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phia 发表于 2012-6-5 23:30

政府投入:引入社工服务补“欠账”

佛山日报记者 骆苏艳、黄碧云、陈逸群
  现在是城市人幸福,还是农村人幸福?城市人羡慕农村人年年有分红;农村人羡慕城市人有工作、有社保、有养老、住小区、开小车、生病看名医、孩子读名校……这个问题很让人纠结。
  问题的破题在于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经济水平较高的顺德、南海在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方面的探索先行一步。
  政府投入:引入社工服务补“欠账”
  理疗推拿室里几名残疾人士正在接受按摩推拿;楼上,不时传来阵阵音乐声,社工们正带领着老人唱歌;楼下,社工们和患有自闭症的儿童做游戏……
  这样的场景自去年10月后时常可在顺德杏坛镇社会综合服务中心看到。而此前,残疾人、自闭症儿童要做康复治疗大多需要到中心城区大良的威权残疾人康复中心。
  中心是由杏坛镇政府投入约1500万元,整合原有的梁銶琚文娱康乐中心、镇敬老院以及新建的民政综合楼整合提升而形成。服务项目涵盖残疾人康复、居家养老、社工、老人门诊等等。年内,该中心将带动全镇30个村居全面铺开建设村级社会综合服务站。
  谈到社工服务,顺德容桂是全区发展最为迅速的镇街,也是目前顺德唯一一个社工服务全覆盖的镇街。“政府引导+民间资本+项目运作”是容桂社工机构运作的模式。容桂街道引导由公益慈善类社会团体向社工机构购买服务项目,然后政府对购买服务项目的费用按1:1的比例给予财政支持。
  现在,顺德有6个镇街已向专业社工机构购买社工服务,并计划到明年10个镇街全部成立家庭服务中心,为此区财政将投入3000万元用于购买社工服务。“过去我们在村居公共服务有欠账,现在我们要弥补回来。”顺德区社会工作部有关负责人说。
  人力投入:党员志愿者送服务进村居
  弥补农村公共服务的不足,政府投入是“龙头”,人力投入仅次之。除了社工,党员志愿者也逐渐成为其中的主力军。
  南海南约社区梁女士是一名环卫工人,用微薄的薪水支撑着一个贫困的家—— 一间年久失修的瓦房、一位80岁体弱多病的老父亲和一个正在读书的儿子。党员志愿服务队为梁女士重铺地板、修补天花、粉刷墙壁、重新铺设水电,并购买了简单实用的家具。这深深感动了梁女士。
  党员志愿服务队伍起源于南海叠北。2009年7月,南海首支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在叠北村雄州街市广场成立。其服务内容大到政策宣传、治安监管、环境卫生监督,小到清理马路“牛皮癣”、慰问家访甚至修理烂屋顶和厕所,事无巨细。
  3年间,叠北社区下属6个村小组党支部和1个居民支部,都设立了自己的服务队。服务队坚持每月举行1~2次活动,还把党员志愿者背后的各种资源也调配到农村公共服务中来。如在党员志愿服务队的带动下,叠北雄飞、超信等一些大型企业都投身社区公共服务。
  实际上,在南海,像叠北党员志愿服务队一样活跃在基层的党员志愿服务队已有496支,登记在册党员志愿者15600多人,总计近70项经常性和专业化的服务让27万南海人受益。党员志愿服务队重在发挥带头作用,带动热心村民和企业自发参与社区服务、营造关爱他人的氛围才是最终目标。
  村居共享:提升农村公共服务
  依靠政府投入、志愿服务等这些外来的力量迅速提升农村公共服务同时,社区也在努力实现自我服务的提升和改进。
  社工进驻村居除了给群众带来专业服务外,同时也给村居委会工作人员带来服务观念上的触动。社工给居委会里的骨干社区工作人员、社区热心人士们提供服务培训,鼓励他们和社工一起为居民提供服务。
  大沥江北社区则通过开展文化共享活动,提升村居的公共服务。
  2009年,江北社区与沙溪、白沙、泌冲等3个村委会共同签订“村居手拉手,文化齐享受”合作备忘录。几个村居的文化站和义工等资源得到整合,免费为不同年龄的群众量身设计服务活动。
  “我们每天都会约时间在这里练舞。”沙溪村民吴少珍的舞姿很醒目,干了一辈子农活的她拉上一群村里村民和小区居民跳舞,平时还会一起喝茶唱歌。如今,在社区已经形成近30个居民自发组成的文艺社团,囊括健身、民族舞、现代舞、民乐、秧歌、合唱、书画、棋艺等各个类别,带动了社区全民参与健身和文体活动。
  参照“文化手拉手”的模式,江北社区与其他3个村居在行政、治安、计生上也开始拉上了手,从“文化手拉手”向“服务手拉手”、“管理手拉手”迈进,不断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步伐。
  短评
  补足公共服务短板
  促进城乡一体发展
  田继贤
  “过去我们在村居公共服务有欠账,现在我们要弥补回来。”这一说法很坦诚,很实在。
  改善和提高农村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是城乡一体化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农村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上去了,农村管理也才可能更为有序,农村社会才会更加和谐稳定。
  毋庸讳言,改善和提高农村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政府的投入是必要的,这也就是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内涵之一,然而同时也应该看到,仅仅依靠政府的投入并不现实,也不可取。政府投入之外,农村公共服务的改善和提高恐怕最终还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是社会资源的调动,二是农村公共服务自身的提升改进。
  顺德、南海部分镇街村居的探索实践正是在这两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如果说杏坛镇和容桂的社工服务模式是通过政府投入撬动了更多的社会资源,使政府相对有限的投入产生了杠杆放大效应,那么南海的党员志愿者服务则是用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先锋模范作用感染、影响社会力量,同样起到了农村公共服务资源的杠杆放大效应。两者可谓异曲同工。
  与这种撬动、放大资源的做法不同,南海大沥江北社区则更侧重于通过村居牵手的共享活动,带动激发农村自我服务的热情和活力,为农村公共服务的改善和提升探索出了一条自我提升完善的新道路。
  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改善和提升农村公共服务的目标明确了,如何实现,或许尽可以百花共放齐争艳。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政府投入:引入社工服务补“欠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