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哥哥 发表于 2010-9-27 15:22

江门社区服务模式“社工+义工” 带动社会文明提升

唐丽嫦:我们会去探望一些独居的老人,帮助他们搞卫生啊理发啊等等,帮助别人,自己好快乐,好光荣!   江门市义工联合会成立于2006年,目前已经在全市建立了106个社区义工服务站,拥有注册义工13.3万人,相当于每十个江门市民中就有一个利用业余时间从事义务服务工作。江门义工广泛开展扶贫、帮困、助老和助残等公益活动,逐渐成为一张城市名片。
  江门市义工联主席司徒捷:很多人对义工的概念就是中秋或者过年,开展一些阶段性的(服务),去福利院、去哪里。那么怎么样使我们的义工服务从阶段性转变成为一项长期性、经常性、日常性的服务,这是一个关键。一定要服务伸展到社区。
  司徒捷所说的“服务延伸到社区”,就是如今在江门广为人知的“社工+义工”的江门模式。各个社区聘请具有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人员常驻社区,培训组织广大义工就近开展工作,既避免了传统义工志愿服务混乱无序、随意性强、遇到节假日扎堆儿服务等问题,也为广大义工、尤其是学生义工实习实践、积累社会经验提供了平台:我们是一种党委政府倡导推动,社团管理运作,公众的踊跃参与。
  江门市副市长李葳:在社区里面社工+义工的模式解决了政府基层工作人手不足的问题,我相信江门会在这种模式的推动下,社会文明程度会不断的加深、不断的提升。
  (中国之声、中国广播网联合推出新闻线索提供平台,您可将新闻线索发至邮箱:xwxs@cnr.cn我们将第一时间派出记者调查事件、报道事实、揭开真相。)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江门社区服务模式“社工+义工” 带动社会文明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