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琴 发表于 2011-8-8 15:20

上海社工协会徐永祥:专业化是协会属性必然回归

2011年07月05日00:55来源:公益时报

近日,《公益时报》记者对话上海市社会工作者协会新任会长徐永祥。徐永祥同时还是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作为一名专家,徐永祥将带领上海社工协会走什么样的专业道路?

  行政化弊端愈益凸现

  《公益时报》:在您当选为新一届上海社工协会会长时,您认为上一届社工协会给您留下了一个什么基础?

  徐永祥:上届协会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比如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了了社会工作者的资格考试和职业注册制度、社工职业培训制度,推动政法系统和浦东新区建立了现代社会工作制度的雏形,帮助都江堰灾区构建了职业化、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初步展现了专业社会工作在我国社会管理(柔性管理)与社会服务中的积极形象。

  《公益时报》:当选会长后,您的目标是什么?

  徐永祥:率领理事会同仁,配合地方党委和政府,进一步推动社会工作的职业化、专业化与制度化建设,通过政策倡导推动政府购买专业社会服务的公共财政体系建设及其他支持体系的建设,推动各个区县大力发展以专业社会工作为核心的民办社会服务机构,进一步展现社会工作在现代社会管理与社会服务中作用,并且为实现上海市社会工作人才"十二五"建设的目标(高级社会工作师200人、中级社会工作师2万人、初级社会工作师6万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公益时报》:您的身份首先是为学者,同时这届协会绝大部分成员都是社工方面的专家,这样的配置在全国都是首例,您认为您这样的身份和这样的配置会给协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徐永祥:应该说,本届协会的其他5位副会长都是社会工作领域的专家。其中,一些是政策和实务方面的专家(包括1位学者型的政府官员),一些则是研究与实务相结合的专家。至于理事,大都为社会工作机构的负责人、一线优秀社工或者高校社会工作系的负责人。这样的组成结构,符合专业社会工作协会的特征要求,对于现代社会工作制度的建构具有积极的意义。

  《公益时报》:从某种程度上,这是一种去行政化,这种去行政化会给协会专业化、职业化道路带来新的活力,但同时会不会造成行政资源的缺失呢?

  徐永祥:社会工作行业协会的行政化在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初期是一种必要的过渡性制度安排。但是到今天,这种行政化的弊端愈益凸现出来。因此,促使协会走向专业化、职业化和社会化,是协会属性的必然回归,是协会更好地扮演社会工作机构、社会工作者的自律组织的必然要求,也是更好地整合政府资源与社会资源发展社会工作的必然要求。我们相信,只要充分展现了社会工作的职业形象与社会功能,政府的行政资源只会更多而不是缺失。

  《公益时报》:上海市政府、民政局给了协会什么样的支持?

  徐永祥:最主要的是政策支持。

  协会将转身为"支持性机构"

  《公益时报》:新一届上海市社工协会如何平衡政府、社工、社工组织的关系,发挥好平台作用?

  徐永祥:社会工作协会既是社会工作机构和社会工作者的自律性行业协会,也是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与政府关系的协调者,还是社会工作者权益的维护者。目前,协会的重点之一就是推动和帮助社会工作机构参与社会管理与社会服务,推动政府大力扶持和发展各类社会工作机构(尤其是民办社会工作机构),推动有助于社会工作事业发展的各种支持性机构以及其他社会资源的介入。

  《公益时报》:您接任会长后提出,上海社工协会会往社会化运营方向发展,三年摆脱政府的扶持,您会从哪个方面努力?

  徐永祥:社会工作协会是非营利的行业协会,是一种尊崇社会理性的"社会组织",不同于服务于市场主体的商业性协会。因此,"摆脱政府的扶持"的说法是不恰当的。准确的说法是,在继续争取政府支持(包括一定资金资助的同时),积极争取各种资源的注入,充分发挥协会的活力。

  《公益时报》:民间的社工组织在现在的社会政治环境中生存还比较困难,甚至超脱出了社会的发展,我们社工协会可以给这类组织怎么样的支持?

  徐永祥:随着社会体制的改革和社会管理模式的不断创新,政府的一些社会职能及事务向以社会工作为核心的民间社会服务机构转移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上海市政法系统以及浦东新区,广东省的深圳、东莞,广州以及其他一些地方的社会建设已经为全国做出了表率。可以说,随着我国社会建设的深入发展和社会管理的进一步改革创新,民办社会工作机构的生存与发展环境将越来越好。一个不尽恰当的比喻是,我国社会工作事业已经处在早春三月了。在这个阶段,社会工作协会对于民办社会工作机构的支持,最主要的是协调政府的政策与财力资源、企业与社会各界的资源、教育界的资源,帮助社会工作机构获得各类资源的能力、提升专业服务的能力。

  《公益时报》:协会将通过什么措施更好地为社工服务?

  徐永祥:我们正在制定具体的规划和制度,努力将协会亮丽转身为社会工作者赖以信任的主要"支持性机构"之一。为社工服务的一系列措施也正在形成之中,包括有助于提升社工地位的全市性职业薪酬指导体系、职务晋升制度、社工权益保障制度、职业培训与注册制度、优秀社工表彰制度,等等。当然,这些制度或措施必须与促进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发展政策相匹配。也就是说,社会工作者与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地位提升是一体两面的事情,都是有效实现协会服务职能的"当务之急".


http://www.qingl.net/xwb/images/bgimg/icon_logo.png 该贴已经同步到 小小琴的微博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上海社工协会徐永祥:专业化是协会属性必然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