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资讯 发表于 2011-3-6 21:43

愣头青变阳光大男孩 崇明法院向失足青少年倾注关爱

本帖最后由 菜菜小蛋玄 于 2012-3-29 23:24 编辑

东方网3月6日消息:据《新闻晚报》报道,曾经梗着脖子拒不听劝的叛逆少年,经过一年时间的帮教,已经脱胎换骨成为一名阳光帅气、谈吐大方的“大男孩”。近日,崇明县法院刑庭联合县检察院、司法局及当地社工在对非监禁刑青少年罪犯帮教过程中,目睹了曾经的“问题少年”文涛这一年来的可喜变化,均深感欣慰。崇明法院积极参与崇明地区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综合治理,效果斐然。去年以来,崇明地区未成年人犯罪为17件23人,较前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了34.6%和58%。
视失足青少年如己生
谈起如何看待失足青少年时,崇明法院刑庭庭长陆静真诚感慨:“他们年龄和我自己的孩子差不多,看到他们仿佛就象自己孩子一样。”
1992年出生的文涛有着良好的家庭环境,父母分别是老师和医生。但文涛进入高中后,对读书特别反感。2009年4月,他的一位朋友与他人为争执女友,在电话中发生口角。一番火药味十足的口争论过后,双方约定进行斗殴。糊里糊涂中,文涛被同伴拉出去参与群殴。此后,文涛因犯聚众斗殴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宣告缓刑二年。
回社区后,法官几次劝导文涛重拾课本回校读书,但文涛拒不听劝。“对这样的孩子需要慢慢感化。”陆静法官及时调整帮教思路,与当地社工联手采取网上聊天谈思想、不定期回访看实效的方法,潜移默化感染他。一年以后,文涛的想法、性格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断绝了与以往不良少年的来往,参加了华东理工大学的网络教育学业。在法官前来回访时,文涛主动招呼并递茶倒水,与以往判若两人。“想当初真得很傻,做事不计后果。”文涛告诉法官,“没有知识和技能对今后的人生道路确实有影响,所以趁着年轻应该多学点东西。”今年春节,文涛还向帮教过他的社工们发出问候短信。“懂礼貌、心态阳光是文涛最大的转变。”社工感叹。
给在校生打预防针
2010年8月,来自崇明竖河职校、实验中学等10余所学校的200余名师生挤满了崇明法院,旁听一起18岁青年寻衅滋事案的庭审。一小时的庭审加半小时的“以案论法”宣讲中,旁听席上鸦雀无声。部分老师深有感触:“不少学生平日举止叛逆,他们竟能如此专注于观摩庭审。”
为进一步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崇明法院主动与学校联系,每年联手举办暑期法制夏令营,让学生分期分批走进法庭旁听庭审接受法制教育。同时,法院选取典型案例,直接将法庭“搬”到学校开庭,用生动的真实案例以法育人。
为了提高在校生的学法兴趣,崇明法院还帮助部分学校开展模拟法庭活动,让学生身着法袍手持法槌亲身走上审判台。职校生小张在参加完模拟法庭活动后感慨道:“在法庭的威严面前,深深感到自己以往认为无所谓的小捣蛋行为,发展下去可能会有可怕的后果。”而小张的班主任之后也表示,小张改掉了许多不良习性,上课也变得安静了。同时,故意毁坏公共财物、小抢小偷、放学之前打开公用水笼头等恶作剧也明显减少。
构筑青少年矫治立体网络
记者了解到,崇明法院帮助矫正失足青少年主要着力于三点。首先,利用由教育局牵头,公、检、法、司以及工会、妇联等为成员单位的未成年保护中心这一平台,提高帮教实效。其次,由法庭长担任帮教工作联络员,以庭领导的示范作用,加强全庭法官对延伸审判职能参与综治工作的重视程度。最后,对于因学校、企业在管理方面存的漏洞,或者发现被告家庭教育中的不当之处,以司法建议或上门走访的形式加以督促整改,最大限度做好帮教工作。
“不少失足青少年犯罪仅仅是因为一时冲动,他们的可塑性很强。只要坚持不懈用真诚去感化他们,这些孩子身上就会发生可喜的转变。”崇明法院刑庭庭长陆静说。
(文中所涉人物皆为化名)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愣头青变阳光大男孩 崇明法院向失足青少年倾注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