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哥哥 发表于 2010-12-5 23:36

【沈阳】沈阳福利院里 弥补自己没有过的爱

本帖最后由 菜菜小蛋玄 于 2012-4-1 09:48 编辑

晨报讯(记者 杨薇)昨日,皇姑区社会福利院的老人们迎来了一拨特殊的看望者。

  他们都是未成年人,曾经因为犯过罪被判刑。

  在缓刑期间,他们接受了社工的帮助,逐渐走出了阴影,重新回归社会。昨日,来到福利院的这群孩子们希望可以学会如何爱。

  去福利院 为找回社会价值

  为了引导这群孩子敞开胸怀面对社会,钱少年庭法官栾晶晶和社工林晓娇、李方书商量,带孩子们去社会福利院看看老人,帮助他们找回社会价值。

  昨日上午,这群孩子来到皇姑区社会福利院,这里住着127位老人,平均年龄达到80岁,40%的老人不能自理,近30%半自理。

  84岁的缪奶奶唱歌特别好,为了鼓励孩子们,她唱了一首自己编写的歌,歌词写的就是她看似坎坷却充满幸福的一辈子。

  17岁的宁宁(化名)坐在老人对面,她说,缪奶奶比她奶奶年纪还大,“我听出缪奶奶特幸福,虽然一辈子在照顾丈夫和孩子,唱的也都是生活琐事,没有大作为,但她得到了家庭给她的全部的爱。”

  法官栾晶晶表示,帮教并不是上课讲大道理,社会大讲堂才是最好的老师。

  社工站帮23个孩子找方向

  栾晶晶和林晓娇、李方书任职于一个社会工作站,该站是今年5月25日在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大楼里成立的,成员只有他们三个人,一名法官,两名社工。

  26岁的林晓娇和23岁的大学毕业生李方书通过层层选拔,最终成为了第一批社工,一年的工资为1.5万元。

  林晓娇之前的工作月薪超过3000元,可听说市中法对外招聘社工时还是报了名,“我就是学法律的,赚钱是次要的,关键是我喜欢,又有意义。”

  李方书刚刚大学毕业,学的就是社工专业,正好有这个机会也成功竞聘。

  他们的工作看似简单,可真正开展起来却很费心。首先就是如何走进判处非监禁期的未成年人的内心,达到和他们交心并最终帮教矫治的目的,他们每个月都要制定详细的帮教计划。

  “我们要做的就是引导他们找到正确的方向。”林晓娇表示,现在工作站有23个孩子要帮教,已有十来个孩子表现积极,达到预期帮教效果。

  “来这里,我想学会如何爱”

  17岁的小文(化名)因为抢劫罪被判两年半,缓刑三年。

  他曾经觉得长辈们都看他不顺眼,他也根本不懂得孝敬父母,“我没见过爷爷奶奶,也不懂得如何爱他们,今天来这里,我是有私心的,想学会如何爱父母,爱长辈。”

  他在看守所曾经待过五个月,想过好的结果也盘算过坏的结果,担心认识的人对他“另眼相看”。可是父亲对他的不离不弃,改变了他对父母的想法。“我爸始终在鼓励我,那段时间他在外边一直在为我奔波,我才知道他是那么爱我。以前他说话,我根本听不进去。”小文说。

  离开福利院的时候,小文紧紧地搂住了一位老奶奶。他说,今后会坚持来这里,不仅是陪伴老人,也是在弥补自己没有过的爱。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沈阳】沈阳福利院里 弥补自己没有过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