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城督导培育 发表于 2012-7-10 09:07

“托老所”曾婆婆的8小时生活

本帖最后由 东莞清流 于 2012-7-10 09:36 编辑

                                 “托老所”曾婆婆的8小时生活
                                          2012年07月10日08:14 来源:南方报网-南方日报
       白天上班前先把家中的老人送往专门服务老人的长者托老中心,老人在托老所渡过愉快的一天后,傍晚下班再把老人接回家中,仁安长者日间托老中心的服务已经走进了禅城市民的生活。  
      今年4月,禅城又诞生了佛山第一个接受轻度老年痴呆者的“托老所”,提供服务的主体则是禅城在为老服务中引入的第一个专业社工团队广州馨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专业社工们。三个月来,这个特殊的“托老所”运作情况如何?广州馨和为禅城带来了哪些新的服务理念和思路?类似“托老所”这样的民间助老服务机构面临哪些发展中的共性问题?
  据了解,佛山户籍老年人口已经达到56万,占户籍人口的15%,其中,8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7.63万,占老年人口的13.58%,高龄化趋势明显。预计到2015年,佛山老年人口则将增加至66.65万人。这意味着以后禅城每5个人中就有一个老人。
  作为佛山首个试验点,引入专业社区办托老所在禅城这个老龄化形势日趋严峻的区域,对佛山在为老服务领域培育社工组织、探索新的为老服务模式有着独特的样本意义。
  寓教于乐,进行康复训练和治疗
  现场
  周四早上8点半,家人把曾婆婆准时送到了禅城区祖庙街道居家养老新星分中心,在这里,90后的年轻社工郑雯像幼儿园老师一样等待着曾婆婆的到来。曾婆婆将在这里度过一天,下午5点半由家人接回家。表面看来,曾婆婆与一般的老年人没有什么不一样,相反,在郑雯的陪伴下,她还显得格外幽默风趣,性格很外向。但其实,这位婆婆已是轻度老年痴呆症患者。
  位于人民路后街巷的新星分中心6层服务大楼里,社工郑雯是隶属于广州馨和社工服务中心的成员。刚刚从广州女子学校社工专业毕业的她,投身到专业服务老人的团队中来。团队负责人赵娟温文尔雅,带着团队从广州来到佛山,成为佛山禅城进驻的第一个专业社工机构组织,并有针对性地服务这些特殊的老人。
  上午9点多开始是折纸、环保粘画兴趣小组,曾婆婆与伍婆婆、叶婆婆等几位老人在郑雯的带领下,用废旧的广告宣传纸折叠花心。小郑在学校里学过的这些手工小技巧,没想到在新星分中心成为了社区老人们的最爱。用废旧的丝绢制作五颜六色、颇具创意的丝花,用旧报纸折出一个可以放置废弃物的小装置,这些成果就展示在中心的各个楼层,也正因为此,这两门课固定下来成为每周二、周四的必上科目。
  眼前这几位开朗、幽默、动手能力很强的婆婆,似乎与一般老年人没有什么两样。而曾婆婆似乎也与其他说说笑笑的老姐妹们并没有什么区别,她正按照小郑教授的方法努力折出一朵花。但事实上,婆婆的记忆力已经严重下降,据她的家人反映婆婆连家在哪里、回家的路怎么走都不记得了,这让家人非常担心。
  根据她的个人情况,中心为她安排制作了一整天的康复活动课程。手动折纸就是康复课程之一。
  “虽然是接受特殊群体康复,但是曾婆婆不会感到区别对待。”其实上午的动手课是面向社区所有有兴趣的老人开放,曾婆婆可以和老友们在一起动动手制作手工艺品,在婆婆看来,边折边聊就是件很开心的事情。“这朵绢花送给你,你看看多漂亮啊!”看到记者,曾婆婆还格外活泼地开起了玩笑。
  到了11点多,曾婆婆像个孩子般撒娇说:“要去长者饭堂吃午饭啦!”通常,她们的午餐就在中心一楼、二楼的长者饭堂解决。在饭堂,她同样可以和社区来就餐的独居老人们边吃边聊。
  午休后,下午的课程就是很有针对性的特色康复课程了。“我们借助这些转珠等专业帮助恢复记忆力的器械,对老人进行康复训练。帮助老人恢复一定的记忆力,延缓其记忆力减退。”张雯向记者演示道。这些器具在一般人看来,可能和幼儿的玩具差不多,但却可以提升老人们的记忆力、定向力、计算能力等等。
  而到了每个周五,佛山关爱老年痴呆症协会的专业工作人员就会对曾婆婆等老人进行专业测评。对老人的评估从记忆力评估、定向力、注意力和计算能力等方面入手,比如通过模仿绘画等国际量表(MMSE)测评其智力康复水平。记者看到,有的重度老年痴呆症老人已经难以通过模仿画出工整的五边形或者普通的钟表等等。
  “老人不会感觉到自己在被测评,因为这项内容被穿插在朝阳医院的定期体验项目中。”而其实,在张雯和她的同事们看来,轻度老年痴呆者不经过长时间的接触,一般人是看不出来的,也正因此,常常耽误了老人的康复训练和治疗。
  现在,对于曾婆婆的子女来说,白天把母亲日托在中心,最初是出于子女上班时考虑到老人独自在家会有一些安全问题。“我们想在中心就会多一重安全保障,”但是三个多月时间过去了,母亲在中心获得的康复训练成效让他们深感安慰。刚刚过去的一天,曾婆婆还身体力行主动要求帮助他们洗碗,甚至拖地。
  采访后,记者感受到,老人们在这个专业“托老所”中的日常生活并没有多么神秘,他们在这里接受的专业康复辅导都是在寓教于乐、“润物细无声”之中进行。
  建议
  借鉴香港,
  设立专门基金购置老人接送车辆
  长者日托机构面临最困难和最棘手的一个问题就是“老人的接送问题”。“老人接送最麻烦,我不可能每天这样跑来跑去自己接送的。”家住在桂城的陈女士对轻度痴呆症长者日托中心非常感兴趣,“平时上班时间家里的老母亲一直是靠保姆照顾,保姆更换得太频繁了,我们很希望白天上班时间把母亲"日托"在这个中心。”
  但一直到今天,由于接送的问题迟迟不能解决。这成为中心接纳轻度老年痴呆症患者的一个障碍,“即使可以配车,也需要中心再配上专业司机和陪护人员,但社工人手实在有限。”
  对于已经成立两年时间的仁安长者日托中心来说,也同样存在类似问题。在开办之初,中心负责人最为担心的便是“我们虽然有接送车,但是老人家毕竟是特殊的乘客,老人的身体能否承受汽车颠簸,这都需要进行专业的评估。”现在,他们已经服务了48位老人,并且探索以雇佣出租车的形式接送老人。
  有专业人士告诉记者,香港的经验是对于老人或者特殊人群,慈善机构设立专门基金用来购置这种特殊的车辆。“老人乘坐的车门可以升降,方便轮椅直接升至车内,在车内有专门的滑轨放置轮椅,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这些服务今后需要逐渐细化。”
  专业社工:从服务老人
  向服务社区拓展
  趋势
  “我们选择来到佛山,是缘于对禅城对祖庙的居家养老和社区服务思路非常认同。”按照广州馨和的理念,新星分中心不应该仅仅是服务和照料社区老人的地方,而应该学习香港经验,逐渐把中心拓展为覆盖整个社区的社区家庭服务中心。而事实上,不仅是香港,佛山隔壁的广州越秀各个社区已经成立了社区家庭服务中心。
  认同当地为老服务理念以招标形式进驻
  “经过前期沟通,我们认为禅城尤其是祖庙街道在为老服务上的意识很超前,政府的定位很准确,这是吸引我们从广州来到佛山的重要原因。”赵娟告诉记者。而对于禅城祖庙街道来说,他们希望的则是“通过应用社工的专业理念和模式,全面提升社区服务和居家养老服务整体水平。”
  在引进专业社工的方式上,他们选择了先由政府搭建好平台。记者看到,整个新星分中心精致用心的装修就是由街道进行设计、采购,投入450多万元先行将配套完善,并将每一层的项目进行功能定位后,再向社会进行公开招标。而向社会招标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引导专业社工组织进入这个平台,介入禅城为老服务。最终,赵娟带领的广州馨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中标。招标公告显示,政府出资费用为每年23万元。
  “我们签订了为期两年的服务合同。”赵娟说,这显然不同于广州、深圳等地社会组织参与居家养老服务的运行模式,这些地方大多是采用政府包揽的形式,包括社工每月工资、服务中心的水电费、运营费等均由政府投入和提供支持,可以说社工机构的生存压力并不大。
  但广州馨和在进驻新星分中心接下来的两年中,需严格按照相关合同实现既定的服务目标,服务多少位老人、其中特殊群体需要达到多少等等均需要履行合同规定。“政府出资23万元,社工机构严格按照服务合同履行服务承诺。这样的设计是有竞争性的,也尝试打破以后一旦政府不养活,社工机构就难以长久生存的问题。”祖庙街道负责人介绍说。
  这就意味着,馨和社工服务中心必须要严格按照当初签约的考评表进行服务,在服务人数、小组活动、个案辅导、社区拓展等等领域都要达标。以更好、更专业的服务吸引老人进入中心也成了他们目前拓展的主要目标。
  将沙盘游戏治疗应用于社工服务
  进入佛山三个月来,馨和确定的思路是先走访了解社区居民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对为老服务的入户调研。在居委会的协助下,“我们对祖庙街道社区进行了走访,一些需要接受帮助的老人不少是独居生活。”馨和团队中的男性社工小招是佛山本地人,在对社区进行走访时,这位本地社工就在联系走访反馈中发挥出了特别的作用。
  他们在不断帮助社区居民更新为老服务观念,“您空闲的时候来中心,与老人们一起打乒乓球、一起聊聊天,这就是社会服务。”据悉,新星分中心开办三个多月来,已经服务累计人数达到1483人次。
  新星分中心三楼是佛山第一个轻度老年痴呆症日托中心,年轻社工们其实也是第一次面对这样的特殊老人群体。“有几位老人已经跟我成了好朋友!”作为今年刚刚毕业的应届毕业生,张雯在毕业前曾在馨和等多个社工机构做过实习,但真正服务轻度老年痴呆症患者还是第一次。“我们一出校门、同学就走入社区服务中心的还有两位,他们在广州。”
  当记者问到,实际从事针对特殊老人的社工服务有何不一样时,张雯笑言:在应聘的时候,有人说,高龄老人身上有股味道、老人比较爱唠叨等等……“其实实际接触老人家,没有原本想象的那么难。”她认为,社工其实是对老人们耐心的陪伴,再加上用自己的专业理念和知识帮助老人。现在,像曾婆婆一样的几位老人都已经与张雯结下了深厚的友情,老人们竟然像孩子一样地很乖,很听从社工们的建议。
  设置在新星分中心6楼的沙盘游戏室,将游戏放进老人的生活中,用这种独特的方式纾解老人的心结。“我们从团体沙盘中发现,禅城老人最喜欢的公仔跟老佛山生活息息相关,比如耕田的小公仔、撑着竹筏的小公仔等等,从这些选择中不难看出他们对以前生活的怀念。”事实上,赵娟从学校心理老师转型,她的专长在于从2010年就开始进行沙盘游戏治疗的研究,在家庭亲子沙盘治疗、夫妻沙盘治疗、青少年成长沙盘等方面有一番心得,此次将沙盘游戏治疗运用在社会工作服务,也是她们开展实验研究的一部分。
  从服务老人向辐射社区转型
  广佛两地奔波的赵娟目前还承担着广州五山的社区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重任,在广州,馨和的服务已经覆盖对单亲家庭社会支援网络构建、亲子关系调适、青少年成长支援、长者心理调适、复杂家庭关系处理等等方面。“他们在社区服务上的经验也是禅城比较看重的。”祖庙街道负责人表示。“祖庙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作为一个服务平台,已经把社区服务的各种资源,包括社区医院、企业、社团组织以及专业志愿人士等各种资源集中到这个平台上,今后,既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方便、快捷、高质量、人性化的服务,也可以拓展到整个社区家庭。”
  经过三个多月的尝试,在赵娟看来,新星分中心上午和下午是老人活动的聚集地,“而下午4点半以后这里应该是学生们自由活动的地方。一方面是尽可能最大化地利用这么好的场地,另一方面,这也是中心从服务老人向覆盖社区转型的一个尝试。”她认为,经过实地调查发现,在低年级孩子们放学后这段时间,往往是家长们还没有下班、孩子没人照顾的空档期,孩子们应该可以在社区中心活动。
  “暑假期间,我们其实也希望能够为放假在家、无处可去的孩子们提供一些场所。”她认为,理想的状态是,孩子们既可以在这里接受辅导,也可以参与特色手工、五禽戏等等课程。





原文链接:http://news.hexun.com/2012-07-10/143383666.html

随想 发表于 2012-7-10 10:29

很好的服务,东莞这边应该也有吧?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托老所”曾婆婆的8小时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