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又 发表于 2011-10-20 22:45

【江门】前人大代表自筹资金办社工机构(图)

本帖最后由 菜菜小蛋玄 于 2012-3-30 16:23 编辑

2011-10-20 08:58:00 来源: 南方日报(广州) 
近日,“晨光社会工作综合服务中心”正式开始运营,成为江门市第二家以民办非企业身份注册专业社工服务机构,也是江海区首家民办社工机构。该中心的发起人是江海区两名热心义工,其中一名义工陈克梅,曾担任江海区四届人大代表。为了推动中心发展及投入社工工作,两人还准备参加明年社工资格证考试,成为真正的社工。

  成立社工服务中心,最早由江海区民政局提出。那时缺一个有经营经验的带头人,于是跟陈克梅说起。她觉得这个想法很好,“可能因为我是土生土长的江海人,再加上有很多年的经商经历,所以选了我。”

  当时该区民政局局长直接问她“敢不敢做”,她想着自己有这么多年经商经历,可以应付。曾经在五邑大学饭堂当过经理,认识了很多毕业生朋友,她跟学生说起时,大家都表示赞成。于是她也坚定了想法,想着“这也是一个创业机会”。只是这次创业与以往不同,全凭一股热情,“不会考虑太多盈利的问题”。

  9月21日,她和另一个义工陈艺燕决定合伙,一起筹备成立事宜,最后两人合伙筹资3万元登记注册,也作启动资金。目前办公室暂借用江海区民政局的办公室。预计下个月会搬到江南社区一个大楼,大楼是由江南街道办事处提供的,免租1年。实际上,对于中心的经营,做了10多年生意的陈克梅也没有很大把握会走出一条怎样的路,一再强调只是起步、探索阶段,而各方都很支持,至于以后怎样,还要看看经营下去的情况。她说自己已经退休,可以解决经济问题,又有空闲时间,办这一机构完全就想做义务服务工作,但拍档比较年轻,就明确表示“生活是要有的,但是要求很低,一个月1000多元就够了”。

  服务从居家养老开始探索按市场需求走

  成立之后,“晨光社会工作综合服务中心”聘请了江门市第一家民办社工机构“利民社会工作综合服务中心”作为督导。晨光中心属于民间发起,没有任何企业或非营利机构作为支撑,其未来的道路注定更加艰难。

  陈克梅介绍说,在中心的章程中,她们提到的服务对象是老年人、青少年、弱势群体等四个范畴。目前她们就正在着手准备从服务老人开始。这主要是因为政府方面有意向与其进行合作,做居家养老服务。“目前我们正在做计划给他们,同时对江海区的老年人情况进行调查。”陈克梅说,暂时也不会在整个江海区铺开,将会从江南、滘头、滘北三个街道办事处做起。

  让她觉得棘手的还有人手缺乏,整个中心没有一个真正的社工。“现在也在进行网上招聘,想聘一些专业的社工。但是招聘难,很多都提出要月薪4000元,这对我们来讲,有点高了。另外,人家也会觉得我们这是个小机构,不愿意来。”然而,在她看来,不管付出多大,一定要找个专业社工回来,“人才很重要”。

  陈克梅说,因为是民间组织,在服务对象、项目等方面都可以自主一些,不会有太多束缚,但是一切不敢太急进,“还是在探索,希望向市场需求发展。”她也表示,如果将来发展下去,发现挂靠在其他企业或单位下比较容易运营的话,也会考虑的。

  两义工自筹3万元办社工服务中心

  民办社工机构未来何去何从?

  据梁健玲介绍,目前我国民办社工机构主要有四种营运模式,分别是政府牵头成立、高校创办、民间发起、企业或非营利机构发起。

  利民社会工作综合服务中心就是属于最后一种,其发展与企业和政策的需要分不开。记者了解到,利民社会工作综合服务中心的前身为江门市残联康复医院社工部,成立于2006年4月。当时公助民营性质的江门市残联康复医院刚成立,知名度不高,需要社工介入,一方面运用社区服务技巧、社区推广策略,增加知名度;另一方面需要他们宣传政策,让符合救助标准的残疾病人得到康复的机会,医院得到政府购买残疾人医疗服务的收入。

  但随着医院知名度与医疗技术的提高,病床越来越紧张,加上家庭病床纳入医保政策,残联提出“阳光家园残疾人居家安养计划”,使得医疗服务和残疾人康复延伸至社区、家庭。于是,立足于社区服务的江门市利民社会工作综合服务中心应运而生。

  该中心特有的医院背景为其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财力、物力保证。梁健玲告诉记者,利民社工中心活动经费很充足,而且一般社工(应届社工系本科毕业、取得初级资格证书)薪酬参照医院医生标准,年收入约7万元,这一工资标准可能比深圳还稍高一些。这也使得该中心在招聘社工时具有较大的选择空间。“我们招聘社工的信息发放出去,一个星期就收到大约60份简历,应聘者全部都是有工作经验的。”梁健玲如是说。

  “江门对社工的扶持相较于珠三角同类城市还是走在前面,也愿意花钱购买社工服务,但费用非常少。”梁健玲告诉记者,如居家养老项目,不计督导部分,起码需要投入半个社工的力量去做,但政府部门只按2万元/年的标准购买服务。“我们希望从低价坐起,让政府先看到我们民办社工机构的用处,再慢慢提高标准。”她表示,希望政府今年能在一些项目中提高社工服务标准。据悉,该中心目前已接了老人需求调查、阳光家园、外来工子女430学堂、残疾人居家无障、白沙街居家养老碍等几个政府项目来做,今年从政府单位获得的资金大约有70万元左右,但里面包含了治疗师、医生、护士等专业人员的费用,只有大概20万元左右花在社工方向。但目前利民服务中心有8个社工,一个活动干事,其中5名一般社工一年的人工成本就需要35万元,仅靠政府项目支出,远不足够。

  “民办社工机构现在很多是亏损的。”梁健玲告诉记者,因为目前该中心帮助的对象往往都是低保人士,所以他们从来不向帮助对象收费,目前的收入与支出是不成正比的,而该中心90%的费用都是靠医院(企业)支持。所以,她认为,企业主导下发展的社工机构在社工服务发展初期起到必不可少的作用,对于一些经济欠发达城市有借鉴的作用。

  “医疗机构作为我们的主要投入方,虽然并不会对我们有收益要求,但会希望我们能多做一点医疗方面的工作,希望我们能更多地关注老人、残疾人服务。”梁健玲表示。但身为社工,却非常希望能通过接一些政府项目,达到影响一批人、帮助一批人的目的,甚至进入单亲家庭、边缘青年、儿童、学校等领域。

  “企业或非营利机构发起运营的社工机构,免不了要在矛盾中求发展。”她介绍说,由于投资方为企业,肯定更重视社工机构对企业的贡献,一方面会希望政府加大对社工机构的投入,另一方面又希望社工发展与企业的发展相一致的服务。但政府投入购买服务之后,会希望社工中心开展多元化的服务。

  “政府的重视、购买社工项目的增加,使得企业主导下的社工机构未来将面临着方向性的选择。”她认为,一种路线是政府选择性投入,社工机构变成纯企业的下属单位。另一种路线是政府加大力度投入,企业主导变企业支持,社工机构独立发展。由于政府的投入不足以承担社工机构的日常开支、项目经费,所以社工机构必须与企业的发展相一致,假如政府能投入足够的资金,给予足够的项目,企业的主导地位将发生改变,原来的服务可以“企业购买社工机构的形式”进行,以社工人力与企业进行核算。“由于一切都在发展的过程中,很难判断这类型社工机构未来的发展路线。”她如是说。

  背景

  随着民办社工机构的增多,这些机构的发展状况如何?未来发展之路将怎么走?记者日前就此问题采访了江门市利民社会工作综合服务中心主任梁健玲。她告诉记者,该中心作为江门第一间民办社工机构,也正在思考民办社工机构未来发展的问题。

  企业支持,中心社工年薪约7万

  现状

  “民办社工机构

  很多是亏损的”

  未来

  政府将加大投入还是选择性投入?

  购买服务

  拓展发展空间

  放宽准入条件形成竞争机制

  政府:

  记者从江门市民政局获悉,目前,江门市社工岗位主要在社区、民办社工机构、机关事业单位等。近年来,江门社区人才稳步发展,今年的考试中就有近300人报考。目前,全市有109人通过了全国的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资格考试。根据省出台的《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社会建设的决定》,要求每万人中要有5名社工,江门市也出台了《中共江门市委 江门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全面推进社会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每个城市社区要配备3名以上社工,农村社区要配备1名以上社工,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已被纳入国家、省、市中长期人才规划纲要,并且全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把社会工作人才工程列入十大五邑人才工程之一。

  对于民办的社工机构,政府持何种态度?民政方面表示,政府职能转变需要更多的社会组织去承接相应的公共服务,而社工类社会组织是重要的一员。目前正在进行的事业单位改革,政府进一步转变职能,将一些公共事务性、服务性的职能转移出去社会,让有资质的社会组织承接,这必将对社会工作的发展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为促进江门社会组织健康发展,江门也将通过降低登记门槛,简化登记程序和实行备案制等措施扶持培育社会组织的发展。例如,社会工作类的社会组织,发起人由原规定“至少有1人取得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证书或2人取得助理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证书”降为“有1人取得助理社会工作师以上职业水平证书,登记3年内要达到民政部对发起人的规定条件”。

  “推进社会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和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的要求为政府购买服务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民政局方面表示,全省在刚刚出台的加强社会建设的配套文件中明确要求,各级政府要建立政府向社会组织授权和购买服务制度,接下来,江门也将进一步加大对政府购买服务的力度鼓励支持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发展。

  专题撰文

  南方日报记者 陈春花 陶然
(本文来源:南方日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江门】前人大代表自筹资金办社工机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