活动开展情况、财务报表、年审情况等,都给南海团委报备。”慧爱公益教育的社工冬冬告诉记者,在当时的政策环境下,南海团委的监管为慧爱教育注册以及发展,提供了保障,“但面对一些专业性服务,监管部门不一定能给出很具体的指导意见”。

  来自禅城、南海、顺德三地职能部门的声音则显示,《方案》出台后,不用找业务主管单位的规定,使得对社会组织的监管面临新挑战。顺德区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张红就表示,顺德社会组织主要由社工部的民间组织和社会事务科来监管,“目前主要的监管手段还是年审,虽然现在年审会招标引入中介机构来推进,但民间组织科只有4个人,平时要监管700多个社会组织,还是压力很大”。

  南海区民政和外事侨务局民间组织管理科科长蒋素媚认为,《方案》的出台,实际上对社会组织的监管提出了更高要求。“虽然不用业务主管单位了,相应的职能部门还是要积极做好监管”,她告诉记者,南海将对社会组织加大年审和评估的力度,并不定期地开展私设小金库、收费、商业贿赂等现象的检查。

  在慧爱公益教育社工冬冬看来,监管是一种必要的压力,“社会组织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如果财务等出现比较严重的问题,可能对整个领域的信誉产生冲击”。她认为,除了职能部门对社会组织的监管,服务购买单位的评估,也是一种监管,甚至更为直接、有效。

  记者从桂城街道了解到,由街道财政投入、累积已超过千万元的“关爱基金”,每年都会通过招标评审的方式,资助一批服务项目的开展。“我们会分阶段进行评估”,“关爱桂城”建设督导委员会有关负责人介绍,阶段评估和经费提供配套运作,每个阶段的评估都会成为下一个阶段经费提供的依据,“服务质量不合格,下一阶段的经费可能就会缩减,严重的甚至会被取消”。

  尚无目录,社会组织如何“接单”?

  作为“政府放权、社会组织接权”的具体指引,政府购买服务目录被社会组织寄予厚望。面对目录仍未出炉的情况,社会组织如何“接单”?又有多少“单”可接?

  今年5月底,省政府印发《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暂行办法》(下称《办法》);6月6日,省财政厅又快马加鞭出台《2012年省级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目录(第一批)》。

  然而,记者在走访禅城、南海、顺德时发现,三地虽都有研究购买目录事宜,但明确的目录还未出台。政府放权,目前也多处于“放一个是一个”的状态。

  顺德区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张红介绍,顺德暂时还没有制定出具体的购买目录,目前购买的种类主要还是社工服务。“购买最积极的是顺德区委社会工作部,老人、康复、青少年、妇女、家庭纠纷都是各级社工部门购买服务的重要范围”,她表示,顺德暂时按照各个镇街不同的需要进行服务购买。

  “南海购买公共服务目录的暂行办法已经提交法制局审批。”南海区民政和外事侨务局民间组织管理科科长蒋素媚则介绍,如果顺利,今年南海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目录,将于下月出台。

  这意味着,在购买服务目录和机制未明确出台之前,南海、顺德等地职能转移、购买服务尚未常态化和机制化。

  在个别镇街,这种情况相对较好。比如桂城街道连续3年,花费超过1000万元,用于购买41项专业服务,包括青少年成长教育、居家养老等长者服务、外来工服务(包括子女教育、社区融入)、心理援助等,容桂26个村(居)也已全部购买了社工服务。但上述镇街的有关人士也坦言,目前镇街也没有明确的购买目录予以指引。

  这也让一些注册公益组织心存担忧。

  另一家南海社工机构的负责人也表示,《方案》出台后,相信会有更多专业的社会组织涌入,在社会组织整体服务水平不够高的情况下,“注册容易了,成长或许更难了!”该负责人认为,接下来社会组织的竞争肯定会加剧,甚至出现一次“洗牌”。为此,他建议,一方面政府要尽快出台购买目录,明确指引购买行为;另一方面需要通过合理的培育和孵化机制,强化社会组织的专业能力;同时,社会组织自身也要加快成长,“服务能力跟不上,就不是有没有‘单’可接,而是能不能接到‘单’的问题”。

  策划:王军

  统筹:赵进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 刘嘉麟 赵进 李晓莉 盛正挺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卢奕诚

  忧

  社会组织经费,政府购买比例有的高达八成五,相关负责人表示应开发社会资源:

  “一旦无项目支持,

  可能生存都成问题”

  政府购买服务经费,对注册公益组织的生存和成长,到底有多重要?一旦没有项目,诸如社工机构等很可能就生存不下去,这是不是“耸人听闻”?

  “确实非常依赖项目。”冬冬告诉记者,慧爱公益教育以南海区关爱青少年协会的名字落户南海后,做了两个项目,第一个是在平洲博雅学校针对外来工子女开展的支教行动,第二个则是在三山东区针对外来工开展的社区融合服务,“目前项目经费也占到了我们全部经费70%左右”。

  “第一个项目通过‘关爱基金’评审后,拿到了19万元的项目经费,第二个项目则拿到了29万元。”冬冬介绍,虽然在项目设计时,对经费开支做了详细的预算,但作为起步阶段的机构运营,仍需要额外的资金。

  “我们尽量把人员薪酬的支出控制在50%以内”,她表示,慧爱采取“社工+义工”的服务模式,即通过专业社工,培训有潜质的义工,再一起为外来工及其子女开展上课、活动等服务,虽然项目的经费预算做够了,但机构全部的行政开支不可能做在一个项目的预算里,“所以在开展第一个项目时,当时我们项目总监每个月的薪酬是5000元,为了维持机构运营,她就把薪酬全部捐了出来”。

  “我们也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要考虑开发一些社会资源。”冬冬说,在机构精力允许的情况下,会考虑承接一些诸如企业类的项目,或者提升服务口碑,获得社会捐赠,“这要看社会的需求,也要看我们的精力,还需要我们机构的服务能力,服务能力如果不高,没有口碑,也吸引不了社会资源”。

  “现在社工机构对政府购买服务的经费依赖很严重。”一家从事青少年成长教育等服务的本地社工机构负责人就告诉记者,目前承接政府服务购买的,主要是注册公益组织,比如社工机构。而在经费来源方面,政府购买的经费往往占70%左右,个别占到85%以上,“如果购买服务没有常态化,一旦没有项目支持,就会活不下去”。

  “关爱桂城”建设督导委员会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如果是广州等地比较成熟的注册公益机构被引入到南海,对政府购买服务经费的依赖会相对低一些,“相当于是将分支机构设到南海,他们本身之前就有一定的社会资源可利用”。该负责人表示,开发社会资源,降低对政府购买经费的依赖,也有利于注册公益组织的持续发展。

  喜

  探路延伸妇联枢纽型组织“手脚”

  顺德妇联做“妈妈”

  孵化3个村居“妇女之家”

  “积极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在孵化培育、协调指导、集约服务、党建群团建设等方面的枢纽型功能作用。”记者从《方案》中发现,枢纽型社会组织改革,成为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的一个关键任务。

  然而,改革如何进行?

  作为广东省妇联首个枢纽型组织建设试点,顺德妇联用一套孵化机制,成功孵化出3个村(居)妇女社会组织。在枢纽型社会组织改革方面,做出了积极尝试。

  据悉,今年年初,顺德建成了区妇联社会组织孵化中心及社会组织发展中心。其中,孵化中心的主要方向和领域,是妇女儿童及家庭需求度高、品牌效果突出的相关服务性民间社团;发展中心主要是对这些民间社团提供内容及业务孵化等关键性支持,在孵化成功后,发展中心将提供为期一年的发展支持。

  数据显示,顺德已经成功孵化出3个村居妇女社会组织,分别是乐从上华村妇女之家、均安南沙3861妇儿促进会、伦教熹涌村3861妇儿促进会。目前,乐从上华村妇女之家已经进入社会组织发展中心进行再培育。

顺德区妇联主席何倩馨说,培育成型后,妇女社会组织将在社区搭建妇女沟通和矛盾化解的平台,使其拥有一个谈理说事的“议事厅”。“不能小看我们女人的力量”,何倩馨笑言,希望通过大力培育孵化“妇联制造”的社会组织,把松散的“社会人”组织起来,成为有家的“组织人”,引领广大妇女有组织、有秩序地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何倩馨介绍,未来,顺德区妇联将会把妇联的工作事务逐步下放给这些社会组织;此外,还将推动这些社会组织接受政府评级,从而承接除妇联事务之外的政府放权,使这些社会组织能更多的参加社会竞争,使其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我省出台《关于进一步培育发展和规范管理社会组织的方案》
http://www.qingl.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3882&fromuid=7797

原文链接:http://news.163.com/12/0711/09/864DSGLU00014AED.html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佛山)“注册容易了,成长或许更难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