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打造社工+志愿者模式 开设养老服务
由于缺乏相应的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目前中国养老服务专业人员缺乏。养老服务的专业化建设,须率先培养和使用一批高素质的社会工作者。记者19日走访获悉,广州市民政部门正在打造“社工+志愿者”模式,逐步形成新的养老服务工作局面。广州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广州具有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的人员有2100多人,实际从事社会工作人员5000多人。广州发动全市34家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310多名社会工作者参与社志愿行动,发挥其社区志愿队伍组建、项目组织实施等作用,形成“社会工作者引领社区志愿者,社区志愿者支持社会工作者”的局面。
10月开始至年底,广州通过“社工+志愿者”的服务模式大规模地推动开展系列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包括:“2000志愿者服务1000名长者”、“圆独居老人亚运梦”等30多批志愿服务公益项目,涉及文化、卫生、教育、环保、交通、语言、法律、关爱、技术等9个领域,近万名志愿者服务岗位。
此外,广州一如既往地秉承尊老、爱老、敬老的传统,持续实施“义工关爱空巢老人服务”项目,参与该项服务的义工6410人次,长者心声热线服务时数1920多小时,服务长者10822人次,根据空巢老人的不同需求提供专业服务,广受好评。
据悉,中国今后的养老服务队伍建设将实行专业化、职业化和志愿者相结合,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