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资讯 发表于 2011-7-14 23:50

内地发展社工须融合本土元素

■王思斌指内地青少年问题有严重化趋势,一孩政策是元凶;又认为本港的「一校一社工」做法值得参考。图为内地小学放学情况。资料图片

 香港文汇报讯(记者 周婷)北京大学是内地发展社工专业的先驱,亦是最早开办社工本科的高校之一。由香港理工大学、北大合办的「中国社会工作研究中心」,在今年年初组织多名内地大学生,潜入发生跳楼事故频生的富士康,亲历农民工打工实况,轰动国际社会。中心研究主任王思斌表示,内地社会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在社工教育、政策方面,有不少可借镜香港先例的地方;但强调内地情况与香港大不同,在社工步向专业化的同时,亦必须融入本土化元素。

 事实上,内地高校引入社工课程初期,香港高校担当的角色相当重要,如理大、港大、中大均有与内地高校协作,除了举办交流会议外,甚至借出师资协助内地培养首批社工本科及硕士生。以北大为例,与港理大的合作最为深厚,王思斌指,香港的社工发展固然值得借镜,但香港一直沿用西方的社工教育方式,以专业化、系统化的操作为基础,但内地社会分化严重,城市、乡村有明显分野,不能一概而论。

西方专业非各处合用

 王思斌指,内地有需要尽快发展社工专业,但必先弄清「怎样教、教什么」,他认为,西方国家讲求科学、专业的方式,未必适合内地,「你跟农民讲专业?没用。各处乡村各处例,社工教育必须融入中国人的思想教化,这才是切合国情的做法」。他表示,内地的东部城市发展较蓬勃,但西部及部分中部省市仍偏落后,基建不足、教育水平低、农村贫穷问题仍然存在。

 其中,农民工问题广泛存在于内地的大城市及小农村,由「北京大学-香港理工大学中国社会工作研究中心」进行的富士康研究项目已告一段落,但王思斌指,中心对农民工的研究不曾停止,中心现正着力研究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农民工苦惯了、未必有『脱贫』意识,其下一代正好相反」。他期望透过渗透教育及辅导,长远改善农民工贫穷问题。

辅导员多缺专业履历

 谈到两地的青少年问题,王思斌笑言,「内地小皇帝」绝对比「港孩」更可怕,「就只有一个小孩,亲戚长辈都特别纵容」。他续称,内地青少年问题有严重化趋势,一孩政策是元凶。据了解,内地中、小学惯常聘请「辅导员」,或由老师兼任辅导工作,但所谓的「辅导员」可能只由校友、书记充当,没有任何专业履历。

 王思斌坦言,不仅是学界、其实整个社会均不甚了解社工行业,因此认为「无需要」,「老百姓经常将『社工』与『义工』混淆,在约定俗成下,不少人认定为社会做事的人,就等于『社工』」。

社工毕业收入偏中低

 现时内地有200高校有开办社工相关的本科课程、58校有开办社工学系硕士,每年培训约2万名社工毕业生。但毕业生待遇由月薪1千元人起跳,算是中低收入族群。

 内地现正就「精神健康法」的立法展开谘询,王思斌表示,这是政府关注民众精神健康、情绪问题的好开始,对社工发展而言也是一种间接帮助。他更透露,内地政府正草拟文件,用以确定社工的定位、资历及待遇,相信文件出台是内地社工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希望藉此逐步扭转社会对社工行业的误解,同时吸引更多年轻人报读,长远建立强大的社会工作团队。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内地发展社工须融合本土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