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哥哥 发表于 2010-8-10 10:54

历奇为本辅导的理念及反思 ——刘有权

刘有权(香港挑战网阵协会)

自从1998年一群热心青少年成长的青年工作者把美国历奇计划(Project Adventure)的历奇为本辅导(Adventure Based Counselling,下面简称“ABC”)引入香港至今己经有9年。其间本人又把ABC推广到澳门及广州,现在成为青少年成长训练的重要手段之一。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后,特区政府积极地进行教育改革,并把历奇为本辅导训练通过班会课、学生成长课、成长的天空计划、共创成长路计划、德育课和体育课,融入学校教学中。
其中,历奇匡导计划是香港教统局训育组和本人从ABC 发展出来一项以学校为基地,老师为主导的学生成长训练。历奇匡导是以:历奇活动、学生成长教育、体验学习法和野外挑战及户外教育相结合的一种学生成长训练。这项课程包含了一系列创新的过程,从热身、建立信任活动、解决困难、秘诀探讨(Initiate Problem)、户外教育、到高、低结构挑战网阵(Challenge Course High & Low Event)课程,它的基本目标有两个:首先,视学生为一个团队,他们必须学习创造性有效地解决问题;其次,个人和团队是一体的,必须共同突破障碍达成一致目标。改课程的运作方式很快被不同科目所运用,教师们认为学生透过团队合作,不但可以培养合作精神,还可以创造学习上的高峰经验,很快掌握学习目标。
历奇匡导活动的发展有一个潜在的因素,即可满足某些群体的特殊需要,而“自我概念的改善”即是其中之一。有些学校采用历奇匡导是因为可以协助学生适应学校生活、学习如何解决问题、减少同学间冲突,改善人际沟通技巧等,也有精神治疗性团体开始应用历奇匡导协助病患者的社会心理复康工作,还有公司、企业团体运用历奇训练来组织团队,建立共识,重整个人与团队的关系。
近年,历奇辅导或匡导工作者运用他们在学校、社会服务中心所获得的宝贵经验,将历奇训练带入企业管理领域中。以往一般企业训练课程大多在室内举行,或是请专家来授课、演讲或是分组讨论、脑力激荡、潜能开发等,但过了一段时间后,当时授课的内容几乎忘得一干二净。而历奇训练则是透过一系列经过精心设计的户外及户内活动,让学员在愉快的心情及大自然的环境中,透过活动、游戏、问题解决等课程,建立互信,塑造共识,努力达成团队目标。
一、历奇为本辅导在香港运用的4大领域
(一)教育类
历奇为本教育工作在大中小学的教学领域上有不同程度的参与。部分中小学在校舍内建设历奇训练设备,如人工攀登墙、高绳网、团队合作及解难训练道具等。老师们把校舍建成为区内历奇教育培训中心,提供场地给区内的家长及青少年进行历奇训练。近年来更是有体育老师把历奇训练融入体育课的课程内,提升体育课的趣味性,加入品格教育课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课。
大学:大学生的领袖才能培训、工商管理硕士课程内人才培训和管理技巧、社会工作学系内的历奇为本理论和实践证书课程以及历奇为本辅导员的师资培训班等。
中学:初中班学生生活适应、提升抗逆能力训练的“共创成长路”计划、高中班学生领袖才能训练、野外露营及大自然野外生物研习营和学长培训计划等。
小学:小四班的“成长的天空”逆境培训、小六班的小领袖训练、班级经营及班长课程和亲子历奇培训营等。
特殊学校:香港红十字会弱能学生成长及自信心训练和自信心成长训练等。
(二)辅导类
近年历奇辅导广泛地被社会工作者应用于不同领域的服务对象方面,历奇辅导可以强化团体辅导工作,提升小组辅导成效,尤以青少年及家庭治疗更为有效。
例如:透过沟通游戏及低空绳网挑战来改善老人之间的人际沟通技巧,使他们获得新能量;利用野外挑战活动 (远足,个人独处及攀岩训练)改善边缘青年不良行为;长期营会历奇训练,要求青年们自カ更生学习耕种,野外求生,使滥用药物的青少年建立自信;利用沟通游戏、高空绳网、自省文章、个人独处、组员间互助,使单亲父亲或母亲认识自我,重新建立自我形象,投入社会;透过信任活动、沟通活动、野外营会及社会责任活动,使不同族裔人士融和,达致和谐社区。此外,还为边缘青少年或滥药者提供历奇活动导师及助教培训课程,让他们有机会成为助教,学以致用,增加自信。
(三)企业组织及员工
籍着身体力行,透过游戏、沟通、领导与配合、问题解决等挑战性课程,建立工作团队、强化团队情谊,激励团队完成目标。
(四)康乐活动
通过室内游戏及户外绳网挑战设施,协助学校、夏令营、教育营或休闲农场等营地,建立自己的课程内容,让参加者可以到相同的营地参加不同的课程或活动。
作为娱乐活动,只在短时间内进行一次活动的情况比较多,这时主要是着重体验和学习某种技能。参与者在挑战绳阵活动中,享受帮伙伴的乐趣,思考如何让他们成功。营地的管理员必须学习运用自发性挑战的观念帮助青少年学习如何真实面对自己、为团队贡献力量及发现自我价值。
二、历奇为本辅导的基本哲理架构
历奇为本辅导的理念架构包括以下4个重要元素
(一)体验学习
指一个人直接透过体验而建构知识、获得技能和提升自我价值的历程。我们长期忽视了“从体验中学习”所包含的丰富意义。反省オ是开启其中蕴藏意义的最佳途径。藉由体验学习的方法提供有目的性的主动学习机会,透过真实情境,经由个人及团队互动学习来增强个人成长与组织的互动运作及应变能力。研究表明,人的知识和技能有80%是从亲自参与而得来。因此内在反省在体验学习中更为重要。透过反省与分享,经由经验转化,使学习效果增加与持续。
体验学习中的学习定义是“始于体验、然后内省、讨论、分析和体验评估”。我们从体验中撷取符合自已的方向、目标、理想、志向和期望的意义,籍此过程,新观点、新发现和新认识因而产生。过程中反思和分享得以组合,体验所形成的意义会与其他相关经验作连结,然后透过思考、觉察、归类、分析、搜寻经验的过程,再被概念化、同化、整合成个人建构的处世系统。
Kraft & Sakofs (1985)认为体验学习的过程必须包括下列要素:1.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是参与者而非旁观者;2.学习活动中个人动机需予以激发,以表现主动学习、参与和责任感;3.学习活动以自然的结果方式呈现给学习者,所以是真实而有意义的;4.学习者的反省是学习过程的重要元素;所学到的可以转化到真实生活里。
因此体验学习便再不以教师为教学中心,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在学习过程中,扮演所谓促导员(Facilitator)的角色,透过教师引导之过程,使学生反思、内省及批判,从而学到新的知识及概念,并内化于自我中。
(二)选择性的挑战(Challenge By Choice)
历奇为本辅导的中心思想:选择性挑战,是指所有参与者在活动过程中,面对某项活动,有权利选择是要亲自参与活动或暂时退出不参与活动,其他队友必须尊重个人的意愿,但个人应以团体为重,必须选择其他较低挑战的工作或协助其他队员,不可以离开团体自行消失。
选择性挑战意向包括:1.参与者永远都有权选择何时参与活动及参与程度。2.参与者随时都应提供有价值的经验。3.参与者绝对尊重团体中任何成员的决定。
(三)全方位价值契约(Full value contact)
借着鼓励、肯定、目标设立与达成、团队讨论商议、面对冲突的处理、解决与宽容的精神来贯彻施行全方位价值契约,使得团队肯定了自我及他人价值,找出每个人的正面特质,进一步肯定了团体及学习经验和学习契机。全方位价值契约要求每一成员做到下列各项:
1.出现 :每次机会,不但都能参加,而且尽可能地将生活重心放在学习课程上,排除任何将会令你分心的人、事、物。
2.专心:将全部的注意力放在体验及了解课程上。聆听是专注的最基本态度,不只是聆听其他人的讲话,更要聆听自己内心所发出的声音,这些声音所要传达的想法常常是丰富且具有启发性的,对个人成长有很大的帮助。
3.说真心话:感觉不但是独一无二的,而且对于全体的学习经验是重要的。你的感觉与想法对于自己及他人有潜在的学习价值,所以自由地说、诚实地说真心话,同时也虚心聆听他人的意见。
4.开明的态度:或许你对即将发生的学习经验持有成见或心怀恐惧,请试着放弃这些成见与恐惧,以开明的态度来迎接全新的学习经验的产生。倘若你能保持开明的态度与开放的心胸,不在课程结束前做任何断章取义的评断,那么在课程结束后,你会发现自己在心智成长上会有意想不到的惊人收获。
5.重视身心安全:团队中每个人都有责任确保学习环境的安全无忧,不论在言语或肢体行为上,都要注意他人心理上及生理上的安全需求。同时竭尽所能给予伙伴最大的鼓励与支持,相信他人也会回报你并以真心相互扶持。(资料来源:《The work of Angeles Arrien》)
(四)小组团队发展阶段



团队/个人加强互助合作技巧, 形成默契,达到自动自发
*清楚明自识责
*了解彼此行事风
*目标明确
*任务为先,目标第一
规范期 (Norming) :凝聚力形成团队/个人具有基本合作技巧的团队,能达成简易任务
*各有想法及意见*各有想法及意见*意见分歧
*权力运用
风暴期(Storming): 冲突产生续效表现期(performing)彼此信赖相互依靠
*着眼于各项任务的完成
*清楚角色扮演与职责所在
*能吸收吸引新成员
团队/个人各方面皆有良好互动技巧
形成期(Forming):依赖,依靠
*提出问题*界定角色
*了解目标及任务团队/个人彼此了解有限

团队发展4阶段
资料来自:Tuchman’s stage of group development.


三、历奇为本辅导活动的类型、目标与特色
历奇为本辅导的活动种类繁多,为配合团体发展历程的阶段,活动会按照互动程度及挑战难度,分成以下七种类型(Island of Healing)。

(一)破冰活动(Ice Breaking Games)
目标:藉由活动,让团体能轻松地互动、相互熟悉,打破人际冷漠,了解彼此的特质。
特色:1.趣味性是主要的活动元素;
2.尽量让团体成员在没有威胁的气氛中互动;
3.言语上的互动,作决策的技巧要用到最少;
4.参与破冰活动时并不会导致严重的挫折感。
例如: 拍手掌、捉手指、拋公仔、起立坐下反应游戏和有西瓜等。
(二)打破人际隔膜的活动 (De-Inhibitizer Activities)
目标:鼓励参加者发挥创新、勇于尝试的人格特质,并让成员自愿地在
他人的面前显露个人的需要。
特色:1.成功与失败是不重要的,勇于尝试的态度才是重点;


2.给参加者感觉有能力胜任,同时建立自信心;


3.建立合作与互相支持的气氛及团队信心;


4.初步认识阶段的小团体,籍着“低阻碍”的挑战,促进肢体的接触,减低疏离感;

5.活动涉及心理情结及生理层面,所以可能引发轻微的不适和挫败感。

例如: 照妖镜、猜衣夹、面对面小接触和肓侠听声剑等。

(三)信任及同理心活动( Trust & Empathy Activities)

目标:让参加者能够由一系列生理、心理或情绪的挑战活动,学习如何
放心地将身心安全托付给其他队员。
特色:1.活动内容包括了生理、心理和语言方面的互动;
2.通常包括了趣味性,也有害怕、紧张的感受;
3.大部分的活动都包含有一定程度的风险;
4.在小组活动进行中.会逐渐培养信任感及关怀;
5.信任活动开展要是循序渐进,应先进行较简单的信任游戏,使基本的信赖被接纳后,便能重复运用,从而强化及保障团员的安全;



6.小组成员的支持和合作必须顾及其他人的安危。

例如: 信任天梯、信任跌倒、信心飞跃、信心摇篮及信心拋接等。
(四)沟通游戏 (Communication Games)

目标:强调 “聆听”、“说话”及 “肢体表达”等技巧,对于决策过程的重要影响,同时透过活动的参与,为队员提供在思想上、情感上或行为上加强沟通能力和增进恰当表达的机会。
特色:1.肢体活动,语言沟通,讨论,是“意见分享”的3大要点;

2.“解决问题”是小组任务的首要目标;

3.领导能力与沟通技巧通常会因成员之间的互动而演变;

4.在解决困难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挫败。

例如:镜子游戏、有毒废料运送、大脚八、排列出生日期和与绳共舞等。
(五)决策及解决困难活动( Decision Making & Problem Solving Activities)

目标:提供一系列不同程度的 “问题解决”活动,使成员从解决困难的经验中学习,在活动中学习到如何有效地相互协调、沟通、合作与妥协。

特色: 1.“肢体活动”和“语言沟通”是解决问题必要的两个要素;


2.若面对较严重的挫折感时,必须牢记 “耐心是美德”;

3.成员必须表现出聆听、接纳、合作、妥协、配合的能力;


4.带领者的角色是协助队员解决困难和达成目标;


5.参加者从解决困难中学习达成共识、解决意见冲突、消解情绪张力、共同承担决定、服从领导者的决策。

例如:阿玛逊河救援、过悬崖、渡河、悬崖运炸药、蜘蛛网、飞越构梁和胜利墙等。

(六)社会责任/义务工作 (Social Responsibility Activities)
目标:透过活动主题及活动场地,使参加者在彼此信任、沟通、解决问题等游戏中得到经验,进而在团队中发挥所长,并提升评估技巧与工作效益,最终把历奇经验转化到日常生活上。
特色:1.活动的成功基于团队成员学习互相支持与鼓励的努力;


2.活动倾向于帮助参与者学习 “思考”和 “计划”的价值,而非对压力和混乱的反应;



3.活动强调参与者在团队中的语言和非语言沟通以及合作;
4.活动协助参与者发展其评估与解决问题的技巧;
5.活动帮助团体和外面世界连结,从而希望参加者能把评估、沟通技巧、解决困难技巧和关爱转化于日常生活当中。

例如:历奇活动助教、社区义务工作、参加急救训练班等。
(七)个人责任/突破自我( Personal Break Through & Personal Responsibility)
目标:透过个人挑战活动,培养队员的毅力以及化挫折为助力的能力。

特色 : 1.活动大都是最具困难度、挑战性及刺激的高空挑战网阵;


2.活动协助参加者认同个人对恐惧和压力的反应,从而引起生理上的启发;

3.鼓励团队支持个人参与活动的努力;


4.透过成功完成艰难的挑战,协助成员建立自信心;


5.活动协助队员将他们学到的团队合作、支持他人、为他人安全负责等付诸行动;

6.活动需要特别的器材、专家的建议和训练。


例如:高空挑战网阵、缘绳下降、攀岩、黑夜定向等。
四、小结
历奇为本辅导可以称“体验学习系统”的典范。审视其内涵不难发现以系统取向及体验学习来从事 “历奇” 方案的设计与执行具有高度的整体性、延续性、并且又兼顾了体验广度和深度。剖析其成功的原因有:
(一)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为依据,使方案设计与实施得以在不同层面及时间历程上获得清晰的指引。
1.横断面:“行动导向的领导模式(action-central leadership)”,是方案设计、执行时于不同层面,即个人(individual level)、团队(team)与整体任务(overall task)的指引。
2.纵断面:Tuckman和Jensen的“团队发展阶段理论(group development stage theory)”是团队在不同发展阶段中,促导员以不同的介入技巧(intervention)与带领角色调整的依据。
在横断面与纵断面交互作用的复杂人际互动过程中,方案的执行者不至于无所适从,因为有清晰的理论引导,能最终达成方案与活动目标。
(二)有明确的哲学提供系统运作的“模式维持”的基础
1.全方位价值契约
历奇为本辅导强调活动开始前必须先建立起一个价值体系,并透过参与活动者的认同来强化此规范影响成员主动参与和高度承诺的意愿。全方位价值契约可使成员能深入分享本身观察、反省后的具体经验。
2.选择性的挑战
由于历奇为本辅导强调肢体与心智体验的冒险与探索,但冒险与探索不是在“被强迫”的状况下进行的,故历奇为本辅导突显了“个人选择”在“冒险决策”上的重要性,因而提出每个人有权力去选择冒险水准的高低。任何非自愿的挑战经验,不但不具价值,且忽视了人性的主张。
3.体验学习圈作为执行“做中学”的核心架构
为使经验深具意义,历奇为本辅导,采取了最具有验证丰富经验的体验学习圈,使“做中学”模式让经验者得以萃取、提炼原本可能不具意义的经验,成为深具意义的知识,而获得真正富饶的涵义,因而加深了洞察与体验的深度,此为ABC系统“目标达成”与整合的机能。
4.以促导员执行引导解说技术来达成每个活动和整个项目的目标。促导员并不提供成员任何问题的解答,只是依循不同的团队发展阶段,适时地推动有不同目的、功能的活动以使得团体建构的历程得以不断地推进。因此,促导员必须具有评估团队发展阶段的能力,并努力充实引导解说的各种手法,使成员得以分享感受,增进社会互动及增进解决问题的技巧来达成当初项目设定的目标。
ABC持续地由过去的项目经验中重新修正,发展新游戏,新的解说及分享的技巧,并研发更安全的设备和更有效的方法与技术。




(文章来源: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

仰望幸福 发表于 2010-8-10 11:13

很不错,谢谢LZ分享x耶

一帘冷 发表于 2010-8-10 11:26

谢谢社工哥哥!学习了,很受益!以后应该多多参照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历奇为本辅导的理念及反思 ——刘有权