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琴 发表于 2011-7-26 10:34

社会组织“我们急需资金和人才”

2011年07月26日08:27来源:南方日报

“到‘十二五’末,每万人要有5个社会组织”,广东省《关于加强社会建设的决定》和各地正在探索如何创新社会管理的消息,让不少人相信,社会组织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然而,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不少已经活跃在各个领域的社会组织,大都面临着资金瓶颈、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它们不但急需资金和物资支持,更需要组织运作能力和服务水平的提升。由于部分组织在战略规划、财务管理、运营效率等方面存在先天不足,它们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欠缺,影响和制约着相关项目实施和服务开展。

  社工服务机构仅7家“正规军”

  社会组织机构资金来源过于单一,让不少组织负责人感觉“很头痛”。

  目前,不少社工等社会组织机构运作资金的重要来源,是政府财力的有限投入。即使有些可以通过购买政府服务来获取部分资金,但缺乏“造血”能力成为社会组织普遍存在的硬伤。

  长期从事心理咨询志愿服务的邓赞朋介绍,虽然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并不是追求报酬,志愿组织也并非以盈利为目的,但志愿者在参加志愿服务时会产生很多交通、饮食方面的费用,“有些志愿者是放弃自己的工作做志愿服务的,在做各种活动时他们也非常辛苦,但我有时连瓶水都给不了他们,如果经常这样的话会使他们的积极性有所下降。事实上,很多时候志愿者是自己出钱又出力,这对于一些家庭条件较好的来说不是什么问题,但对于一些条件不那么好的人来说也是不小的负担。”邓赞朋表示,政府有资金支持的话,不管多少,对志愿者都是一种认同和鼓励,这对于解决社会组织成员的“职业疲态”很有帮助。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匮乏也是一大窘境。据了解,从2008年国家开设社工师考试至2010年,佛山仅有231人通过助理社工师考试,88名社会工作师通过考试。据市民政局统计,目前全市社工服务机构7家,共有通过国家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的319人。而且因为薪酬、晋升机制等方面原因,社工流失现象比较严重。

  顺德首个社工机构——— 容桂鹏星社工服务社成立短短一年来,基本维持20多人的规模,该社共有5名一线社工流失,且全部转行,没再从事社工工作。“这对于长期发展不利。”该社工机构相关负责人表示。值得欣喜的是,佛山市相关部门正在拟定出台全市性的社工人才队伍建设指导意见及配套文件,将涉及社工编制、待遇等问题,这一消息让社工们备受期待。

  借鉴香港建第三方评估机构

  当越来越多的社会团体建立后,如何对这些组织进行评估,也将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话题。

  自2005年,佛山在全国率先推出“政府委托人民团体购买公共服务”,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佛山特点的社区志愿服务工作模式。但当类似的社会组织越来越多时,将对购买服务形成竞争态势。政府到底应如何择优选择?就需要有一个评估机构,一套评估标准对这些社会组织进行评估。

  评估包括哪些标准?有识之士认为,可以借鉴香港,把社会组织办公场所等硬性条件,和服务总量、服务对象的满意程度等软性因素都纳入评估指标。

  据了解,在监督方面,香港特区政府对民间组织设立项目监管及审查制度。凡政府资助的项目均在拨款要求中载明监管与回应的条文,并设立明确的量化目标和奖励机制,如成功达标,则与奖励计划挂钩。监管与回应的方式有定期约见、提交书面进度报告、资助管理人审查等,也鼓励民间组织进行内审自查。

  此外,记者获悉,深圳也已引入独立第三方机构,对社工机构进行综合评估。评估的结果,也成为新一轮社工岗位招投标工作的参考硬指标。



http://www.qingl.net/xwb/images/bgimg/icon_logo.png 该贴已经同步到 小小琴的微博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社会组织“我们急需资金和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