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哥哥 发表于 2010-12-14 13:13

【惠州】流浪精神病患者救治遇困境:医院不堪重负

本帖最后由 菜菜小蛋玄 于 2012-3-30 17:52 编辑

惠州市政府自2005年起实施“解锁工程”,免费对全市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被长期“关锁”的精神病人进行集中收治。针对在社会上流浪的精神病患者,2005年9月,惠州出台相关政策对全市本市户籍的“三无”(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来源、无监护人或赡养人)精神病患者开展免费收治工作,实施“救助工程”。


  日前,惠州市人大常委会组织惠州选出的全国、省人大代表集中视察部分民心工程和重点项目。当代表们来到惠州市复退军人医院了解“三无”和流浪精神病人收治情况时,该医院负责人向代表们诉苦道:病人长期滞留、医疗经费不足、医护人员待遇低等问题已让医院不堪重负。

  住院者中七成为长期滞留者

  惠州市复退军人医院建于1974年,隶属于惠州市民政局管辖。除了担负优抚对象的医疗工作外,2006年底根据惠州市政府的要求,该医院全面承担社会“三无”和流浪乞讨精神病人的收治任务。

  市复退军人医院院长钟小兵说,近4年来,该医院收治“三无”和流浪乞讨精神病人达573人,到目前为止,治愈出院366人,现在在院治疗的病人217人,其中长期滞留医院治疗的病人达160人,约占七成,不少已在医院呆了几年的时间。每月新增送入医院的病人有20多人。此外,根据深莞惠三市民政合作协议,今年该医院还收治了深圳市部分“三无”精神病人,目前在院治疗的有62名。

  不少病人被家属“甩包袱”

  钟小兵介绍说,一些流浪精神病人之所以长期滞留医院,一方面是因为部分精神病患者进入精神残疾衰退期,根本无法了解其真实身份及家庭地址;另一方面是由于一些精神病患者被家庭当做累赘,家属不愿承担治疗费用,将包袱抛给医院,抛向社会。

  由于惠州采取了免费收治本市户籍的“三无”和流浪精神病人的举措,一些外地的精神病人家属知情后,纷纷将精神病人送到惠州,希望能在惠州获得免费救治,这导致外地精神病人不断流入惠州,惠州“三无”和流浪精神病人呈增加趋势。

  医院难以承受之重

  据市复退军人医院办公室主任曾红飞介绍,“三无”和流浪乞讨精神病人被送到医院后,医院将会对病人提供免费而优质的服务,例如医护人员为病人洗澡、更衣、剪发等,对于一些疑难危重的病人,医院还组织诊疗护理专家小组,实施特殊治疗和康复措施。

  据介绍,今年该医院还成立了社工部,通过向社工服务机构购买服务的方式,配置医务社工,参与康复治疗。目前该医院共有6名社工,他们通过调查、举办生日会、唱歌、手工制作等活动为精神病人提供专业服务。

  目前,最让医院头疼的是不堪重负的医疗费用、医护人员编制不足以及收入较低。据悉,惠州市财政为免费收治的精神病人支付的费用为每人每月1800元,共支付三个月。然而在医院看来,这1800元要囊括医药费和生活费,并不足够,而且不少病人的治疗时间超过三个月。

  据介绍,现在每年“三无”和流浪精神病人的治疗经费需要600万—1000万元,今年初市民政局从福彩金中安排了260万元作为病人的住院费用,但这仅仅解决了今年上半年的治疗经费,下半年的治疗经费仍无法落实。

  市复退军人医院的医护人员更诉苦道,他们每天跟精神病人打交道,工作压力大,甚至还存在危险,但目前医院的编制严重不足,而且跟其它医院相比,待遇偏低,普通的员工每月工资只有2000多元。

  易产生法律责任问题

  除了医疗费用不堪重负外,强制救治还容易产生法律责任问题。“三无”和流浪乞讨精神病患者或疑似患者由公安部门送入医院,对于大部分病人而言,无法了解其真正的姓名和家庭住址,联系不到其监护人。同时强制住院治疗的监护责任不清,给执行收治任务的医院和相关单位增加了法律上的隐患。

  市复退军人医院就遇到这样一个例子。去年12月8日,湖北当阳籍精神病人文某由三栋派出所送入医院,经过治疗情况好转后,今年4月29日,文某由市救助站安全遣送回家。然而文某的儿子见到父亲后不但不感谢,反而十分生气,他认为医院误诊了他父亲的病,导致父亲病情加重,反复纠缠执法部门、救助站和医院,要求赔偿损失。

  ◎观点

  莫忽视这一特殊人群

  惠州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杨有义说:“精神病人越多,越可能伤害社会和谐、影响社会稳定。”杨有义说,希望代表们多关注医院发展,从建立经费保障机制以及解决工作人员编制等方面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

  A。建立经费保障制度

  惠州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为了解决医疗费用问题,应该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制度,将“三无”和流浪精神病人的住院经费列入市财政预算并足额拨付,此项经费每年约需800万元。

  同时为了减轻政府财政负担,还可以为病人购买医疗保险。由公安部门为病人办理身份证,政府为其购买城镇医疗保险,通过医疗保险来支付此类病人的救治费用,这样可以让社会和政府共同承担此项救治任务。

  B。建工疗、农疗基地

  据了解,目前广州市复退军人医院已建立了完善的、运作正常的康复精神病人工疗基地,院内办有“服装厂”和“花厂”,使康复的精神病人能正常开展生产活动。

  而在惠州复退军人医院,由于缺乏相应的资金投入,虽有建基地的设想,但还没有实施。杨有义希望有关部门加大工疗、农疗基地建设,让处于稳定期的病人能进行职业、生产劳动技能培训。

  C。各城市应联合应对

  针对惠州采取免费收治流浪精神病人的举措后导致外地病人大量流入的问题,省人大代表周卫平认为,惠州的财力毕竟有限,要承担大量的精神病人的收治工作并不现实,各个城市都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周卫平建议,各个城市应该联合起来应对这一问题,最好是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解决这一难题。

  D。呼吁《精神卫生法》出台

  针对精神病人收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钟小兵呼吁国家尽快出台《精神卫生法》,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据了解,我国从1985年开始制定《精神卫生法》,至今历时25年,期间草案经过了多次修改,但时至今日仍未出台。(罗锐)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惠州】流浪精神病患者救治遇困境:医院不堪重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